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新管家上崗,趙家村的其他人全都帶著王老爺的厚禮離開了。


    他們也沒幹過什麽伺候人的活啊,不過好在在村裏都是做慣農活的,王老爺對他們這麽好,他們也是很羞愧的。


    邵從文心急如焚,但是還要忍著不能表露出來。


    不到天黑,一行人就回到了趙家村。


    人家都說久別勝新婚,趙家村的村民們也有這種感覺,回村了看哪都順眼。


    邵從文跟大家分別之後,就去找少爺稟事。


    可是莊子裏一個人都沒有。


    他隻好退出來去了不遠處的村民家。


    “得柱,少爺呢?”


    “去陽城了!少爺弄了一家酒樓,就開在寶裳樓那條街上。”


    趙得柱說完,又覺得形容的不恰當。


    “也不是酒樓,但是吧也是吃飯的地方,你明兒去陽城就知道了。”


    陽城,美食屋。


    清瑤開的確實不是酒樓。


    她是開的小食城。


    還攛掇趙家鎮上那家賣香料的搬倒了陽城了,就在美食屋不遠處的地方。


    美食屋主要就是賣小食的,像酸辣粉,土豆粉,拌飯炒飯石鍋拌飯,小籠包,鐵板豆腐……


    兩個人一個窗口,一個窗口隻賣一樣。


    鋪位設了三十多個,再空餘出來幾個對外招商。


    畢竟清瑤這些都是後世的口味,而有一部分饕鬄客就喜歡原汁原味的東西。


    反正各具特色,可謂足不出門,便可嚐盡陽城美食。


    而且目標消費群體的鎖定範圍更加廣泛。


    美食屋一共三層,第一層是堂食,不分男客女客,而二樓分左右樓梯,中間不通,右邊是女客專區,畢竟古代的女人想吃個零食都擔心被人盯著看。


    <a id="wzsy" href="http://www.2kxiaoshuo.com">2kxiaoshuo.com</a>


    這樣就能避免男女同席而坐的尷尬。


    因為男女客是分開的,互相不知道對麵是什麽樣子的。


    所以男客那邊跟樓下設計的差不多,女客這邊卻裝修的富麗堂皇。


    比如座椅是秋千椅,每張桌子邊上都圍繞著綠植,私密性是有的,還雅致別有一番情趣。


    吃完飯了,還有一個姐妹聊天的休息區。


    沒有什麽筆墨紙硯,倒是有一堆毛絨玩具和小擺飾,還有鬆軟的靠枕和軟塌。


    女客們不知道男客不是這樣的,男客們也不知道自己那跟大堂沒兩樣的二樓跟女客的不一樣。


    除了裝修不一樣,它還小!遠沒有隔壁的女客們那屋子大。


    而三樓就是包房了,給喜歡安靜的人準備的,不過有最低消費才能上的。


    而且美食屋與別處收費不同,它是先給錢後上菜。


    點餐製度也不也一樣,每層的大廳裏都刻有菜譜,不單單隻有菜名,清瑤還找了畫師把成品畫了下來,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什麽樣子的,不用擔心不識字。


    每樣吃食的下麵都寫上主材料是什麽,防止有過敏或者不吃的。


    客人們一目了然,喜歡哪個就可以去一樓對應的窗口點餐了。


    反正美食屋一經宣傳,就徹底火了。


    最出名的竟然是美食屋裏的盒飯。


    一個餐盤,有幾個小格子相隔,可以打不同的飯菜。


    點一道菜,一個人吃,就嚐不了別的了,盒飯就不一樣了,你可以嚐很多樣菜,還能吃的完。


    盒飯的推出,簡捷,方便,可口,時間短,還隻花一份的錢。


    吃飽了,還有冷飲跟果酒可以當做飯後甜點。


    美食屋成了陽城津津樂道的話題,美食屋就挨著娛樂城。


    吃完飯了想去玩一會兒,隔壁就是!


    紙牌下棋吟詩作畫聽書聽曲應有盡有!


    清瑤還推出了外帶服務,有兩種方式,如果食客們自帶餐具來,就可以直接帶走,第二種則是需要客人交付木質餐盒的費用,第二日或者過幾日來退餐盒的時候,錢還退給客人。


    這食盒的創意還來自古人呢。


    花國食盒的規格和種類很多,像花國的文人雅士出遊的食盒裏,除了吃的,還會裝上筆墨紙硯、書籍手稿。


    婦人的食盒裏甚至會裝上梳子、銅鏡。


    當然這也不一樣是女人的特例,男人們因為蓄著長發,總需要整理下頭發和衣冠。


    此時,食盒大概相當於“梳妝盒”。


    清瑤就是在此得到了啟發。


    特製了一種能放下餐盤的,刻上小胖人的標識拿來當外賣盒子。


    而所有的餐具全都刻上了小胖人的標識,讓人吃個飯都時刻感覺到廣告的存在。


    清瑤還特別注意衛生,做飲食的,一定要注意這方麵。


    美食屋裏所有人都統一著裝,衣服上邊照例縫著基本身份牌。


    員工們都帶著薄布做的口罩,兩人負責一個窗口,一人隻管做菜,另一人隻管傳菜上菜收費和招攬客人。


    還有員工推著個小車子來回收餐盤收拾桌子。


    新奇有趣,多種沒見過的小吃,還有餐後甜點,簡直是老少皆宜,更別提隔壁的娛樂城。


    簡直是不用等到節日便可天天享受,天天似過節。


    所以,讓清瑤沒想到的是美食屋反而是幾個產業中盈利最快的。


    果然……花國人是吃貨。


    現在大街上到處都在談論美食屋,連帶著小胖人名下的其他產業都被提起來了,現在如果你沒去過美食屋,簡直是格格不入。


    值得一提的,支持小胖人的女性占了多數。


    倒不是說美食屋就真的無可挑剔,主要還是古代人民的娛樂生活,對女性太少了。


    男子玩的還是十分多的,女兒家就諸多限製了。


    現在有個地方專門讓女***自己,又不惹人非議,畢竟清瑤的保護措施做的很好。


    好多的夫人小姐們十分支持美食屋。


    就算不敢在外邊吃飯的,也可以來這裏打了飯就走,回家再去享用,方方麵麵的細節做的十分貼心。


    出了門,不遠處就是寶裳樓,對麵就是首飾店,想休息還可以來娛樂城,手帕交聚個會,都不用出這一條街。


    而客人吃剩下的未動的飯食,或者剩了多半的,清瑤也會挑揀出來,安排人小桶分類放好,就放在後門處不遠的拐角。


    第二天早上再去收桶清理幹淨。


    在古時候,由於各種天災人禍,很多人都無以為生,賣妻子兒女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什麽都沒有了之後就隻好去當乞丐,乞討為生。


    當然,這之中也不乏那些因為吃喝嫖賭而傾家當產也想不勞而食的人。


    清瑤沒辦法去一一分辨,隻能盡自己所能,她聽說古代的乞丐有一類人也不似那麽弱勢的,雖然不似電視劇裏演的成立丐幫什麽的,但是也有一些搗亂的。


    有些乞丐挺厲害的,滿嘴的吉利話,為的就是討個彩頭,多拿幾個銅板。


    當然,這些乞丐在行乞的時候也有碰一鼻子灰的,唱了半天,老板半點表示都沒有。


    如果是這樣,乞丐當場就不高興,那麽他接下來唱的詞就不會是什麽好詞,這樣,老板為了封口,依然會掏出一些錢來打發他們不給錢就在門口不走的。


    清瑤還沒遇到這樣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總把好的一些剩菜剩飯放在後門的事。


    小胖人名下的店鋪還沒遇見過一例來搗亂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養家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勝過所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勝過所迫並收藏穿越養家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