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想通了這個問題後,整個人輕鬆了不少。[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不過馬上新的問題出現了,景王的計劃裏麵好像有一個大漏洞。景王和徐階都是老手,難道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嗎?景王或許想不到,徐階這個前內閣首輔不會想不到,就算他們兩個人都沒有想到,他們的親信不會一個人也沒有注意到。難道還有什麽事情是秦泰不知道不了解的,就連張居正和孟衝等人也不知道的?


    秦泰的旱煙杆子裏麵的煙絲已經抽光了,秦泰重新裝上一鍋子煙絲,一邊仔細點上,一邊繼續考慮著問題。無論是誰想要控製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城市,都需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就是衙門。衙門是老百姓最信賴的官方部門,對於老百姓來說他們最相信衙門官員所說的話。隻要控製了衙門裏麵的大小官員,就等於讓老百姓聽從了自己一大半了。第二,就是錢。如果沒有錢的話,沒有人願意幫你,更沒有會為你做事。安撫老百姓需要錢,堅守和阻擊敵人需要錢,就算守不住了帶著人離開也需要錢。第三個問題就是軍隊和裝備的問題。沒有軍隊支持的話,誰幫你守城門控製局麵?沒有裝備的話,士兵靠什麽打仗?沒有後勤保障的話,士兵和追隨者怎麽生活?


    景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徐階的幫忙幾乎已經買通或者控製了藩地附近的各個地方衙門,特別是一些重要職位上的官員應該都安排好了。所以第一個問題已經解決,不需要擔心衙門的人和他們唱對台戲。有了徐階這種家大業大的人家支持景王,還有一部分的地方勢力,所以錢的問題不是大問題,至少不會馬上缺錢。一旦他們豎起旗幟,打下自己的地盤就不會缺錢了。(.無彈窗廣告)因為每一個地方都會有大戶,這些大戶很清楚,不是歸順他們就會被消滅。消滅了錢是他們的,自己歸順了也需要交錢出來,區別是不歸順人會死,歸順了還有機會翻本或者保留一部分財物,所以大家都會選擇歸順。但是徐階和景王他們哪裏有軍隊?地方的軍隊怎麽會聽從景王的指揮呢?


    要知道每一個藩王附近都會駐守著一支軍隊,名義上是保護這個藩王,其實是朝廷和皇帝派來監視和控製這個藩王的。一旦藩王擅自離開自己的封地或者有不軌的行為,軍隊就可以在某個人的領導下出動。雖然這種事情不多,但是不是沒有過,據秦泰不完全統計過,這種事件在大明朝已經發生過不下十五起。皇帝派來的軍隊絕對不會和藩王有所關係,特別是軍隊的長官和藩王的關係一定不是很好。景王是隆慶皇帝當初的對手,所以監視景王的軍隊長官一定是隆慶皇帝親信或者是和景王關係不好的人。這樣的人怎麽可能聽從景王和朝廷對抗呢?軍隊的長官,特別是這種帶特殊使命的軍隊長官,他們的家人一定會留在京城被錦衣衛或者東廠的人保護或者控製著。長官就算被逼和景王聯手,難道不怕皇帝和朝廷對家人下手嗎?和景王一起對抗朝廷,也不過是為了生活好一點,沒有了家人和孩子還有什麽好過的?不想過的好一點的話,有必要和景王一起造反嗎?


    不對,秦泰在被旱煙杆子燙到的一瞬間,秦泰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秦泰來回走來走去,越想越不對勁。秦泰拉開房門把門口站著的孟衝一把拉進房間,同時用力關上房門。孟衝被秦泰的表情嚇住了,但是他不敢埋怨秦泰,因為大家的生死在秦泰手裏攢著,孟衝可不敢這個時候得罪秦泰。


    “孟衝,說一句真話。你對於這裏的軍隊了解多少?軍隊的監軍是誰?軍隊的長官是誰?這裏的鎮守太監是誰?你和他們關係怎麽樣說的越詳細越好。”


    孟衝古怪地看了看秦泰,見秦泰一臉嚴肅的樣子,不敢說謊。“秦大人,你的問題雜家我一定知無不言。不過這裏的監軍和鎮守使我真的不是很熟悉。不過這個監督景王的軍隊長官雜家我倒知道一些。他叫孟河,是我們老孟家的一個英雄。”孟衝這種太監不會自己稱呼自己是太監,軍隊監管軍官的太監叫監軍使簡稱為監軍,監管地方的太監叫鎮守太監或者鎮守使。孟衝可能真的和這些二級監督衙門的太監不熟,除非這個太監是孟衝的人,不然孟衝真的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不過孟衝知道這個軍隊的長官的名字,而且好像很看好這個人,卻讓秦泰覺得奇怪起來。孟衝這種太監很少表揚人,特別是表揚外人,看來這個孟河真的有問題。


    秦泰這一次沒有直接逼問孟衝,因為他知道孟衝會想通的。孟衝的身份和性格,如果秦泰逼得太緊的話,效果反而不好。秦泰知道孟衝手裏也有殺手鐧,孟衝不光光是來協助秦泰辦案的,更是在暗中監視秦泰的人。一旦秦泰和孟衝關係鬧僵的話,孟衝可能會直接拿下秦泰。但是秦泰可以確定一件事情,不用多久孟衝就會意識到秦泰問這些問題的用意。為了自己,為了他效忠的主子萬歲爺,孟衝一定會主動回來坦白一切的。


    秦泰沒有再看著孟衝,孟衝猶豫了一會兒後轉身離開了。秦泰沒有起身去關門,也沒有叫住孟衝,隻是默默地坐在椅子上不說話。孟衝剛走出門口,身子就頓住了,不久之後轉身又進來了。孟衝看著秦泰,秦泰卻一點也不在乎地坐著,好像沒有看見孟衝站在身邊。


    孟衝的臉色變了又變,由起初的尷尬變成了憤怒,又從憤怒變成了蒼白,蒼白的臉色又變成了青灰色。孟衝做著天人鬥爭,也知道他一旦開口就會永遠不能在秦泰麵前耀武揚威了。但是一想到離開京城時李太後和張居正的表情,想到馮保對他有意無意地一眼,想起高拱這個盟友意味深長地一聲歎息,孟衝不得不下定決心。


    “好了,秦大人。你贏了。雜家我把一切都告訴你。”孟衝主動交代出隻有他一個人才知道的一些秘密,這些事情就連高拱這個老交情也不清楚。這是孟衝心中的秘密,最後一份秘密檔案,也是孟衝最後的籌碼了。孟衝一旦說出來他就沒有任何秘密了,這是任何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都不會做的事情,但是孟衝不得不這麽做。


    內宮和朝廷一樣,對於派出去的太監也分三六九等。在明朝之前太監也就是宦官隻不過是內侍,是伺候皇室主人的奴才,所以人數並不多。北宋時期內宮太監人數控製在五百道一千二百名之間。就算在唐朝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手下也不過二三千太監而已。可是到了明朝的時候太監不光光是伺候主子的奴才,更是皇帝監視外界的耳目和爪牙。凡是皇帝或者皇室不願意讓外人知道的事情幾乎都交給太監去辦,太監也會幾近完美地完成任務。由於辦差的任務多種多樣,借口也五花八門,所以太監墨守一個規矩,就是不讓知道的事情絕對不主動打聽。主子爺交代的事情也會專人負責,其他人不得插手或者過問。孟衝等太監從小這麽學的也是這麽做的,更是這麽教後輩的。


    保密、多看少問、做事情幹淨利落、對主子絕對忠心、不得背叛師傅,這是每一個太監都必須遵守的,也是他們進入皇宮學習的第一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謎案追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謎案追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