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半島硝煙 第一百零二章 生死航道(求月票)


    般情況下,跟蹤戰略核潛艇不是“好玩”的事。


    杜興華在潛艇上服役20多年,擔任“虎鯨”號艇長期間,多次執行跟蹤俄羅斯與美國戰略核潛艇的任務。美國將2~改裝成“巡航導彈潛艇”的“俄亥俄”級部署到關島之後,杜興華在2年之內執行了“追蹤任務”。


    與被稱為“深海刺客”的攻擊核潛艇不同,戰略核潛艇是海軍的重點保護對象。


    美蘇冷戰時期,紅色海軍不但將戰略核潛艇當作支柱力量,還將保護戰略核潛艇當作頭號任務。雖然美國沒有蘇聯那麽“極端”,但是美國海軍仍然動用了一半以上的攻擊核潛艇保護戰略核潛艇。


    日本不屬於“一般情況”,而是“特殊情況”。


    與法國一樣,日本首先建造戰略核潛艇,而不是首先建造攻擊核潛艇。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盡快獲得“第二次核打擊能力”,壞處是戰略核潛艇缺少保護。


    實戰證明,不管是反潛航空兵、還是反潛戰艦,都無法有效對付性能先進的核潛艇。


    最厲害的反潛武器就是一艘更加先進的潛艇。


    常規潛艇、哪怕是aip常規潛艇都跟不上核潛艇的航行速度,持續潛航時間遠不如核潛艇;水麵戰艦很容易被偵察衛星發現,行蹤沒有任何秘密可言;反潛飛機的巡邏時間非常有限,無法持續為戰略核潛艇提供保護。隻有攻擊核潛艇,或者是性能相當的“電動潛艇”才能伴隨戰略核潛艇活動,為戰略核潛艇提供最有效的掩護。


    半島戰爭爆發時,日本還沒有攻擊核潛艇。


    嚴格地說。日本地2戰略核潛艇是攻擊核潛艇。因為隻配備了潛射巡航導彈。沒有配備潛射彈道導彈。


    “東瀛**”地性能非常“糟糕”。


    遠在1c0多千米外。“刺豚”號地側舷被動聲納就截獲了“東**”號發出地巨大噪音。測出了航向與速度。


    杜興華嚴格按照“規則”與日本潛艇玩起了“貓捉耗子”地遊戲。


    因為戰略核潛艇發射導彈前有明顯征兆。國家戰略預警係統會提前發出警報。所以“刺豚”號一直尾隨在“東瀛**”號地屁股後麵。距離保持在150鏈到2c0之間。“東瀛**”號向西航行地時候。杜興華會把距離稍微縮短一點。反之則把距離稍微拉大一點。主要是日本潛射巡航導彈地射程隻有1500千米。必須到達吐噶喇群島東麵大約350千米處才能用導彈攻擊上海、杭州這些共和國東部沿海地區地大城市。杜興華早就收到命令。隻要“東**”號膽敢“輕舉妄動”。可以在不經請示地情況下予以擊沉。當然。潛艇絕不會像戰艦或者戰機那樣。在攻擊前發出警告。


    12月211日。半島戰爭爆發第三天。


    “海豚”號與“白鰭豚”號趕到,加入“貓捉耗子”遊戲。


    雖然在此之前已經有2日本常規潛艇趕到,分別在“東**”號巡邏海域地兩端埋伏下來,但是杜興華根本沒把常規潛艇放在眼裏。哪怕沒有2~姊妹艇的支持,杜興華也有絕對的把握在3鍾內幹掉3艘日本潛艇。


    讓杜興華有點不敢相信地是,日本潛艇似乎沒有發現附近的3個“同類”。


    枯燥的“追蹤任務”持續到2025年1月下午。


    收到超長波電台發來地“戰略電報”後,杜興華立即命令潛艇上升到潛望鏡深度,將衛星通信天線伸出海麵,接收了新命令。


    潛艇下潛的時候,杜興華才鬆了口氣。


    命令不是讓“刺豚”號擊沉“東瀛**”號,而是在2天之內趕往濟州島附近海域。


    雖然命令中沒有提到與潛艇作戰無關的事情,但是杜興華已經猜到,陸戰隊即將攻打濟州島,航母戰鬥群為陸戰隊提供支援。為了確保航母戰鬥群的安全,需要更多地潛艇執行“護航反潛”任務。命令中明確提到,“刺豚”號執行的是“自由獵殺”任務,從7日淩晨開始,可以在不經請示的情況下,擊沉所有進入戰區、對航母戰鬥群或者共和國海軍艦艇構成威脅的“敵艦艇”。


    準時趕往戰區成了杜興華最頭痛的問題。


    共和國海軍的潛艇進入西太平洋,主要有3條“水下走廊”,從北到南,依次是宮古列島與衝繩諸島之間地“水下棧道”(位於衝繩海嶺中的一條狹窄航道)、與那國島與台灣島之間地“中央回廊”(台灣海溝北麵的一條水下航道)、以及“海底快車道”(巴士海峽中地一條水下航道)。一般情況下,排水量較小、更加安靜的電動潛艇喜歡走“水下棧道”,而排水量較大、噪音比較明顯地核潛艇喜歡走


    車道”。


    毋庸置,這3條“水下走廊”都受人製肘。


    收複釣魚島之後,共和國海軍一直在尋找新的水下通道。


    電動潛艇大規模服役,成為“主戰”潛艇,海軍進出西太平洋變得更加方便。主要是電動潛艇更加靈活、安靜,更適合在淺水水域航行。


    2023年,杜興華指揮“刺豚”號進行第三次巡邏,從吐喇海峽進出西太平洋。


    與“水下棧道”相比,吐噶喇海峽的平均水深接近200,更適合潛艇通行。最大的問題是,受黑潮(又被稱為日本暖流,發源於菲律賓海盆,沿菲律賓群島東部海域北上,途徑琉球群島東部海域,沿日本本土東部北上,最終匯入北太平洋暖流)影響,吐噶喇海峽內的水文情況非常複雜。除了靠近海麵的暖流之外,在350米以下深度還一股流向與速度隨季節與溫度變化的逆向寒流。


    對生活在吐喇群島的漁民來說,會聚的洋流是豐收的基礎。


    對試圖通過吐噶喇海峽的潛艇來說,會聚的洋流則是災難的征兆。


    日本擺脫美國的“控製”之後,不但加強了冷戰時期美國在大隅海峽建立的“海底聲納網”,還在吐喇海峽建立新的“海底聲納網”,加強對共和國海軍的封鎖力度。按照日本海軍製訂的計劃,203年之前,將在琉球群島的所有可以供潛艇通航的海峽建立“海底聲納網”。


    雖然“刺豚”號性能先進,但是高速航行時仍然會產生流體噪音。


    為了避免暴露行蹤,潛艇通過敷設有“海底聲納網”的狹窄海域時,必須將航速降到最低限度,盡量減少發出的噪音。


    杜興華用實踐證明,“刺豚”號以航速能夠“安全”通過吐喇海峽。


    問題是,當時杜興華選擇在7月,也就是暖流影響最弱的時候通過吐喇海峽,現在卻得在1月,也就是暖流影響最強的時候步入“地雷陣”。


    時間上的差別,產生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如果有別的選擇,杜興華不會拿價值35潛艇、33官兵與自己的生命冒險。不從吐喇海峽返回黃海,隻能走“水下棧道”,將繞道650海裏。即便“刺豚”號甩開腳丫子飛奔,最快也隻能在60=後到達戰區,無法在2天內趕到。


    對軍人來說,執行命令比什麽都重要。


    如果因為“刺豚”號沒有及時到達戰區,導致航母戰鬥群遭到棒子潛艇襲,杜興華永遠都不會原諒自己。


    戰爭本來就充滿了危險,合理的冒險能夠帶來豐厚的回報。


    至少杜興華這麽認為。


    華劍鋒離開“一線”後,杜興華名義上成為共和國的“頭號潛艇艇長”,實際上至今都沒打破華劍鋒創造的數個紀錄。不管是擊沉艦艇的數量、噸位、參戰次數,華劍鋒仍然是不容爭議的“頭號王牌”。


    與華劍鋒“相交”數十年,杜興華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


    能力方麵,杜興華不比華劍鋒差。在海軍潛艇學院,杜興華的好幾門功課的成績比華劍鋒還要優秀。杜興華隻缺乏一種東西:冒險精神。


    不是杜興華不敢冒險,而是在做出冒險決策的時候,總有所顧慮。


    這既是好習慣,又是壞習慣。


    小心謹慎是潛艇艇長必須具備的素質,華劍鋒也不例外,冒險的時候,他比任何人都要謹慎。隻是當小心過頭、謹慎過分的時候,就會錯失很多良機。用俗話說,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創造的!


    現在沒有其他選擇,讓杜興華不得不冒險。


    與華劍鋒不同的是,杜興華沒有那麽“瀟灑”。讓搭檔榮康健修改航線後,杜興華一直呆在指揮中心。雖然沒有幹預榮康健的指揮工作,但是杜興華的擔憂誰都知道。


    日本會不會下黑手?


    杜興華不能肯定,榮康健也不能肯定。


    潛艇戰不同於其他戰鬥,如果吐噶喇海峽內真埋伏了1艘日本潛艇,且出其不意的幹掉“刺豚”號,恐怕會像當初華劍鋒在衝繩諸島海域幹掉美國海軍的攻擊核潛艇一樣,沒人會將其當成一回事。


    真要這麽完蛋,那就死得太冤了。


    杜興華不想死得糊裏糊塗,沒人想死得一聲不吭。


    潛艇到達吐噶喇海峽水下航道東麵入口處的時候,杜興華接過指揮權,親自指揮潛艇進入航道。


    是有去無回,還是有驚無險,十多個小時後就見分曉。


    *****


    月底最後幾天,保分類前六,求兄弟們提供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首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國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