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泰坐在馬車上,仔細地聽著馮保對案情的介紹,沒有打斷馮保的話題。馮保說完案情介紹後,並沒有加上自己的主觀想法,因為對於秦泰這種查案高手來說不需要太多的分析和解釋。秦泰也不希望在沒有任何證據或者開始調查之前已經有什麽前期判斷。主觀意誌的加入有時候會導致破案的誤導或者思路上的阻礙。秦泰每次查案的時候,都希望自己和旁人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觀經驗或者意誌進去。按照現代人的說法就是要保證對案件的公正公平,對任何人的絕對一致和懷疑。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或者仇怨,左右自己對案件的審理和真相的誤導。


    見月大師雖然不清楚秦泰的查案方式,但是也知道這時候自己不說話是最好的幫助。展小小一如既往地在一邊警衛兼旁聽,有時候還要兼任記錄工作。記錄這工作以前是小靈子的,後來小靈子不在了就由展小小接手,仇小球來了後就主動接手這個工作了。如今仇小球不再秦泰身邊,這個記錄和整理工作依然成為了展小小的。展小小自從正式接手案件後,隨身帶著一個小包,裏麵裝有便於攜帶和使用的筆墨紙硯。其中還有一個用動物皮毛製成的小袋子,裏麵可以擺放重要資料或者初稿。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是為了便於區分有用的和沒用的,第二是為了防止路上顛簸導致筆墨紙硯弄髒重要資料。動物皮毛不但堅固而且防水,就算皮袋子掉進了水裏也不會馬上弄濕。


    秦泰這些年在京城沒有什麽交往,所以對於這些受害者的家屬並不認識。不過有一個人應該知道,這個人就是當時在京城叱吒風雲的馮保。馮保當時身兼司禮監掌印太監和東廠督公等職務,算是那時候數一數二的大太監。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內廷職務最高的太監,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大內總管太監。東廠是特務機關,專門為皇帝打聽和監視文武百官和天下臣民的,隻聽從皇帝一個人的吩咐。督公是東廠最大的官,也就是東廠的土皇帝,對於文武百官有先斬後奏的權利。所以說當時的馮保權傾朝野一點也不為過,當時的馮保真的很威風很風光。當然了再風光的馮保依然是皇家的奴才,小皇帝的一條狗。他不但要伺候好主人,而且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這不,馮保不但和皇家搞好關係,而且和當時的權臣張居正關係特殊。所以在京城的官員或者親貴,沒有馮保不知道的事情,何況馮保掌握著東廠這個情報機構。


    馮保也知道秦泰會向他谘詢這些受害者的信息,所以心裏早就準備好了。馮保就把他知道的相關信息一五一十告訴給秦泰。秦泰並沒有馬上讓馮保說,而是給了自己妻子展小小一個眼神。展小小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馬上拿出小包裏麵的筆墨紙硯。秦泰拉過馬車裏麵準備的一個小茶幾,充當展小小寫字時的桌子。兩個人配合地十分默契,這讓一邊的馮保和見月大師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合作默契。


    這次王皇後接見的親貴和官員家屬一共六位,分別是潞王妃秋氏、定國公兒媳吳氏、內閣高大人夫人馬氏、李太後侄媳婦沈氏、威遠侯夫人徐氏和兵部侍郎毛大人夫人盧氏。當然還有她們各自帶來的孩子,加起來一共有十七個。其中潞王妃秋氏帶來的孩子最多,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當然不是全部都是潞王妃親生的。這些已經會走動的孩子,隻有潞王世子和二郡主是潞王妃親生的,潞王庶出長子是小妾生的,庶出三子是側妃生的,大郡主是另外一個小妾生的。其他幾個孩子因為年紀太小沒有跟過來,留在了李太後的宮殿裏麵。定國公家的兩個孩子一個年紀偏大已經開始讀書知道了禮儀,乖乖地坐著不敢動,一個太小睡在了母親懷裏。高大人家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鬧,是這件案子中第三個出事死亡的孩子。李家的孩子也死了,是這件案子中最後一個死亡的。之後雖然有幾個孩子也昏迷了,但是最後都脫離了危險,並沒有過世。威遠侯家的孩子來了一兒一女,但是膽小怕事的徐氏一直拉著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也因此躲過了這次的災難。毛大人家的孩子算是最幸運的,因為他剛好吃完自己家帶來的點心,所以沒有吃王皇後桌子擺放的點心。所以是這群一起玩鬧的孩子裏麵唯一全身而退,一點事情也沒有的孩子。


    秦泰看了看妻子展小小的記錄,然後要求馮保繼續說。秦泰要知道這些夫人和她們家族的事情,特別是這些人是不是有沒有和王皇後有關或者有恩怨的。馮保一邊回想一邊把自己知道的這些家族的信息說出來,真的要佩服馮保的好記性。


    潞王妃秋氏是潞王的嫡妻,也就是民間意義上的原配。在這個潞王妃人選上雖然沒有像選皇後那麽重視,但是也不能馬馬虎虎。以為潞王畢竟是隆慶皇帝不多的幾個兒子之一,更是小皇帝的同父同母親弟弟。如果按照皇室繼承法來說,一旦小皇帝夭折或者無後的話,潞王或者潞王的世子最後可能繼承皇位。再說了潞王是李太後最心疼的一個兒子,他的婚姻大事李太後十分在意。由於潞王妃不是皇後,潞王住過是一個藩王,所以朝廷和張居正不能插手,這件婚姻從頭到尾都是李太後一個人說了算的。


    李太後覺得小兒子潞王因為哥哥是小皇帝的緣故,幾乎什麽也沒有得到,李太後就對潞王更加疼愛。當時小皇帝因為和王皇後不和,兩個人鬧意見已經令李太後頭疼,所以李太後更加擔心潞王和潞王妃的婚姻。這一次李太後不但要給小兒子找一個美麗漂亮的,而且要給小兒子找一個誌同道合說得來的。這件事情作為李太後親信的馮保十分清楚,而且是直接經手人。李太後深居宮中對外麵不知道,而且不能出宮和直接見外人,所以打聽和初步會見的任務當然由馮保來做了。


    秋氏的家人符合皇室選妻標準,她們家不但家世清白而且並沒有當官的直係親屬。秋氏從小雖然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家裏人對她的管教十分嚴格。秋氏的母親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庶出小姐,因為是庶出才嫁給了平民的秋氏父親。秋氏的母親從小把女兒當大家閨秀養,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飲食起居都一樣。本來馮保這種辦事的人,是一共要拿好處才會幫對方說話的。可是馮保這一次真的沒有拿任何好處,第一是因為這個女孩子真的很合適,第二是因為潞王也是馮保看的長大的,馮保也希望潞王找到一個合適的王妃。第三十因為秋氏的娘家真的很窮,馮保都沒有辦法張口要好處。所以這一次馮保一五一十匯報李太後,並沒有誇大或者貶低秋氏。最後秋氏連同幾個候選的女孩子被帶進了宮裏,李太後通過對話了解後親自決定了秋氏為潞王妃人選。


    秋氏成為了潞王妃後不久,小皇帝就以潞王已經成年娶妻為理由,要求李太後下令讓潞王夫妻去就藩。李太後雖然心裏十分不舍,但是家規和國法擺著,她隻好讓潞王夫妻去就藩了。李太後實在舍不得讓這對夫妻離開,沒想到不久之後這對夫妻又回來了。原來潞王妃秋氏不久之後懷孕了,作為小皇帝這一輩第一個孩子,李太後有權讓潞王夫妻回京待產。這不剛剛得知這個消息的小皇帝來不及發脾氣,李太後就讓馮保親自去接潞王夫妻回京。秋氏在京城生下了潞王世子,雖然這個孩子不是新一代第一個男丁,但是絕對是第一個李太後的嫡孫。他的降生令無數人徹夜不眠,小皇帝是這個侄子又愛又恨,朝中大臣也人心不穩,紛紛擔心皇統會不會改變。一旦小皇帝繼續和王皇後鬧意見不生嫡子,小皇帝沒有兒子的話,將來會不會讓這個潞王世子當皇帝?一旦潞王世子當了皇帝的話,會不會和當年嘉靖皇帝一樣,追封或者加封潞王為皇帝?這樣的話一定要和潞王父子搞好關係才可以。


    小皇帝也知道皇室和大臣的想法,所以一邊繼續打壓潞王夫妻,一邊努力生產。隻要小皇帝有了自己的兒子,潞王父子就沒有了繼承皇位的可能。無論為了自己的未來,還是為了自己孩子的將來,小皇帝一定要把潞王父子比下去。所以當小皇帝得知自己有了一個庶出長子後,雖然心裏十分不願意承認,但是依然對外宣布了。畢竟這個孩子是自己的,而且可以打消皇室和大臣們對潞王父子的打算。李太後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她也擔心小皇帝一直沒有兒子,將來會不會導致潞王父子和小皇帝反目的結果。


    秋氏在潞王府手段並不是很高,不然潞王不會接二連三納妾。但是馮保總覺得這個秋氏不簡單,因為秋氏不但穩穩地坐穩了潞王妃的位置,而且把潞王控製得很好。這些年來潞王雖然有不少女人,但是對潞王妃越來越重視和尊重,看來潞王妃在管理潞王的事情分寸把握很到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謎案追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謎案追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