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閹人有能力和文官對抗,曆代皇帝不斷地給閹人放權。[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79-首先是給予閹人活動自由,後來在品級上給予和文官一樣的待遇,再後來允許閹人以監軍的身份參與對武將的控製,最後索‘性’把批紅的權力給了閹人。每每文官的最高機構內閣決定好的方案必須通過閹人的最高機構司禮監轉給皇帝。皇帝決定後通過司禮監批紅才可以下發到各部‘門’。也就是說內閣的意見要是通不過司禮監的話,就不可能被皇帝看見。司禮監代替皇帝下發指令的同時,也給內閣製造了麻煩。用錦衣衛監管百官,用東廠監管錦衣衛,用內閣製衡六部,用司禮監扼製內閣,皇帝在背後控製司禮監,這就是皇帝的辦法。閹人畢竟是閹人,他們的小命掌握在皇帝手裏,所以皇帝不用擔心他們會不忠於自己。
可是事情沒有絕對的,司禮監的這些閹人嚐到了權力的味道後,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開始被內閣或者說是文官們利用,開始對皇帝的忠心動搖了。內閣的大臣們教會了閹人貪汙和利用權勢欺上瞞下,他們一步一步拉攏閹人。雖然有幾次被皇帝察覺到了,處理了一批閹人,但是貪婪和對金錢的渴望,戰勝了一切。越來越多的閹人開始聯手欺騙主人,他們或是單幹或是和文官聯手,開始肆無忌憚地收斂錢財。更多的時候皇帝是被這些人‘蒙’在了鼓裏,成為了一個聾子、瞎子、傻子。
嚐到個中滋味的閹人們開始有了新的想法,他們要取代文官,成為這個朝廷最大的‘操’控者。他們開始利用自己手裏的權力有意無意地打壓或者迫害文官。皇帝不知道真相,以為閹人們利用這個方式對自己表達忠心,所以皇帝不但不阻攔而且樂享其成。<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閹人們畢竟不是文化人,不需要什麽臉麵,做起事情來不管不顧。他們血腥鎮壓所有反對的聲音,無所不用其極地迫害所有對他們有阻礙的人。文官這才意識到自己養大了一隻大老虎,一隻餓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的大老虎。文官們聯手對付閹人,這就有了現在的對立局麵。
當皇帝通過文官漸漸知道閹人們的‘私’下行為後,已經開始發現自己控製不住局麵了。由於之前太相信閹人,皇帝身邊的人其實閹人的手下或者眼線。皇帝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閹人們的控製和監視,閹人們要對付皇帝很容易。一個命令下去皇帝就寸步難行,一個小動作就可以讓皇帝坐立難安,一句話就可以讓皇帝莫名其妙失蹤或者死去。正德皇帝朱厚照表麵上看上去是死於意外,是他平時過分不注意身體引起的。其實不光正德皇帝朱厚照,幾乎每一個皇帝都這樣,為什麽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死了呢?有人懷疑正德皇帝朱厚照真正的死因是因為正德皇帝朱厚照相對身邊的閹人進行調查才會“意外”死去的。劉瑾死後一些閹人瞞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事情被正德皇帝朱厚照知道了。年輕氣盛的正德皇帝朱厚照開始派人調查身邊的閹人,目的就是看看這些閹人對自己是否忠心。可是他忘記了一件事情,無論是被調查的人還是去調查的人,一樣都是閹人。結果沒有調查出來,正德皇帝朱厚照就在一次最尋常不過的狩獵中出意外死亡了。正德皇帝朱厚照身手不錯,而且年紀不大,絕對不會這樣的,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被自己的身邊人害死了,對外謊稱為發生了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
嘉靖皇帝做了皇帝之後,用了近五年的時間才表麵上統一閹人,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秦泰多次聽人說起過關於呂芳的事情,呂芳雖然是嘉靖皇帝的奴才,但是他從根子上說也是閹人。閹人以他為代表留在嘉靖皇帝身邊,盡量緩和嘉靖皇帝和閹人之間的關係。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呂芳盡量遷就嘉靖皇帝,在一些涉及到根本問題的地方呂芳會提醒和忠告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一直以為呂芳隻是閹人的傳話筒而已,呂芳依然是自己的親信。後來當嘉靖皇帝發現呂芳背著自己代表閹人利益做了不少事情後,嘉靖皇帝這才徹底放棄了呂芳。呂芳臨走的時候留下了三步棋,陳洪是第一步,出麵擔任呂芳遺留下來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職務,正式麵對閹人和嘉靖皇帝。黃錦是第二步,用來取代陳洪,繼續控製或者影響皇帝。馮保是第三步,用來控製未來的兩代帝王的。
隆慶皇帝登基後就覺得事情嚴重了。外麵文官不聽他的招呼,內閣幾乎我行我素,隆慶皇帝根本指揮不動內閣的人。後宮李貴妃把持著,閹人也不放權,隆慶皇帝空有一個皇帝頭銜,什麽事情也做不了。除此之外外藩也不穩定,時不時有人冒出來說要換皇帝。原因是隆慶皇帝個‘性’太懦弱,而且身體也不好。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皇室的威嚴,這些所謂的皇室親戚們要求隆慶皇帝下台。隆慶皇帝隻好在地位和權力上做出選擇,要保住皇帝地位的話就要和文官合作,也默許閹人在後宮的地位。要是隆慶皇帝想要權力的話,就要對外藩不管不顧,一心打壓內閣和閹人。隆慶皇帝沒有把握對付內閣,也沒有能力清除閹人,更擔心因為這樣失去文官和閹人對自己的支持,所以隆慶皇帝選擇了保住皇位,都拿過一個無權無勢的傀儡皇帝。
由於隆慶皇帝做出了讓步,由於當時局麵不穩定。內閣出麵和閹人談判,出於共同利益,雙方達成了一個決議。文官和閹人聯手,幫助隆慶皇帝一起對付外藩反對勢力。文官站在情理法的高度抨擊外藩的行為,再三說明隆慶皇帝的合法‘性’和正統‘性’。閹人利用他們掌握的鬧事藩王的“黑材料”做文章,‘逼’這些藩王們主動放棄言論上和實際意義上的對隆慶皇帝的攻擊。但是還是有幾個藩王不配合,他們叫囂著要帶著軍隊來京城,‘逼’隆慶皇帝下台,然後大家一起選一個新皇帝上台。閹人見這些人不配合,就做出了讓文官和隆慶皇帝大吃一驚的事情。短短幾天時間內,這些叫囂著要造反的藩王一個個死了,而且死因各種各樣。看來閹人早在這些人身邊安置了自己人,一旦這些人失控的話就可以馬上處理。文官和隆慶皇帝對於閹人的心狠手辣還有強大十分忌憚。就是不知道他們身邊有沒有這種人存在?不光是下人,他們的親人裏麵有沒有閹人的人呢?越是對身邊人有所懷疑,他們越對閹人忌憚,不敢輕易對閹人發起進攻。隆慶皇帝更是死心了,他想當幾年快樂皇帝,而不是一具屍體。隆慶皇帝索‘性’放任內閣和閹人們控製局麵,兩邊都不管也不‘插’手。他也‘私’下警告李貴妃,不要過分‘插’手閹人的事情,免得因此連累到他。
隆慶皇帝當了這幾年窩囊皇帝就死了,新皇帝的根基還不如隆慶皇帝。所以外臣、藩王和閹人是小皇帝不能逾越的三座大山。李太後作為小皇帝的親生母親,作為這個朝廷實際意義上的的做主人,她當然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把三座大山都解決了最好。這樣小皇帝的地位更加穩固了,她這個皇太後也更加有權利了。秦泰是所有希望的聚焦點,也是李太後能否實現理想的重要環節。秦泰不知道,就算知道了又能怎麽辦呢?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可是事情沒有絕對的,司禮監的這些閹人嚐到了權力的味道後,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開始被內閣或者說是文官們利用,開始對皇帝的忠心動搖了。內閣的大臣們教會了閹人貪汙和利用權勢欺上瞞下,他們一步一步拉攏閹人。雖然有幾次被皇帝察覺到了,處理了一批閹人,但是貪婪和對金錢的渴望,戰勝了一切。越來越多的閹人開始聯手欺騙主人,他們或是單幹或是和文官聯手,開始肆無忌憚地收斂錢財。更多的時候皇帝是被這些人‘蒙’在了鼓裏,成為了一個聾子、瞎子、傻子。
嚐到個中滋味的閹人們開始有了新的想法,他們要取代文官,成為這個朝廷最大的‘操’控者。他們開始利用自己手裏的權力有意無意地打壓或者迫害文官。皇帝不知道真相,以為閹人們利用這個方式對自己表達忠心,所以皇帝不但不阻攔而且樂享其成。<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閹人們畢竟不是文化人,不需要什麽臉麵,做起事情來不管不顧。他們血腥鎮壓所有反對的聲音,無所不用其極地迫害所有對他們有阻礙的人。文官這才意識到自己養大了一隻大老虎,一隻餓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的大老虎。文官們聯手對付閹人,這就有了現在的對立局麵。
當皇帝通過文官漸漸知道閹人們的‘私’下行為後,已經開始發現自己控製不住局麵了。由於之前太相信閹人,皇帝身邊的人其實閹人的手下或者眼線。皇帝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閹人們的控製和監視,閹人們要對付皇帝很容易。一個命令下去皇帝就寸步難行,一個小動作就可以讓皇帝坐立難安,一句話就可以讓皇帝莫名其妙失蹤或者死去。正德皇帝朱厚照表麵上看上去是死於意外,是他平時過分不注意身體引起的。其實不光正德皇帝朱厚照,幾乎每一個皇帝都這樣,為什麽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死了呢?有人懷疑正德皇帝朱厚照真正的死因是因為正德皇帝朱厚照相對身邊的閹人進行調查才會“意外”死去的。劉瑾死後一些閹人瞞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事情被正德皇帝朱厚照知道了。年輕氣盛的正德皇帝朱厚照開始派人調查身邊的閹人,目的就是看看這些閹人對自己是否忠心。可是他忘記了一件事情,無論是被調查的人還是去調查的人,一樣都是閹人。結果沒有調查出來,正德皇帝朱厚照就在一次最尋常不過的狩獵中出意外死亡了。正德皇帝朱厚照身手不錯,而且年紀不大,絕對不會這樣的,唯一的解釋就是他被自己的身邊人害死了,對外謊稱為發生了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
嘉靖皇帝做了皇帝之後,用了近五年的時間才表麵上統一閹人,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秦泰多次聽人說起過關於呂芳的事情,呂芳雖然是嘉靖皇帝的奴才,但是他從根子上說也是閹人。閹人以他為代表留在嘉靖皇帝身邊,盡量緩和嘉靖皇帝和閹人之間的關係。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呂芳盡量遷就嘉靖皇帝,在一些涉及到根本問題的地方呂芳會提醒和忠告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一直以為呂芳隻是閹人的傳話筒而已,呂芳依然是自己的親信。後來當嘉靖皇帝發現呂芳背著自己代表閹人利益做了不少事情後,嘉靖皇帝這才徹底放棄了呂芳。呂芳臨走的時候留下了三步棋,陳洪是第一步,出麵擔任呂芳遺留下來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職務,正式麵對閹人和嘉靖皇帝。黃錦是第二步,用來取代陳洪,繼續控製或者影響皇帝。馮保是第三步,用來控製未來的兩代帝王的。
隆慶皇帝登基後就覺得事情嚴重了。外麵文官不聽他的招呼,內閣幾乎我行我素,隆慶皇帝根本指揮不動內閣的人。後宮李貴妃把持著,閹人也不放權,隆慶皇帝空有一個皇帝頭銜,什麽事情也做不了。除此之外外藩也不穩定,時不時有人冒出來說要換皇帝。原因是隆慶皇帝個‘性’太懦弱,而且身體也不好。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皇室的威嚴,這些所謂的皇室親戚們要求隆慶皇帝下台。隆慶皇帝隻好在地位和權力上做出選擇,要保住皇帝地位的話就要和文官合作,也默許閹人在後宮的地位。要是隆慶皇帝想要權力的話,就要對外藩不管不顧,一心打壓內閣和閹人。隆慶皇帝沒有把握對付內閣,也沒有能力清除閹人,更擔心因為這樣失去文官和閹人對自己的支持,所以隆慶皇帝選擇了保住皇位,都拿過一個無權無勢的傀儡皇帝。
由於隆慶皇帝做出了讓步,由於當時局麵不穩定。內閣出麵和閹人談判,出於共同利益,雙方達成了一個決議。文官和閹人聯手,幫助隆慶皇帝一起對付外藩反對勢力。文官站在情理法的高度抨擊外藩的行為,再三說明隆慶皇帝的合法‘性’和正統‘性’。閹人利用他們掌握的鬧事藩王的“黑材料”做文章,‘逼’這些藩王們主動放棄言論上和實際意義上的對隆慶皇帝的攻擊。但是還是有幾個藩王不配合,他們叫囂著要帶著軍隊來京城,‘逼’隆慶皇帝下台,然後大家一起選一個新皇帝上台。閹人見這些人不配合,就做出了讓文官和隆慶皇帝大吃一驚的事情。短短幾天時間內,這些叫囂著要造反的藩王一個個死了,而且死因各種各樣。看來閹人早在這些人身邊安置了自己人,一旦這些人失控的話就可以馬上處理。文官和隆慶皇帝對於閹人的心狠手辣還有強大十分忌憚。就是不知道他們身邊有沒有這種人存在?不光是下人,他們的親人裏麵有沒有閹人的人呢?越是對身邊人有所懷疑,他們越對閹人忌憚,不敢輕易對閹人發起進攻。隆慶皇帝更是死心了,他想當幾年快樂皇帝,而不是一具屍體。隆慶皇帝索‘性’放任內閣和閹人們控製局麵,兩邊都不管也不‘插’手。他也‘私’下警告李貴妃,不要過分‘插’手閹人的事情,免得因此連累到他。
隆慶皇帝當了這幾年窩囊皇帝就死了,新皇帝的根基還不如隆慶皇帝。所以外臣、藩王和閹人是小皇帝不能逾越的三座大山。李太後作為小皇帝的親生母親,作為這個朝廷實際意義上的的做主人,她當然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把三座大山都解決了最好。這樣小皇帝的地位更加穩固了,她這個皇太後也更加有權利了。秦泰是所有希望的聚焦點,也是李太後能否實現理想的重要環節。秦泰不知道,就算知道了又能怎麽辦呢?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