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龐海帶著匠人們去研究的時候,劉文昊和張元幹一起回到了暫住的府邸。還沒到家,兩人就感覺到了這節日的氣氛。


    該說不說,大宋朝別管什麽外敵內患,反正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這該有的喜慶一份都不少。


    然而當二人進了屋,卻發現了一絲不對勁的地方,特別是唐芸雙身邊的一個男子,更惹得劉文昊十分不痛快。


    “娘子,敢問這位是……”


    來到大宋兩年多,就是在唐家,劉文昊也呆了一年多吧。可以這麽說吧,他從來沒見過唐芸雙和哪個男人走的如此之近。


    或許唐芸雙也看出劉文昊有些不開心,在這一刻,她連忙和那男子保持了一定距離,隨後又將那男子介紹給眾人相識。


    其實唐家大部分子弟都熟悉那男子,就見他大約二十六七歲的年紀,穿著一身月牙白的錦袍,身姿清瘦挺拔,步履輕緩。


    舉手投足之間,猶如芝蘭玉樹,光風霽月,給人一種說不出的尊貴雅致,如詩似畫。


    唐芸雙的臉色微紅,朝著劉文昊和張元幹微微的點了點頭,隨後開口道:“官人,這位是妾身的表哥文公子……”


    “文公子?”


    聽到這麽一個介紹,劉文昊頓時恍然大悟!早在崛圍山的時候,他就知道有這麽一號人物的存在。說的好聽點是唐芸雙的表哥,說白了,此人正是那丫頭青梅竹馬的戀人,也就是劉文昊正兒八經的情敵!


    說的再細致一點,這位文公子並非是旁人,而是唐家八竿子打不著的表親。據傳,這是唐老夫人那邊的親戚。


    說起文家,或許現在並不怎麽惹人注目,但若是在數十年前,特別是在文家老祖宗還在世的時候,文家那才是大宋最了不得的相門。


    眾所周知,將門和相門那就是大宋的兩個龐然大物,能有這樣一個稱呼,文家的底蘊可想而知會有多麽的深厚。


    當然,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文家的老祖宗非是旁人,乃是被後人稱為文潞公的名相文彥博。


    原來文彥博本是河東人士,後來才會舉家搬到汴京城。隻是隨著文彥博身死,文家也逐漸的沒落了。


    現如今,在文彥博的老家依舊還有文家的族人,也就是文軒老祖的這一脈。隻不過今非昔比,特別是在蔡京等權奸的打壓之下,文家這一脈始終無法再現祖上的榮光。


    至於這文軒和唐芸雙之間的事情,其實當初是因為遭到了唐德安的棒打鴛鴦,這才沒有最終走到一起。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原來早在蔡京當權的年間,文彥博被打入“元祐黨人”一派,因此才會讓唐老爺子有所芥蒂。


    崇寧元年,徽宗趙佶第一次任用蔡京為相,在那個時候,這文藝皇帝想要奉行熙寧新政。故而,令中書省進呈元佑中反對新法及在元符中有過激言行的大臣姓名。


    當時蔡京以文臣執政官文彥博、呂公著、司馬光等二十二人,待製以上官蘇軾、範祖禹、晁補之等四十八人,餘官秦觀等三十八人,內臣張士良等八人,武臣王獻可等四人,共計一百二十人,分別定其罪狀,稱作奸黨!


    這還不算,徽宗當時甚至還親自書寫姓名,刻於石上,豎於端禮門外,稱之元佑黨人碑!


    另外,當時的政策是不許黨人子孫留在京師,不許其後人參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錄用!


    文家子孫多在那些年裏回到老家,而再後來,蔡京為打擊政敵,增元佑黨人為三百零九人,親自手書姓名,發各州縣,仿京師立碑“揚惡”。


    其實在這個年間,王安石早已不在。 他要是看到這些,會作何想法?其實,後來的所謂新法舊法,早已不重要了,不過就是各種政治力量彼此打壓的棍棒而已。


    但是唐德安的想法確實很多,對於文家子弟,他也曾給予過很多關懷,也正是因為此事,他才會得罪了蔡氏一族,因此致仕的那麽早。


    或許也正是這個緣故,兩家才沒能結成秦晉之好。因為這一層的關係,才最終引出了唐芸雙搞的拋繡球招婿的戲碼。


    話說遠了,在唐芸雙介紹完文軒的身份後,就見他立即開口道:“小生文軒,拜見兩位大人……”


    那文公子風度翩翩,朝著劉文昊和張元幹各自施了一禮,隨後又在劉文昊的注視之下,又看向了唐家姐弟。


    由於軍務繁忙,唐鵬唐羽兄弟二人並未回來,所以今日的“家庭聚會”,隻有在場的眾人而已。


    張元幹並未聯想到什麽,隻是心中還有些不太明白。原來在當初的時候,他對於劉文昊的了解還停留在“蔡京一黨”那裏,畢竟劉文昊的身份背景就是如此。


    也是,誰讓李岸在拉攏劉文昊之時就給他烙上了這麽一個印子呢?


    幸好這些日子以來,劉文昊和張元幹的關係還算是比較默契,要不然,張元幹可不會輕易的和他走的如此之近。


    所以在聽到了文軒的身份之後,他還是愣住了片刻。文潞公的後人怎麽會和“蔡京一黨”如此親密呢?


    可以說元祐黨人以及元祐黨人的後人,那都是蔡京一係的死敵才對!


    想到這裏,張元幹還是有些不敢置信的問了一句:“文公子?莫非是文潞公之後?”


    其實正兒八經來講,文軒和文彥博確實有著血緣關係,隻不過兩人的輩分相差太多,況且文軒的這一脈和文彥博那一脈隻能算是遠方堂親罷了。


    但在這個年代,即使沒有牛叉的老祖宗,誰又不願意上趕著認親呢?


    此刻就見文軒點了點頭,隨之微微一笑:“大人所言甚是,小生的先祖正是文潞公!”


    之所以在張元幹等人麵前不卑不亢,其實文軒還有另一層身份,如今他正是待考的舉子。原來,前幾年的時候,不知怎麽,徽宗趙佶竟然下了一道特別的旨意,將文彥博從元祐黨人的黨籍中除名,不但追複了他太師之職,並加了忠烈的諡號。


    可惜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徽宗對文家網開一麵,可下麵的人卻並沒有鬆懈,他們不會給文家後人什麽機會,特別是蔡京一黨。


    這是劉文昊第一次和文軒見麵,正所謂情敵見麵分外眼紅。但不知為何,劉文昊始終沒有在這位文公子的身上找到讓自己恨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最強女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倔強的小蘑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倔強的小蘑菇並收藏大宋最強女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