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手裏這些腰牌和任命書,要是換在以前或者其他省份的話,絕對是一大筆的財富。[.超多好看小說]官場是一個“熬資曆”的地方,一個官員的升遷調動關係著一大票人的未來。更不是想升官就能升官的,特別是越級升官。


    秦泰本來就是一個讀書人,是按部就班考出來的進士,當然知道其中的程序。一個孩子,六到八歲開始啟蒙,十三歲到十四歲的時候考童生。考出了童生資格,才可以繼續讀書。然後是考秀才的縣試,考舉人的府試,隻要考中秀才,每月就可以領到一定數量的“貢米”。中了舉人不但可以受到官員的尊重,而且才可以參加省裏舉辦的“鄉試”。所謂“鄉試”才是真正的考試,一切按照zhongyāng科考的規矩辦理。第一名為解元,每一年鄉試都有一定的錄取名額。凡是考中者就是進士,但是屬於一榜進士,也就是說不能直接當官。隻有去京城參加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後中了才能當官。所謂的“大比”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考狀元”。“大比”分為兩場,第一場是皇帝欽封的主考官主持考試,三天考三題,中間不得離場不得交頭接耳,考生一個人一間房間,十人一排,有前後兩名士兵看管,巡邏的監考官隨時有可能巡邏過來。一旦發現舞弊或者有違規的,不但取消考生的參考資格,而且事後要追究考生的刑事責任。要是有舞弊行為的話,不但考生將剝奪所有功名,而且可能xing命不保。三天之中,第一天考“經”,也就是解說主考官的命題。把這句話的出處和意思解釋出來。第二天考“史”,也就是主考官命題一件事情,考生根據這段話或者這個命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必須舉出一個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是考考生們的曆史知識。第三天考“誌”,也就是主考官出一個命題,考生們交出自己最滿意的處理方式,從而看出考生們的心胸和本事。三個命題是主考官事先寫好的的,不得改動也不得泄露,要是考題泄露的話,主考官輕者丟官,重者抄家滅族。通過第一場考試之後,十天後公布入選名單。凡是入選者就是兩榜進士,可以直接等著當官了。但是到了明朝的時候,由於官員眾多,兩榜進士也不能馬上得到官職。兩榜進士有權利參加最後一項的“殿試”,“殿試”就是指考生們在大殿接受皇帝親自考核,有皇帝欽定三甲名單。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第四名是大傳鱸,第五名是小傳鱸,這五人合稱為“五魁”,又叫“五魁星”。


    除了“五魁星”之外,所有的兩榜進士都隻能是七品官員,能夠實授一個知縣已經不錯了。熬上三年五載,隻要長官看得上,在年底批語上評一個中上的話,有可能連任或者調到其他地方再當一任知縣。這樣兩任知縣之後才有可能升任知府或者同知,不然的話又要連任一任知縣。三任知縣之後,如果沒有升遷可能的話,你的官場生涯就到頭了。知縣六到八年,知府在六到八年,才能出任道台或者布政使、按察使,再是巡撫,起碼要在官場混上二三十年才能當上一方諸侯的巡撫。在古代少年英才很少,通過兩榜進士的人年紀都不小了。再熬上二三十年,他們都老的快走不動了。


    以秦泰這一屆進士為例,他們的平均年齡是二十八點八五歲。要不是秦泰這個十七歲多一點,沒有十八歲的小老弟在的話,他們的平均年齡一定超過三十歲。像秦泰這種年紀又小,又在一兩年裏升了一級的更少。大多數的官員坐滿一任之後就會自動離任,因為自己覺得不合適,或者有後麵的人頂上來。三分之一的“同年”將會告別官場,留下三分之二的“同年”繼續在官場拚搏。十年之後,剩下的官員裏將不足五分之一,這些官員將出任中級幹部,知府、道台等職務。十五年之後,剩下的“同年”官員不到二十人,將會出任某省的布政使或者按察使,或者京城的六部員外郎或者郎中。二十年之後,剩下不到十來個人,就會有人出任地方巡撫或者六部侍郎,當然更多的人離世或者告老還鄉。二十五年之後,有可能有“同年”官員當上六部尚書或者地方總督,就有可能成為內閣成員。不過按照朝中的規矩,五十五歲至上的官員,要是身上有重大疾病或者三處以上的疾病者,不能在朝為官,六十歲的官員不再安排實際工作,不晉升職務和官階。就算官員進了內閣,也幹不了幾年就要求皇帝“乞骸骨”要求退休了。


    張居正曾經給秦泰規劃過未來,曾經斷言秦泰將會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張居正是次輔徐階的入室弟子,更是裕王的侍讀,當然有一定的權威。張居正保證秦泰的未來,秦泰在刑部做個十年的提刑官,心思放在破案上,不要幹涉太多的地方事務。十年以後秦泰升任刑部員外郎,也就是正五品官員,一年之後外放到地方某省當一任的四品按察使。十四五年以後出任南京刑部侍郎,不久之後在外放當一任巡撫或者布政使之後,調回běijing刑部,升任侍郎,這可是正經八百的正三品朝廷大官了。隻要張居正有機會進內閣,成為內閣閣老,秦泰就能在刑部站穩腳跟。秦泰馬上進內閣的可能xing不大,但是有可能成為刑部尚書或者一任地方總督。隻要秦泰不貪汙,張居正不早死,二十年後的秦泰就是一個封疆大吏或者朝中要員。到時候秦泰也不過四十左右,有近二十年的後續時間,出將拜相不無可能。


    可是現在看來,局勢已經脫離了張居正的預想。就算張居正是徐階的弟子,未來皇帝現任裕王的侍讀也一樣,根本不能左右現在的局勢。不光首輔嚴嵩、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司禮監好幾位秉筆太監、內閣和六部好多位官員,就連張居正的後台徐階也開始對秦泰不滿。嘉靖皇帝更是不冷不熱地說了一句“大明官員死光了嗎?需要他這個提刑司來管這些事。大明沒人了嗎?查一下,下麵光吃飯不做事的,全部革職算了。”


    幾乎全體內閣,所有了司禮監太監,再加上嘉靖皇帝本人,一起認為秦泰“越權”了,秦泰就沒有了一點活路。張居正就算要保他,也沒有這麽一個本事。這時候的張居正連內閣都沒有進,根本就不能當麵為秦泰解釋什麽。就連他的老師徐階也jing告張居正,不要過分和秦泰接觸。


    秦泰的處境已經很危險了,出任提刑司不久就被免職。六部官員輪流派人來申斥秦泰,這一年的考評不用說都是最差的了。如今又被指定去福建複查案情,估計秦泰明年也不會過關了。連續兩年最差,秦泰就算不被就地免職,他也沒有臉在幹下去了。秦泰年紀輕輕就要離開官場,離開他心愛的查案事業。當不當官,當什麽官,都不要緊,秦泰一點也不在乎,隻要秦泰可以查案,可以勘驗屍體為民服務。可是現在連這個最起碼的要求也達不到了。福建正在打仗,屬於軍事地區,就算秦泰想去查案,就會受到諸多限製。何況現在看來前線戰事不利,不然的話不會這麽多官員都不敢去赴任。秦泰第一次有了猶豫,他是家中的唯一的兒子,他的父母隻有他一個兒子,需要他養老送終。他已經不受朝廷的重用,朝廷把他說成了一個不忠的人。要是他再不能照顧父母的話,真的是太不孝了。一個不忠不孝的人,死了也會遺臭萬年。秦泰真的不想成為一個這麽樣不堪的一個人。


    秦泰第一次有了喝酒的衝動,去了一家酒店買醉。他不敢自己一個人清醒著,不敢去想往後的時候。他也可以學其他官員一樣,留下腰牌和任命書,一走了之。可是他的做人宗旨和良心告訴他不能這麽做。可是此去福建不但九死一生,而且有可能完不成任務反被他人說成一個庸官或者貪官。死了之後不但照顧不了自己的父母,還要自己的父母為自己擔罵名,真的是不孝順到了極點。秦泰沒有勇氣去想著一切,也沒有力氣去想這些煩心事,隻是想利用酒jing麻痹自己。


    在秦泰不要命的喝酒的時候,一邊一個人影在遠處望著秦泰。他就是秦泰身邊的亦師亦友的“老酒鬼”師爺。他一臉的擔心,自言自語地說:“希望他能挺住。老天爺啊,你怎麽這麽狠心?這麽好的一個好孩子,一個這麽單純的孩子啊,你都不能放過嗎?他不介入黨政,他不貪贓枉法,他不草菅人命。一心隻為了老百姓,一心隻想怎麽樹立朝廷的形象。這麽一個孩子難道錯了嗎?你已經害了我,害得我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了這麽久,難道又要製造出一個像我一樣的秦泰嗎?秦泰,他還是一個孩子,一個什麽都沒有經曆過的孩子。他要是垮了,他的父母怎麽辦?展小小這個丫頭怎麽辦?你要害死這麽多人嗎?你開眼啊。”</dd>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謎案追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謎案追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