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威風八麵的內閣大佬和戰戰兢兢的內閣成員來說,內閣行走就不起眼多了。[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從真正意義上來說內閣行走不算是是內閣正式成員,朝廷和各衙門可以不承認內閣行走這個職務的存在,一些在地方當官的人更是有人不知道內閣行走這個職務的設立。說白了內閣行走其實就是內閣大佬們的私人助理,他們幫助自己的分管內閣大佬處理事務的前期工作。他們幾乎和內閣大佬同進同出,甚至於可以打著內閣大佬的名義去地方視察。為了便於他們作威作福和名義上的正規,內閣大佬才申請了這個職位。內閣行走說白了是相對皇室有一個“宮廷行走”設立的一個職務。“行走”的來源有好多種,原來是是專指某個不能隨便進出的地方不受約束的人。皇宮裏麵設立“行走”就是為了方便這個人幫皇帝或者後宮眾人辦事的。這種人都是皇帝身邊的親信小人物,他們不夠級別當官,又為了便於隨意進出皇宮,就有了一個跟班級別的身份“行走”。後來這種職務成為了一個榮耀,皇帝經常賞賜給一些親近的人,便於他們隨意進出皇宮,例如禦醫、禦廚、翰林院待詔等等的人。有了這個職務就可以方便通行,不需要受到約束,是一種簡便也是一種親信和榮耀。內閣設立內閣行走代表這些人不但可以隨便進出內閣,更是代表這些人是內閣大佬們的親信手下。
擔任內閣行走的官員級別一般都不高,但是有一定的辦事能力受到內閣大佬的器重。這種官員要是在地方不過是一個知府或者知縣,在六部衙門也不過是一個郎中主事而已。可是在內閣他們就是內閣大佬的專職秘書,協助內閣成員們處理著軍國大事。這些人要是跟對了人將來就是內閣成員甚至於內閣大佬,當上內閣首輔也是有可能的。要是跟不對人,或者主子提前下台的話,他們就會被外放。就算這樣他們也接觸過軍國大事的機密,眼界和魄力比一般的官員要高,將來遇上大事的時候應付起來也會順手不少。
對於內閣大佬們來說,他們雖然手裏權柄有多少,但是級別幾乎是一樣的。[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所以張居正要派人去請他們來自己家。內閣成員也算是一個個的角色,所以要派人去通知他們來張居正家裏開會。內閣行走是張居正這個內閣大佬的私人助理,所以張居正下令叫他們來開會就可以了。無論是態度和口吻對待內閣行走和內閣成員有很大的區別。不過內行人很清楚,內閣成員雖然級別比較高,但是不代表他們在內閣大佬們心中的地位一定比內閣行走高。內閣行走雖然級別低權威小,但是他們天天和內閣大佬們在一起,他們才是內閣大佬們的親信手下。特別對於張居正這種內閣首輔來說,內閣行走們才是張居正的真正手下。張居正這個內閣首輔已經開始提防內閣大佬們,關注和考量著內閣成員,這些人現在活著不久之後就是他的主要助手活著對手了。所以在張居正不能完全相信他們的時候,張居正不會輕易讓他們掌握太多的資源和權力的。幾乎每一個內閣首輔都有一種想法,架空同自己一個級別的內閣大佬,限製未來成為自己對手的內閣成員,盡力培養忠於自己的內閣行走上台。這樣做可以穩固自己的地位,也可以避免未來自己的尷尬局麵,更可以保證自己未來晚年生活的安定和平穩。
雖然這些年內閣大佬經常時不時地來張居正家裏坐坐,內閣成員幾乎天天來張居正家裏報到,內閣行走更是天天呆在張居正家裏辦公,但是像今天這樣的事情幾乎沒有發生過。不但張四維這個不常來張居正家的內閣次輔感到奇怪,就連天天來張居正家報到對於張居正家前院比自己家還熟悉的內閣成員呂調陽也覺得莫名其妙。不過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這個環境下,張居正不會隨便亂來的,朝廷一定是發生了什麽重大變故了。不然張居正這個內閣首輔不會無緣無故大半夜發瘋的,召集大家來張居正開夜會這種事情以前沒有過。
張四維這個內閣次輔也有點年紀了,大半夜被人叫起來開會當然不高興了。再說他的級別擺著,他的任務就是監督內閣首輔張居正,時不時地給張居正製造一些小麻煩,不然他這個內閣次輔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張四維見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也來了,就小聲嘀咕著,好像對張居正有點意見。但是沒有人接嘴,這倒成為了張四維一個人的獨角戲,張四維也隻好閉嘴了。馮保不接嘴是因為他和張居正的關係太好了,不好意思說張居正的不是,再說了馮保聽了傳喚的話,開始懷疑張居正出了什麽事情,所以不好隨便亂說話。申時行是張居正的老部下兼同盟,再說他是一個老好人,所以他不好意思評判張居正,也不好意思反對張四維。他來一個閉口不說話,假裝年紀大了什麽也聽不見的樣子。呂調陽等人沒有資格在這裏議論張居正這個上司,更加不會在這個時候討好張四維這個老二。所以他們來一個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個雕像,不參與張四維和張居正之間的鬥爭。
張四維雖然過去和張居正關係不錯,但是並沒有過多私下接觸過張居正,所以張居正家他幾乎沒有來過。要不是前麵有馮保這個張居正的老相識帶路的話,張四維也不知道應該往哪裏走。但是張四維不是一個傻子,對於一些大戶人家的格局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張四維當過幾年工部的官員,現在有是分管工部的內閣大佬,所以他對民居建築十分熟悉。說起來張四維就對張居正這個內閣首輔十分不滿,張居正身份內閣首輔身兼吏部、禮部和戶部這是應該的。吏部管官員的升遷調動,當然要在最有權勢的內閣首輔手裏。禮部主管國家重要典禮和學生功名科舉,再說了禮部是所謂的六部之首,所以內閣首輔也要親自掌管。戶部管著天下的財務,張居正本來就是一個老戶部出身,所以張居正要分管戶部也可以理解。但是張居正在其他的分配上令張四維這個內閣次輔很不高興。六部除了張居正親自分管的吏部、禮部和戶部之外,還有兵部、刑部和工部。兵部負責全**隊的訓練和日常開支管理。刑部是全國最高的司法衙門,主管國家的治安和刑事處理。工部主管全國的重要工程和官方建築的營造。一般來說內閣大佬們的分管有一定的規定的,內閣首輔分管吏部和禮部,內閣次輔分管戶部和刑部,內閣三輔分管兵部,內閣四輔分管工部。有時候內閣首輔強勢點的話,分管的多一點,內閣三輔和內閣四輔就黃子豪委屈一點了。但是張居正上台後很霸道,不但一口氣分管了一半的部門,而且指定申時行分管兵部和刑部。張四維這個內閣次輔二號人物除了分到一個工部之外,隻有一個名義上協助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頭。張四維分管了一個最沒有油水的衙門不說,而且權力沒有內閣三輔申時行大,理由就是張四維和張居正的關係沒有張居正和申時行好。為此張四維多次在私下場合憤憤地批評過張居正辦事不公平,自己抓權不算還要重用親信架空他這個內閣次輔。
傳喚帶著大家並沒有去前院會客室,這讓張四維等人有點意外。張居正自從當上內閣成員之後,他的府邸換成了現在這個府邸。其實這個家原來是嚴嵩的兒子嚴世藩的府邸。嚴世藩不但是當時內閣首輔嚴嵩的兒子,更是一個兼任工部尚書的內閣成員。為此大家為了討好嚴世藩,管嚴嵩叫“老閣老”,管嚴世藩為“小閣老”。這個稱呼雖然有點過分,但是無論是嚴嵩還是嘉靖皇帝都沒有意見,等於變相同意嚴世藩將來成為內閣大佬。所以嚴世藩對於自己的未來十分有野心,在為自己建造府邸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打算。嚴世藩本來就是工部尚書主管著營造,為自己建府邸當然是最好的了。除了在規製上不敢逾越外,無論是做工還是材料上都是最好的。嚴世藩被斬首後,他的府邸沒收充公了,成為了朝廷的財產。大家都覺得晦氣不要這個府邸,當時張居正升任內閣成員剛好要換房子,張居正就要了這個府邸。嚴嵩晚年年紀大了嘉靖皇帝允許嚴嵩在家辦公,所以有了嚴嵩府邸前院辦公後院生活的先例。嚴世藩也學父親的樣子,準備在自己家的前院建立一個獨立的辦公區,這個設計便宜了張居正。張居正家前院比一般的官員家要大,剛好隔離出來成為張居正的獨立辦公區。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本書來自/
擔任內閣行走的官員級別一般都不高,但是有一定的辦事能力受到內閣大佬的器重。這種官員要是在地方不過是一個知府或者知縣,在六部衙門也不過是一個郎中主事而已。可是在內閣他們就是內閣大佬的專職秘書,協助內閣成員們處理著軍國大事。這些人要是跟對了人將來就是內閣成員甚至於內閣大佬,當上內閣首輔也是有可能的。要是跟不對人,或者主子提前下台的話,他們就會被外放。就算這樣他們也接觸過軍國大事的機密,眼界和魄力比一般的官員要高,將來遇上大事的時候應付起來也會順手不少。
對於內閣大佬們來說,他們雖然手裏權柄有多少,但是級別幾乎是一樣的。[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_._.花_._.糖_._.小_._.說_._.網<<<$.]所以張居正要派人去請他們來自己家。內閣成員也算是一個個的角色,所以要派人去通知他們來張居正家裏開會。內閣行走是張居正這個內閣大佬的私人助理,所以張居正下令叫他們來開會就可以了。無論是態度和口吻對待內閣行走和內閣成員有很大的區別。不過內行人很清楚,內閣成員雖然級別比較高,但是不代表他們在內閣大佬們心中的地位一定比內閣行走高。內閣行走雖然級別低權威小,但是他們天天和內閣大佬們在一起,他們才是內閣大佬們的親信手下。特別對於張居正這種內閣首輔來說,內閣行走們才是張居正的真正手下。張居正這個內閣首輔已經開始提防內閣大佬們,關注和考量著內閣成員,這些人現在活著不久之後就是他的主要助手活著對手了。所以在張居正不能完全相信他們的時候,張居正不會輕易讓他們掌握太多的資源和權力的。幾乎每一個內閣首輔都有一種想法,架空同自己一個級別的內閣大佬,限製未來成為自己對手的內閣成員,盡力培養忠於自己的內閣行走上台。這樣做可以穩固自己的地位,也可以避免未來自己的尷尬局麵,更可以保證自己未來晚年生活的安定和平穩。
雖然這些年內閣大佬經常時不時地來張居正家裏坐坐,內閣成員幾乎天天來張居正家裏報到,內閣行走更是天天呆在張居正家裏辦公,但是像今天這樣的事情幾乎沒有發生過。不但張四維這個不常來張居正家的內閣次輔感到奇怪,就連天天來張居正家報到對於張居正家前院比自己家還熟悉的內閣成員呂調陽也覺得莫名其妙。不過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這個環境下,張居正不會隨便亂來的,朝廷一定是發生了什麽重大變故了。不然張居正這個內閣首輔不會無緣無故大半夜發瘋的,召集大家來張居正開夜會這種事情以前沒有過。
張四維這個內閣次輔也有點年紀了,大半夜被人叫起來開會當然不高興了。再說他的級別擺著,他的任務就是監督內閣首輔張居正,時不時地給張居正製造一些小麻煩,不然他這個內閣次輔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張四維見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也來了,就小聲嘀咕著,好像對張居正有點意見。但是沒有人接嘴,這倒成為了張四維一個人的獨角戲,張四維也隻好閉嘴了。馮保不接嘴是因為他和張居正的關係太好了,不好意思說張居正的不是,再說了馮保聽了傳喚的話,開始懷疑張居正出了什麽事情,所以不好隨便亂說話。申時行是張居正的老部下兼同盟,再說他是一個老好人,所以他不好意思評判張居正,也不好意思反對張四維。他來一個閉口不說話,假裝年紀大了什麽也聽不見的樣子。呂調陽等人沒有資格在這裏議論張居正這個上司,更加不會在這個時候討好張四維這個老二。所以他們來一個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個雕像,不參與張四維和張居正之間的鬥爭。
張四維雖然過去和張居正關係不錯,但是並沒有過多私下接觸過張居正,所以張居正家他幾乎沒有來過。要不是前麵有馮保這個張居正的老相識帶路的話,張四維也不知道應該往哪裏走。但是張四維不是一個傻子,對於一些大戶人家的格局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張四維當過幾年工部的官員,現在有是分管工部的內閣大佬,所以他對民居建築十分熟悉。說起來張四維就對張居正這個內閣首輔十分不滿,張居正身份內閣首輔身兼吏部、禮部和戶部這是應該的。吏部管官員的升遷調動,當然要在最有權勢的內閣首輔手裏。禮部主管國家重要典禮和學生功名科舉,再說了禮部是所謂的六部之首,所以內閣首輔也要親自掌管。戶部管著天下的財務,張居正本來就是一個老戶部出身,所以張居正要分管戶部也可以理解。但是張居正在其他的分配上令張四維這個內閣次輔很不高興。六部除了張居正親自分管的吏部、禮部和戶部之外,還有兵部、刑部和工部。兵部負責全**隊的訓練和日常開支管理。刑部是全國最高的司法衙門,主管國家的治安和刑事處理。工部主管全國的重要工程和官方建築的營造。一般來說內閣大佬們的分管有一定的規定的,內閣首輔分管吏部和禮部,內閣次輔分管戶部和刑部,內閣三輔分管兵部,內閣四輔分管工部。有時候內閣首輔強勢點的話,分管的多一點,內閣三輔和內閣四輔就黃子豪委屈一點了。但是張居正上台後很霸道,不但一口氣分管了一半的部門,而且指定申時行分管兵部和刑部。張四維這個內閣次輔二號人物除了分到一個工部之外,隻有一個名義上協助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名頭。張四維分管了一個最沒有油水的衙門不說,而且權力沒有內閣三輔申時行大,理由就是張四維和張居正的關係沒有張居正和申時行好。為此張四維多次在私下場合憤憤地批評過張居正辦事不公平,自己抓權不算還要重用親信架空他這個內閣次輔。
傳喚帶著大家並沒有去前院會客室,這讓張四維等人有點意外。張居正自從當上內閣成員之後,他的府邸換成了現在這個府邸。其實這個家原來是嚴嵩的兒子嚴世藩的府邸。嚴世藩不但是當時內閣首輔嚴嵩的兒子,更是一個兼任工部尚書的內閣成員。為此大家為了討好嚴世藩,管嚴嵩叫“老閣老”,管嚴世藩為“小閣老”。這個稱呼雖然有點過分,但是無論是嚴嵩還是嘉靖皇帝都沒有意見,等於變相同意嚴世藩將來成為內閣大佬。所以嚴世藩對於自己的未來十分有野心,在為自己建造府邸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打算。嚴世藩本來就是工部尚書主管著營造,為自己建府邸當然是最好的了。除了在規製上不敢逾越外,無論是做工還是材料上都是最好的。嚴世藩被斬首後,他的府邸沒收充公了,成為了朝廷的財產。大家都覺得晦氣不要這個府邸,當時張居正升任內閣成員剛好要換房子,張居正就要了這個府邸。嚴嵩晚年年紀大了嘉靖皇帝允許嚴嵩在家辦公,所以有了嚴嵩府邸前院辦公後院生活的先例。嚴世藩也學父親的樣子,準備在自己家的前院建立一個獨立的辦公區,這個設計便宜了張居正。張居正家前院比一般的官員家要大,剛好隔離出來成為張居正的獨立辦公區。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