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不是一個一般的‘女’人,不然不會這麽強勢地不讓自己的丈夫明孝宗朱祐樘娶小老婆。這樣的‘女’人不但對自己的丈夫嚴厲,而且對唯一的兒子也是很關注。畢竟這個太後隻有一個‘女’兒和一個親生兒子,這個武宗皇帝朱厚照是她唯一的兒子。她在失去了丈夫之後,隻有這麽一個兒子了。她不得不為自己和兒子考慮將來,不能不提放內閣官員一點。雖然她也覺得內閣官員幫助兒子處理政務,讓兒子多一點時間享受是對的,但是不能不顧及大家的擔憂和意見。


    武宗皇帝朱厚照雖然荒唐,但是他絕對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也是一個從善如流的好皇帝。他聽了母親的建議後,也覺得不能不給內閣官員一些約束。所以他想了一個晚上,約定了一些約束內閣官員的條款,並要司禮監寫成文字後告訴內閣和所有官員。


    第一,內閣官員直接讀皇帝負責,由皇帝親自任免。但是要接受文武百官和皇室的監督,不能做出超越自己職權的事情。一旦發現內閣官員貪贓枉法或者危害朝廷的話,眾大臣可以聯合皇室一起將內閣官員停職,‘交’由皇帝處置。


    第二,內閣官員可以兼任其他官職,但是隻能兼任一個。內閣作為一個組織,和六部衙‘門’級別一樣,相互之間沒有從屬關係。六部主官不能直接管理內閣官員,內閣官員也不能‘插’手六部內部管理。遇上需要協調的事情的時候,內閣官員和各相關部‘門’商量著解決。


    第三,內閣官員有處理日常事務的權利,特別是一些地方上上報的事務,內閣官員有第一處置權。當然了涉及到六部衙‘門’的事情,需要和六部主官一起解決。內閣官員有最後拍板權,解決不了或者意見不統一的,‘交’由皇帝決定。


    第四,吏部對下層官員有推薦權,但是沒有決定權。內閣官員有權直接任命地方七品以下的職務,在京基層的官員任免也由內閣官員主持。地方七品以上五品以下,在京六品以下的官員,內閣有建議權和監督權。但是需要通過皇帝同意,或者召開過“廷議”,才能決定是否錄用。對於地方高級官員和京城六部主要的主官,內閣官員有推薦權,必須要皇帝親自任命。


    第五,內閣官員有權利代替皇帝批閱奏折。這需要皇帝的正式受命,或是在皇帝年幼或者皇帝生病的時候才可以。為了區分皇帝的決定和內閣官員的意思,正德皇帝朱厚照采用了一套別開生麵的辦事方式。這種辦事方式影響了大明,也影響了後來的局勢。凡是由皇帝下的命令,或是司禮監代皇帝下達的聖旨,都需要用朱砂紅筆批示。凡是內閣官員代表皇帝批閱的奏章,必須用藍‘色’的墨水。後來官方對這種方式有了正式的說法,皇帝或者司禮監下達的命令叫“朱批”,內閣批閱的驕傲“藍批”。


    第六,內閣官員實行輪班製,內部輪流值班。凡是他們批閱的奏章,不但要備份,而且需要留檔。原件留在文萊閣,方便查閱和複查,經過謄抄的發往原地。責任到人,誰下大了錯誤的決定,誰就要負責到底。


    第七,一些大事內閣官員不能擅自做主。涉及到皇帝個人的問題,必須請示皇帝本人或者太後、皇後。涉及到皇室或者藩王的,必須上報宗室。涉及到官員腐敗的問題,要會同都察院調查。六部相關的重要問題,內閣官員廈大決定前,必須得到相關部‘門’的最高主管簽字才可以。軍國大事需要召開“廷議”決定結果,上報皇帝最後拍板。


    第八,“廷議”是官員之間最高會議。一般由內閣官員召集,六部主要的主管參與,意見相左的時候,大家表決決定。一般來說“廷議”由內閣官員和六部、都察院等等高級官員組成。內閣官員四名正式閣員一人兩票,其他的閣員一人一票,六部尚書、‘侍’郎一人一票,都察院、駐守京城的後軍都督府大都督、司禮監掌印太監等人一人一票。凡是票數過半的決定,就代表“廷議”通過了。上報皇帝時,需要寫明事情原由和得票多少,最後由皇帝決定結果。


    第九,內閣官員不能直接掌握軍隊,不能離開京城,不能出任領兵打仗的直接指揮職務。在輪休或者養病期間,不能行使權利。內閣官員不能‘私’下對任何人說出不該說的秘密,也不能豢養‘私’兵。


    第十,內閣官員以及他們的直係家屬不能和皇室結親。不能和地方三品以上官員有姻親關係。內閣官員不能‘私’下結‘交’藩王。不能和邊關守將有直接接觸。


    雖然這些製約了內閣官員,但是內閣官員一點也不在乎。相比之下他們的權力和地位有了飛速的提高。以前內閣不過是帝王家的狗,是帝王身邊的奴才,現在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地位和勢力範圍。在早期的時候,內閣不如六部衙‘門’的中下層官員,福利和待遇還不如一個地方知府。就算到了明中宗皇帝時期,內閣也不如中等衙‘門’,過年過節的時候不但沒有人光顧,而且需要舉債過年。幾乎每一個內閣官員都曾經過過逢年過節挨餓的日子。如今內閣官員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六部‘侍’郎,內閣衙‘門’也和六部衙‘門’平起平坐。要是皇帝授權的話,內閣將要超越六部衙‘門’,成為大明第一職能衙‘門’,內閣官員也將成為和六部尚書平起平坐的人物。雖然就算成為了大明第一職能衙‘門’後,內閣也不能實際控製六部衙‘門’,也不能越過司禮監控製皇帝。但是那時候的內閣已經不再是什麽人的附屬品,也不是任何人能夠小視的機構。六部衙‘門’雖然控製著整個大明主要機構的命脈,但是由於各自有著重點,不能做到一個部‘門’控製全局的地步。隻有內閣這種衙‘門’,才能真正做到調劑天下的作用。雖然司禮監將會是內閣最大的政治阻礙,但是司禮監是由太監組成的。一般的官員和讀書人都看不起太監,就算看得起也沒有機會經常接觸他們。凡是和太監走得太近的人,都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所以一旦內閣壓製住六部衙‘門’的主官們的話,內閣官員就會是文武官員的‘精’神領袖,可以真正的實現相權的重生。


    自從內閣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正式處理政務之後,內閣一麵壓製各個部‘門’,一麵比較重視地處理軍國大事。做到了十年無重大事故,讓皇室和皇帝看清楚了內閣的本事和重要‘性’。為此六部和地方官員們默認了內閣的領導,從此內閣正式成為了大明最高職能機構。四名內閣正式成員正式被人稱為首輔、次輔、三輔和四輔。不過當時內閣四位正式閣員施行輪流製,相互之間不但關係不錯而且權力職位相等。


    楊廷和是正德皇帝朱厚照時期最後一個內閣首輔,他不但終於正德皇帝朱厚照,而且是一個強勢的內閣首輔。也是從那時候起,內閣首輔確立了內閣最高地位,成為不是丞相的丞相。在楊廷和的主持下,內閣第一次驚醒了內部分工。楊廷和全麵主持內閣日常事務,其他的三位正式成員分管禮部、兵部和戶部,他親自兼任吏部尚書。他們四個閣員,還有六名臨時閣員幾乎覆蓋了整個京城主要衙‘門’的重要職務。那時候有人笑話說,楊首輔可以不出內閣值班房,就可以下達對六部重要衙‘門’的指示,可見楊廷和有多麽的強勢。


    不過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後,這個內閣控製大明的局勢改變了。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一個甩手掌櫃,對於一切政務都不予理睬,任由楊廷和處理。新任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雖然年輕不懂政務,但是不會任由楊廷和一個人發號司令。嘉靖皇帝朱厚熜要大家知道他才是皇帝,他才是下達命令的人,所以時時處處對楊廷和的決定挑三揀四。雖然事後看起來楊廷和都是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在沒事找事,但是經曆的人都覺得楊廷和越權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更是對這個楊廷和恨之入骨,楊廷和不是不知道小皇帝的內心,隻不過他覺得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會把他怎麽樣。楊廷和還是小看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心狠手辣,也小看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手段。最後楊廷和不但輸給了嘉靖皇帝朱厚熜,而且‘弄’得家破人亡。楊廷和是第一個沒有好結果的內閣首輔,之後的幾個內閣首輔都沒有什麽好結果。直到嚴嵩擔任內閣官員後,才讓大家看到了內閣的希望。嚴嵩不但在嘉靖皇帝朱厚熜那裏如魚得水,而且在內閣‘混’的風生水起。他一個人當了四十年的內閣官員,近二十五年的內閣首輔,這是一個奇跡,也是一個傳說。


    嚴嵩不但成為了大明曆史上做內閣首輔最長的一個,也是在職時間最長的官員。當嘉靖皇帝朱厚熜晚期,老年內閣成為了一個必然現象。當時內閣首輔嚴嵩已經八十多歲了,次輔徐階也七十多歲了,加上六十歲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等等,創造了實際掌控者平均年齡最高紀錄。也由於這樣,一大批能人受到壓製,後來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群雄群起的局麵。徐階、高拱、張居正、譚論、張四維等等能人,幾乎集體爆發,讓後來的皇帝選也選不過來。


    喜歡請與好友分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謎案追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謎案追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