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武嵇?”


    府邸之內,段玉瞥了眼武嵇,還有他旁邊的小女孩。


    想了想,前世記憶中卻沒有這個人。


    不過宗師雖難得,天下之大,卻能出不少,也不以為意,問著:“你可願出仕本君?”


    要冊封下士,賜予封邑,自然得先效忠,是自己人才可。


    “大人就不想先聽一聽我的來曆麽?”武嵇苦笑一聲道。


    “俠以武犯禁,我看你應當是北方人,犯了什麽案子南逃至此麽?”


    段玉眼睛略微一眯,不在意地說著。


    武嵇卻是渾身一震,良久才道:“大人真是慧眼如炬,我本是慶國良家子,以武傳家,有妻有女,不料一日妻子出行拜神,卻遇到一個浮浪子,他是郡守之子,看上我妻子美貌……”


    段玉瞥了眼旁邊的小女孩,見是個美人胚子,不由暗中點頭。


    女兒如此,娘親自然差不到哪去。


    而在慶國之中,官法森嚴,對非凡者壓製極為厲害,縱然是之前的他都難以施展,更何況一個區區的宗師呢?


    “……妻死後,我暗中尋著機會,殺了那郡守之子,立即帶著女兒出逃,犯了這事,自知慶國難容,就一路南逃,原本到了楚國安頓,想不到那郡守頗有勢力,竟然派刺客跟到楚國,我跟他們戰了一場,不得不繼續潛逃至吳越。”


    武嵇雙眼通紅。


    段玉與秦飛魚聽了,都是沉默,良久才道:“到本君這裏,你大可放心,我自會庇護於你……你或許不知,本君段玉,在慶國追緝名單之中,恐怕要遠遠在你之上呢!”


    “段玉?”


    武嵇眼睛一亮:“可是那位段銀章?”


    段玉當年大鬧國都,又在逼殺崔山王妃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事跡暗中流傳,他同病相憐,倒也聽過。


    “正是!”段玉肅容問著:“你可願出仕本君?”


    “願意!武嵇拜見主公!”武嵇毫不猶豫,跪下叩首。


    “哈哈!”段玉仰天大笑:“既然如此,本君便冊封你為下士,領一村為封地,封邑百戶!”


    雖然早就聽過待遇,但此時確認,武嵇不由大喜,再次稽首行禮:“多謝主君!”


    “你之封地、百戶、宅院,三日內就能辦下來,安心等待便可……作為我的封臣,每年需為我效勞兩月,最近或許有大戰,時間超出,不過你放心,若是超出兩月,我自然會給予彌補。”


    段玉笑了笑。


    作為曲胥第一個投靠的宗師,這封賞不僅要給足,更要給快,給紮實了。


    以此千金市馬骨,何愁天下英雄不入甕中?


    ……


    楚國,荒山。


    南方多山,川河縱橫,將地形切割得支離破碎。


    某群山深處,木寨之內。


    “不親到此處,實在難以置信!”


    高玄通遊走其間,望著山民們耕作打獵,心中十分感慨。


    不到這裏,居然都不知,南楚境內,居然還有這許多寨子。


    雖然一個寨子中隻千人左右,但附近大山連綿,山寨深藏,號稱天罡連環,說不得真能湊出數萬敢戰之民來。


    再看幾眼,他拿著新獵到的小獸,過了寨門。


    “主公又滿載而歸,真是可喜可賀!”


    到了一處高腳樓前,就有一個青衫文士迎接出來,神態恭敬。


    “文和你就不要笑我了。”


    高玄通苦笑道:“我這不過是等待各寨合議結果,無所事事,權作消遣而已……”


    這青年文士名為鄭文和,是他兒時好友,在他起事舉兵對抗南楚時毅然跟隨,有著半師半友的情誼,非比尋常。


    “父親大人!”


    兩人正說話間,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童就跑了出來,抓著高玄通的衣角。


    “哈哈……潛兒你有沒有乖乖聽話啊?”


    高玄通大笑,抱起兒子,狠狠親了一口。


    “潛兒很乖的。”


    高潛天真無邪地回答。


    高玄通將獵物放下,又逗弄了孩子一會,這才將他交給後麵的仆婦,自己與鄭文和來到一處坐下,喝著兩大碗茶,交談起來。


    “唉……”


    山民之茶很粗,但加了大量生薑等物,此時喝起來頗有解渴、溫養的功效。


    一飲而盡後,高玄通不由歎息:“放在一年前,我根本想不到,自己會至如此處境!”


    想到之前,楚王派密諜拿他,簡直跟做夢一般。


    “主公切莫妄自菲薄……雖然此時處於不利,但總有再起之日!”鄭文和寬慰地說著。


    “都到了如此地步,鄭先生你也不必瞞我了,你到底是哪一方的人?”高玄通沉默半天,卻是忽然吐出一句。


    這鄭文和,之前不顯山不露水,卻在他遭逢大難之際挺身而出,救他於水火,更是毀家紓難,散盡家財為他募兵,抵抗楚國討伐軍之時,又屢出奇謀破敵,縱然後來撤入深山,也是不離不棄,這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做到。


    而高玄通更是隱約察覺到,鄭文和身後那股龐大的勢力陰影。


    “這事原本不是這時候說,但主公既然問了,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鄭文和不是道人,但學了些異術,此時一望,就見高玄通山根紫氣一閃,當即鄭重說著。


    “我洗耳恭聽!”


    高玄通麵色不變,心裏卻是有如擂鼓,仔細聽著。


    “南楚實乃叛賊,而主公則是大夏天潢貴胄,皇室嫡脈,因此那些賊子才緊追不舍!”


    鄭文和一字一頓,石破天驚。


    “你說什麽?”


    高玄通想過很多,但就是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有著如此‘顯赫’的身份,不由驚訝站起。


    “臣所言,句句屬實,若不然,必得天譴!”


    鄭文和一撩衣服跪地,斬釘截鐵地道。


    “你……”


    高玄通隻覺頭暈目眩:“你讓我緩緩……”


    一個普通人,突然間被追殺,快走投無路之際,再來個人告訴你,說你是皇帝繼承人?


    換你,你也暈!


    良久之後,高玄通才算緩過來,實際上也不算緩過來,隻是將這事不提,拋在腦後,談現實內容分神:“我方現在,兵不滿千,逃入深山,托庇山民,接下來該如何呢?”


    鄭文和見了,心裏就是大讚。


    不愧是帝脈,短短時間就恢複過來,這時起身,思忖了下:“主公請放心,天下民心在夏,我方大有可為啊。”


    “哦?這從何說起呢?”高玄通不由問著。


    “首先,這盤雲山脈位於楚國之南,地形複雜,封君、野民勢力交錯,進擊不易,足以我們藏身!”鄭文和娓娓道來:“並且山民人數眾多,有天罡三十六寨……其中精壯大有,主公氣度宏偉,隻要稍加招募,必有大批勇士效命,稍微訓練一二,就是數萬精銳大軍!”


    “我怎麽覺得……有些不對勁呢?之前出事,你就一意篡唆我南來,而這山寨竟然也直接接納,甚至對我恭敬非常,還要召開諸寨聯議……”高玄通卻不是好哄騙的人,狐疑問:“其中有何貓膩,你直說便是,不要日後發作,害死了我!再說,縱然能得數萬人,跟數萬精銳還是兩碼事,你不要糊弄我!”


    “嗬嗬……臣豈敢糊弄主公?”鄭文和幹笑兩聲,才道:“這天罡三十六寨,實際都是我大夏忠臣遺後,乃是末帝布置,除了這山寨與寨民之外,尚有七十二地宮,裏麵埋藏了大量鎧甲、兵器、糧食……足以武裝十萬人的大軍,這就是大帝深謀遠慮,給主公的起家之資啊!”


    “嘶……”


    聽到這個,高玄通不由震驚無比。


    有人有糧,有兵有甲,隻要再訓練一番,倒是的確可成大軍了,隻是心中疑惑愈發加劇:“為何這些老祖宗,似乎知道大夏要滅一般?做了如此多準備?”


    隻是這些布置都是對他有利,絕非害他,高玄通也就信了:“山中難以活人,隻能分寨而居,一寨不過千餘,天罡三十六寨,頂天也就四萬人,其中還有老弱婦孺,整訓後最多兩萬兵,還是必須下山!”


    不過山民悍勇,隻要練成一萬,就可下山攻城掠地。


    人口上來了,靠著七十二地宮中的物資,短時間暴兵十萬,不成絲毫問題,這起家之資,不知道多少藩鎮要羨慕嫉妒恨了。


    奈何這是祖蔭,羨慕也羨慕不來的。


    “不過……縱然盤雲山地形複雜,若我起兵,楚王肯定會派大軍圍剿!”高玄通皺起眉頭,長久的軍事訓練,令他立即抓住了關鍵:“到時候還是九死一生!”


    “這個……”


    鄭文和一咬牙,還是說道:“請主公放心,南楚不久必生內亂!”


    “內亂?”


    “實不相瞞,龍庭有所布置,明年武寧君必反!武寧封地盡在南楚腹心,又有大軍數萬,楚王絕對無暇他顧的!”


    “武寧君?”高玄通震撼無比。


    他當然知道此封君的厲害,也知道嶽超一反,少說半個楚國都要動蕩不安,到時候就真正是機會了。


    “這都是天賜鴻福於主公!”


    鄭文和高聲應著,心裏卻在想,武寧那邊的布置,也該啟動了吧?


    那位武寧夫人,卻不是他們的人,而是普通女子,身家清白,與武寧君傾心相愛,否則早給查出來了,但唯其情深,卻有可趁之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問道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抄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抄公並收藏問道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