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然似乎毫不關心這個問題,更多的是將目光聚焦在自己的新作上。
他的新作《輪回》將在六月十四日進行為期三天的試映場,而這才是他所關注的!七月和八月是影片上映的黃金檔期,可是六月就慘淡了。
六月正是各地會考的時候,這顯然約束了電影的主力觀眾群的進場效應,不過,幸虧蕭然這部影片原本就不是朝什麽賣座大片的方向前進。
六月可謂是最慘淡的一個檔期了,蕭然選擇這樣的檔期讓策劃部曾經迷惑了好一陣。
可蕭然同樣很無奈,今年上映的大片那麽多,難道他還能依賴自己這部不知死活的影片來取代嗎?與主創人員們悄然進了戲院裏,尋到位置坐下時,正好是廣告結束到預告片之時。
這個預告片是《碟中碟》的,本來蕭然是試圖將這打造為《諜變》係列的,可是後來想想還是罷了。
這樣一來,便可以多得到一個經典係列。
《碟中碟》當然不是克魯斯同學主演的了,而是劉華主演的,把他的頭發剪短之後,還真的有那麽一種味道。
這款預告片非常精彩,同樣也是相當含蓄的。
影片首先出現的是那種類似第二部裏那種火花,然後不停的閃過無數精彩片段的鏡頭,包括那場經典的盜竊戲。
劉華的表演比曆史上的他要強了許多。
可惜,蕭然一直想找他來認真合作一次,卻一直沒有這個機會。
正如《全職殺手》裏劉華說的,這個世界上隻有不好看的電影,沒有不好看的預告片。
一款精彩的預告片很可能決定一部電影的票房銷售能否達到預期目的,而這就是蕭然力圖透過書香傳媒將各種影片消息傳遞到海外的原因了。
再一個預告片過後,影片正式上映了。
依然是那顯眼的蕭然作品四字,蕭然看著這四個字,有一種非常奇妙地感覺。
他知道由《本色》開始,他才有真正的資格掛上這個名頭。
這四個字尚未散去,極其出色的音響裏便傳來一記沉悶地槍聲。
便如沉沉的敲在觀眾心上一樣。
隨著槍聲,四個字便如粉末般消散而去。
終於出現了一個畫麵,畫麵上是劉清雲不敢相信的望著自己身旁那個由吳振宇客串的警察額頭上出現一個血洞!這時,非常詭異地慢了下來。
劉清雲和吳振宇之間的時間流逝似乎變得特別之慢。
而街上人群裏亦有一個劉清雲呆呆的望著吳振宇,身旁的其他事物全都以正常的速度運行著。
這個場麵讓觀眾感到無比驚奇,或者在內行人眼裏無比震驚,如此強烈的對比效果實在夠厲害的。
蕭然微微一笑,這樣的手法其實他在《車神傳說2》裏便曾經指點當時的導演運用過。
這種快與慢之間的對比因為電腦特效的存在才出現了格外強烈的進步,而這就是技術給電影帶來的革命。
接下來便是一場追逐戲,隻不過是以腳踏車來進行這一場追逐的。
這一場追逐戲隻持續了三分鍾便停止了,可是給觀眾的感覺卻是格外的不同。
對於在另一間戲院裏的李卓桃來講,他更是驚歎萬分。
他發現蕭然在動作戲上的控製力絕對可稱為全球第一了。
單隻是這一場小型的腳踏車追逐戰便可導演出一種很激烈很凶悍的意味,這實在是讓人仰望。
其實蕭然在控製這場戲上,根本沒花什麽功夫,隻半天便搞定了。
他對這場戲的構解靠的是巧,透過黃永衡控製的鏡頭來調動狹窄的空間,給影片增加壓迫感和緊張度。
隻是這一場戲精彩固然精彩,可是一個迷惑出現在觀眾心裏:為什麽那個警察和那個賊長得很像,而且都是劉清雲演的?很顯然,若觀眾能夠迅速瞧破這其中的玄妙之處,那蕭然他們大可立刻去死了。
因為當初他手下的這班人都是在他的解釋下,很久才明白這影片究竟想說點什麽,是怎樣的結構。
下麵的情節關鍵是以來劇本力量了,遊海這個從沒有寫過爛劇本的絕頂編劇沒有辜負蕭然的期望,絕大多數的對白都好像《槍火》和《非常突然》一樣旁敲側擊,或者隱晦,或者九曲十八彎。
總之,在這些對白裏,觀眾體味到了一種意猶未盡的滋味,他們知道這後麵還有其他的東西,可是卻挖掘不出來。
創造世界的感覺不外如此,蕭然細心的檢驗著自己,觀察著影片的每一個細節,他需要在自我檢驗裏不斷的進步。
若不尋求進步,那就一定被拋棄。
其實在拍動作場麵時,鏡頭總是被剪得非常之短,如此才能夠製造出更加激烈的效果,而這部影片一樣如此,蕭然一反上一次《本色》裏對長鏡頭的運用,影片的動作戲都是以非常短的鏡頭拚貼而成。
影片無疑是非常激烈的,就憑著蕭然對動作片的超強駕馭能力,要做到這一點絕對不是很困難的事。
而且,不要忘記,林道雲的音樂時刻都能將人催動得情緒高漲。
終於到了那場死人的逆向行駛追逐戰了,蕭然覺得自己拍了那麽些影片,可是從來沒有一部像這一次這樣艱難。
他的靈感甚至於出現了不夠用的情況,死人和停拍種種事情都是以前不曾經曆過的。
望著銀幕上的動作場麵,聽著音響裏傳來的鼓動人心的音樂,感受著觀眾們的心跳。
蕭然陷入了回憶裏,這一場戲絕對是最難拍的,每一輛車的位置和角度以及速度都需要經過計算機地精確推演。
然後讓駕駛員們都記住自己的位置和速度。
到了最後才將一切都拍下來,這期間經曆了多少困難是不消說了。
隻要一個駕駛員記錯位置,便極可能導致車毀人亡的現象發生,絕對可稱得上曆史上最危險的動作戲之一。
蕭然輕輕歎了一口氣,想到那條因為自己而喪失的生命,就微感黯然。
盡管在他的崛起之路上,曾經有好多人都間接因為他而死,可是蕭然從來沒有親自殺過人,他希望將來也不用殺人。
這一場戲,他最終還是放棄了以全景和遠景為主,而是以跟拍鏡頭為主。
因為他意識到這不該是一部非常大氣的電影,更不該是這樣的風格,當然,間中自然是少不了要穿插幾個全景畫麵來傳達這場追逐有多麽的緊張。
黃永衡見到銀幕上兩個劉清雲駕駛地汽車在車流裏東偏西倒的樣子,回想起拍攝這些鏡頭時的艱難便忍不住在心裏感歎蕭然要求高!這一場戲本來就不易拍攝,而蕭然還搞了個逆向行駛出來,更讓黃永衡為難極了。
結果黃永衡和手下地攝影師不得不親自上陣,扛著攝影機在車流裏顫抖著身體拍下需要的鏡頭。
最是讓黃永衡感到後怕的是,有一次他親自掌鏡拍一個斜插鏡頭時,因為是一個幅度很大也很多的閃避動作,他不得不坐在車上拍下了這一個珍貴的鏡頭。
其實不僅是黃永衡,這一次的拍攝經驗絕對是讓每個劇組人員流淌三升冷汗的過程。
他們甚至不敢想象蕭然竟然要求達到了拍一個鏡頭要由十來個方位進行拍攝的地步,而且,還是在逆向車流裏。
同樣痛苦的是林道雲,在這一場逆向行駛的戲裏,蕭然要求他做出一種很特別的變奏,或許不如說是變調配樂。
而且,這配樂在結尾部分亦用得上,是關係到主題的配樂,他絞盡腦汁想了很久才借著一道靈光作出來的。
習慣了蕭然作風的倒也罷了,那些第一次跟蕭然合作的劇組人員總是流淌著冷汗,看到蕭然的目光都是害怕的。
因為他們覺得蕭然非常可怕,隻是一個動作就一定要做到完美。
更可怕的是,以蕭然如此主求盡善盡美的態度,竟然能夠憑著主創人員的默契,在短短的四個月時間裏完成了這樣一部影片的創作。
這樣的速度,絕對不是沒有人做到過,起碼蕭然之前的《本色》就隻拍了一周時間。
可是,依難度來計算,這樣的速度絕對是非常恐怖的。
這一場逆向追逐戲落在觀眾眼裏固然是精彩倍至,可是落在李卓桃這樣的行家眼裏,那就格外不同了。
在他腦海裏浮現的是那一個劇組傷亡的消息,駭然之下心想,拍這樣一場戲,隻死一個人簡直就是奇跡了。
蕭然現在非常滿意,這一場逆向追逐戰的概念是由《黑客帝國2》得到的。
當然,這不意味著他是在抄襲,關鍵是要能夠玩出新意。
《黑客帝國2》有著目前所無法比擬的特效水準,而且那場逆向追逐采用的還是虛擬拍攝手法。
毫不誇張的說,蕭然對《黑2》裏麵那場追逐戲充滿了不屑,不是因為其他的,而是因為他覺得有了虛擬攝影這樣的特效水準,拍出來的效果之少要比片子裏強上百倍才對。
蕭然敢拿自己的家產打賭,如果他能夠運用虛擬攝影,那麽這一場戲絕對能夠超過《黑2》裏那場追逐戲百倍。
有時候單隻是有了技術是不夠的,還要懂得如何利用技術來製造最大程度的視覺效果。
《輪回》裏這場追逐戲基本沒用電腦特效,甚至連那個上百輛汽車全都轟轟烈烈的壯烈了的場麵都沒用任何特效,反正大眾樂意拿車給蕭然硬砸。
這樣一個廣告還不知能夠給大眾帶來多少好處,若不是大眾自《車神傳說》後便與魅影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這一次三菱出的價格肯定是魅影無法拒絕的。
蕭然很難形容曆史上港片的某些缺陷,或者不如說是絕大多數動作片的缺陷,全都一味的突出這場麵有多麽轟轟烈烈,有多麽的壯觀。
為此,還特地在緊張交戰的過程裏給那些場麵多少鏡頭。
這樣幹絕對不是件讓人愉快的事,蕭然認為所謂動作片絕不是單純為了突出場麵之大的。
試想一下正在發生激烈槍戰的畫麵忽然閃到一些其他的東西,那種連續不斷的感覺便被打斷了。
尤其是程龍以前的作品,為了突出有多麽危險,就不停的播放各角度拍下來的場麵,這樣給人的感覺固然很驚歎,可是常常用那便無趣的很了。
而這正是蕭然之所以被稱為新派動作片開山祖師的原因之一,在他的影片裏,幾乎動作場麵都是蓄足氣勢之後一氣嗬成,絕無任何拖泥帶水。
這樣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在吸一口氣的時間裏,影片便出現了極其精彩的一幕幕,不會給觀眾任何分心的機會,而是全力依賴畫麵和動作以及節奏來調動觀眾的神經及情緒,讓他們甚至產生一種**般的快感。
蕭然很滿意,他知道自己成功了,甚至不需要特效便成功的超越了以前的追逐戲。
憑著土法拍攝出來的效果,外加鏡頭極短的剪接拚貼,以及林道雲那節奏感極其強勁的電子配樂,這種全然憑技巧的追逐戲完全超越了《黑2》裏那靠特效製作出來的追逐。
在這場逆向追逐戲裏,蕭然甚至沒有聽到這個容納得下四百觀眾的放映廳裏有任何的呼吸之聲。
人們全都不自覺的屏住呼吸,吊著這長長的一口氣心上這一場戲才吐出來。
可是,這一切還沒有結束,下了高速公路,兩輛車瘋狂的在這兩條隻距離不到三十米遠的路上共同飆駛著。
忽然間,遠方出現了一輛火車,兩輛車的速度更是瘋狂,便如颶風一樣。
他的新作《輪回》將在六月十四日進行為期三天的試映場,而這才是他所關注的!七月和八月是影片上映的黃金檔期,可是六月就慘淡了。
六月正是各地會考的時候,這顯然約束了電影的主力觀眾群的進場效應,不過,幸虧蕭然這部影片原本就不是朝什麽賣座大片的方向前進。
六月可謂是最慘淡的一個檔期了,蕭然選擇這樣的檔期讓策劃部曾經迷惑了好一陣。
可蕭然同樣很無奈,今年上映的大片那麽多,難道他還能依賴自己這部不知死活的影片來取代嗎?與主創人員們悄然進了戲院裏,尋到位置坐下時,正好是廣告結束到預告片之時。
這個預告片是《碟中碟》的,本來蕭然是試圖將這打造為《諜變》係列的,可是後來想想還是罷了。
這樣一來,便可以多得到一個經典係列。
《碟中碟》當然不是克魯斯同學主演的了,而是劉華主演的,把他的頭發剪短之後,還真的有那麽一種味道。
這款預告片非常精彩,同樣也是相當含蓄的。
影片首先出現的是那種類似第二部裏那種火花,然後不停的閃過無數精彩片段的鏡頭,包括那場經典的盜竊戲。
劉華的表演比曆史上的他要強了許多。
可惜,蕭然一直想找他來認真合作一次,卻一直沒有這個機會。
正如《全職殺手》裏劉華說的,這個世界上隻有不好看的電影,沒有不好看的預告片。
一款精彩的預告片很可能決定一部電影的票房銷售能否達到預期目的,而這就是蕭然力圖透過書香傳媒將各種影片消息傳遞到海外的原因了。
再一個預告片過後,影片正式上映了。
依然是那顯眼的蕭然作品四字,蕭然看著這四個字,有一種非常奇妙地感覺。
他知道由《本色》開始,他才有真正的資格掛上這個名頭。
這四個字尚未散去,極其出色的音響裏便傳來一記沉悶地槍聲。
便如沉沉的敲在觀眾心上一樣。
隨著槍聲,四個字便如粉末般消散而去。
終於出現了一個畫麵,畫麵上是劉清雲不敢相信的望著自己身旁那個由吳振宇客串的警察額頭上出現一個血洞!這時,非常詭異地慢了下來。
劉清雲和吳振宇之間的時間流逝似乎變得特別之慢。
而街上人群裏亦有一個劉清雲呆呆的望著吳振宇,身旁的其他事物全都以正常的速度運行著。
這個場麵讓觀眾感到無比驚奇,或者在內行人眼裏無比震驚,如此強烈的對比效果實在夠厲害的。
蕭然微微一笑,這樣的手法其實他在《車神傳說2》裏便曾經指點當時的導演運用過。
這種快與慢之間的對比因為電腦特效的存在才出現了格外強烈的進步,而這就是技術給電影帶來的革命。
接下來便是一場追逐戲,隻不過是以腳踏車來進行這一場追逐的。
這一場追逐戲隻持續了三分鍾便停止了,可是給觀眾的感覺卻是格外的不同。
對於在另一間戲院裏的李卓桃來講,他更是驚歎萬分。
他發現蕭然在動作戲上的控製力絕對可稱為全球第一了。
單隻是這一場小型的腳踏車追逐戰便可導演出一種很激烈很凶悍的意味,這實在是讓人仰望。
其實蕭然在控製這場戲上,根本沒花什麽功夫,隻半天便搞定了。
他對這場戲的構解靠的是巧,透過黃永衡控製的鏡頭來調動狹窄的空間,給影片增加壓迫感和緊張度。
隻是這一場戲精彩固然精彩,可是一個迷惑出現在觀眾心裏:為什麽那個警察和那個賊長得很像,而且都是劉清雲演的?很顯然,若觀眾能夠迅速瞧破這其中的玄妙之處,那蕭然他們大可立刻去死了。
因為當初他手下的這班人都是在他的解釋下,很久才明白這影片究竟想說點什麽,是怎樣的結構。
下麵的情節關鍵是以來劇本力量了,遊海這個從沒有寫過爛劇本的絕頂編劇沒有辜負蕭然的期望,絕大多數的對白都好像《槍火》和《非常突然》一樣旁敲側擊,或者隱晦,或者九曲十八彎。
總之,在這些對白裏,觀眾體味到了一種意猶未盡的滋味,他們知道這後麵還有其他的東西,可是卻挖掘不出來。
創造世界的感覺不外如此,蕭然細心的檢驗著自己,觀察著影片的每一個細節,他需要在自我檢驗裏不斷的進步。
若不尋求進步,那就一定被拋棄。
其實在拍動作場麵時,鏡頭總是被剪得非常之短,如此才能夠製造出更加激烈的效果,而這部影片一樣如此,蕭然一反上一次《本色》裏對長鏡頭的運用,影片的動作戲都是以非常短的鏡頭拚貼而成。
影片無疑是非常激烈的,就憑著蕭然對動作片的超強駕馭能力,要做到這一點絕對不是很困難的事。
而且,不要忘記,林道雲的音樂時刻都能將人催動得情緒高漲。
終於到了那場死人的逆向行駛追逐戰了,蕭然覺得自己拍了那麽些影片,可是從來沒有一部像這一次這樣艱難。
他的靈感甚至於出現了不夠用的情況,死人和停拍種種事情都是以前不曾經曆過的。
望著銀幕上的動作場麵,聽著音響裏傳來的鼓動人心的音樂,感受著觀眾們的心跳。
蕭然陷入了回憶裏,這一場戲絕對是最難拍的,每一輛車的位置和角度以及速度都需要經過計算機地精確推演。
然後讓駕駛員們都記住自己的位置和速度。
到了最後才將一切都拍下來,這期間經曆了多少困難是不消說了。
隻要一個駕駛員記錯位置,便極可能導致車毀人亡的現象發生,絕對可稱得上曆史上最危險的動作戲之一。
蕭然輕輕歎了一口氣,想到那條因為自己而喪失的生命,就微感黯然。
盡管在他的崛起之路上,曾經有好多人都間接因為他而死,可是蕭然從來沒有親自殺過人,他希望將來也不用殺人。
這一場戲,他最終還是放棄了以全景和遠景為主,而是以跟拍鏡頭為主。
因為他意識到這不該是一部非常大氣的電影,更不該是這樣的風格,當然,間中自然是少不了要穿插幾個全景畫麵來傳達這場追逐有多麽的緊張。
黃永衡見到銀幕上兩個劉清雲駕駛地汽車在車流裏東偏西倒的樣子,回想起拍攝這些鏡頭時的艱難便忍不住在心裏感歎蕭然要求高!這一場戲本來就不易拍攝,而蕭然還搞了個逆向行駛出來,更讓黃永衡為難極了。
結果黃永衡和手下地攝影師不得不親自上陣,扛著攝影機在車流裏顫抖著身體拍下需要的鏡頭。
最是讓黃永衡感到後怕的是,有一次他親自掌鏡拍一個斜插鏡頭時,因為是一個幅度很大也很多的閃避動作,他不得不坐在車上拍下了這一個珍貴的鏡頭。
其實不僅是黃永衡,這一次的拍攝經驗絕對是讓每個劇組人員流淌三升冷汗的過程。
他們甚至不敢想象蕭然竟然要求達到了拍一個鏡頭要由十來個方位進行拍攝的地步,而且,還是在逆向車流裏。
同樣痛苦的是林道雲,在這一場逆向行駛的戲裏,蕭然要求他做出一種很特別的變奏,或許不如說是變調配樂。
而且,這配樂在結尾部分亦用得上,是關係到主題的配樂,他絞盡腦汁想了很久才借著一道靈光作出來的。
習慣了蕭然作風的倒也罷了,那些第一次跟蕭然合作的劇組人員總是流淌著冷汗,看到蕭然的目光都是害怕的。
因為他們覺得蕭然非常可怕,隻是一個動作就一定要做到完美。
更可怕的是,以蕭然如此主求盡善盡美的態度,竟然能夠憑著主創人員的默契,在短短的四個月時間裏完成了這樣一部影片的創作。
這樣的速度,絕對不是沒有人做到過,起碼蕭然之前的《本色》就隻拍了一周時間。
可是,依難度來計算,這樣的速度絕對是非常恐怖的。
這一場逆向追逐戲落在觀眾眼裏固然是精彩倍至,可是落在李卓桃這樣的行家眼裏,那就格外不同了。
在他腦海裏浮現的是那一個劇組傷亡的消息,駭然之下心想,拍這樣一場戲,隻死一個人簡直就是奇跡了。
蕭然現在非常滿意,這一場逆向追逐戰的概念是由《黑客帝國2》得到的。
當然,這不意味著他是在抄襲,關鍵是要能夠玩出新意。
《黑客帝國2》有著目前所無法比擬的特效水準,而且那場逆向追逐采用的還是虛擬拍攝手法。
毫不誇張的說,蕭然對《黑2》裏麵那場追逐戲充滿了不屑,不是因為其他的,而是因為他覺得有了虛擬攝影這樣的特效水準,拍出來的效果之少要比片子裏強上百倍才對。
蕭然敢拿自己的家產打賭,如果他能夠運用虛擬攝影,那麽這一場戲絕對能夠超過《黑2》裏那場追逐戲百倍。
有時候單隻是有了技術是不夠的,還要懂得如何利用技術來製造最大程度的視覺效果。
《輪回》裏這場追逐戲基本沒用電腦特效,甚至連那個上百輛汽車全都轟轟烈烈的壯烈了的場麵都沒用任何特效,反正大眾樂意拿車給蕭然硬砸。
這樣一個廣告還不知能夠給大眾帶來多少好處,若不是大眾自《車神傳說》後便與魅影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這一次三菱出的價格肯定是魅影無法拒絕的。
蕭然很難形容曆史上港片的某些缺陷,或者不如說是絕大多數動作片的缺陷,全都一味的突出這場麵有多麽轟轟烈烈,有多麽的壯觀。
為此,還特地在緊張交戰的過程裏給那些場麵多少鏡頭。
這樣幹絕對不是件讓人愉快的事,蕭然認為所謂動作片絕不是單純為了突出場麵之大的。
試想一下正在發生激烈槍戰的畫麵忽然閃到一些其他的東西,那種連續不斷的感覺便被打斷了。
尤其是程龍以前的作品,為了突出有多麽危險,就不停的播放各角度拍下來的場麵,這樣給人的感覺固然很驚歎,可是常常用那便無趣的很了。
而這正是蕭然之所以被稱為新派動作片開山祖師的原因之一,在他的影片裏,幾乎動作場麵都是蓄足氣勢之後一氣嗬成,絕無任何拖泥帶水。
這樣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在吸一口氣的時間裏,影片便出現了極其精彩的一幕幕,不會給觀眾任何分心的機會,而是全力依賴畫麵和動作以及節奏來調動觀眾的神經及情緒,讓他們甚至產生一種**般的快感。
蕭然很滿意,他知道自己成功了,甚至不需要特效便成功的超越了以前的追逐戲。
憑著土法拍攝出來的效果,外加鏡頭極短的剪接拚貼,以及林道雲那節奏感極其強勁的電子配樂,這種全然憑技巧的追逐戲完全超越了《黑2》裏那靠特效製作出來的追逐。
在這場逆向追逐戲裏,蕭然甚至沒有聽到這個容納得下四百觀眾的放映廳裏有任何的呼吸之聲。
人們全都不自覺的屏住呼吸,吊著這長長的一口氣心上這一場戲才吐出來。
可是,這一切還沒有結束,下了高速公路,兩輛車瘋狂的在這兩條隻距離不到三十米遠的路上共同飆駛著。
忽然間,遠方出現了一輛火車,兩輛車的速度更是瘋狂,便如颶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