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君謙有點眼暈,“這又是什麽?”


    任寧把拚音教了教,最後才說道:“始皇帝規定書同文車同軌。但沒規定字同音。是以偌大個雲垂方言眾多,跨郡交流十分困難。”


    韋君謙點頭。


    他們到了廣信這邊,外出的時候通常是要先找好翻譯,否則根本聽不懂附近百姓在說什麽。


    想著想著,韋君謙抬頭,隱誨地看了任寧一眼。


    因為發音問題,別說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就連星紀城以前也不是沒有出過事故。


    比如科考,不少舉人學富五車文采斐然。


    然而這些舉子開口就是滿嘴方言。上至皇帝下至各級官員所有人都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麽。工作交流時彼此一片茫然。


    最後隻能在老家給他安排個小官……


    又比如任寧的父親,也就是太師府的四老爺任傑。


    這也是個被發音坑過的人物。


    任傑名副其實,從小聰明過人備受帝都各高門推祟,甚至還早早定下了娃娃親。


    隻是他生性不羈,喜歡到各郡逛蕩。有時候一離開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後來任傑還學會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方言,反而把星紀城的發音給忘得七七八八。


    長興帝是位惜才的帝皇,便給了他一個監察禦史的官職,專門遊走於各郡監督地方官員體察各郡民情,也算物盡其用。


    然而有次他突然回到星紀城並帶回一個男嬰,光明正大告訴其他人說是自己的私生子。


    這種大不韙的行動徹底惹惱了星紀城那些眼裏容不下沙子的禦史,無數彈劾的折子雪花一般送到了長興帝麵前。


    長興帝隻好招任傑進宮問話,結果因為雙方的語言交流問題鬧得不歡而散。


    最後任傑跑到了北邊的鏡湖郡當了名小縣令,直到任寧六歲時才把他送回了星紀城太師府……


    鏡湖郡!


    韋君謙下意識往掛在牆上的雲垂地圖望去。


    雲垂北部有好幾個小郡,鏡湖郡相對好找。


    因為郡內有個巨大的鏡湖。


    之所以叫鏡湖,是北方氣候冰涼,湖麵大部份時候都會結冰,像麵平靜的鏡子一樣。因此叫鏡(靜)湖。


    鏡湖郡不算是邊疆,但也和另外兩個邊郡相互接鑲。從帝都或者說南方去玉木或雁回郡,就必須得先經過這裏。


    ……


    “大將軍,大將軍?”


    咳!


    韋君謙掩飾地咳了一聲,“本將聽著呢,你繼續說。”


    任寧點頭。


    “別看這僅有二十四個字母,但它們能把我們所有的字都給組出來,並確定其發音。隻要推廣來開,那以後整個帝國的百姓……”


    說到這,他遲疑了一下。


    “那以後整個帝國的官員和學子,無論來自那裏都可以互相暢通無阻地交流。”


    “這麽犀利?”韋君謙半信半疑。


    任寧隨手寫下兩個相對簡單的字眼,示意道:“將軍您可以試試。”


    “xingluo!星落?”韋君謙很快拚了出來。


    任寧笑:“將軍拚得不錯,屬下寫的就是星落。”


    他又寫了幾個情報用語。


    這些字眼韋君謙更加熟悉,很快也一一拚了出來。


    “好東西呀。”韋君謙喜不自禁地搓著手。


    相對於數以萬計的雲垂字,二十四個字母就簡單多了。


    然而很快他臉色變得有些古怪:“這拚音發音法,在星紀城時你就該拿出來的。”


    老太師,也就是任寧的祖父,位高權重就算退了休也隨時能進出皇宮,而且他一直在努力規範各種雲垂字。


    這拚音一旦到了老太師手裏,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整個雲垂推廣開來。


    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造就了個大一統的帝國。


    如今有個“字同音”擺在長興帝麵前,一心想上青史的他肯定是不會拒絕的。


    任寧撓頭,“如果把這份拚音發音方法傳出去,以後所有的雲垂子民都說同一種話。的確可以加強整個帝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


    他指了指那架三頁風車,“以後我們用它來傳遞消息的話,也容易被其他斥候和探子識破。”


    “無所謂。”韋君謙哈哈一笑,“能增強整個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那就是千秋功業。這點損失就算得了什麽。”


    他眨了眨眼睛,“沒準到了那個時候,你小子又會想出更加奇怪或便捷的傳訊方式呢?”


    說幹就幹是星落軍團的作風。


    下來幾天,韋君謙立即命人在應山山頂、鎮南關和虎愁山頂各豎起一座巨大的“通訊塔,”用來測試任寧的傳訊方式。


    三塊可以轉動的大木板而已,製造起來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這天天氣晴朗,萬裏無雲。


    “看得見鎮南關的通訊塔嗎?”


    “回校尉,一清二楚。”


    這樣的話,在鎮南關和虎愁山也同樣發生。


    啪!


    天上五彩雲朵炸開。


    第一次測試,先發支穿雲箭提醒遠方要開始了。


    “星落軍團韋君謙大將向鎮南關袁將軍及所有兄弟問好。”


    小兵們爬到塔上,依次序嘩嘩地轉著三塊長長的木塊。


    老鎮南關上的中繼塔上,小兵們手腳麻利,也依樣畫葫蘆地跟著應山山頂的次序轉起木板來。


    他們早先已經經過嚴格的培訓,這會兒倒是不慌不亂的。


    沒過多久,新鎮南關中軍大帳,袁興文收到了翻譯出來的消息。


    他又驚又喜:“沒想到真能傳過來完整的消息。這小子到底是哪來的腦袋?”


    旁邊的李荷白也是滿麵的震驚。


    他點了點頭:“是啊。老任的想法千奇百怪,偏偏還超級實用。可惜……”


    李荷白懊惱得捶胸頓足,“祖父還有大姐,你們該早點下手的。”


    袁興文可不知道手下愛將在苦惱什麽。他想了想後便提筆寫道:“鎮南關已收到消息。袁某向韋大將及星落的兄弟們問好。雲垂帝國萬歲!”


    這則消息一邊由快馬送往應山大營,另一麵則直接用虎愁山山上的通訊塔發出去。


    應山大營通訊塔很快收到消息。


    許久過後,馬蹄聲響起。


    韋君謙對比快馬送過來的字條,頓時喜上眉梢。


    “消息準確無誤,我們成功了!”他哈哈地朝任寧招手,“你小子又了立大功!”


    五十裏不遠不近,但用通訊塔傳遞消息已經比用馬傳送快了許多。要是通訊塔一路往北架設到星紀城甚至玉木郡或者岩陲要塞……


    韋君謙轉身,大踏步回營寫起了折子。


    至於傳遞消息時遇上陰雨天、大霧天以及晚上,完全可以采用光照或者其他讓遠處能看清的方式傳遞消息。


    俗話說隻要肯琢磨,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就不用麻煩韋君謙或任寧了,自有手下人去思索。


    唯一讓韋君謙頭大的是要想在整個雲垂全麵建立這樣的通訊方式,鐵定要不少人力物力。


    以雲垂現在國庫,要說服長興帝或錢良估計不容易。但無論怎麽說,在基礎設施上花再多的錢都是值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兵活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色星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色星輪並收藏小兵活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