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山是盂縣境內最高的一座山,就地理而言,此山地勢險峻,是甩開滹沱河南下盂縣進而西進太原的必經之路。


    因此,每當災荒之年,這白馬山都少不了山賊橫行。


    然而自打徽宗登上皇位,童貫、蔡京之流當權以後,白馬山便徹底淪為了土匪窩。


    就這樣,特別是每逢災年來臨之際,更是白馬山人數最為鼎盛之時。


    但今時不同往日,因為匪首張家兄弟都已伏誅,要不是因為三當家鄭宏,或許白馬山早就樹倒猢猻散了。


    臨來孟縣之前,劉文昊等人就已經做足了功課。他們知道,鄭宏大有來頭。


    據傳,此人並不是河東本地人,之所以流落到此,和那臭名昭著的花石綱則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宋代陸運﹑水運各項物資大都編組為“綱”。如運馬者稱“馬綱”﹐運米的稱“米餉綱”。馬以五十匹為一綱﹐米則以一萬石為一綱。


    但花石綱卻不一樣,這玩意是運輸東南花石船隻的編組。


    鄭宏當年正是負責運送花石綱的製使,因在途中弄丟了花石綱,這才不得已逃到了河東。後來機緣巧合之下,被張家兄弟所救,無奈成了白馬山的三當家。


    製使是殿帥府的下級軍官,就是那種出力不討好的角色。比如說水滸中的青麵獸楊誌,他不就是因為弄丟了生辰綱才不得以上的梁山嗎?


    鄭宏也是一樣,可他的武藝卻比不了那青麵獸,不過此人也並非一無是處,他的手腕不比那張家兄弟差多少,要不然,也不會被張家兄弟禮遇。


    拿現在的白馬山來講,現如今,整個山寨就是他的一言堂!


    可這幾天,鄭宏卻也有自己的煩惱。因為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這白馬山竟謠言四起!


    有說什麽朝廷要來招安的,也有說什麽朝廷要派大軍來剿滅自家兄弟的……


    更有甚者,說什麽白馬山現在已經混進了朝廷的細作!


    鄭宏心裏明白,這是有人再給自己下絆子,目的就是要讓白馬山從內部自己亂起了,然後就這麽四分五裂!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kanshu.com">fantuankanshu.com</a>


    可思來想去,鄭宏也分不清到底是誰要和自己過不去。難道朝廷真的要打白馬山的主意?


    想到這裏,鄭宏還是搖了搖頭,畢竟曾經在殿帥府當差可不是白幹的。或許在白馬山,除了他,誰還了解大宋的禁軍呢?


    這麽說吧,大宋的禁軍早已是金絮其外,敗絮其中!從根上就已經爛了!


    說什麽朝廷要派大軍平滅自己,打死鄭宏他也不信!


    因此,他先是出麵好生寬慰了手下的眾匪,可誰知眾口鑠金之下,那謠言竟愈演愈烈!氣的鄭宏隻能在私底下罵娘,這他娘的到底是哪個直娘賊玩的陰招?


    正當鄭宏大罵特罵之際,一個虯髯大漢突然來到了近前,就見他對著鄭宏說道:“哥哥,孟縣來人了……”


    如果劉文昊等人在此的話,他們肯定能認出這虯髯大漢。此人不是那天公大王座下的先鋒王卓又是何人?


    沒想到這廝還真是命大,從崛圍山逃了之後竟然又回到了白馬山落草,看來他這輩子都不願做個良民啊。


    鄭宏其實很多時候都瞧不起這群打家劫舍的山賊,可是既然在此落了難,又因緣際會的成了三當家,他自然也就把那股子高傲全都埋藏在了心底。


    聞聽王卓所說的話,他有些困惑,如今孟縣早已不如當年,來不來人又怎樣?再說了,來人是誰?跟自己又有什麽關係?


    不過看到王卓那副模樣,心知定有蹊蹺,於是問道:“來者何人?有何勾當?”


    “哥哥你莫不是忘了孟縣的吳半仙?”


    虯髯大漢對其口中的“吳半仙”顯然有些畏懼,就見他貼在鄭宏的耳邊又悄聲道:“那老爺子來此拜訪,說是有要事相商……”


    鄭宏的瞥著三角眼,看了看麵前的王卓。你小子怎麽還是這般不長進?一個靠算命為生的老騙子能有什麽可怕之處?至於這麽偷偷摸摸的嘀咕嗎?難不成他還能聽見?


    然而那三當家也有自己的城府,此人不喜於色,麵無表情的回道:“王賢弟,現如今可是緊要之時,鄭某可是聽聞有細作混進了咱們白馬山,所以當務之急……”


    不用鄭宏去說,王卓也能明白。但此刻,那虯髯大漢卻不為所動,就見他神神秘秘的說道:“哥哥且慢,這都是兄弟的錯,沒有把話說明白。吳老爺子來此,是為了那個事……”


    “那個事?你是說……”


    鄭宏從王卓的眼中似乎看到了希望一般,就見他猛地起身,道:“既然是老相識,那就快請老神仙過來敘敘舊!”


    一般說來,山賊土匪本就是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的日子。上頓還是大魚大肉,可能下頓就是剩飯窩頭。


    白馬山什麽都好,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若不是淪為土匪窩,隨便一樣就能夠附近的山民過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可這世上哪有什麽十全十美?地處要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自打張家兄弟起事以來,這白馬山上的收成也就漸漸不如當年。


    況且曆經孟縣破城之劫,在白馬山山下過路的行人走商也是越來越少。因此,他們白馬山的收成是越來越差。


    是啊,山上有土匪,而且要的還特別多,所以想要路經此地去往太原,哪怕繞行百十裏路,也不在你這裏過呀。


    話說遠了,隨著鄭宏的一聲令下,不大一會的功夫,就見那聚義堂外來了一個老道。


    就見那道士大約五旬的年紀,此人身披醬紫色道袍,上繡陰陽魚,手拿拂塵,腰中佩劍,腳踏寶靴。


    可曾見人間煙火,哪裏有世俗銅臭,好一位仙風道骨的世外高人!


    未到麵前,那道士口中唱喏:“無上太乙救苦天尊!”


    鄭宏不敢怠慢,當下也是連連回禮。


    不大一會的功夫,老道士已然來到了近前,而後更是對著鄭宏躬身稽首道:“三當家別來無恙!”


    “哈哈!老爺子怎會如此見外?”


    說完客套話,兩人攜手一起走進了白馬山的聚義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最強女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倔強的小蘑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倔強的小蘑菇並收藏大宋最強女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