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瑤開始從趙家村調人手準備大刀闊斧的改革王家鎮。


    這邊同樣開始建起了廠子,對王家鎮的百姓開始擴大招工,另外冬天趁著不種植了,明年的種地改革也要同步進行,一些不利於種植的土地就要及時改種別的。


    發明的利於農事的工具也要開始發放了,同時全民讀書認字也要從娃娃開始抓起,這邊建立分校的計劃也要逐步開始推進。


    <a id="wzsy" href="http://m.2kxs.la">2k小說</a>


    招工與建廠同步,清瑤打算擴大陽城的製衣廠跟布廠,再擴大趙家鎮的衛生廠,然後把榨油坊挪到王家鎮來,然後在各大城離統一開一樣的店鋪,隻分陽城美食城店,趙家鎮美食城店,王家鎮美食店。


    這樣整個花國最南邊的涼城地界,清瑤就可以稱之為霸主了,而沒有商鋪可以比肩了,外來的商鋪就要掂量掂量是否能鬥得過她這個地頭蛇了。


    明年的全國推進計劃,就不用穩紮穩打了,根基打牢了,便不用小心翼翼的走了,完全可以一起推進兩個城,齊頭並進,還能起到相互比賽激勵的作用。


    從陽城開始算,到她求學的宿城,這中間至少有十三四個城池,各個都比陽城大,清瑤想要搶占市場就需要強大的財力跟資源支持。


    反正她現在也沒什麽要花錢的地方,幹脆都投進去,再加上王家在手了,也算一個添力。


    不出一年就能發推到宿城,修路這個事,清瑤也沒放棄,這可是進紮一座新城的敲門磚,哪個城的知府縣令會嫌棄有人給自己添加政績呢。


    愛屋及烏,對企業的發展也是好事,所以做慈善是百利無一害的事。


    過了年,清瑤就算是正式滿十八歲了,按以前算是成年了,才剛上大學,現在都已經是好幾個工廠的,養著好幾千人的老板了。


    清瑤順完了事業,又想起了自己那糟心的心事,唉,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


    就這樣,她哪裏敢恢複女裝啊?


    前頭朝廷命官的頭銜扣在頭上,後有一個島的人嗷嗷待哺,她可太怕了,不能暴露,堅決不能暴露!


    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飛逝而過,轉眼便大了過年前夕。


    新入職的人還不覺得如何期盼,可是老員工們,尤其是參加過一期的年會的老員工們,是進了臘月就開始盼了。


    盼星星盼月亮是終於盼到了年跟前,管後勤的開始采買糧油米麵了,今日的王氏小胖人早已不是去年剛發展起來的它了。


    小胖人的規模擴大了不止一倍不說,員工也是增加了不少,今年的年會地點要還是在趙家村開,那個小小的食堂便有些放不下了。


    這個地點清瑤也沒將就,幹脆重新建了一個會場在涼城的郊區。


    以後清瑤的店鋪越開越多,開年會這種事,隻能分會場了,比如南方都在涼城,中部建一個,南方的在年尾開,中部的在年中開,畢竟路上的時間能走上一個月去。


    唉,古代的車馬交通真是耽誤事,她又想起了越家掌管漕運一事,要是自己能把漕運控製在手裏就好了,即使不控製,隻要能順利運貨,也能節省一半的時間。


    可是一旦接受漕運,她的身份就瞞不住了,這可真是貪婪背後的憂傷。


    但是比起遙不可及的火車,顯然水路的開辟是能有可能達到的。


    不過,如果她的事業能拓展到北方去,也不是不能考慮一下“有軌馬車。”


    可惜她的職權不夠大,要是職權夠大,便可以設置官道,讓有軌馬車接力起來,普通馬車運力太小,有軌馬車就不一樣了,可以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運貨運兵。


    也可以用於挖礦啊,運輸糧食啊,車子建的結實點,將貨物運送到相距數公裏外的地方都是可以輕易實現的。


    在一些地方,比如下坡路,可用一些刹車裝置調整車子的行駛速度。


    就是吧,在返回上坡路上,就麻煩了點,必須使用馬匹將空車拉回。


    如果在下坡時讓馬也搭乘於車上,就可以大大地減輕馬匹的疲勞,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這種就比較適用於從山上往下運送石材跟木材。


    除了拉貨還能拉人,比如準備兩駕馬車,開有前後車門供乘客上下,隻需要修建嵌入式凹形馬車軌道便可。


    但是這需要內輪緣凸出的鑄鐵車輪和鐵路道岔,內輪緣凸出時,鐵軌自身就能約束車輪位置,道岔係統則是有些難了,清瑤不覺得自己能搞出來,所以還是一條直線拉直了比較靠譜。


    不管怎麽說,先過好眼前的日子才是正事,沒準哪一天她用不上漕運了,也用不上有軌馬車,就能把火車弄出來。


    這個先記下,等王家鎮這邊開始建設,她就研究一下這個有軌馬車,爭取在王家鎮試行,以後有小胖人的地方就讓交通變成不再阻礙百姓們出行的希望。


    王氏小胖人臘月忙的飛起,每個人幹活都勁頭十足,好似有什麽大事發生。


    新入職的一打聽,便知道這是小胖人的傳統,最後一天把假期需要的東西準備出來,這樣再開工的時候就能省點事。


    雖然不明白年會是什麽,為什麽大家都十分亢奮的樣子,但是大家都被這種情緒感染了,紛紛有樣學樣,提前一天完成了工作量。


    在臘月二十六這天下工後,便宣布了從臘月二十七開始放假,一直放到大年初八上班。


    小胖人所有的員工都激動的歡呼起來,誰家的店鋪也沒這麽放假的,基本上放個三天算是好的了。


    雖然還要值班,輪換著上班,但是這假期也是別人家的雙倍了。


    各大管事連忙讓大家安靜一下,宣布了年會事宜。


    原本定的計劃是今年因為人太多了,采用的是自願原則,工廠雇傭的車隊停在各大城門口,想要參加年會的員工早上便要在規定的時間點上車,超過時間則不等候。


    從各地出發到涼城約莫要走上一白日,當天肯定是回不來了,二十七這日肯定都會花費到路上,二十八日開半天,吃完了中午飯往回走,到家門口都快半夜了,那時候都宵禁了,肯定不現實啊。


    所以清瑤隻能選擇暫時不去涼城開年會,分開兩場年會,陽城開一個,趙家村開一個。


    二十七這天在陽城開,二十八這天便在趙家村開。


    照例是殺豬宰羊,購買年貨,人人手裏忙著,臉上卻露出喜悅的神色。


    等到二十七開年會的那天,大家雖然像往常一樣統一著裝工服,但是因為不上工的原因,男員工可以不帶帽子了,女員工也可以帶帶首飾了。


    照例是一通業績盤點,領導發言,等這一切一過就到了抽年貨環節。


    大家都磨拳擦手,暗自祈禱一會兒抽獎抽到自己。


    今年的獎品較之去年更豐盛也更有趣味。


    比如增加了一個特殊獎,是帶薪休假一個月。


    五等獎就是兩匹時下最流行花色的布,四等獎是五等獎加兩個厚實的棉衣,三等獎是四等獎加五等獎加兩床厚實的棉被,二等獎是五桌迎客來的上等宴席加三等獎四等獎五等獎,一等獎是全套家具外加從五等獎到一等獎。


    而這些獲獎的人數,五等獎五十人,四等獎四十人,三等獎三十人,二等獎二十人,一等獎十人,這獎項不可謂不大。


    別忘了年會有兩場,二十七號陽城開,二十八號趙家村開,一共才一千多人,兩邊光送獎品就送出去四分之一了。


    扣除這些還有人人都有的四樣年貨,兩匹布,兩桶油,兩袋米糧,二兩銀子。


    陽城的小夥伴們都有經驗,因為離得近,就不用馬車,所以吃完了中午的上等宴席,這些人的家人早就在外邊等候多時了。


    一看搬著這麽多東西出來,早就臉上樂開了花,也有家人比較少的或者自己一個人的人家,不得不先把東西放在工廠,然後一趟一趟運回去。


    小胖人再次成為了陽城走親訪友的話題中心。


    陽城的年會開完了,就輪到趙家村了。


    這人就都是周邊的村民和自己人了,今年還要加上王家的人來參觀,因為工廠剛開始建設,暫時還沒有來自王家鎮的百姓,隻有王家的下人跟掌櫃。


    一輛一輛馬車行駛在平穩的路上在村子口停下了。


    王大富坐的是清瑤的專屬馬車,基本上沒有顛簸的感覺,所以在馬車裏睡了個昏天黑地的。


    王家的下人跟掌櫃本身是很有優越感的,畢竟曾經的王家在外邊提起來,別人都高看一眼,四少爺說要帶大家去觀摩一番,去過的人都神色莫名,沒去過的人心裏其實隻有一種看熱鬧的感覺。


    可是下了馬車就不一樣,單單看道路兩邊將路照的通亮的玻璃燈就知道了。


    然後這個村子竟然全都是獨門獨院的二層小套院,這是村子?


    欺負他們沒見過世麵嗎?


    雖然不是常見的院落布局,但是卻是不需要用火盆取暖,進屋就十分暖和,並且使用過的廢水也不用出去倒掉,屋裏就有倒水的地方。


    聽說整個村子下邊都是挖空的裝的排汙水的管道。


    管道是啥他們不清楚,但是整個村子挖空了他們可聽明白了,這得是多大的決心願意把銀子花在這上邊啊!


    這邊要數王大富最目瞪口呆,當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嗎?


    貴人的女兒就是比旁人厲害,王大富這瞅瞅那摸摸,一副新奇的樣子,看見家家戶戶都用著透亮的琉璃,嘴裏不停的咂舌,是不是乖女兒被貴人給認回去了?


    要不哪裏來的這麽多銀子弄這個?王大富根本不知道養女的芯子早換了,他自然會這麽想。


    羅子嬌也十分震撼,聽說這一村子人都喊四弟為四少爺,難不成一村子都是四弟的下人?


    怪不得王家的店鋪啊,下人啊,這人也不放在心上,還說十年便要發還賣身契,想來是不放在眼裏吧。


    不怪趙家村給大家財大氣粗的錯覺,實在是很多東西對於趙家村的村民來說司空見慣了,但是對於不常見的人來說就覺得是高大上了。


    因為到達趙家村的時候就已經中午了,所以先安排了吃飯。


    這飯菜是按照年夜飯的標準備下的,菜名起的也十分吉祥喜慶,什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歡聚一堂,壽長百年,金玉滿堂,五福臨門,年年有餘,竹報平安,團圓水餃,紅紅火火。


    就是打飯方式有點特別,一人發一個方形的飯盤子跟一雙筷子,排隊去窗口輪流打飯。


    打多少吃多少,不許浪費,吃完飯自己拿著盤子跟筷子去洗碗去刷了,然後放在寫名字的空架子上。


    然後所有人都撤出到外邊圍著村裏慢慢走消食,走了一圈回來,餐廳就被收拾一新了。


    桌子上還擺放著琉璃瓶裝的果汁,邊上還有各色糕點跟瓜子。


    年會正式開始了,照例是先盤點業績。


    台下的王來進越聽臉色越差,什麽造紙廠,衛生廠,榨油坊,製衣廠跟布廠,暖寶寶製造廠還有各種店鋪,美食城娛樂城,酒樓……


    居然還有閑錢開什麽養老院,孤兒院,學堂


    王來進聽的是目瞪口呆,他氣衝衝地問身旁的王大富。


    “爹,你是不是偏心啊,把咱們家的家產早就都給你了四弟啊!”


    王大富嗑著瓜子樂嗬嗬的聽著,聞言嫌棄的看了一眼自己親生的兒子,嘖,越看越不想要!


    “咱家就是全盛的時候也沒這麽大的家業,放心吧,不是你勞資給的。”


    王來進一噎,好像確實是這麽回事,不過,老四都這麽有銀子了,為啥還要來搶王家那點小小的錢財?


    “爹啊,那你為啥要把王家傳給老四啊?他都這麽富了,你給我啊,給我多好啊!我正好養家糊口啊。”


    王大富還沒等說話呢,一旁的羅子嬌便道。


    “養家?可別說笑了,你那個月例銀子都不夠你自己花的,給你?早晚敗光了。”


    羅子嬌現在也不靠王來進那點月例銀子了,她現在靠兒子女兒養,別忘了,清瑤可是給了侄子侄女三間鋪子並一些田地。


    王來進被倆人懟的,不敢說啥,可是這心裏就越來越不舒服了,爹偏心向著老四,娘子跟孩子竟然也站到老四那邊去。


    王來進不大的腦容量便思考起一個問題……難不成,他根本就不是王大富的親兒子,隻有老四才是?


    或者自己也不是雨兒跟燕兒的親爹,老四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養家小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勝過所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勝過所迫並收藏穿越養家小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