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禦馬監這個大明朝又一特‘色’衙‘門’,是所有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一個無奈。[]-79-就算是當年稱霸內廷的劉瑾也好,還是自稱是內廷第一人的呂芳也好,誰也沒有真正掌控過禦馬監。禦馬監成為了一個內廷老大的禁忌,一個任何老大都不願意提及的話題。其實道理十分簡單,不是他們做不到而是他們不願意做。禦馬監名義上是負責皇室馬匹管理的衙‘門’,其實從一開始建立的時候,已經明確了這個衙‘門’的職責和權限。皇帝手裏需要有部隊,一支隻聽從皇帝一個人號令的部隊。雖然皇宮有守衛,但是這些軍隊不是獨立的,他們要聽從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雙重指揮。皇帝不信任他們,他們也不是皇帝最值得信任的軍士。在一定的時候這些人成為了皇帝的隱患,他們時時刻刻監視著皇帝的一舉一動,甚至於威脅到了皇帝的安全。所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了錦衣衛,由錦衣衛負責內部保衛,這些護衛在外圍守衛。後來錦衣衛因為要監視官員,人手嚴重不足,朱元璋才想到建立一支隻聽從皇帝一個人的軍隊。這支軍隊從一開始建立就已經脫離普通的軍隊序列。除了每一年固定不變的軍費開支外,兵部也好五軍都督府也好,誰也不能控製這支軍隊。這支軍隊名義上由內廷禦馬監管理,其實是由皇帝一個人說了算。這支軍隊就是大名最‘精’銳也是最神秘的軍隊,因為他們的任務是保衛皇帝,負責禁宮的治安,所以大家管這支軍隊叫禁軍。


    因為禦馬監負責這支軍隊的日常管理,因為禦馬監是皇帝最後一道防線,所以禦馬監的一把手地位十分特殊。原來禦馬監的總管不隸屬於司禮監下屬的,禦馬監總管因為管著軍隊所以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幾乎平起平坐。在大明官員們稱呼內閣首輔為“外相”,司禮監掌印太監為“內相”。所謂“外相”和“內相”加上最後拍板的皇帝,就可以決定一切國家大事。但是內行的人知道“外相”和“內相”聯手最多隻能決定國家的未來走勢,真正想要控製局麵還需要軍隊的支持。.</a>整個國家軍隊林立,但是從總體上來說除了名義上的五軍都督府之外,整個朝廷一共有十鎮。其中邊關有四鎮,京城三鎮,南直隸南|京一鎮,其他地方還有兩鎮。這十個鎮的直接掌管人才是軍隊最有權勢的十個將軍。因為朱元璋這個皇帝從一開始就擔心軍隊不受控製,所以取消了元帥這個職務。平時的軍隊日常管理和訓練‘交’給五軍都督府分別管理,後來因為有了十鎮,所以這些鎮下屬的軍隊由他們的將軍管理,其他的軍隊才歸五軍都督府管理。隨著各地軍隊各行其是,五軍都督府的權限越來越小,幾乎成為了一個擺設。大家都說十鎮的將軍才是大明最厲害的武將。但是知道內情的人會說十鎮的將軍在禦馬監總管麵前算是一個屁。十鎮的將軍每個人手中最多幾萬人馬,雖然比一般的地方武裝厲害不少,但是絕對不能和禁軍相提並論。禁軍無論是從軍隊的人數和‘精’銳程度上來說,都不是任何軍隊可以比擬的。雖然外人不知道禁軍的準確數字有多少,但是通過一些禁軍的隻言片語,還有每一年武器裝備的申領數目,可以猜測出一些端倪。禁軍不存在著虛報數目和克扣軍餉等地方武裝的陋習。所以禁軍的數量和裝備‘精’良程度不會有錯,很可能是兩個鎮甚至於三個鎮的總合。所以禦馬監的總管才是大明朝掌管軍隊人數和最‘精’銳的人。怪不得在內廷有“司禮監有文相,禦馬監有武帥。”的說法。


    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時候,為了便於管理內廷,也為了盡快將禦馬監的勢力收歸自用,嘉靖皇帝朱厚熜這才下令禦馬監並入司禮監下屬。這樣一來禦馬監的總管也算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下屬,一個當然的秉筆太監了。當時嘉靖皇帝朱厚熜之所以要這麽做,也是一個無奈的辦法。當時嘉靖皇帝朱厚熜以明孝宗朱祐樘的繼子身份繼承大統,他必須要認明武宗朱厚照也就是先帝的母親張太後為母親。嘉靖皇帝朱厚熜登基的時候才十幾歲,朝廷有內閣首輔楊廷和掌控,後宮有張太後把持。嘉靖皇帝朱厚熜成為了一個傀儡皇帝,就連一點自由和秘密也沒有。為了盡快改變局麵,當時擔任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貼身太監的呂芳,建議盡快控製後宮。嘉靖皇帝朱厚熜想盡辦法也沒有從楊廷和和張太後手裏要到多少權力。這也讓嘉靖皇帝朱厚熜徹底恨上了楊廷和和張太後。呂芳成為了司禮監的隨堂太監,一個一點實權也沒有的小人物。但是呂芳為自己的主子嘉靖皇帝朱厚熜打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張太後雖然掌控著後宮,但是手下時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和禦馬監總管太監關係不好。利用他們兩個人的矛盾,就可以分化張太後在後宮的勢力,為嘉靖皇帝朱厚熜爭取了時間和機會。為此嘉靖皇帝朱厚熜力勸張太後將禦馬監並入司禮監,禦馬監總管擔任司禮監的秉筆太監。表麵上看起來統一了行政號令,其實是讓司禮監掌印太監和禦馬監總管加深矛盾,讓他們兩個人因為一點小事發生摩擦。不久之後禦馬監總管這個名義上的下屬真的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吵了起來。張太後為了維護一把手的權威,隻好幫著司禮監掌印太監打壓禦馬監總管。總管一氣之下索‘性’暗中投靠嘉靖皇帝朱厚熜,這讓嘉靖皇帝朱厚熜在後宮有了自己的勢力。


    掌控大局後的嘉靖皇帝朱厚熜開始擔心司禮監掌印太監權力過大的問題。所以他暗示呂芳主動分權,也是在試探呂芳對自己的忠心程度。可是呂芳對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但忠心而且把嘉靖皇帝朱厚熜當做了自己的親人。呂芳主動建議任何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都不能實際掌控禦馬監,而且主動提出司禮監掌印太監也就是他自己不兼管東廠。嘉靖皇帝朱厚熜正式把司禮監掌印太監不能掌控禦馬監的條令寫了進去。從此每一個禦馬監出來的太監不能進司禮監,司禮監的人不能進禦馬監,禦馬監出來的太監不可能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司禮監掌印太監不可能直接命令禦馬監。這樣一來孟衝就不可能和禦馬監有任何的關係,掌管禦馬監的李貴妃也不可能讓孟衝‘插’手軍隊的管理。


    孟衝作為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手裏不但不能掌控東懲錦衣衛這種特務機構,也不能管軍隊,又不可能完全製服下屬機構,所以他是一個最窩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了。相比之下馮保這個司禮監第一秉筆太監就不一樣了。馮保曾經在東懲錦衣衛幹過,擔任過東廠的提督太監。後來進了司禮監當隨堂太監後,又在司禮監下屬的各個衙‘門’擔任過一定的職務。因為李貴妃掌控著禦馬監,所以馮保和禦馬監的人關係也不錯。再加上現在的馮保名正言順的兼管著東廠,錦衣衛的兼管是馮保的好友,所以馮保等於兼管這東懲錦衣衛。馮保比孟衝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內廷更有麵子和裏子。大家都知道馮保會是未來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孟衝這個現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快過時了。


    相比之下高拱和張居正之間的關係,孟衝和馮保還算好的。畢竟他們都是奴才,而且孟衝和馮保都曾經拜在呂芳‘門’下,他們算是師兄弟。高拱和張居正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更加複雜了。早在隆慶皇帝還是裕王的時候,因為為了讓裕王早一點成為皇位的繼承人,他們曾經聯手過。但是他們早在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世的時候,就因為意見不一致分屬兩個陣營。張居正跟隨他的老師徐階一派,高拱和其他幾個禦史分數另外一派。這是嘉靖皇帝朱厚熜默許的,也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故意這麽做的。隆慶皇帝登基當皇帝後,徐階擔任內閣首輔,高拱出任內閣次輔,張居正擔任“內閣行走”後,矛盾迅速‘激’化。後來張居正的觀點和老師徐階有了分析,內閣成為了三足鼎立的趨勢。隨著徐階告老還鄉,高拱出任內閣首輔,張居正擔任內閣次輔,大家以為塵埃落定了。沒想到張居正給高拱幾下重拳,‘逼’得高拱回家休養。就在高拱休息的時間,張居正迅速掌控內閣。在隆慶皇帝的默許下,張居正漸漸架空了高拱,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內閣掌控人。如今高拱這個內閣首輔等於在等退休,張居正已經完全掌控內閣事務。下麵的官員已經和張居正度過了磨合期,就等著張居正正式成為內閣首輔了。高拱雖然十分不願意,但是這個趨勢因為小皇帝上台,將無法改變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謎案追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謎案追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