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位大明最高貴的人各自悶聲不響心裏有所打算的時候,幾個人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尷尬局麵。來人不是別人,就是有皇室私人醫生團隊之稱的太醫院的禦醫們。他們從成立開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給包括小皇帝一家人在內的皇室成員看病,當然也兼任他們的保健醫生和營養師。他們之所以這個時候趕過來,這都是因為小皇帝直接下令召喚的。
自從發生孩子命案後,太醫就被第一時間叫過來救治孩子們。所以這些太醫們是第一批接觸中毒孩子的人,當然也是參與調查命案的一方。可是他們除了緩解一些中毒較輕的人的病情外,幾乎其他什麽作用也沒有,小皇帝這才把他們換下來,由比較有經驗的東廠接替太醫院的禦醫們繼續查案。但是凡事接觸過孩子們的太醫不但要對外守口如瓶,而且要做好隨時接受詢問的準備。
秦泰一到現場就要當時太醫和刑部的人開具的屍體初步檢驗報告。刑部的屍格也就是檢驗報告有的,但是秦泰需要親口聽太醫陳述孩子們中毒發病時的表現。小皇帝就讓人把太醫院的禦醫們全部叫過來,第一是為了便於秦泰隨時詢問,第二也是為了讓這些太醫們多學點本事。
太醫們不知道自己差點闖禍了,他們一起給小皇帝和皇太後請安。小皇帝沒有心思理會他們,就讓他們進去旁觀秦泰的屍檢,同時下令裏麵的人都要配合秦泰夫妻。凡事秦泰夫妻要的東西需要第一時間準備好,凡事秦泰夫妻要問的問題都必須盡力回答,凡事秦泰夫妻要大家配合地大家必須無條件遵從。
當太醫們走進冰窖的時候,當他們接過錦衣衛守衛送上來的棉衣的時候,他們有點被現場的氣氛嚇唬住。因為冰窖裏麵比較冷,所以裏麵的人都穿上了棉衣,目的就是防止受寒生病。但是這些人因為小皇帝等人不在場,所以變得比較放鬆,有的人從專業角度提問,秦泰夫妻一邊屍檢一邊盡量回答大家的問題。這些都是破案方麵的高手,平時很少有時間在一起交流和相互學習。借著這個機會他們紛紛向秦泰夫妻這種最頂尖的專家請教相關領域的問題,有的也抱著看秦泰夫妻笑話的態度,故意提出難題刁難秦泰。秦泰夫妻不但不生氣反而耐心的解答和指點大家,這讓本來就有點尊敬他們夫妻的人更加佩服秦泰夫妻了。
太醫們馬上融入了討論之中,因為他們也有不少疑問想要請教秦泰夫妻,特別是秦泰這個多方麵的能人。太醫甲的問題是為什麽孩子們同時吃點心,但是發病有先後?太醫乙的問題是為什麽有的孩子吃了點心中毒比較輕,有的孩子吃了之後馬上死了呢?太醫丙的問題更加尖銳,他的問題是為什麽吃得最多點心的潞王長子反而比吃的很少的公主堅持久呢?太醫們還有一個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們到底中了什麽毒?其他幾個還沒有死的孩子能不能徹底解毒康複?
秦泰夫妻看了刑部的屍格,又聽了太醫講述的發病過程之後,停止了手頭解剖屍體的工作。因為秦泰夫妻發現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因為這裏是冰窖的問題。孩子們的屍體放在冰窖裏麵,雖然可以保證短時間內屍體不腐爛變質,但是內部已經冰凍了。血液不流動、內髒已經結塊、腸道已經腐爛變形、屍體體內的毒素不是已經流失就是進入了內髒器官裏麵無法辨認,屍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作用。這個結果秦泰夫妻不是沒有想到,但是沒有想到這麽嚴重。
原來宮中的人擔心孩子們放在冰窖裏麵依然會發臭,這樣的話小皇帝就會責怪他們辦事不利了。輕者把他們狠狠打一頓,重者殺了他們的可能都有。為了他們屁股不開花,為了他們的吃飯家夥不搬家,他們自作聰明地把孩子們的屍體直接放在了大冰塊上麵冷凍。這麽做雖然保證了屍體外部完好,但是內部所有的有用證據都已經破壞了,失去了保存屍體的最終目的。
秦泰夫妻一邊為最後最有力的證據消失趕到失望,一邊還要為自己擔心。因為第一個做屍檢的死者是小皇帝的女兒,他們已經把小公主的屍體解剖了。現在要是去告訴小皇帝,屍檢沒有用了,其他死者不用解剖了,小皇帝一定會受不了的。潞王夫妻一定會很高興,其他死者的家人也會鬆一口氣,可是小皇帝會怎麽想呢?秦泰夫妻不能把破案的流程一五一十告訴小皇帝,不能告訴小皇帝因為小公主是第一個死的,所以第一個解剖的屍體必須是小公主。小皇帝不會聽,也不會理解秦泰的做法。小皇帝甚至於會懷疑秦泰夫妻是故意的,目的就是針對小皇帝,報複小皇帝把他們夫妻關押在了永安寺。
秦泰夫妻對望了一眼,做好了等會被小皇帝責罰甚至於打一頓的打算。秦泰把收尾工作交給了妻子展小小,由展小小為小公主縫合傷口,換上幹淨的衣服,讓小公主走的時候整齊一點。這也是秦泰夫妻對死者最後的尊重,就算這個小公主不懂也要這麽做。秦泰一邊換下工作服,一邊解答大家的提問,用比較聽得懂的表達意思告訴在座的大家。
秦泰首先回答太醫們提出的最後兩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最重要的答案。秦泰通過仔細觀察死者表象、分析太醫的陳述和刑部的屍格,基本確定孩子們的發病原因。第一,孩子們的確中毒了,死者死於毒性發作。第二,孩子們中的毒都是同一種毒,排除了孩子們各自在家中毒的可能。第三,這種毒毒性比較猛,可以中毒後到發作不會超過一炷香時間。一炷香時間換算成現在的話,大概一到兩刻鍾也就是十五分鍾到半小時左右。鑒於太醫的陳述和孩子們發病時的狀況,基本可以確定孩子們實在王皇後的坤寧宮吃了同一種點心才發病的。
由於太醫們及時給每一個吃了有毒的點心的孩子們灌下了綠豆湯,緩解了毒素中和了藥性。所以除了幾個來不及救治,藥性來不及中和就走了的孩子之外,其他的孩子基本都把命保住了。這些孩子由於各自年紀、體質等的差異,病情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可以確定可以徹底解毒的。隻要秦泰夫妻確定毒素的類型,就可以會同太醫院的禦醫們配製出解藥,服用對口的解藥後不久之後就可以徹底解毒了。
太醫和刑部的人手上各有一小塊當時坤寧宮案發現場遺留下來的點心,秦泰小心翼翼地從兩塊點心中各自切下一小塊。一塊點心被秦泰徹底碾碎後,放入一個有怪味的藥瓶裏麵,和一些藥水混合在一起。剩下的一塊點心,秦泰交給妻子展小小,展小小把點心裝入一個密封的小鐵盒裏麵。秦泰告訴大家,這瓶藥水是他們平時檢驗毒素時常用的藥水,一般的毒素可以通過這個檢驗出毒性。要是這瓶藥水沒用的話,再想辦法用其他的辦法檢測點心裏麵的毒性。
對於秦泰的回答,一些人神情上輕鬆了一些,但是更有幾個人神情反而凝重起來。秦泰夫妻也知道這些人的想法,秦泰的回答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王皇後。孩子們中毒後,大家都把責任推給了王皇後和王皇後所在坤寧宮的下人身上。王皇後曾經辯解過,可能這些孩子們實在來坤寧宮之前已經中毒了,或者是吃了其他孩子給的點心才中毒的,不一定是坤寧宮的點心有問題,更加不是她王皇後下毒的。現在秦泰的結論至少有兩點針對王皇後,第一,孩子們不可能全部一起在自己家裏吃了同一種點心,剛好這同一種點心裏麵下了同一種毒藥。第二,秦泰說這個毒性很強發病快,孩子們是在坤寧宮發病的,之前在坤寧宮至少待了有近一個時辰了。也就是說最大的嫌疑對象隻有這個坤寧宮,王皇後是坤寧宮的主人,無論如何是脫離不了關係的。刑部的人更加清楚一點,當時命案發生後,刑部第一時間趕到後,曾經詢問過在場所有的清醒著的孩子和大人們。大家都說自己基本都沒有帶電信來坤寧宮,就算有點心帶過來的,也沒有拿出來給孩子們吃過。因為王皇後為了招待大家和孩子們,準備了不少的茶點,有了這些禦廚們精心準備的茶點,大家帶來的點心哪裏拿得出手呢。這就更加證明孩子們中毒的原因來自於坤寧宮的點心,孩子們不光死在了坤寧宮,而且是吃了坤寧宮的點心才死的。這下子王皇後要有大麻煩了,不要說是小皇帝本來就不待見這個王皇後,就算小皇帝想保王皇後也很困難了。畢竟死的孩子不光是小皇帝的女兒,還有兩位大臣的孩子和親王的兩個兒子。
自從發生孩子命案後,太醫就被第一時間叫過來救治孩子們。所以這些太醫們是第一批接觸中毒孩子的人,當然也是參與調查命案的一方。可是他們除了緩解一些中毒較輕的人的病情外,幾乎其他什麽作用也沒有,小皇帝這才把他們換下來,由比較有經驗的東廠接替太醫院的禦醫們繼續查案。但是凡事接觸過孩子們的太醫不但要對外守口如瓶,而且要做好隨時接受詢問的準備。
秦泰一到現場就要當時太醫和刑部的人開具的屍體初步檢驗報告。刑部的屍格也就是檢驗報告有的,但是秦泰需要親口聽太醫陳述孩子們中毒發病時的表現。小皇帝就讓人把太醫院的禦醫們全部叫過來,第一是為了便於秦泰隨時詢問,第二也是為了讓這些太醫們多學點本事。
太醫們不知道自己差點闖禍了,他們一起給小皇帝和皇太後請安。小皇帝沒有心思理會他們,就讓他們進去旁觀秦泰的屍檢,同時下令裏麵的人都要配合秦泰夫妻。凡事秦泰夫妻要的東西需要第一時間準備好,凡事秦泰夫妻要問的問題都必須盡力回答,凡事秦泰夫妻要大家配合地大家必須無條件遵從。
當太醫們走進冰窖的時候,當他們接過錦衣衛守衛送上來的棉衣的時候,他們有點被現場的氣氛嚇唬住。因為冰窖裏麵比較冷,所以裏麵的人都穿上了棉衣,目的就是防止受寒生病。但是這些人因為小皇帝等人不在場,所以變得比較放鬆,有的人從專業角度提問,秦泰夫妻一邊屍檢一邊盡量回答大家的問題。這些都是破案方麵的高手,平時很少有時間在一起交流和相互學習。借著這個機會他們紛紛向秦泰夫妻這種最頂尖的專家請教相關領域的問題,有的也抱著看秦泰夫妻笑話的態度,故意提出難題刁難秦泰。秦泰夫妻不但不生氣反而耐心的解答和指點大家,這讓本來就有點尊敬他們夫妻的人更加佩服秦泰夫妻了。
太醫們馬上融入了討論之中,因為他們也有不少疑問想要請教秦泰夫妻,特別是秦泰這個多方麵的能人。太醫甲的問題是為什麽孩子們同時吃點心,但是發病有先後?太醫乙的問題是為什麽有的孩子吃了點心中毒比較輕,有的孩子吃了之後馬上死了呢?太醫丙的問題更加尖銳,他的問題是為什麽吃得最多點心的潞王長子反而比吃的很少的公主堅持久呢?太醫們還有一個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們到底中了什麽毒?其他幾個還沒有死的孩子能不能徹底解毒康複?
秦泰夫妻看了刑部的屍格,又聽了太醫講述的發病過程之後,停止了手頭解剖屍體的工作。因為秦泰夫妻發現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因為這裏是冰窖的問題。孩子們的屍體放在冰窖裏麵,雖然可以保證短時間內屍體不腐爛變質,但是內部已經冰凍了。血液不流動、內髒已經結塊、腸道已經腐爛變形、屍體體內的毒素不是已經流失就是進入了內髒器官裏麵無法辨認,屍檢已經失去了應有的作用。這個結果秦泰夫妻不是沒有想到,但是沒有想到這麽嚴重。
原來宮中的人擔心孩子們放在冰窖裏麵依然會發臭,這樣的話小皇帝就會責怪他們辦事不利了。輕者把他們狠狠打一頓,重者殺了他們的可能都有。為了他們屁股不開花,為了他們的吃飯家夥不搬家,他們自作聰明地把孩子們的屍體直接放在了大冰塊上麵冷凍。這麽做雖然保證了屍體外部完好,但是內部所有的有用證據都已經破壞了,失去了保存屍體的最終目的。
秦泰夫妻一邊為最後最有力的證據消失趕到失望,一邊還要為自己擔心。因為第一個做屍檢的死者是小皇帝的女兒,他們已經把小公主的屍體解剖了。現在要是去告訴小皇帝,屍檢沒有用了,其他死者不用解剖了,小皇帝一定會受不了的。潞王夫妻一定會很高興,其他死者的家人也會鬆一口氣,可是小皇帝會怎麽想呢?秦泰夫妻不能把破案的流程一五一十告訴小皇帝,不能告訴小皇帝因為小公主是第一個死的,所以第一個解剖的屍體必須是小公主。小皇帝不會聽,也不會理解秦泰的做法。小皇帝甚至於會懷疑秦泰夫妻是故意的,目的就是針對小皇帝,報複小皇帝把他們夫妻關押在了永安寺。
秦泰夫妻對望了一眼,做好了等會被小皇帝責罰甚至於打一頓的打算。秦泰把收尾工作交給了妻子展小小,由展小小為小公主縫合傷口,換上幹淨的衣服,讓小公主走的時候整齊一點。這也是秦泰夫妻對死者最後的尊重,就算這個小公主不懂也要這麽做。秦泰一邊換下工作服,一邊解答大家的提問,用比較聽得懂的表達意思告訴在座的大家。
秦泰首先回答太醫們提出的最後兩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最重要的答案。秦泰通過仔細觀察死者表象、分析太醫的陳述和刑部的屍格,基本確定孩子們的發病原因。第一,孩子們的確中毒了,死者死於毒性發作。第二,孩子們中的毒都是同一種毒,排除了孩子們各自在家中毒的可能。第三,這種毒毒性比較猛,可以中毒後到發作不會超過一炷香時間。一炷香時間換算成現在的話,大概一到兩刻鍾也就是十五分鍾到半小時左右。鑒於太醫的陳述和孩子們發病時的狀況,基本可以確定孩子們實在王皇後的坤寧宮吃了同一種點心才發病的。
由於太醫們及時給每一個吃了有毒的點心的孩子們灌下了綠豆湯,緩解了毒素中和了藥性。所以除了幾個來不及救治,藥性來不及中和就走了的孩子之外,其他的孩子基本都把命保住了。這些孩子由於各自年紀、體質等的差異,病情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可以確定可以徹底解毒的。隻要秦泰夫妻確定毒素的類型,就可以會同太醫院的禦醫們配製出解藥,服用對口的解藥後不久之後就可以徹底解毒了。
太醫和刑部的人手上各有一小塊當時坤寧宮案發現場遺留下來的點心,秦泰小心翼翼地從兩塊點心中各自切下一小塊。一塊點心被秦泰徹底碾碎後,放入一個有怪味的藥瓶裏麵,和一些藥水混合在一起。剩下的一塊點心,秦泰交給妻子展小小,展小小把點心裝入一個密封的小鐵盒裏麵。秦泰告訴大家,這瓶藥水是他們平時檢驗毒素時常用的藥水,一般的毒素可以通過這個檢驗出毒性。要是這瓶藥水沒用的話,再想辦法用其他的辦法檢測點心裏麵的毒性。
對於秦泰的回答,一些人神情上輕鬆了一些,但是更有幾個人神情反而凝重起來。秦泰夫妻也知道這些人的想法,秦泰的回答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王皇後。孩子們中毒後,大家都把責任推給了王皇後和王皇後所在坤寧宮的下人身上。王皇後曾經辯解過,可能這些孩子們實在來坤寧宮之前已經中毒了,或者是吃了其他孩子給的點心才中毒的,不一定是坤寧宮的點心有問題,更加不是她王皇後下毒的。現在秦泰的結論至少有兩點針對王皇後,第一,孩子們不可能全部一起在自己家裏吃了同一種點心,剛好這同一種點心裏麵下了同一種毒藥。第二,秦泰說這個毒性很強發病快,孩子們是在坤寧宮發病的,之前在坤寧宮至少待了有近一個時辰了。也就是說最大的嫌疑對象隻有這個坤寧宮,王皇後是坤寧宮的主人,無論如何是脫離不了關係的。刑部的人更加清楚一點,當時命案發生後,刑部第一時間趕到後,曾經詢問過在場所有的清醒著的孩子和大人們。大家都說自己基本都沒有帶電信來坤寧宮,就算有點心帶過來的,也沒有拿出來給孩子們吃過。因為王皇後為了招待大家和孩子們,準備了不少的茶點,有了這些禦廚們精心準備的茶點,大家帶來的點心哪裏拿得出手呢。這就更加證明孩子們中毒的原因來自於坤寧宮的點心,孩子們不光死在了坤寧宮,而且是吃了坤寧宮的點心才死的。這下子王皇後要有大麻煩了,不要說是小皇帝本來就不待見這個王皇後,就算小皇帝想保王皇後也很困難了。畢竟死的孩子不光是小皇帝的女兒,還有兩位大臣的孩子和親王的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