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三:沈氏,作為一個沒有完全融入於京城勳貴家族的女人,她的信息和花邊新聞當然是貴夫人講的最多的。沈氏無論是她的娘家還是婆家,都被這些貴夫人們當暴發戶一樣看待。以前因為李太後當家做主的關係,所以一般的人不敢隨意議論。這些年小皇帝漸漸掌權,又和這個親生母親不對路,所以大家又開始私下談論起李家和沈氏娘家沈家。李太後的父親老侯爺和李太後的弟弟現任侯爺,雖然有點荒唐但是還是有點低調的。不過沈家和沈氏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這些年竟然決定高調出現在京城高層視野中。有人猜測是沈家希望在李太後活著的時候最後努力一把。也有人猜測會不會是沈家想緩和和小皇帝之間的關係。更誘人猜測沈家想拋棄沈氏,重新找一個靠山了。反正不管怎麽樣沈氏無論是在李家還是娘家沈家,地位越來越低,成為了貴夫人們一個大笑話。


    沈氏並不是江南沈家嫡係,她的生父隻不過是沈家旁支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門小戶。但是當初為了和李家結親,沈家老當家刻意提升沈氏父親的地位,從而提升沈氏在沈家的地位。沈氏的父親被過繼到一個嫡係無子的家人名下,這樣一來沈氏的父親從沈家旁支成為了嫡係,沈氏也成為了沈家長房嫡係的一個小姐。無論是沈氏還是李家都知道這麽做的目的和原因,但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誰也沒有追究和仔細盤查。


    沈氏成為京城一大笑話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沈家老人的一句半真半假地醉話。沈家為了在京城發展,派出沈家嫡係中的一個重要人員長期在京。這個人不但是真正的沈家嫡係出身的重要人物,而且是一個深知沈氏底細的人。沈氏為了不讓外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並不和這個名義上的堂兄過分走動。這麽做雖然可以避免接觸,但是也讓這個堂兄以為沈氏進了李家看不起沈家了。所以無論是這個沈家的人,還是沈家的下人都對沈氏有一定的抱怨。一些沈家的老下人為了照顧主子來到了京城,總會說一些主子們的往事代表自己在家族中的老資格。一個喜歡喝酒的沈家下人,不但喜歡吹牛而且喜歡喝醉了亂說話。京城的人通過這個沈家的老下人,知道了沈氏的背景,就開始笑話這個李家少奶奶沈氏。


    一次沈家老下人在一次喝醉酒後,又爆出一個非常驚人的內幕,再一次讓沈氏處於尷尬局麵。這個老下人不但是沈家的老人,更是一個和沈氏父親十分熟悉的鄰居。他們雖然是主仆關係,但是一個是沈家嫡係的下人,一個是沈家旁支的落魄子弟,所以誰的身份都不比另外一個好。這個老下人不但是沈氏父親的鄰居,更是沈氏父親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沈氏母親嫁給沈氏父親的時候,這個老下人不但參加了婚禮而且是重要的觀禮人員。這個老下人在眾人勸說下,喝下了三四兩老酒就說出一個秘密,就是沈氏母親嫁給沈氏父親後第七個月就生下了沈氏。


    隻要是一個有經驗的成年人都知道,成婚當天新人一般不可能一次中標。就算是新婚第一晚就中標的話,也不可能在結婚第七個月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在古代新婚第一晚中標,這叫“床頭喜”,雖然是十分吉利的事情,但是其實對新婚夫妻的身體十分不好。按照現在科學解釋的話,婦女一次就中標隻有兩種解釋,第一是因為丈夫精力充沛,第二是因為婦女容易受孕。在古代沒有避孕工具和方法的時代裏,婦女容易受孕就會導致家裏的孩子生不完。除非兩夫妻不生活在一起,不然孩子會一個接著一個出生。要是丈夫精力旺盛的話,妻子就會受不了,不但影響妻子的壽命而且會影響到夫妻感情。沈氏父母的問題不在於這裏,而是在於沈氏是否是沈氏父親親生的問題上。要是沈氏是父母“床頭喜”生下的話,七個月的她不可能健全長大。要是沈氏不是她現在父母生的話,誰是沈氏的親生父親?這樣推測下去的話,沈氏就不是沈家的孩子,沈氏就是一個沒有來曆的野種了。


    無論是野種還是“床頭喜”生下的孩子,哪一個傳說版本都對沈氏十分不利。不光是沈氏,就連李家也會被人笑話。為此李家第一時間要沈家在京的當家人出麵說清楚,沈家在京負責人也就是沈氏的堂兄以自己不知道真相為理由拒絕表態。李家隻好硬著頭皮說沈氏已經是李家的兒媳婦,李家不會在意沈氏是否是沈家的親生女兒。李家並對沈氏嫁給李家後的表現做了總結,李家對於沈氏這個兒媳婦十分滿意。這才把京城貴夫人們的氣焰壓下去,但是關於沈氏的謠言依然沒有結束。這些年來總會有人拿沈氏的事情出來做文章,就連李太後也覺得煩不勝煩。沈氏經曆了這件事情後,不但更加低調,而且開始和娘家沈家更加疏遠起來。據說事後沈家的族長狠狠地訓斥了沈家在京負責人,並把多事多話的老下人活活打死了。


    信息四:威遠侯夫人徐氏出身問題。徐氏並不是京城本地人,也不是錦衣衛檔案中記錄的那樣是京城附近土財主家小姐。徐氏不出名和低調的時候,貴夫人們不會在意這個過期侯爺家的夫人。當徐氏被小皇帝和兩宮皇太後同時看中,成為王皇後的親信開始,徐氏的信息不斷地被人挖掘和曝光。徐氏的父親不是北方人,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南方人,按照現在的說法,徐氏的父親應該算是“海歸”。徐氏的父親祖上是靠海為生的漁民,後來因為參加海上貿易成為了雇傭工人。在海上做貿易雖然風險大但是所得的利益也十分驚人。徐氏的祖上在短短幾年內從一個被雇傭的工人漸漸成為了一個和老板合夥的小老板。當時徐氏祖上在內地有妻子兒女,又在海外有了新的家庭。沒想到好景不長朝廷下大了海禁的命令,不讓一般的老百姓參加海上貿易。為此徐氏祖上把自己的資金一分為二,一半交給在內地的妻子兒女保管,一半金銀換來了一個官方的貿易資格。


    徐氏祖上利用這個貿易資格在十幾年裏麵從一個小富人家,變成了一個當地的土財主。這種變化不但讓鄉親們眼紅,而且更加引起了衙門中人的貪婪。衙門的人找到徐氏祖上,理由是他們一家人來曆不明,還有海上貿易資格有假。為了擺平這些貪婪的人,徐氏祖上散盡了大半家財。最後本來想不再出海的徐氏祖上,為了家族的延續和發展決定最後一次出海。這一次出海不但遇上了風浪血本無歸,更是在回來的路上遇上了海盜。徐氏祖上為了活下去忍氣吞聲,終於找到了機會逃回來。沒想到這時候的家裏已經出事了,衙門的人再一次敲詐徐氏家人,沒有得到錢財的情況下,他們把徐氏祖上的家人全部抓了起來。徐氏祖上趕回來的前幾天,因為得不到錢財衙門的人惱羞成怒把抓來的徐家的人編了一個理由全部殺了。徐氏祖上在內地沒有了親人,隻好回到海外的那一個家裏麵生活。


    以前幾十年因為倭寇和海盜的緣故,徐氏的祖上不能回家。十多年前倭寇終於平定了,徐氏的父親在徐氏爺爺的鼓勵下回到內地。家鄉已經物是人非,徐氏的父親隻好一路北上。還好徐氏父親回家的時候帶了一批內地不常見的東西,他一路北上一路把貨物變賣。當他來到京城的時候貨物基本賣光了,本來可以生活不錯的他卻因為不懂內地的人情世故,導致他被衙門和地方混混雙重打壓下,變得生活艱難。為了生活,為了養活妻子兒女,這個徐家的大老爺們選擇繼續做海上貿易。因為這個生意是他熟悉的,也是他覺得相對安全和有前途的。一家人在京城附近的鄉下定居,徐氏的父親起初幫人做海上貿易,後來有錢了自己做生意,沒有幾年時間又變成了一個土財主。徐氏的父親這一次聰明了,他拿出一半的錢買地買房子,其餘的錢藏起來。因為在當地有地有房子,又花錢買了一個鄉紳地位,這才給自己女兒找了一個好歸處。


    就在徐氏父親做海上貿易的時候,徐家沒有發達的時候,作為家中的長女的徐氏,早早地承擔起家務。所以徐氏比一般的大戶人家小姐更加懂得經營和管理,也更加善於調節矛盾。自從徐氏嫁進威遠侯府後,雖然徐氏不斷地拿自己娘家的錢貼補威遠侯府,但是威遠侯府的人依然看不起徐氏。直到徐氏展現出她驚人的管理天賦後,威遠侯上上下下這才開始真正接受和尊敬徐氏。但是這隻是威遠侯府的人,京城其他的人依然看不起徐氏。就連知道徐氏底細的小皇帝和太後也一樣,雖然他們依然看重徐氏,但是心裏很清楚徐氏隻是一個可以利用的人,並不是一個可以真正交往的平等人。王皇後也因為這個原因,這才決定主動拉攏徐氏,因為這個徐氏有缺陷不可能成為王皇後的敵人。王皇後對於這種十分放心,可以盡情地接近和使用徐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謎案追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謎案追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