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嶽念郎沒有後代。有人說他是**過了頭,破壞了太多女孩子的名節才會這樣的。也有人說是嶽念郎當年為侄女報仇的時候,受了傷沒有及時治療導致的。更有人懷疑嶽念郎習練的功夫太陰柔,才導致嶽念郎沒有生育能力的。反正不管怎麽樣,嶽念郎沒有自己的孩子這件事情已經成為了一個江湖上公開的秘密。
自從得知嶽念郎沒有後代後,大家聞風而動,都想拜師學藝成為嶽念郎的傳人。就連平時不願意和嶽念郎過多接觸的嶽家子孫,也開始忍不住了,希望嶽念郎在嶽家後代中選一個作為傳人,不但可以延續嶽念郎的血脈,而且可以不讓嶽家的功夫失傳。
嶽念郎見這麽多人一起來找自己,真的有種哭笑不得的味道。以前大家也好,嶽家的人也好,都把他當瘟神一樣躲避,誰也不願意和他有任何關係。現在倒好了,大家忙著和他拉關係,甚至於求著他收留孩子當徒弟。嶽念郎本來想把所有人都趕走的,後來一想索性公開教授學生好了,看誰有潛質就把這個孩子收作為正式的入室弟子好了。
從此嶽念郎在一個山穀裏麵住了下來,一邊修心養性一邊教授孩子們基本功。為了表示一視同仁,嶽念郎並沒有刻意照顧嶽家的孩子。凡是來這裏學藝的孩子,隻要過了嶽念郎目測這一關的,都可以在山穀裏麵學武。八個孩子一間房,吃住由他們自己負責,嶽念郎不要女孩子,不要年紀快成年的大孩子,隻招收八到十二歲的孩子。每天一早孩子們起來上山跑步,上午站樁背誦口訣,下午學習抗擊打訓練。晚上吃飯後大家在一起,聽嶽念郎講述江湖上的一些規矩和著名事件,增加大家的閱曆和經驗。
嶽念郎公開收弟子的消息傳出去後,大家紛紛送孩子來山穀學藝。嶽念郎最多的時候一口氣收下了近百名學生。這些人都不準叫嶽念郎“師傅”,可以叫嶽念郎“老師”,也可以叫嶽念郎“先生”,但是就是不準“師傅”。嶽家的孩子更不準叫嶽念郎“叔公”或者“太公”,要和大家一樣叫嶽念郎“先生”或者“老師”。
三年一轉眼就過去了,有的學生受不了苦離開了,也有一些學生因為跟不上進度被嶽念郎趕走了,更有一些學生因為家庭原因離開了。山穀中隻留下了十幾二十個學生,依然每天和嶽念郎一起練功。嶽念郎並沒有把真功夫傳給這些人,就是要他們繼續練習基本功。嶽念郎對學生很嚴格,隻要學生犯了錯誤就會受到嶽念郎最嚴厲的處罰。就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有一些學生堅信自己能夠挺下去。
又過去了四年,這時候留在山穀裏麵的學生隻有最後八個了。這八個人雖然不是當初一百多人中資質最好的,但是絕對是所有人中最能夠堅持的。有時候毅力和恒心比天賦更重要,天才不一定一定比勤奮的人強。這八個留下的人,至少證明了一點,任何一個人隻要能夠忍受和堅持,總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的。不過這八個學生中,已經有幾個出現了問題,這麽多年的打熬讓一些學生有了內傷或者肌體上的舊傷。這些人再繼續下去的話,不但不會有更好的進步,而且極有可能出現大問題。最後嶽念郎在這八個學生中,選擇了三個收下作為正式的入室弟子,其他五個人每人送了一本秘籍趕走了。這五個學生,憑借著各自的秘籍也闖出了自己的名號,可見嶽念郎真的很了不起。
留下來的三個徒弟分別是嶽家的孩子嶽玉剛,趙家的孩子趙廣順,還有羅家的孩子羅元。這三個孩子,不應該說已經長大成為男子漢的人,成為了嶽念郎的傳人。嶽念郎對他們一視同仁,分別傳授了“雙緣劍”中“袁公劍”和“越女劍”的全部,但是沒有教下麵最精要的融合後的招數。不是嶽念郎不願意傾囊相授,而是他們幾個孩子經驗等等都不夠。隻有反複熟練這兩套基本劍法之後,才能學習最為精妙的“雙緣劍”絕招。但是嶽念郎沒有把所有的秘密說死,隻告訴三個徒弟這兩套劍法就是當初嶽飛學會的絕招,隻有學會了學通了,才能領悟到真正的奧秘。
又過去了三年,這三年裏麵三個孩子不但功夫更加高強了,而且各自找到了自己認為的“光明大道”。嶽玉剛的劍法雷厲風行,聲勢浩大不說,而且出招必死,就是一種殺人的劍法。趙廣順的劍法無聲無息,雖然可以看得見招數,但是讓人感覺不到殺機和殺氣,是一種暗殺最好的劍法。羅元的劍法大開大合,大有一種氣勢壓人的味道。
嶽念郎曾經品評過三個人的劍法和為人,說他們的劍法和他們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嶽玉剛像一個軍人,出招必用全力而且一定是見血才回,是一種你死我活不要命的打法。雖然有股子軍人氣概,但是殺氣太重,極有可能反受其害。趙廣順無論是劍法還是個頭,都是瘦瘦小小的,讓人感覺到平反和弱小,但是實際上他是一個暗殺高手。他的劍法最適合悄無聲息地殺人,不但刁鑽而且陰毒。嶽念郎擔心趙廣順的為人像他的劍法一樣,過分的陰毒最終會害了他。羅元的劍法大開大合,為人也比較粗獷,三個孩子中他最實在。但是嶽念郎擔心羅元為人太老實,嫁過來極有可能會被自己的粗心大意和義氣害了自己。
嶽念郎不是一個多話的人,更不是一個對自己的弟子囉嗦的人。所以他隻會在適當的時候點評弟子們幾句,至於弟子們聽不聽得進去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因為他們三個人的劍法已經有了分歧,所以嶽念郎準備改變原來的方案,分別傳授他們各自適合的劍法口訣。這麽做本來是為了他們幾個徒弟號,卻讓他們三個人以為嶽念郎想留一手,開始對師傅有了一定的怨言和戒心。
嶽玉剛是第一個離開山穀的正式弟子,這一年他的一個親戚來看他。對方發現嶽玉剛的功夫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且得知嶽玉剛已經幾乎學全了嶽念郎的功夫。對方就鼓動嶽玉剛離開山穀,去朝廷為嶽家爭光,奪回死去的威嚴和權力。嶽玉剛考慮再三後,決定出山了。嶽念郎雖然舍不得,但是看見嶽玉剛這麽堅決,隻好答應了。嶽玉剛沒有帶走任何東西,除了一套換洗衣服之外,他連嶽念郎給他的武器也沒有帶走。在他看來家裏有更多更好的,將來自己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得到一切。嶽玉剛臨走的時候給嶽念郎跪下磕了一頭,但是並沒有稱呼嶽念郎“太公”,而是一口一個師傅。嶽念郎終於明白了嶽玉剛的想法,在嶽玉剛看來嶽念郎不是他的親人隻不過是一個教他功夫的師傅而已。嶽念郎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教學的失敗,一個自己全心全意教出來的親人,竟然這麽對待自己。嶽念郎再一次回到了當初對嶽家冷漠的態度,酷酷的趕走了嶽玉剛。
嶽玉剛一走之後,剩下的兩個弟子也開始不安分起來。不久之後趙廣順也要求離開山穀,理由是他的家人催他回去成家立業。趙廣順是南宋皇室趙家的一個旁支,雖然不用繼承南宋帝位,但是也是朝廷的重臣後代。當初來這裏學藝,就是為了將來能夠學好本事為國家出力。趙廣順認為自己功夫學好了,足夠他建立自己的功勳了,所以要求離開這個與世無爭的是山穀。作為家裏的男丁,成家立業延續香火是大事情,作為師父的嶽念郎也不能夠阻攔,不然就是逼孩子不孝順父母,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嶽念郎隻好讓趙廣順離開。
送走了嶽玉剛和趙廣順後,嶽念郎真的有點吃不消了。他沒有親人了,隻有這麽幾個徒弟,這幾個徒弟就是他唯一的親人。現在一個個都走了,隻留下一個羅元,而且這個徒弟也一樣可能要離開。嶽念郎開始覺得自己做人很失敗,弄的到最後身邊一個人也沒有了。
正當羅元也向師傅嶽念郎提出要離開的時候,嶽念郎一麵裝出無所謂的樣子,一邊對著這個徒弟露了一小手。這個羅元不像嶽玉剛和趙廣順,不但家境一般而且家裏已經沒有了父母,不需要回去孝順父母。之所以要離開這裏,隻不過是想去外麵走走看看,同時覺得嶽念郎已經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叫羅元了。嶽念郎就讓羅元見識到自己的真功夫,羅元就會知道自己還有留下來的必要,就會對嶽念郎更加好。果然嶽念郎露一手後,羅元馬上決定留下來,把嶽念郎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供養。
嶽念郎一邊繼續教導唯一的徒弟羅元,一邊開始為自己找另外的人。嶽念郎不想再收徒弟了,隻希望找一個可以長期陪自己說話聊天的下人而已。一次偶然的機會,嶽念郎救了一個年紀不大的孩子。這個孩子就留在了山穀,算是嶽念郎的一個小書童了。
不久之後嶽念郎和羅元發現一個秘密,原來這個小孩子不是一個男孩子,而是一個女扮男裝的女孩子。女孩子之所以要這麽做,不是為了騙取嶽念郎的信任,而是真的不方便。女孩子是一個鐵匠的女兒,因為外麵兵荒馬亂的,所以被迫男孩子打扮。他們一家人遇上了散兵遊勇,這些散兵遊勇比一般的土匪強盜還要厲害。她的父母都被這些人殺了,她隻好一個人逃進了山裏麵,剛好遇上了嶽念郎師徒。
自從得知嶽念郎沒有後代後,大家聞風而動,都想拜師學藝成為嶽念郎的傳人。就連平時不願意和嶽念郎過多接觸的嶽家子孫,也開始忍不住了,希望嶽念郎在嶽家後代中選一個作為傳人,不但可以延續嶽念郎的血脈,而且可以不讓嶽家的功夫失傳。
嶽念郎見這麽多人一起來找自己,真的有種哭笑不得的味道。以前大家也好,嶽家的人也好,都把他當瘟神一樣躲避,誰也不願意和他有任何關係。現在倒好了,大家忙著和他拉關係,甚至於求著他收留孩子當徒弟。嶽念郎本來想把所有人都趕走的,後來一想索性公開教授學生好了,看誰有潛質就把這個孩子收作為正式的入室弟子好了。
從此嶽念郎在一個山穀裏麵住了下來,一邊修心養性一邊教授孩子們基本功。為了表示一視同仁,嶽念郎並沒有刻意照顧嶽家的孩子。凡是來這裏學藝的孩子,隻要過了嶽念郎目測這一關的,都可以在山穀裏麵學武。八個孩子一間房,吃住由他們自己負責,嶽念郎不要女孩子,不要年紀快成年的大孩子,隻招收八到十二歲的孩子。每天一早孩子們起來上山跑步,上午站樁背誦口訣,下午學習抗擊打訓練。晚上吃飯後大家在一起,聽嶽念郎講述江湖上的一些規矩和著名事件,增加大家的閱曆和經驗。
嶽念郎公開收弟子的消息傳出去後,大家紛紛送孩子來山穀學藝。嶽念郎最多的時候一口氣收下了近百名學生。這些人都不準叫嶽念郎“師傅”,可以叫嶽念郎“老師”,也可以叫嶽念郎“先生”,但是就是不準“師傅”。嶽家的孩子更不準叫嶽念郎“叔公”或者“太公”,要和大家一樣叫嶽念郎“先生”或者“老師”。
三年一轉眼就過去了,有的學生受不了苦離開了,也有一些學生因為跟不上進度被嶽念郎趕走了,更有一些學生因為家庭原因離開了。山穀中隻留下了十幾二十個學生,依然每天和嶽念郎一起練功。嶽念郎並沒有把真功夫傳給這些人,就是要他們繼續練習基本功。嶽念郎對學生很嚴格,隻要學生犯了錯誤就會受到嶽念郎最嚴厲的處罰。就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有一些學生堅信自己能夠挺下去。
又過去了四年,這時候留在山穀裏麵的學生隻有最後八個了。這八個人雖然不是當初一百多人中資質最好的,但是絕對是所有人中最能夠堅持的。有時候毅力和恒心比天賦更重要,天才不一定一定比勤奮的人強。這八個留下的人,至少證明了一點,任何一個人隻要能夠忍受和堅持,總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的。不過這八個學生中,已經有幾個出現了問題,這麽多年的打熬讓一些學生有了內傷或者肌體上的舊傷。這些人再繼續下去的話,不但不會有更好的進步,而且極有可能出現大問題。最後嶽念郎在這八個學生中,選擇了三個收下作為正式的入室弟子,其他五個人每人送了一本秘籍趕走了。這五個學生,憑借著各自的秘籍也闖出了自己的名號,可見嶽念郎真的很了不起。
留下來的三個徒弟分別是嶽家的孩子嶽玉剛,趙家的孩子趙廣順,還有羅家的孩子羅元。這三個孩子,不應該說已經長大成為男子漢的人,成為了嶽念郎的傳人。嶽念郎對他們一視同仁,分別傳授了“雙緣劍”中“袁公劍”和“越女劍”的全部,但是沒有教下麵最精要的融合後的招數。不是嶽念郎不願意傾囊相授,而是他們幾個孩子經驗等等都不夠。隻有反複熟練這兩套基本劍法之後,才能學習最為精妙的“雙緣劍”絕招。但是嶽念郎沒有把所有的秘密說死,隻告訴三個徒弟這兩套劍法就是當初嶽飛學會的絕招,隻有學會了學通了,才能領悟到真正的奧秘。
又過去了三年,這三年裏麵三個孩子不但功夫更加高強了,而且各自找到了自己認為的“光明大道”。嶽玉剛的劍法雷厲風行,聲勢浩大不說,而且出招必死,就是一種殺人的劍法。趙廣順的劍法無聲無息,雖然可以看得見招數,但是讓人感覺不到殺機和殺氣,是一種暗殺最好的劍法。羅元的劍法大開大合,大有一種氣勢壓人的味道。
嶽念郎曾經品評過三個人的劍法和為人,說他們的劍法和他們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嶽玉剛像一個軍人,出招必用全力而且一定是見血才回,是一種你死我活不要命的打法。雖然有股子軍人氣概,但是殺氣太重,極有可能反受其害。趙廣順無論是劍法還是個頭,都是瘦瘦小小的,讓人感覺到平反和弱小,但是實際上他是一個暗殺高手。他的劍法最適合悄無聲息地殺人,不但刁鑽而且陰毒。嶽念郎擔心趙廣順的為人像他的劍法一樣,過分的陰毒最終會害了他。羅元的劍法大開大合,為人也比較粗獷,三個孩子中他最實在。但是嶽念郎擔心羅元為人太老實,嫁過來極有可能會被自己的粗心大意和義氣害了自己。
嶽念郎不是一個多話的人,更不是一個對自己的弟子囉嗦的人。所以他隻會在適當的時候點評弟子們幾句,至於弟子們聽不聽得進去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因為他們三個人的劍法已經有了分歧,所以嶽念郎準備改變原來的方案,分別傳授他們各自適合的劍法口訣。這麽做本來是為了他們幾個徒弟號,卻讓他們三個人以為嶽念郎想留一手,開始對師傅有了一定的怨言和戒心。
嶽玉剛是第一個離開山穀的正式弟子,這一年他的一個親戚來看他。對方發現嶽玉剛的功夫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且得知嶽玉剛已經幾乎學全了嶽念郎的功夫。對方就鼓動嶽玉剛離開山穀,去朝廷為嶽家爭光,奪回死去的威嚴和權力。嶽玉剛考慮再三後,決定出山了。嶽念郎雖然舍不得,但是看見嶽玉剛這麽堅決,隻好答應了。嶽玉剛沒有帶走任何東西,除了一套換洗衣服之外,他連嶽念郎給他的武器也沒有帶走。在他看來家裏有更多更好的,將來自己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得到一切。嶽玉剛臨走的時候給嶽念郎跪下磕了一頭,但是並沒有稱呼嶽念郎“太公”,而是一口一個師傅。嶽念郎終於明白了嶽玉剛的想法,在嶽玉剛看來嶽念郎不是他的親人隻不過是一個教他功夫的師傅而已。嶽念郎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教學的失敗,一個自己全心全意教出來的親人,竟然這麽對待自己。嶽念郎再一次回到了當初對嶽家冷漠的態度,酷酷的趕走了嶽玉剛。
嶽玉剛一走之後,剩下的兩個弟子也開始不安分起來。不久之後趙廣順也要求離開山穀,理由是他的家人催他回去成家立業。趙廣順是南宋皇室趙家的一個旁支,雖然不用繼承南宋帝位,但是也是朝廷的重臣後代。當初來這裏學藝,就是為了將來能夠學好本事為國家出力。趙廣順認為自己功夫學好了,足夠他建立自己的功勳了,所以要求離開這個與世無爭的是山穀。作為家裏的男丁,成家立業延續香火是大事情,作為師父的嶽念郎也不能夠阻攔,不然就是逼孩子不孝順父母,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嶽念郎隻好讓趙廣順離開。
送走了嶽玉剛和趙廣順後,嶽念郎真的有點吃不消了。他沒有親人了,隻有這麽幾個徒弟,這幾個徒弟就是他唯一的親人。現在一個個都走了,隻留下一個羅元,而且這個徒弟也一樣可能要離開。嶽念郎開始覺得自己做人很失敗,弄的到最後身邊一個人也沒有了。
正當羅元也向師傅嶽念郎提出要離開的時候,嶽念郎一麵裝出無所謂的樣子,一邊對著這個徒弟露了一小手。這個羅元不像嶽玉剛和趙廣順,不但家境一般而且家裏已經沒有了父母,不需要回去孝順父母。之所以要離開這裏,隻不過是想去外麵走走看看,同時覺得嶽念郎已經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叫羅元了。嶽念郎就讓羅元見識到自己的真功夫,羅元就會知道自己還有留下來的必要,就會對嶽念郎更加好。果然嶽念郎露一手後,羅元馬上決定留下來,把嶽念郎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供養。
嶽念郎一邊繼續教導唯一的徒弟羅元,一邊開始為自己找另外的人。嶽念郎不想再收徒弟了,隻希望找一個可以長期陪自己說話聊天的下人而已。一次偶然的機會,嶽念郎救了一個年紀不大的孩子。這個孩子就留在了山穀,算是嶽念郎的一個小書童了。
不久之後嶽念郎和羅元發現一個秘密,原來這個小孩子不是一個男孩子,而是一個女扮男裝的女孩子。女孩子之所以要這麽做,不是為了騙取嶽念郎的信任,而是真的不方便。女孩子是一個鐵匠的女兒,因為外麵兵荒馬亂的,所以被迫男孩子打扮。他們一家人遇上了散兵遊勇,這些散兵遊勇比一般的土匪強盜還要厲害。她的父母都被這些人殺了,她隻好一個人逃進了山裏麵,剛好遇上了嶽念郎師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