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巢禪師朝著揚關拱拱手,微笑麵對:“道友天外來,將得自在身,何故摻此亂,徒惹騷擾事。”


    揚關此刻想壓這大五行絕滅光都不成了,且心底在這須臾之間就想清楚一切。


    頭尾相連,上溯至一百八十七年前,他得這大五行絕滅光之日。


    此法所得並非意外,而是早有定謀,推往前,就是洪荒之年就有準備,或者隻是借了那洪荒碎片來傳授此法給他,好讓他壯大此法,並讓他將此法帶入此間來。


    可為何要斬烏巢禪師?揚關不明原因,但那等存在要做什麽事又豈是揚關所能妄自揣度的。


    說不得洪荒之年就已經有矛盾,隻是外人不知罷了。


    亦或者,烏巢禪師攔了那位的路,所以那位就要斬了我烏巢禪師。


    隻需有那麽一種因由,就足夠這等存在下定決心布局千古。


    “來吧,我已備好,隨時受死。”烏巢禪師的尺蠖之身張開四肢,仰著脖頸,隨時引頸待戮。


    大五行絕滅光突破了揚關的重重阻礙,最後從他的雙眼濺躍而出,射破虛空,毫光破乾坤,掃大千,泯滅烏巢禪師身邊的一切可能遁逃的路徑,空間,各個因果,各種思緒,這是定要絕滅掉烏巢禪師。


    而烏巢禪師渾不在意,就等著大五行絕滅光將他殺了。


    而後大五行絕滅光在烏巢禪師身上演成了五色氤氳氣,內蘊諸般寂滅末法殺劫之意,這就要把烏巢禪師覆滅。


    然後,烏巢禪師就隨著這大五行絕滅光一同化作了五色氤氳之氣。


    揚關瞧這一幕,怔怔的。


    也不知是否算借刀殺人。


    隻是烏巢禪師又是哪位?他至今還未能知曉其為哪位佛門大能。


    “阿彌陀佛。”玄奘一聲佛號將揚關從思慮中拉回。


    在場眾人此刻皆露出莫名其妙之色,但玄奘,孫猴子,豬八戒,白龍馬,似乎都從未見過大五行絕滅光將烏巢禪師打殺一般。


    為此揚關悄悄抽走孫猴子的一縷記憶,為了能抽走這縷記憶,揚關還費了不小力氣。


    他並未看到烏巢禪師現身,也為見著大五行絕滅光打殺烏巢禪師,隻深記得怨憤揚關這事。


    而後,揚關也不客氣,把玄奘的念頭,豬八戒的,白龍馬的,皆抽走。


    一一驗證後,便清楚他們受得異力,真就不記得此事。


    可是玄奘的反應終究是有古怪,怎的突然道一聲佛號來。


    “你非玄奘。”揚關正經瞧著麵前這個正直且肅穆的和尚。


    玄奘搖頭又點頭:“道友不是已經抽去貧僧的一縷念頭了嗎?”


    揚關默然。


    而後他再觀身邊,孫猴子已無見蹤影,豬八戒也沒了影蹤,白龍馬所在之地也隻剩下空氣一片。


    神識往上,往下,觀九天,歎九幽,掃盡一切。


    空空,寂寥。


    “為何?”揚關奇怪問道。


    “因貧僧。”玄奘答道。


    “和尚可否給我解答?”揚關問道。


    玄奘應道:“貧僧與道友於那本西遊記中所瞧見的一般身世,前身乃如來佛祖授業弟子,因修行出了障礙,不服如來佛祖之佛法,但又深受如來佛祖佛法感染,便轉劫而去。”


    揚關見他停頓,便多嘴一問:“所以此間便是和尚的轉劫身?”


    “貧僧不是,貧僧不過一道法身,寄存於大日如來世尊,貧僧以法身在大日如來宮中演這方洞天,意圖重塑本尊,重證本法尊,留待有用身,以待天時,爭道大千,好求取造化。”玄奘說道。


    “為何與我說清?”揚關皺眉問道。


    這事一聽就知道隱秘,卻被玄奘隨意說給他這個外人,這不是要滅口,就是要滅口。


    <a id="wzsy" href="http://www.bidige.com">bidige.com</a>


    而此刻,那道大五行絕滅光已經消失了,即使揚關仍記得其中經意,其中真經,也無法施展出三階道果仙術,至多施展二階仙術大五行絕滅光,以及諸多從大五行絕滅光中衍生所得的仙術。


    有感於此,揚關卻不失落,反而大鬆一口氣。


    可算是拜托那位的鉗製了,否則總感覺有事壓在心頭,就怕那位以此要挾著某種大事來。


    如今能去了這個心頭大患,揚關怎麽能不鬆一口氣。


    隻是沒了大五行絕滅光作為倚仗,揚關卻又難以抵抗一位道果老祖的戕害。


    玄奘似乎看出了揚關所思所想,隻道:“道友勿憂勿驚,貧僧而今也不過大夢一場,五行大聖也將大日如來世尊之法滅度,貧僧已失重歸之機。”


    揚關聽了,這才明白,這並不是要殺人滅口,而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隻不過,這等存在應該不會那麽輕易死去,或者說沒有死去的說法,應當是磨滅。


    玄奘本尊既然是如來佛祖弟子,五行大聖即使能夠磨滅祂,想必也會看在如來佛祖的麵子不會下此等狠手。


    所以玄奘也不過是這次失敗了,隻需等到下一個機會,再回來便是。


    至於方才那烏巢禪師,想來就是大日如來世尊之法,也是大魔祖所求的那道世尊氣機。


    隻是這縷氣機如今已經被五行大聖滅去。


    那些來尋覓這道氣機的道果老祖怕是都得失望而歸了。


    而這會揚關也明白為何大日如來宮會留在此地,為何宮中會有這一縷世尊氣機,顯然都是為了麵前這位。


    隻是,大日如來世尊既然要助玄奘一臂之力,又為何要將揚關人等都送入此方天地呢?


    玄奘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他雙手一合十,然後說道:“大日如來宮內諸天皆受世尊法旨,染我法,受我道,遵我誌,承我理,皆是西遊天地矣。”


    也即是說不管揚關他們落入哪方天地,都是而今這副局麵,都是這麽一方天地。


    因此,這樣的結果並不會因為揚關他們落入哪一方天地而有變化。


    “那滿天神佛是何意?”


    “滿天神佛皆為貧僧,貧僧之法已演三千,推舉先天,複返太初,可化諸位道友之名,但不可得諸位道友之真理。”玄奘答道。


    揚關聽了這話,心底有些驚詫,原以為這位隻是一尊證得智慧牟尼珠的佛陀,卻沒想到這位竟也是證得不壞的世尊。


    隻是此等存在卻也因道途有錯,尋了個寂滅,轉世投胎去,最後卻沒能功成,得了個寂寞。


    也是萬古寂寥惹人哀啊。


    不過想想前些時候還有一位祖龍坐化,洪荒之年的天帝歸來。


    “不知大和尚如今將何往?”揚關問。


    玄奘低吟片刻,然後才答道:“待天時。”


    揚關聞言也知意思,就不多問。


    也沒甚好問的,接下來的情勢大概就是玄奘隨著大日如來宮投往西方極樂淨土世界。


    祂之前留在此地定是大日如來世尊之意,好讓祂協助玄奘回歸,至於為何不隨著大日如來世尊去往西方極樂淨土世界,其中緣由揚關猜不見,畢竟世尊法旨,他一個純陽小輩如何能猜準。


    “此為劫數,世尊也攔阻不得,便讓貧僧自渡,奈何貧僧神通不濟,未能渡過。”玄奘已知揚關思維,直接就答道。


    “貧僧知曉你等來大日如來宮是為求取悟道機緣,貧僧也無甚可失去的了,便將貧僧前身所悟之大道去蕪存菁,通通授予你等吧,祝你等早日登得彼岸。”玄奘忽有說道。


    隨著玄奘話盡,揚關就覺隨身景致急轉變化,他出現在了一方巨大的殿堂之中。


    隻見這方殿堂之上滿是祥雲,以及羅漢菩薩。


    還有一尊端坐於金蓮之上佛祖。


    ‘那是……’揚關不敢深想。


    可是又不住得往下想去,是如來佛祖。


    他如此一想,就感應到那金蓮之上的佛祖大放光彩,無量的光,無量的恒常之數,無窮的法理,無盡的佛法,統統發揚而出。


    揚關卻不敢受,隻緊守自身,不敢妄動,身心皆懷於一心,元神法身皆匿入肉身大腦的最微小處。


    那玄奘和尚忒不地道,原以為是個好和尚,卻沒想到來此陰險之計。


    若真受了這佛法,從此便成佛祖之徒了。


    雖然成為佛祖之徒並非什麽壞事,佛祖可是造化聖人,世上唯三之一。


    隻是,可這佛祖之徒卻非尋常,乃傀儡倀鬼也。


    可做佛祖的“狗”也不錯,眾生求的不就是這個嗎?


    而且一般情況下,佛祖收不收都是個問題,現在有這等機會,怕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撲上來強,倘若是佛門弟子,那更是涕淚縱橫,恨不得召來自己的十八輩子,一同拜了佛祖做佛徒。


    雖然謹守自身,鎖住元神法身,並強行鎮壓智慧,好不去接受佛祖講經授法。


    但他越這般,卻越是合乎大道深意。


    揚關也是病急亂投醫,如他這般人物早該有此覺悟,不管是道門還是佛門,如他這般無思無覺下,更招大道喜愛,近道矣。


    此為純粹矣。


    如此情況持續了不知多久,揚關禁絕了思考,自然算不了時間,隻在渾渾噩噩中,道行不斷地暴漲。


    其中不少大道真意還與他已悟得的道理相重疊著。


    而就在揚關渾渾噩噩時,一聲佛號陡然在他腦海中響起:“哞!”


    此音非如上文所述的牛音,內蘊無量佛音,重重佛音疊於同一刻,就仿佛無數時空的佛祖在這一時刻念動了一道佛音。


    “道友,可願隨我修行。”


    揚關不答,不敢答,也不知如何答。


    此乃聖人之音,且未曾收斂過一絲一毫的大道之音,應當是超越大道,超越了宇宙,超越了一切的修行之法。


    如今聽了真切,揚關便覺自身修為將要被化作聖人之道,從此既與此方宇宙格格不入,也與宇宙恰似一汪池水中的水。


    揚關猛然驚覺,自己不知在什麽時候,已經從那等渾渾噩噩,無思無覺的境地醒來,如今竟是思覺最靈敏時。


    “不願。”


    回答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就仿佛將一隻琉璃玉盞摔到堅硬如鐵的大理石板上。


    這是再難收回答複,誰勸也收不回,誰行時光逆卷之法則收不回,以種種神通大法強收也攏不回去。


    “甚好,甚好。”


    佛祖開懷了。


    祂是真的開心,揚關能感受到。


    而後,揚關身上的諸多異常盡數消失,一點殘留也沒有,揚關也記憶不到半點。


    揚關“睜眼”,再見輝煌的殿堂,見滿天諸佛,見金蓮上的佛祖。


    他直視著如來佛祖,將如來佛祖之像盡數收入眼中。


    祂就與寺廟中的或純金或貼金或燙金的佛像一模一樣。


    如來!如來!


    其實在佛門經意中如來便是佛。


    如來佛祖乃世人諱稱,可如來佛祖在聽聞後,卻接下此言,欣然接受。


    然後,不知何時開始,如來佛祖便是如來佛祖了。


    且依著道門的造化,劃了佛祖出來。


    自有如來佛祖後,阿彌陀佛便也成了佛祖,世人誦佛號阿彌陀佛,已非阿彌陀佛,是這位如來佛祖。


    “道友,你既然不願隨我修行,便自去吧。”


    佛祖又道。


    而後,揚關便覺一切如常,自己坐到了一間小小的廟宇中,廟宇僅有丈許大,長寬高皆一丈,比例協調,無一點差錯。


    接著,又見一個小沙彌從屋梁上陡然現身,陡然躍下,落到揚關麵前。


    小沙彌一現身也不打啞謎,直接就說道:“貧僧便是這大日如來宮,本受世尊之旨協助金蟬長老歸轉人世,但奈何你這廝藏的手段竟是那位五行大聖的,害得金蟬長老不得歸。”


    “但貧僧也不會怪罪於你,金蟬長老也與我訴說此事,我亦怪不得你。”


    “隻是你害得我十億年之積累毀於一旦,不知以何作賠?”


    揚關聽罷,腦袋有些疼。


    那大日如來宮的諸多洞天皆毀去,若要他賠他可賠不起,但這位這麽說了,他若是不賠,今日怕是走不出這間廟宇,到時就得被這位帶去西方極樂淨土世界。


    “不知老祖可要這…?”揚關伸手出去。


    他這手一伸,然後一張。


    內裏空空。


    可麵前這位見著這空空如也的手掌,卻是一臉驚悚。


    “好小子,莫要給我,我不要,你我從此兩不欠。”


    倏忽之間,揚關已不在廟宇中,而是在一顆鳥語花香的山穀裏。


    ………


    第六十五章、大日諸天皆玄奘演,如來佛祖授業解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就是元神老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8月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8月12並收藏開局就是元神老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