第兩百八十六章、天機不可泄露
坑爹就變強,開局讓女帝當我小娘 作者:心有浩然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冬臘月。
幾十年沒有離開過京城,或者說沒有離開過皇宮的老監正,帶著自己小徒弟,坐著馬車來到了雄州。
太安城外。
太平湖邊上。
一輛馬車艱難往城門口駛去,注定成為下一代欽天監監正的李正聽到車廂外麵你的呼嘯劍聲,掀開簾子往外看了一眼,瞅見風雪中的三個人時,他愣了一下,而後伸手指向了那個手握雙劍的青年,一臉疑惑地對車廂裏的老監正說道:“師父,那個人好奇怪啊。”
老監正微微一笑:“哪裏奇怪?”
李正道:“他沒有‘顏色’。”
“你知道他是誰嗎?”
李正搖頭。
“他就是莫驚春,馬上就可能做神仙的莫無道就是他父親。”
李正道:“他就是莫驚春?”
“嗯。”
“可為什麽我看不到他身上的氣運啊?是不是我‘望氣’的本事退步了。”
“不是。”
老監正搖頭笑道:“師父也看不到他身上的顏色。”
“啊?為什麽?”
“師父也不知道。”老監正順著目光看去,喃喃自語道:“可能這才是真正的天機不可泄露吧。”
師徒二人對話的時候。
太平湖旁修煉的三個人也都注意到了這輛在風雪中駛來的馬車。
莫驚春姿勢流暢地收回重鋒、紅爐兩把劍,邁步走到馬車前問道:“前輩來太安城所為何事?”
“找你爹。”
莫驚春並不意外對方認得自己,這個時候還會往太安城來的,基本都是去城主府的。
“那我給前輩帶路吧。”
“有勞了。”
莫驚春坐上馬車,拉起韁繩,熟練地趕著馬車往城裏趕,張三和小七都跟在後頭。
車廂裏。
李正不解道:“師父,你不是說京城才是氣運匯集之地嗎?可是我在京城也沒遇到幾個‘黃顏色’的人啊,倒是這次來太安城,還沒進城呢,就一下看到兩個,這是咋回事?”
李正口中的‘兩個’,指的自然就是張三和小七。
老監正笑道:“一般來說,氣運好的人,結交的朋友氣運也都不會差到哪去,這在望氣術裏叫做‘同運相近’,意思就是說運氣好的人和運氣好的人更容易相處成朋友,所以氣運好的人再總是紮堆出現的。”
“這樣~”
莫驚春聽著車廂裏麵,師徒兩個的對話,眉頭微皺起來,明明他們說的每個字都聽得很清楚,怎麽就是聽不懂他們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氣運?
同運相近?
這都什麽跟什麽。
莫驚春還不知道車廂裏兩人的來曆,自然也不敢多問,他趕著馬車來到城主府門口,看到自己老爹和張居安已經在門口等著的時候,就知道車廂裏的人來頭肯定不小,要不然老爹也不會親自出門迎接。
天底下可沒幾個人有這個待遇。
李正攙扶著老監正的手從車廂裏走了出來。
張居安首先笑道:“老監正,好久不見。”
老監正抬頭瞧了他一眼,聲音略顯得中氣不足道:“你小子來得到快。”
三個人很快就往後院走去。
李正和莫驚春原本想跟上去,結果跟到一半,老監正轉過身道:“你們兩個就別跟著了,做你們自己的事去吧。”
這話說完,莫驚春也不好再跟著了。
回去的路上。
莫驚春問道:“你和你師父是欽天監的人?”
李正跟在莫驚春身後,點頭答道:“是。”
莫驚春上次去京城,倒是聽說過欽天監,剛才聽到張居安叫那位老人老監正,就猜出了他們是宮裏的人。
“是慕容女帝讓你們來的?”
李正搖頭道:“不是,是師父要來的。”
“你師父過來做什麽?”
李正倒是有什麽說什麽,他道:“我不清楚,但跟北元有關,好像是師父邀請你爹幫忙做一件事。”
“又跟北元有關。”
莫驚春念叨一句後便沒有多想,回到自己的屋子,將狐裘披風接下,又摘下兩把劍,隨後盤膝坐下,兩把劍擱在膝蓋上,一動不動,如老僧入定。
房間裏有炭火盆,晴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過來加炭,裏頭倒是不冷。
李正見莫驚春坐了下來,他也坐了下來,他就這麽呆呆看這莫驚春,童孔中一道道金光閃過,可最終還是沒能在莫驚春身上看出顏色,他最後還是放棄了,低頭看著火盆發呆。
後院裏。
三個人聊了一個上午。
正午時分,老監正才從房間裏走了出來。
盡管有關老人的事在江湖上並無流傳,但莫無道和張居安卻知道,若不是有老監正在,大周就不可能太平這麽久。
慕容雲歌能坐上皇位,或許功勞最大的,就是眼前這個垂暮老人。
如若不是他,慕容雲歌可能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成了給先皇陪葬的一名嬪妃。
老監正在城主府內走了一陣,最後在莫驚春的院子門口停了下人,他朝裏喊道:“李正,我們回去了。”
都快要睡著的李正聽到聲音,立馬從地上站起身推開門走了出去。
師徒兩個廢了半個月的時間才來到太安城,結果隻呆了不到半天時間就走了。
沒過多久。
莫驚春一個人邁步往前廳去了,見莫無道一個人坐在飯桌旁邊,他問道:“張前輩呢?”
“走了。”
“他也走了?”
莫驚春還沒來得及問欽天監那對師徒過來做什麽,莫無道便說道:“等這場雪下完,我帶你去趟北元。”
“去北元做什麽?”
“北元要興兵南下進犯大周,爹要去阻止他們,就順便帶你走一趟。”
莫驚春有些發懵,愣了半天,才問道:“好端端的,北元為什麽要這麽做?”
“是天上那群仙人指使的。”
“天上仙人?這麽做對他們有什麽好處?”
“北元和大周一旦交戰,不管誰輸誰贏,獲勝的一方必定會國力大漲,用老監正和張居安的話來說。王朝興盛,則江湖氣運便會衰落。江湖勢力衰落自然會對武夫有所影響,雖然對爹一個人來說影響不大,但對於天上那群人來說,有影響總比沒影響要好。”
還真有氣運的說法嗎?
莫驚春感慨道:“兩國一旦交戰,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他們都已經成仙了,為何還要和人間過不去。
”
“對於他們來說,死多少人都和他們沒關係。”
“爹去北元想怎麽阻止他們?”莫驚春追問道:“難不成要以一己之力對抗幾十萬大軍?”
“去找北元皇帝一個人就夠了。”莫無道說完,話題突然一轉,問道:“年後,能突破到從一品嗎?”
“應該沒問題。”
“嗯,那就先吃飯吧。”
雪繼續下著。
轉眼便又是一年。
……
北元。
天順三十四年。
春。
京畿近郊外的空地上。
身著一身龍袍的拓跋獻在一群人的簇擁下,來到了點將台上。
烏泱泱一群士兵穿著甲衣整齊地站在點將台的下方。
雖然這裏隻有一萬五千人,但這一萬五千人卻都是北元軍中的精銳,這群人滿臉肅然站在一起,給人的視線衝擊力是極大的。
“龍將軍,你辛苦了。”拓跋獻看到下方的場景,笑著對旁邊披甲的龍波說道。
龍波聞言,連忙回道:“這是臣分內之事,當不得陛下誇讚。”
“朕也知道,這麽短的時間做這麽多事很不容易,這些朕都會記住的,等這一仗打完了,朕會給你們論功行賞。”
“謝陛下。”
“截止到目前位置,我北元大軍一共有多少人?”
“除開邊軍和各地守軍,此次我們一共集齊了四十三萬人。”
“糧草什麽的都夠了嗎?“”
“糧草輜重足夠半年。”
拓跋獻皺眉道:“怎麽才半年?”
旁邊一人忙解釋道:“陛下,去年各地收成普遍不好,就是現如今的半年糧餉,也是增加賦稅收上來的。”
“半年時間,夠嗎?”拓跋獻有些擔憂。
眾人對視一眼,而後同時跪在地上,齊聲道:“臣等竭盡全力,一定不辜負陛下所托。”
“眾位愛卿都平身吧,北元未來如何,就全靠這一仗了,朕在京都等著各位將軍凱旋。”
拓跋獻說完,便扭頭吩咐道:“宣旨吧。”
太監聽到拓跋獻的話,立馬拿出出宮前就準備好的聖旨,上前宣讀起來:“龍波、完顏大澤、杜平、察穹……上前聽封!”
剛起來沒多久的眾人很快又跪了下去。
太監高聲道:“封龍波為龍威大將軍,全權統領南下大軍……”
“謝陛下。”
“封完顏大澤為左將軍…”
“封杜平為右將軍…”
在旨意宣讀結束後,拓跋獻將自己的佩刀交到了龍波手中,龍波走到點將台最前麵,舉起拓跋獻欽賜的佩刀,大喊道:“北元!”
下方,上萬將士齊聲高呼:“必勝!”
“北元!”
“必勝!”
勢氣高漲。
群臣激動。
拓跋獻看到這一幕,懸著的心也稍稍安穩了下來。
……
同一時間。
太安城,城主府內。
“爹,你找我?”
“走吧,去北元。”
“現在就去?”
“嗯。”
“那我讓趙虎備馬。”
“不用。”莫無道一把抓住莫驚春的手腕,腳下元氣四起,片刻間,父子二人就掠到半空中。
因為是第一次淩空而行,莫驚春還有些不適應。
但一段時間後,莫驚春也逐漸適應了。
山川大河都在腳下,這種感覺真的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這也更加堅定了莫驚春要早日突破到洞元境的決心。
隻有到了洞元境,才能納天地元氣入體。
到那時,才能淩空而行。
不過一想到自己突破洞元境的時候,老爹可能就要渡劫了,莫驚春心裏還是免不了有些擔心。
畢竟老爹的對手,是那群貪生怕死的仙人啊。
……
幾十年沒有離開過京城,或者說沒有離開過皇宮的老監正,帶著自己小徒弟,坐著馬車來到了雄州。
太安城外。
太平湖邊上。
一輛馬車艱難往城門口駛去,注定成為下一代欽天監監正的李正聽到車廂外麵你的呼嘯劍聲,掀開簾子往外看了一眼,瞅見風雪中的三個人時,他愣了一下,而後伸手指向了那個手握雙劍的青年,一臉疑惑地對車廂裏的老監正說道:“師父,那個人好奇怪啊。”
老監正微微一笑:“哪裏奇怪?”
李正道:“他沒有‘顏色’。”
“你知道他是誰嗎?”
李正搖頭。
“他就是莫驚春,馬上就可能做神仙的莫無道就是他父親。”
李正道:“他就是莫驚春?”
“嗯。”
“可為什麽我看不到他身上的氣運啊?是不是我‘望氣’的本事退步了。”
“不是。”
老監正搖頭笑道:“師父也看不到他身上的顏色。”
“啊?為什麽?”
“師父也不知道。”老監正順著目光看去,喃喃自語道:“可能這才是真正的天機不可泄露吧。”
師徒二人對話的時候。
太平湖旁修煉的三個人也都注意到了這輛在風雪中駛來的馬車。
莫驚春姿勢流暢地收回重鋒、紅爐兩把劍,邁步走到馬車前問道:“前輩來太安城所為何事?”
“找你爹。”
莫驚春並不意外對方認得自己,這個時候還會往太安城來的,基本都是去城主府的。
“那我給前輩帶路吧。”
“有勞了。”
莫驚春坐上馬車,拉起韁繩,熟練地趕著馬車往城裏趕,張三和小七都跟在後頭。
車廂裏。
李正不解道:“師父,你不是說京城才是氣運匯集之地嗎?可是我在京城也沒遇到幾個‘黃顏色’的人啊,倒是這次來太安城,還沒進城呢,就一下看到兩個,這是咋回事?”
李正口中的‘兩個’,指的自然就是張三和小七。
老監正笑道:“一般來說,氣運好的人,結交的朋友氣運也都不會差到哪去,這在望氣術裏叫做‘同運相近’,意思就是說運氣好的人和運氣好的人更容易相處成朋友,所以氣運好的人再總是紮堆出現的。”
“這樣~”
莫驚春聽著車廂裏麵,師徒兩個的對話,眉頭微皺起來,明明他們說的每個字都聽得很清楚,怎麽就是聽不懂他們說的話是什麽意思?
氣運?
同運相近?
這都什麽跟什麽。
莫驚春還不知道車廂裏兩人的來曆,自然也不敢多問,他趕著馬車來到城主府門口,看到自己老爹和張居安已經在門口等著的時候,就知道車廂裏的人來頭肯定不小,要不然老爹也不會親自出門迎接。
天底下可沒幾個人有這個待遇。
李正攙扶著老監正的手從車廂裏走了出來。
張居安首先笑道:“老監正,好久不見。”
老監正抬頭瞧了他一眼,聲音略顯得中氣不足道:“你小子來得到快。”
三個人很快就往後院走去。
李正和莫驚春原本想跟上去,結果跟到一半,老監正轉過身道:“你們兩個就別跟著了,做你們自己的事去吧。”
這話說完,莫驚春也不好再跟著了。
回去的路上。
莫驚春問道:“你和你師父是欽天監的人?”
李正跟在莫驚春身後,點頭答道:“是。”
莫驚春上次去京城,倒是聽說過欽天監,剛才聽到張居安叫那位老人老監正,就猜出了他們是宮裏的人。
“是慕容女帝讓你們來的?”
李正搖頭道:“不是,是師父要來的。”
“你師父過來做什麽?”
李正倒是有什麽說什麽,他道:“我不清楚,但跟北元有關,好像是師父邀請你爹幫忙做一件事。”
“又跟北元有關。”
莫驚春念叨一句後便沒有多想,回到自己的屋子,將狐裘披風接下,又摘下兩把劍,隨後盤膝坐下,兩把劍擱在膝蓋上,一動不動,如老僧入定。
房間裏有炭火盆,晴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過來加炭,裏頭倒是不冷。
李正見莫驚春坐了下來,他也坐了下來,他就這麽呆呆看這莫驚春,童孔中一道道金光閃過,可最終還是沒能在莫驚春身上看出顏色,他最後還是放棄了,低頭看著火盆發呆。
後院裏。
三個人聊了一個上午。
正午時分,老監正才從房間裏走了出來。
盡管有關老人的事在江湖上並無流傳,但莫無道和張居安卻知道,若不是有老監正在,大周就不可能太平這麽久。
慕容雲歌能坐上皇位,或許功勞最大的,就是眼前這個垂暮老人。
如若不是他,慕容雲歌可能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成了給先皇陪葬的一名嬪妃。
老監正在城主府內走了一陣,最後在莫驚春的院子門口停了下人,他朝裏喊道:“李正,我們回去了。”
都快要睡著的李正聽到聲音,立馬從地上站起身推開門走了出去。
師徒兩個廢了半個月的時間才來到太安城,結果隻呆了不到半天時間就走了。
沒過多久。
莫驚春一個人邁步往前廳去了,見莫無道一個人坐在飯桌旁邊,他問道:“張前輩呢?”
“走了。”
“他也走了?”
莫驚春還沒來得及問欽天監那對師徒過來做什麽,莫無道便說道:“等這場雪下完,我帶你去趟北元。”
“去北元做什麽?”
“北元要興兵南下進犯大周,爹要去阻止他們,就順便帶你走一趟。”
莫驚春有些發懵,愣了半天,才問道:“好端端的,北元為什麽要這麽做?”
“是天上那群仙人指使的。”
“天上仙人?這麽做對他們有什麽好處?”
“北元和大周一旦交戰,不管誰輸誰贏,獲勝的一方必定會國力大漲,用老監正和張居安的話來說。王朝興盛,則江湖氣運便會衰落。江湖勢力衰落自然會對武夫有所影響,雖然對爹一個人來說影響不大,但對於天上那群人來說,有影響總比沒影響要好。”
還真有氣運的說法嗎?
莫驚春感慨道:“兩國一旦交戰,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他們都已經成仙了,為何還要和人間過不去。
”
“對於他們來說,死多少人都和他們沒關係。”
“爹去北元想怎麽阻止他們?”莫驚春追問道:“難不成要以一己之力對抗幾十萬大軍?”
“去找北元皇帝一個人就夠了。”莫無道說完,話題突然一轉,問道:“年後,能突破到從一品嗎?”
“應該沒問題。”
“嗯,那就先吃飯吧。”
雪繼續下著。
轉眼便又是一年。
……
北元。
天順三十四年。
春。
京畿近郊外的空地上。
身著一身龍袍的拓跋獻在一群人的簇擁下,來到了點將台上。
烏泱泱一群士兵穿著甲衣整齊地站在點將台的下方。
雖然這裏隻有一萬五千人,但這一萬五千人卻都是北元軍中的精銳,這群人滿臉肅然站在一起,給人的視線衝擊力是極大的。
“龍將軍,你辛苦了。”拓跋獻看到下方的場景,笑著對旁邊披甲的龍波說道。
龍波聞言,連忙回道:“這是臣分內之事,當不得陛下誇讚。”
“朕也知道,這麽短的時間做這麽多事很不容易,這些朕都會記住的,等這一仗打完了,朕會給你們論功行賞。”
“謝陛下。”
“截止到目前位置,我北元大軍一共有多少人?”
“除開邊軍和各地守軍,此次我們一共集齊了四十三萬人。”
“糧草什麽的都夠了嗎?“”
“糧草輜重足夠半年。”
拓跋獻皺眉道:“怎麽才半年?”
旁邊一人忙解釋道:“陛下,去年各地收成普遍不好,就是現如今的半年糧餉,也是增加賦稅收上來的。”
“半年時間,夠嗎?”拓跋獻有些擔憂。
眾人對視一眼,而後同時跪在地上,齊聲道:“臣等竭盡全力,一定不辜負陛下所托。”
“眾位愛卿都平身吧,北元未來如何,就全靠這一仗了,朕在京都等著各位將軍凱旋。”
拓跋獻說完,便扭頭吩咐道:“宣旨吧。”
太監聽到拓跋獻的話,立馬拿出出宮前就準備好的聖旨,上前宣讀起來:“龍波、完顏大澤、杜平、察穹……上前聽封!”
剛起來沒多久的眾人很快又跪了下去。
太監高聲道:“封龍波為龍威大將軍,全權統領南下大軍……”
“謝陛下。”
“封完顏大澤為左將軍…”
“封杜平為右將軍…”
在旨意宣讀結束後,拓跋獻將自己的佩刀交到了龍波手中,龍波走到點將台最前麵,舉起拓跋獻欽賜的佩刀,大喊道:“北元!”
下方,上萬將士齊聲高呼:“必勝!”
“北元!”
“必勝!”
勢氣高漲。
群臣激動。
拓跋獻看到這一幕,懸著的心也稍稍安穩了下來。
……
同一時間。
太安城,城主府內。
“爹,你找我?”
“走吧,去北元。”
“現在就去?”
“嗯。”
“那我讓趙虎備馬。”
“不用。”莫無道一把抓住莫驚春的手腕,腳下元氣四起,片刻間,父子二人就掠到半空中。
因為是第一次淩空而行,莫驚春還有些不適應。
但一段時間後,莫驚春也逐漸適應了。
山川大河都在腳下,這種感覺真的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這也更加堅定了莫驚春要早日突破到洞元境的決心。
隻有到了洞元境,才能納天地元氣入體。
到那時,才能淩空而行。
不過一想到自己突破洞元境的時候,老爹可能就要渡劫了,莫驚春心裏還是免不了有些擔心。
畢竟老爹的對手,是那群貪生怕死的仙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