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百年積怨 第七十四章 毀滅性轟炸
擊日本核設施的轟炸行動開始後,王元慶等人來到中心。
為了讓王元慶等對戰爭不太懂行的領導人能夠更加直觀的掌握戰鬥情況,裴承毅對戰術指揮中心的信息顯示係統做了調整,在中央的主屏幕上顯示日本全境地圖、明確標出了所有核設施,在左側的屏幕上顯示參加攻擊行動的作戰飛機的具體情況,在右側的屏幕上則顯示戰場空域圖、用不同的顏色代表空軍對各個區域的控製情況。
非常直觀,一目了然。
隨著第一座核設施的圖標由綠色變為紅色,在上麵出現一個紅叉,轟炸日本核設施的戰鬥正式開始。
沒花多少心思,王元慶就搞懂了三麵屏幕上顯示的信息。
對付日本核設,空軍采用了“交叉攻擊戰術”。參與轟炸行動的戰機每2組成1個編隊,每3個編隊組成1個戰鬥群,其中每個編隊按照主要、次要與後備順序負責攻擊3個目標,每個戰鬥群負責轟炸的3個目標相互交錯。如果順利突防,1架戰鬥機攜帶的炸彈就能炸毀1座核設施;順利摧毀主要目標後,如果次要目標沒有被摧毀,可以由另外架戰鬥機對次要目標進行補充轟炸;如果次要目標已經被摧毀,後備目標沒有被摧毀,則對後備目標進行補充轟炸。由此足以保證對每個目標至少轟炸2次,某些時候還能對重要目標轟炸3次,確保了轟炸成功率。從指揮角度講,負責轟炸支援的空中指揮所,即z-19b隻需對每個戰鬥群的領隊長機下達作戰指令,由領隊長機向其他2個編隊的長機下達命令,從而降低了指揮係統的壓力,提高了轟炸效率。
每摧毀個“關聯”目標有1戰鬥群撤離戰場。
同時轟炸20c多目標過了空軍的作戰能力。為了確保轟炸成功率,每30個目標需要投入60執行轟炸任務的j-15c、20執行製空任務的j-14c、8執行防空壓製任務的dj-1、6架執行攻擊指揮任務的z19b、2執行製空指揮任務的j-22c、1架執行作戰協調任務的y-15b(空中指揮協調機)、1執行支援任務的jy-15b(加油機)、6架執行電子幹擾任務的dy-14c、2執行甄別任務的zw-26(無人偵察機),總計投入各類作戰飛機與支援飛機115。扣除派往東南戰場的作戰力量、吸引日本空軍的作戰力量、以及部署在西南與西北地區的防衛行作戰力量,空軍僅能在1個波次中攻擊90個目標。也就是說出動345架作戰飛機與支援飛機,在3個方向上發動進攻。
要想摧毀所有目標,空軍至少得:動2個半攻擊波次戰飛機平均執行25次作戰任務。因為戰鬥機的出勤率隻有90%左右、以及可能出現的戰損,所以絕大部分戰鬥機將執行3次作戰任務。
總參謀部的命令很直,必須在天亮之前完成轟炸行動。
也是說。空軍地參戰力量必須在1小時內出動3次!
半島戰間製空權爭奪得最激烈地第一次戰役中。共和國空軍地第一支參戰部隊曾經創造了在1小時內連續出動4次地作戰紀錄。隻是對日轟炸與半島戰爭不同。戰鬥機地作戰半徑由不足4千米提高到1200千米以上。僅往返戰場地時間就增加了2倍以上。即便攻擊任務地作戰時間相對較短。平均每個架次所需地時間也將延長至少50%而使作戰部隊地作戰效率降低。
由此可以算出。在1小時內出動3個架次空軍必須全力以赴。
理論計算無法直觀反映前線地慘烈戰鬥。卻能讓後方指揮官更加準確地掌握戰場局勢。
王元慶第一次在總參謀部地戰術指揮中心內體會戰鬥受到地衝擊比其他人更加強烈。雖然左側屏幕上由綠色變為紅色與黃色地戰鬥機圖標並不多。表明被擊落或者擊傷地戰鬥機隻占少數是王元慶地情緒仍然有點緊張。
似乎為了減緩氣氛。裴承毅沒有過度幹預空軍地作戰行動。讓參謀盡量保持安靜。
19點55,第一輪轟炸提前5鍾完成,90個目標均遭到轟炸,其中37個目標遭到2次轟炸、13個目標遭到3次轟炸,7架j-15c在戰鬥中被日本戰鬥機或者地麵防空係統擊落、11架j-15c代傷返航。
嚴格的說,轟炸非常成功。
zw-26發回轟炸甄別信息後,90個目標遭到摧毀的預判得到確認。在沒有完全奪取製空權、執行高危險性轟炸任務的情況下,戰損率超過0%不足為奇。如果不是空軍的戰略航空兵率先轟炸了日本的戰區與遠程防空係統,加上眾多支援部隊同時發動進攻,恐怕戰損率將超過20%。製訂作戰計劃的時候,因為沒有考慮轟炸日本
核設施,所以比較倉促,按照章忠憲的話來說,空軍損50%的準備!
在準備第二輪轟炸的時候,空軍司令部向總參謀部提交了轟炸報告。
為了不對元首造成影響,裴承毅帶著一批參謀軍官到戰術指揮中心旁邊的會議室去處理空軍的轟炸報告。
半島戰爭後,所有共和**人都知道,王元慶與紀佑國一樣,是一位非常重視官兵生命的元首。半島戰爭期間,正是因為傷亡過於慘重,王元慶才多次以副元首的身份提出加快戰爭進程,減少戰爭傷亡的建議,並且最終讓時任元首的趙潤東采納了建議,最終讓數以萬計的共和**人安然返回故鄉。
在王元慶眼裏,1名共和**人比1萬個敵人還要重要。
事實上,空軍的失並不大。算上其他方向上的作戰行動,1個多小時的戰鬥中,隻有13飛行員陣亡或者失蹤名飛行員負傷。要知道半島戰爭第一次戰役期間,空軍在一次作戰行動中就有50多名飛行員陣亡與失蹤!
此時,空軍基地的地勤人正在以最快的速度為戰機做起飛準備工作。
雖然從來沒人重視這些用汗水為戰爭做貢獻的、默默無聞的軍人,但是沒有優秀的地勤人員、就沒有強大的空軍。從戰爭角度講地勤人員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飛行員。以共和國空軍為例,雖然j-14c的勤務量比j-14降低了近50%,但是平均每架j-1需要地勤人員。也就是說勤人員是飛行員的。用空軍內部的話語來說,如果沒有地勤人員,飛行員根本不可能駕駛戰鬥機飛上天。
後勤保障能力,就是空軍的戰鬥
從第一架戰鬥機著陸完成起飛再次執行作戰任務所需的所有保障工作,僅僅花了不到30分鍾!要知道,平常至少需要2個小時,即便在戰爭時期,維護時間也在1個小時左右。
211點,第一架重新掛上彈藥的j-15c從共和國東北地區的空軍基地起飛。
短短15之內行第二輪攻擊任務的j-15c全部升空。
因為日本空軍的攔截並不頑強,很多執行製空任務的j-14c沒有用光彈藥所以不需要返回基地,隻用在後方與加油機匯合|充燃料後就能繼續執行戰鬥任務。
23點2,第一個戰鬥群的j-15c到達攻擊空域。
隨著炸彈再次脫離彈艙飛向目標,第二輪轟炸行動正式開始。
此時,雙方爭奪製空權的戰鬥也達到了白熱化程度。
意識到共和國空軍開始轟炸核設之後,日本空軍全麵動員,就連很多不適合執行空戰任務的戰鬥機,比如f-2c也掛上空對空彈藥升空作戰。
第一輪轟炸有一定的突然性,而第二輪轟炸就完全沒有突然性可言了。
戰鬥打得非常慘烈。
王元慶注意到,左側屏幕上變成黃色與紅色的戰鬥機圖標明顯增加了許多,而且變化的頻率提高了許多。這就意味著,執行攻擊任務的機群遭到了日本戰鬥機的頑強攔截,很多戰鬥機都無法完成轟炸任務。
與冗長的準備時間相比,轟炸過程非常短暫。
23點,隨著最後1個目標圖標變成紅色,第二輪轟炸行動結束。
王元慶站了起來,朝裴承毅看了過去。
“空軍的報告還沒有發過來,很快就會有消息了。”項鋌輝替裴承毅做了解釋。
王元慶點了點頭,沒說什麽,又坐了下來。
第二輪轟炸的損失慘重得多,至少有211架戰鬥機與基地失去聯係、還有大約29架戰鬥機發會了戰損報告。算上第一輪轟炸損失的7架戰鬥機與11架受損無法及時修複的戰鬥機,已經有68戰鬥機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也就是說,能夠執行第三輪轟炸任務的戰鬥機隻有112架。雖然第二輪轟炸的9c個目標均被摧毀,但是還有72個目標需要轟炸。按照之前的作戰出動率,至少需要1戰鬥機。
項鋌輝應付王元慶的時候,裴承毅已經聯係上了空軍司令部。
章忠憲的回答很肯定,112戰鬥機肯定能夠完成第三輪轟炸任務。為了保險起見,裴承毅沒有大意,讓章忠憲分出12個目標之後,他聯係上了海軍航空兵司令部,要求海航立即出動1個中隊的j-15d執行轟炸任務。
作為預備力量,海航能夠立即投入戰鬥。
剛到24日淩晨,焦魃山趕了過來。顧衛民已經到達新德裏,與印度總理魯拉賈帕尼進行了緊急會=:,有重要消息需要立即與元首商量。
王元慶沒有遲,讓項鋌輝在戰鬥結束後匯報情況後,離開了總參謀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擊日本核設施的轟炸行動開始後,王元慶等人來到中心。
為了讓王元慶等對戰爭不太懂行的領導人能夠更加直觀的掌握戰鬥情況,裴承毅對戰術指揮中心的信息顯示係統做了調整,在中央的主屏幕上顯示日本全境地圖、明確標出了所有核設施,在左側的屏幕上顯示參加攻擊行動的作戰飛機的具體情況,在右側的屏幕上則顯示戰場空域圖、用不同的顏色代表空軍對各個區域的控製情況。
非常直觀,一目了然。
隨著第一座核設施的圖標由綠色變為紅色,在上麵出現一個紅叉,轟炸日本核設施的戰鬥正式開始。
沒花多少心思,王元慶就搞懂了三麵屏幕上顯示的信息。
對付日本核設,空軍采用了“交叉攻擊戰術”。參與轟炸行動的戰機每2組成1個編隊,每3個編隊組成1個戰鬥群,其中每個編隊按照主要、次要與後備順序負責攻擊3個目標,每個戰鬥群負責轟炸的3個目標相互交錯。如果順利突防,1架戰鬥機攜帶的炸彈就能炸毀1座核設施;順利摧毀主要目標後,如果次要目標沒有被摧毀,可以由另外架戰鬥機對次要目標進行補充轟炸;如果次要目標已經被摧毀,後備目標沒有被摧毀,則對後備目標進行補充轟炸。由此足以保證對每個目標至少轟炸2次,某些時候還能對重要目標轟炸3次,確保了轟炸成功率。從指揮角度講,負責轟炸支援的空中指揮所,即z-19b隻需對每個戰鬥群的領隊長機下達作戰指令,由領隊長機向其他2個編隊的長機下達命令,從而降低了指揮係統的壓力,提高了轟炸效率。
每摧毀個“關聯”目標有1戰鬥群撤離戰場。
同時轟炸20c多目標過了空軍的作戰能力。為了確保轟炸成功率,每30個目標需要投入60執行轟炸任務的j-15c、20執行製空任務的j-14c、8執行防空壓製任務的dj-1、6架執行攻擊指揮任務的z19b、2執行製空指揮任務的j-22c、1架執行作戰協調任務的y-15b(空中指揮協調機)、1執行支援任務的jy-15b(加油機)、6架執行電子幹擾任務的dy-14c、2執行甄別任務的zw-26(無人偵察機),總計投入各類作戰飛機與支援飛機115。扣除派往東南戰場的作戰力量、吸引日本空軍的作戰力量、以及部署在西南與西北地區的防衛行作戰力量,空軍僅能在1個波次中攻擊90個目標。也就是說出動345架作戰飛機與支援飛機,在3個方向上發動進攻。
要想摧毀所有目標,空軍至少得:動2個半攻擊波次戰飛機平均執行25次作戰任務。因為戰鬥機的出勤率隻有90%左右、以及可能出現的戰損,所以絕大部分戰鬥機將執行3次作戰任務。
總參謀部的命令很直,必須在天亮之前完成轟炸行動。
也是說。空軍地參戰力量必須在1小時內出動3次!
半島戰間製空權爭奪得最激烈地第一次戰役中。共和國空軍地第一支參戰部隊曾經創造了在1小時內連續出動4次地作戰紀錄。隻是對日轟炸與半島戰爭不同。戰鬥機地作戰半徑由不足4千米提高到1200千米以上。僅往返戰場地時間就增加了2倍以上。即便攻擊任務地作戰時間相對較短。平均每個架次所需地時間也將延長至少50%而使作戰部隊地作戰效率降低。
由此可以算出。在1小時內出動3個架次空軍必須全力以赴。
理論計算無法直觀反映前線地慘烈戰鬥。卻能讓後方指揮官更加準確地掌握戰場局勢。
王元慶第一次在總參謀部地戰術指揮中心內體會戰鬥受到地衝擊比其他人更加強烈。雖然左側屏幕上由綠色變為紅色與黃色地戰鬥機圖標並不多。表明被擊落或者擊傷地戰鬥機隻占少數是王元慶地情緒仍然有點緊張。
似乎為了減緩氣氛。裴承毅沒有過度幹預空軍地作戰行動。讓參謀盡量保持安靜。
19點55,第一輪轟炸提前5鍾完成,90個目標均遭到轟炸,其中37個目標遭到2次轟炸、13個目標遭到3次轟炸,7架j-15c在戰鬥中被日本戰鬥機或者地麵防空係統擊落、11架j-15c代傷返航。
嚴格的說,轟炸非常成功。
zw-26發回轟炸甄別信息後,90個目標遭到摧毀的預判得到確認。在沒有完全奪取製空權、執行高危險性轟炸任務的情況下,戰損率超過0%不足為奇。如果不是空軍的戰略航空兵率先轟炸了日本的戰區與遠程防空係統,加上眾多支援部隊同時發動進攻,恐怕戰損率將超過20%。製訂作戰計劃的時候,因為沒有考慮轟炸日本
核設施,所以比較倉促,按照章忠憲的話來說,空軍損50%的準備!
在準備第二輪轟炸的時候,空軍司令部向總參謀部提交了轟炸報告。
為了不對元首造成影響,裴承毅帶著一批參謀軍官到戰術指揮中心旁邊的會議室去處理空軍的轟炸報告。
半島戰爭後,所有共和**人都知道,王元慶與紀佑國一樣,是一位非常重視官兵生命的元首。半島戰爭期間,正是因為傷亡過於慘重,王元慶才多次以副元首的身份提出加快戰爭進程,減少戰爭傷亡的建議,並且最終讓時任元首的趙潤東采納了建議,最終讓數以萬計的共和**人安然返回故鄉。
在王元慶眼裏,1名共和**人比1萬個敵人還要重要。
事實上,空軍的失並不大。算上其他方向上的作戰行動,1個多小時的戰鬥中,隻有13飛行員陣亡或者失蹤名飛行員負傷。要知道半島戰爭第一次戰役期間,空軍在一次作戰行動中就有50多名飛行員陣亡與失蹤!
此時,空軍基地的地勤人正在以最快的速度為戰機做起飛準備工作。
雖然從來沒人重視這些用汗水為戰爭做貢獻的、默默無聞的軍人,但是沒有優秀的地勤人員、就沒有強大的空軍。從戰爭角度講地勤人員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飛行員。以共和國空軍為例,雖然j-14c的勤務量比j-14降低了近50%,但是平均每架j-1需要地勤人員。也就是說勤人員是飛行員的。用空軍內部的話語來說,如果沒有地勤人員,飛行員根本不可能駕駛戰鬥機飛上天。
後勤保障能力,就是空軍的戰鬥
從第一架戰鬥機著陸完成起飛再次執行作戰任務所需的所有保障工作,僅僅花了不到30分鍾!要知道,平常至少需要2個小時,即便在戰爭時期,維護時間也在1個小時左右。
211點,第一架重新掛上彈藥的j-15c從共和國東北地區的空軍基地起飛。
短短15之內行第二輪攻擊任務的j-15c全部升空。
因為日本空軍的攔截並不頑強,很多執行製空任務的j-14c沒有用光彈藥所以不需要返回基地,隻用在後方與加油機匯合|充燃料後就能繼續執行戰鬥任務。
23點2,第一個戰鬥群的j-15c到達攻擊空域。
隨著炸彈再次脫離彈艙飛向目標,第二輪轟炸行動正式開始。
此時,雙方爭奪製空權的戰鬥也達到了白熱化程度。
意識到共和國空軍開始轟炸核設之後,日本空軍全麵動員,就連很多不適合執行空戰任務的戰鬥機,比如f-2c也掛上空對空彈藥升空作戰。
第一輪轟炸有一定的突然性,而第二輪轟炸就完全沒有突然性可言了。
戰鬥打得非常慘烈。
王元慶注意到,左側屏幕上變成黃色與紅色的戰鬥機圖標明顯增加了許多,而且變化的頻率提高了許多。這就意味著,執行攻擊任務的機群遭到了日本戰鬥機的頑強攔截,很多戰鬥機都無法完成轟炸任務。
與冗長的準備時間相比,轟炸過程非常短暫。
23點,隨著最後1個目標圖標變成紅色,第二輪轟炸行動結束。
王元慶站了起來,朝裴承毅看了過去。
“空軍的報告還沒有發過來,很快就會有消息了。”項鋌輝替裴承毅做了解釋。
王元慶點了點頭,沒說什麽,又坐了下來。
第二輪轟炸的損失慘重得多,至少有211架戰鬥機與基地失去聯係、還有大約29架戰鬥機發會了戰損報告。算上第一輪轟炸損失的7架戰鬥機與11架受損無法及時修複的戰鬥機,已經有68戰鬥機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也就是說,能夠執行第三輪轟炸任務的戰鬥機隻有112架。雖然第二輪轟炸的9c個目標均被摧毀,但是還有72個目標需要轟炸。按照之前的作戰出動率,至少需要1戰鬥機。
項鋌輝應付王元慶的時候,裴承毅已經聯係上了空軍司令部。
章忠憲的回答很肯定,112戰鬥機肯定能夠完成第三輪轟炸任務。為了保險起見,裴承毅沒有大意,讓章忠憲分出12個目標之後,他聯係上了海軍航空兵司令部,要求海航立即出動1個中隊的j-15d執行轟炸任務。
作為預備力量,海航能夠立即投入戰鬥。
剛到24日淩晨,焦魃山趕了過來。顧衛民已經到達新德裏,與印度總理魯拉賈帕尼進行了緊急會=:,有重要消息需要立即與元首商量。
王元慶沒有遲,讓項鋌輝在戰鬥結束後匯報情況後,離開了總參謀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