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小球和展小小分別出去問話了,秦泰也在村長的陪同下開始向馬氏的哥哥嫂子問話。[.超多好看小說]村長覺得這麽做很正常,並積極配合秦泰這麽做。再說了村子就這麽點大,村長幾乎是看著這些人長大的,雖然不是完全清楚但是也知道個**不離十。馬氏哥哥嫂子想隱瞞也沒有辦法隱瞞,隻好一五一十地向秦泰回答問題。不過兩個人的回答有點出入,哥哥比較含蓄一點,嫂子是對馬氏十分不滿。
馬氏名叫馬月蘭,是家中的小女兒,也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馬家在當地並不是什麽大戶,馬氏的父親也不是一個名人。馬氏的哥哥馬奎是家中的長子,也是馬家唯一的男孩子。馬奎下麵是馬氏也就是馬月蘭的姐姐馬桂蘭。馬奎交代大妹妹馬桂蘭早在她八歲的時候就被賣到外地當童養媳。一直到小妹馬月蘭成親後才又恢複一些聯係,不過他們夫妻和馬桂蘭關係一般,馬月蘭和馬桂蘭比較親。馬月蘭是馬家的小女兒,所以從小父母比較疼愛她,所以馬奎十分羨慕馬月蘭。馬月蘭比馬奎小十三歲,比姐姐馬桂蘭小九歲,也就是說馬桂蘭離家的時候馬月蘭還沒有生下來。
馬奎以為是馬家的男丁,所以名字是他父親請人取的。馬桂蘭是八月生的所以取名馬桂蘭。因為姐姐叫馬桂蘭所以妹妹的名字就和姐姐比較相近了,馬月蘭是月圓那一天生的所以就有了馬月蘭這個名字。可能是馬家夫妻覺得這麽早賣了自己的大女兒對不起孩子的緣故,他們老夫妻對這個小女兒格外的疼愛。鄉下男孩子結婚也比較早,按他們老人的說法,他們不但可以盡快當爺爺奶奶,而且可以有精力幫孩子們帶孩子們的孩子。當馬奎十五歲迎娶比他大一歲的老婆進門的時候,他老婆馬上感覺出這個馬月蘭對她的威脅。雖然在鄉下重男輕女很嚴重,老馬家的財產幾乎都要給馬奎的,但是老馬家夫妻這麽疼愛小女兒已經超出了標準。這個剛進門的新媳婦就開始擔心起自己小姑子將來分財產的問題了。[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還是真給這個新媳婦說中了,進門後她不但要伺候公公婆婆,還要伺候這個小姑子。馬月蘭好像很喜歡和這個嫂子作對一樣,經常戲弄嫂子不說,而且經常向父母告狀。每次公公婆婆責怪完她,她就對這個小姑子痛恨一分。好不容易等到了馬月蘭長大,馬月蘭準備嫁給早已經定親的王三的時候,新郎王三說要出去闖蕩幾年,恨得嫂子直咬牙。就這麽又堅持了幾年,王三終於回來了,也同意和馬月蘭成親了。嫂子剛想鬆口氣,沒想到馬月蘭說要嫁妝一牛車,氣得嫂子差點衝動起來想掐死這個小姑子馬月蘭。當時馬月蘭的父母還活著,他們做主給了馬月蘭超出原本同意的嫁妝近三倍的嫁妝,馬月蘭這才風風光光除了馬家的門。
馬月蘭嫁出去後嫂子雖然輕鬆了不少,但是馬月蘭依然沒有放過哥哥嫂子。馬月蘭經常仗著自己在馬家的風光地位,時不時地插手娘家的事務。就連父母親過世,她也要插一手,一定要她親自主持,嫂子是一忍再忍。嫂子後來也承認,村子裏說馬月蘭閑話說她不會生孩子的話是她傳出去的,反正這也是事實。沒想到王三抓住這一點不但要娶小老婆,而且最後鬧得和馬月蘭分了家。馬月蘭被王三趕出了家門,隻好回到娘家住。嫂子當然不希望馬月蘭回來了,所以故意引起糾紛,目的就是趕馬月蘭離開。馬月蘭賭氣離開了駐馬店,據說是去找姐姐馬桂蘭了。馬桂蘭住哪裏幹什麽,馬奎夫妻真的不知道,不過馬月蘭曾經說過一兩句,好像說馬桂蘭住在離駐馬店七八十裏外的縣城裏麵。
馬月蘭一去就是近兩年,回來的時候好像脾氣有點改了,不再故意頂撞嫂子,所以嫂子不好意思天天找馬月蘭麻煩。馬月蘭平時不是呆在自己房間裏麵,就是去村子上走一走,有時候也會接到一些生意。馬月蘭因為脾氣好了點,又答應給飯錢,所以哥哥嫂子隻好讓她繼續在家裏住下去了。沒想到昨天還好好的馬月蘭,今天就死在了家裏,這讓哥哥嫂子十分被動和冤枉。
秦泰一邊聽一邊記錄,同時也在暗中觀察馬奎夫妻的神色,不久之後判斷這對夫妻沒有說謊。馬奎夫妻雖然在回答上有點出入,這也代表他們沒有說謊,兩夫妻並沒有事先核對好口供。特別是嫂子提及馬月蘭沒出嫁前的事情時,那種表情十分正常和合理。一直以來嫂子和小姑子之間的矛盾曆來隻排在婆媳矛盾之後,是幾乎每一個家庭最難處理的關係之一。沒有一個家庭真正做到婆媳相安無事,姑嫂之間和和美美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婆媳不住在一起,姑嫂不經常來往,這樣才會太平。就連秦泰家也一樣,秦泰母親在世的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小事,和展小小的意見有分歧,要不是秦泰兩頭勸說的話,婆媳關係也會發生問題。秦泰覺得馬奎夫妻不但不是凶手,而且並不知情。
就在秦泰問話完畢的時候,展小小也回來了。修補店女掌櫃剛回到自己店中,展小小就來了。女掌櫃也不隱瞞,把自己和馬月蘭的關係全部告訴給了展小小,反正這一切大家幾乎都知道。女掌櫃也姓馬,要是細說起來的話她還比馬月蘭長一輩,馬月蘭要管她叫姑姑。不過在這麽一個小村子裏麵沒有這麽多規矩,兩家人早就出了五服所以大家姐妹相稱。女掌櫃的名字不好聽叫二丫,所以經常被村子裏麵的同齡人笑話,馬月蘭也是其中一個,而且笑話得最厲害。二丫和馬月蘭等七八個女孩子幾乎是一起長大的,後來其他女孩子都出嫁了,村子裏麵隻留下二丫和馬月蘭兩個同齡女孩子。馬月蘭是因為嫁給了同村的王三才留在了村子裏麵的,二丫卻是因為嫁不出去成為了村子裏麵的老姑娘才留下的。二丫告訴展小小之所以自己叫二丫,就是因為她上麵還有一個姐姐小名叫丫頭。可是這個姐姐五歲的時候不見了,父母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後來才又有了二丫。因為家裏沒有其他孩子所以二丫的父母不願意輕易嫁出女兒,一拖再拖影響了二丫的婚事。後來二丫索性不嫁了,想找一個上門女婿,既可以在家陪父母又可以繼續經營修補店。可是願意上門當女婿的好男人不多,找了這麽久都沒有下落。
二丫其實和馬月蘭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小時候馬月蘭經常欺負二丫,長大了馬月蘭也經常笑話還是姑娘的二丫。二丫的脾氣比較好,為人又老實,所以才沒有和馬月蘭發生正麵衝突。馬月蘭被王三趕出家門後,二丫真的很同情馬月蘭,甚至於想過和馬月蘭一起經營修補店的想法。可是馬月蘭看不起這個生意,也不願意和二丫一起當老姑娘,所以一聲不響地離開了駐馬店。
半年前馬月蘭回來了,二丫曾經問過馬月蘭外麵的日誌過得怎麽樣,馬月蘭不想回答二丫也就沒有再打聽。馬月蘭在娘家的日子當然不會好過,在家白吃白住當然要看嫂子的臉色了。為了讓馬月蘭好過點,為了幫助馬月蘭渡過難關,二丫請馬月蘭來修補店當零工,盡量安排生意給馬月蘭做。日子剛剛安定下來,二丫準備幫馬月蘭重新找一個老公的時候,馬月蘭竟然這麽死了,這讓二丫有點不能接受。展小小也是一邊聽一邊觀察二丫的神情,發現這個二丫並沒有說謊。二丫一邊說話一邊做事,這是最放鬆的一種交談方式,代表二丫很放鬆很正常。除非是心機很深的人,不然任何人都不可能這麽做到。
二丫十分健談,但是並不是一個搬弄是非的人,看來她平時很注意口德,不會輕易誹謗他人。展小小還發現二丫有點潔癖,這是一些上了年紀單身女性經常有的小習慣。凡是二丫的私人物品,二丫不但會經常整理而且不允許其他人接觸。這也就是馬月蘭不願意和二丫在一起精英修補店的原因吧。二丫這種清高和自我保護理解的人覺得正常,不理解的人以為二丫腦子有問題,不能理解二丫為什麽要這麽做。二丫又不願意向外人多解釋,所以才會發生一些本來可以解釋的誤會。
;
馬氏名叫馬月蘭,是家中的小女兒,也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馬家在當地並不是什麽大戶,馬氏的父親也不是一個名人。馬氏的哥哥馬奎是家中的長子,也是馬家唯一的男孩子。馬奎下麵是馬氏也就是馬月蘭的姐姐馬桂蘭。馬奎交代大妹妹馬桂蘭早在她八歲的時候就被賣到外地當童養媳。一直到小妹馬月蘭成親後才又恢複一些聯係,不過他們夫妻和馬桂蘭關係一般,馬月蘭和馬桂蘭比較親。馬月蘭是馬家的小女兒,所以從小父母比較疼愛她,所以馬奎十分羨慕馬月蘭。馬月蘭比馬奎小十三歲,比姐姐馬桂蘭小九歲,也就是說馬桂蘭離家的時候馬月蘭還沒有生下來。
馬奎以為是馬家的男丁,所以名字是他父親請人取的。馬桂蘭是八月生的所以取名馬桂蘭。因為姐姐叫馬桂蘭所以妹妹的名字就和姐姐比較相近了,馬月蘭是月圓那一天生的所以就有了馬月蘭這個名字。可能是馬家夫妻覺得這麽早賣了自己的大女兒對不起孩子的緣故,他們老夫妻對這個小女兒格外的疼愛。鄉下男孩子結婚也比較早,按他們老人的說法,他們不但可以盡快當爺爺奶奶,而且可以有精力幫孩子們帶孩子們的孩子。當馬奎十五歲迎娶比他大一歲的老婆進門的時候,他老婆馬上感覺出這個馬月蘭對她的威脅。雖然在鄉下重男輕女很嚴重,老馬家的財產幾乎都要給馬奎的,但是老馬家夫妻這麽疼愛小女兒已經超出了標準。這個剛進門的新媳婦就開始擔心起自己小姑子將來分財產的問題了。[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還是真給這個新媳婦說中了,進門後她不但要伺候公公婆婆,還要伺候這個小姑子。馬月蘭好像很喜歡和這個嫂子作對一樣,經常戲弄嫂子不說,而且經常向父母告狀。每次公公婆婆責怪完她,她就對這個小姑子痛恨一分。好不容易等到了馬月蘭長大,馬月蘭準備嫁給早已經定親的王三的時候,新郎王三說要出去闖蕩幾年,恨得嫂子直咬牙。就這麽又堅持了幾年,王三終於回來了,也同意和馬月蘭成親了。嫂子剛想鬆口氣,沒想到馬月蘭說要嫁妝一牛車,氣得嫂子差點衝動起來想掐死這個小姑子馬月蘭。當時馬月蘭的父母還活著,他們做主給了馬月蘭超出原本同意的嫁妝近三倍的嫁妝,馬月蘭這才風風光光除了馬家的門。
馬月蘭嫁出去後嫂子雖然輕鬆了不少,但是馬月蘭依然沒有放過哥哥嫂子。馬月蘭經常仗著自己在馬家的風光地位,時不時地插手娘家的事務。就連父母親過世,她也要插一手,一定要她親自主持,嫂子是一忍再忍。嫂子後來也承認,村子裏說馬月蘭閑話說她不會生孩子的話是她傳出去的,反正這也是事實。沒想到王三抓住這一點不但要娶小老婆,而且最後鬧得和馬月蘭分了家。馬月蘭被王三趕出了家門,隻好回到娘家住。嫂子當然不希望馬月蘭回來了,所以故意引起糾紛,目的就是趕馬月蘭離開。馬月蘭賭氣離開了駐馬店,據說是去找姐姐馬桂蘭了。馬桂蘭住哪裏幹什麽,馬奎夫妻真的不知道,不過馬月蘭曾經說過一兩句,好像說馬桂蘭住在離駐馬店七八十裏外的縣城裏麵。
馬月蘭一去就是近兩年,回來的時候好像脾氣有點改了,不再故意頂撞嫂子,所以嫂子不好意思天天找馬月蘭麻煩。馬月蘭平時不是呆在自己房間裏麵,就是去村子上走一走,有時候也會接到一些生意。馬月蘭因為脾氣好了點,又答應給飯錢,所以哥哥嫂子隻好讓她繼續在家裏住下去了。沒想到昨天還好好的馬月蘭,今天就死在了家裏,這讓哥哥嫂子十分被動和冤枉。
秦泰一邊聽一邊記錄,同時也在暗中觀察馬奎夫妻的神色,不久之後判斷這對夫妻沒有說謊。馬奎夫妻雖然在回答上有點出入,這也代表他們沒有說謊,兩夫妻並沒有事先核對好口供。特別是嫂子提及馬月蘭沒出嫁前的事情時,那種表情十分正常和合理。一直以來嫂子和小姑子之間的矛盾曆來隻排在婆媳矛盾之後,是幾乎每一個家庭最難處理的關係之一。沒有一個家庭真正做到婆媳相安無事,姑嫂之間和和美美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婆媳不住在一起,姑嫂不經常來往,這樣才會太平。就連秦泰家也一樣,秦泰母親在世的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小事,和展小小的意見有分歧,要不是秦泰兩頭勸說的話,婆媳關係也會發生問題。秦泰覺得馬奎夫妻不但不是凶手,而且並不知情。
就在秦泰問話完畢的時候,展小小也回來了。修補店女掌櫃剛回到自己店中,展小小就來了。女掌櫃也不隱瞞,把自己和馬月蘭的關係全部告訴給了展小小,反正這一切大家幾乎都知道。女掌櫃也姓馬,要是細說起來的話她還比馬月蘭長一輩,馬月蘭要管她叫姑姑。不過在這麽一個小村子裏麵沒有這麽多規矩,兩家人早就出了五服所以大家姐妹相稱。女掌櫃的名字不好聽叫二丫,所以經常被村子裏麵的同齡人笑話,馬月蘭也是其中一個,而且笑話得最厲害。二丫和馬月蘭等七八個女孩子幾乎是一起長大的,後來其他女孩子都出嫁了,村子裏麵隻留下二丫和馬月蘭兩個同齡女孩子。馬月蘭是因為嫁給了同村的王三才留在了村子裏麵的,二丫卻是因為嫁不出去成為了村子裏麵的老姑娘才留下的。二丫告訴展小小之所以自己叫二丫,就是因為她上麵還有一個姐姐小名叫丫頭。可是這個姐姐五歲的時候不見了,父母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後來才又有了二丫。因為家裏沒有其他孩子所以二丫的父母不願意輕易嫁出女兒,一拖再拖影響了二丫的婚事。後來二丫索性不嫁了,想找一個上門女婿,既可以在家陪父母又可以繼續經營修補店。可是願意上門當女婿的好男人不多,找了這麽久都沒有下落。
二丫其實和馬月蘭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小時候馬月蘭經常欺負二丫,長大了馬月蘭也經常笑話還是姑娘的二丫。二丫的脾氣比較好,為人又老實,所以才沒有和馬月蘭發生正麵衝突。馬月蘭被王三趕出家門後,二丫真的很同情馬月蘭,甚至於想過和馬月蘭一起經營修補店的想法。可是馬月蘭看不起這個生意,也不願意和二丫一起當老姑娘,所以一聲不響地離開了駐馬店。
半年前馬月蘭回來了,二丫曾經問過馬月蘭外麵的日誌過得怎麽樣,馬月蘭不想回答二丫也就沒有再打聽。馬月蘭在娘家的日子當然不會好過,在家白吃白住當然要看嫂子的臉色了。為了讓馬月蘭好過點,為了幫助馬月蘭渡過難關,二丫請馬月蘭來修補店當零工,盡量安排生意給馬月蘭做。日子剛剛安定下來,二丫準備幫馬月蘭重新找一個老公的時候,馬月蘭竟然這麽死了,這讓二丫有點不能接受。展小小也是一邊聽一邊觀察二丫的神情,發現這個二丫並沒有說謊。二丫一邊說話一邊做事,這是最放鬆的一種交談方式,代表二丫很放鬆很正常。除非是心機很深的人,不然任何人都不可能這麽做到。
二丫十分健談,但是並不是一個搬弄是非的人,看來她平時很注意口德,不會輕易誹謗他人。展小小還發現二丫有點潔癖,這是一些上了年紀單身女性經常有的小習慣。凡是二丫的私人物品,二丫不但會經常整理而且不允許其他人接觸。這也就是馬月蘭不願意和二丫在一起精英修補店的原因吧。二丫這種清高和自我保護理解的人覺得正常,不理解的人以為二丫腦子有問題,不能理解二丫為什麽要這麽做。二丫又不願意向外人多解釋,所以才會發生一些本來可以解釋的誤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