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教,脫胎於神洲佛門大宗淨土宗,此宗出自佛門聖人阿彌陀佛所創極樂淨土,因此,這白蓮教可謂背景深厚。


    隻是,白蓮教如今的日子可過得不大好,著實是羅教勢大。


    羅教與白蓮教的關係特別奇妙。


    羅教的經意有部分取材於白蓮教的教派經義。


    甚至羅教未拜無生老母前,拜得就是白蓮教的彌勒佛,而後才改為無生老母。


    因此,兩教雖算是同出一源,但卻又相互敵視著。


    隻是羅教起勢早,而今已經糜爛整個江南,且還占了江南的大片好山好水,立了國,與大明朝廷分庭抗禮。


    白蓮教隻能躲入這東南一隅,和這些零散叛軍爭奪羅教暫時不願理會的殘羹冷炙。


    若非大明朝廷保有元氣,雄踞北方,羅教為與之抗衡,且謀奪北方,隻能先行放下江南的東南與西南兩角了,否則哪有吳王得勢的機會,揚關真靈蒙昧之時又怎會換大王旗三次。


    現如今白蓮教糾結來的軍隊又在何方呢?


    離此也不遠,就在吳軍大營西方百多裏地處。


    而吳軍也早就知曉此地為白蓮教所占,並非一無所知。


    至於怎麽將吳軍引向白蓮教之處呢?


    簡單易爾。


    隻是白蓮教後頭就是淨土宗,淨土宗為神洲佛門二宗之一,內有佛門大能,揚關所知便有金身二十位,菩提五位,而且極樂淨土便在地仙界,淨土內更有諸多金身和菩提,甚至還有佛陀佛祖,諸位佛門大尊,以及世尊如來。


    這麽一方極樂淨土,也隻有兜率宮中的太上老君下場才能匹敵了。


    但據說太上老君已與世尊如來鬥法一招,如今正在醞釀第二招。


    誰也不知祂們的第一招在何年何月各地發出的,隻是那些位不朽大尊有所感應,然後有幾位說漏了嘴,被外頭人知曉了這事。


    <a href="http://m.baimengshu.com" id="wzsy">baimengshu.com</a>


    揚關左右思慮一番,考量一番後,最後決定將吳王的兵鋒指向白蓮教。


    不過想來這吳王也不敢派兵去攻打白蓮教。


    而且他麵前還有那麽大個目標——淞城。


    吳軍著實脫不開身來。


    隻能將兵鋒直指前方——淞城。


    ...


    噗噗!!


    鄭道士剛說完話,忽然就踉蹌兩步,手指方向掉了個頭。


    "西方!"


    "西方?!"


    "..."


    行宮內寂靜下來。


    "緣是白蓮教那幫妖道。"聞道士適時嚷嚷起來。


    仿佛福至心靈,就該有此一聲呼喊。


    "白蓮教?"疑惑。


    "白蓮教!"認真。


    "為何?"


    "因為...不想我們奪下淞城...吧。"聞道士磕磕巴巴地說道。


    "你確定?"毒士出聲。


    聞道士挺起胸膛:"確定。"


    "嗯。"毒士點點頭。


    "若是白蓮教的妖道,鄭道長,你可有把握破之?"吳王與毒士換了眼神,然後看向有些尷尬的拍著自己身上的灰塵的鄭道士。


    "...自然是有的。"鄭道士雖然心虛,但知曉此刻不能怯場了。


    "不知是何大法?"吳王迫切追問。


    鄭道士有些尷尬了。


    他就煉了三門大法,一門祈天,一門燎原,一門土遁。


    祈天之法先前已經用過,燎原之法便是火燒火燎之術,至於土遁,就是遁地,一日可行五百裏。


    "還請吳王再為貧道設壇,貧道再開法壇,向天再借大法。"鄭道士硬著頭皮說道。


    他感覺這次的事怕是不簡單,每走一步都讓他心驚肉跳的。


    "可。"吳王立即就應允下來。


    在他眼中,鄭道士或許有本事,但本事不夠大,所以方才那場毒雨才戛然而止。


    當然,若是這次鄭道士開壇做法沒給個好答案,吳王也不會讓人亂刀砍了他,還是會給他機會,收到手邊做個隨軍軍師,就如那聞道士一樣。


    ...


    "狗剩,狗剩。""老兵"又來呼喚。


    揚關對這個稱呼並不感冒,不過名字終究隻是代稱,他若不認也就是兩個字而已,若是認了,那這世上有人以這名字向他求法,他便能隔千萬裏回應一番。


    "清水喂後三刻便會醒來。"揚關自然知曉他們想問什麽,先就給了答案。


    "哦哦哦。"老兵應著。


    此時的破廟中已經躺了七人,都是先前被毒雨淋到的逃兵。


    這些逃兵也不知個方向。


    他們本來是追隨狄王的,而這位狄王就是占了淞城這一帶的反王諸侯。


    狄王手下有兵馬五萬,百戰之兵僅有一萬三千,這些兵馬分了三將,每一將領兵四千,他自己手下則有兵一千,皆是矮馬騎兵,在這南方山嶺頗為厲害。


    但仍不敵吳王手下兵馬,被吳王大軍一包,就被剿了大半人馬,最後費了大勁才突圍,然後軍隊自散,揚關等人就與大部隊走散,成了個逃兵。


    狄王將主力潰兵帶回淞城去,準備對抗吳王的大兵壓境。


    據城而守,吳王那些人馬定然打不下淞城。


    隻能走圍困一途,淞城中這些年雖然也久經戰事,但是城中糧食的儲備仍然足夠三十萬人吃上三月。


    吳王也不是打沒準備的仗的人,派了斥候和間諜查得淞城中的情況,因此才會想到這番策略,想以這旁門左道之法將淞城拿下。


    隻是這旁門左道之法也不成了。


    接下來也就剩強攻一途了。


    "你們回淞城去吧。"揚關忽然朝"老"兵等人說道。


    "老"兵等人奇怪地看著他。


    他們好不容易逃出刀兵之禍,為何要回去。


    他們本來就是炮灰兵馬,首先衝鋒敵方軍陣的就是他們,炮灰死傷自然最多,他們能活到現在全靠他們惜命,腿腳不"利索"才挨到現在。


    "回淞城,把喂清水解毒的消息帶回去。"揚關接著說道。


    "這..."逃兵們猶豫了。


    揚關撣撣灰,身形便消失在原地了。


    ...


    瑟瑟發抖。


    一群狐狸在一片殘垣斷壁間團團抱住,不敢動彈。


    這並非是方才的那場雨。


    雨雖毒,但害不到它們,畢竟它們是狐狸精。


    真正讓它們恐懼的是抓他們來這兒的大妖怪。


    以及此地乃...


    蘭若寺!!!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8月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8月12並收藏開局就是元神老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