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信郡,南舒城。


    任寧正在書房裏寫著東西。


    砰砰。


    書房門輕輕地響了起來。


    他頭也不抬,“進來!”


    門開了,外麵是一臉沉穩的管家鄒大河。


    “你來了,”任寧示意,“坐下再說!”


    “北邊又有新情況?”


    “謝將軍!”鄒大河沒有第一時間坐,而是先送上剛收到的風車訊息,“華陽郡的確有新情況。”


    “昨天中午,倭寇三支艦隊從泗山群島出發直奔定海碼頭。莫大人再一次向四周發出緊急求援。現在華陽郡一片混亂,不少地主豪紳們都在舉家遷移,人多到甚至把驛路都給堵住了。”


    任寧默默地看完信息。


    他抬頭看了一眼沙漏,“現在已經臨近冬天,東海附近該刮得是西風吧。”


    “將軍說的沒錯。”鄒大河點頭。


    他以前也是星落將士,二十幾年的軍旅生涯中每隔三年就跟著軍團四處移防,也算大抵了解各防區的氣候。


    “華陽郡以東的氣候和百濟半島相差不大。夏季時大多刮得是東風,風從海上向陸地吹。而到了冬季,風則反過來,大多由陸地往海裏吹。”


    “那倭寇就是逆風行船,”任寧走到地圖前估算了下泗山群島到定海碼頭的距離,又看了一眼沙漏,“想來倭寇的前頭艦隊現在差不多該抵達定海碼頭了。”


    鄒大河自然心裏有數,點頭讚同,“就算沒到,估計也已經出現在岸上守軍的視野裏。”


    “大戰一觸即發啊。”任寧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的星紀城以南,“中央軍團開拔了?”


    早些天李荷白帶著艦隊從鎮南關北上時,他也收到了星紀城傳過來的消息。


    秦王代長興帝批準了馮浩瀚的支援計劃,中央軍團已經整裝待發。


    “回將軍,馮浩瀚說得好聽,但中央軍團行動緩慢。截至今天,隻有先頭部隊一萬多人離開了瑞南山大營。輜重什麽的更是還沒有裝車和裝船。”


    唉。


    說到這,鄒大河歎了口氣。


    “俗說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輜重和糧草還沒裝車裝船,也不知道中央軍團這些年是怎麽訓練。”


    “而且從瑞南郡到華陽郡,兩地相距遙遠,現在的驛路還被難民們給堵了,也不知道這一萬多人什麽時候才能趕到定海碼頭。”


    任寧一陣沉默,半晌後才出聲,“他們要有心想走的話,這些都不問題。”


    要是中央軍團不想走或者有意拖延,任寧他們人在廣信郡這邊,再著急也沒有用。


    “希望莫大人能守到援軍抵達吧。”鄒大河說。


    任寧點頭,他換了個話題,“你現在手裏還有什麽要事?”


    “回將軍,”鄒大河語氣輕鬆了許多,“小事一堆,大事就兩三件。屬下正按您的吩咐繼續購買淶穀郡的田地,目前進展順利。”


    咳。


    任寧咳了一聲。


    這任務並不是他下的,其實依然是夷光大長公主的意思。


    隻不過鎮國公府一直被錦麟衛等各方人馬緊緊盯著,這才讓任寧這邊想辦法。


    但奇怪的是,買田地山林所花的銀子由鎮國公府出,然而所有的地契上寫的卻都是任寧的名字。


    “此外往平海郡運送木料一事,上月終於成行。不過商隊的數量暫時還沒達到將軍的要求,還得繼續找。屬下正在努力。”


    任寧點頭。


    這就是韋君謙的意思了。


    雲垂的水師也就是東海壁壘,大本營在古家商隊的老家平海郡。


    如今東海壁壘屢打大戰,不少戰艦已到了急需修繕的時候。


    而石川瀧擺明要強行登陸雲垂本土,因此下來的歲月裏,雲垂急需修建大批新的戰艦及運輸船。


    一時間,儲存在平海郡的木料和鐵已經不大夠用。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大戰來臨,東海壁壘卻缺鐵缺木。這訊息傳到兵部和工部,關邑和羅墾兩位尚書大人也是急得團團轉。


    鐵礦是帝國的命脈,正常情況無人敢碰,這裏舍去不談。


    至於造船的木料,找木伐木還好說,如何運輸才是個問題。


    畢竟雲垂盛產木料的地方大多位於邊疆。


    比如東北的玉木和雁回郡;南邊的廣信郡;西南的星落、螢川和雲中郡;以及西邊的淶穀、天水和落霞山脈。


    這些地方都有個同共的特點,那就遠離東部平海郡。


    雖說朝廷有自己的車隊可以派上用場。但眾所周之,鐵飯碗們的效率那是一言難盡,低到令人發指。


    或許沒等它們把木料運夠,東海壁壘或者倭寇的艦隊都滅了好幾輪。


    因此在金龍灘時,有先見之明的韋君謙主動和陸伏海聊了聊,兩大巨頭很快達成了共識。


    陸伏海便派人快馬加鞭送信回星紀城,建議兵部和工部除了派遣朝廷自已的車隊輸運木料外同時征用商隊幫忙。


    而兩個軍團中唯一與商隊有著緊密聯係的隻有任寧,於是這任務又落到了廣信這裏。


    隻要有活幹,那就有銀子收。


    況且運送木料是商隊,他們隻是接頭人或者說中介,根本不費什麽力氣。


    於是鄒大河征求過主子的意見後又樂嗬嗬接下。


    “商隊還不夠數,它們是不樂意運木頭?”任寧問。


    “當然不是。”鄒大河嗬嗬地搖頭,“說來他們還迫不及待呢。”


    想想也是。


    雲垂傳統上有兩條商隊,一條東西線一條南北線。其他商路幾乎都是從這兩條線中分離出去的,隻不過走的目的地或者路程長短不同而已。


    而東西線早就斷了三四年,原來走東西線的大批商隊要麽一直在家歇著要麽縮短行程或改變方向,日子過得很是不如意。


    如今西涼好不容易退回草原,有些商隊就已經再也坐不住,開始蠢蠢欲動谘詢著東西商路恢複的時間,但說到底未來兩年內真正敢踏上西去道路的商隊還是不多。


    畢意,商人是愛財,但同時他們也惜命。


    至於南北線,這條線因為大雪封山的原因,每年都有相當長的時間不能行走。


    如今倭寇又在東部試圖挑起戰火,估計商隊連走到華陽郡不敢,因此走南北線的商隊很快也得暫停或縮短改變行程。


    這樣的情況下,好不容易出現個穩定活,雖然送是沉重的木料,但各商隊仍然趨之若鶩。


    畢竟木料就算再重也沒有定西郡的石頭重吧,往年還有不少商隊專門送石頭呢。


    “將軍,報名的商隊很多,但我們廣信到底偏居南疆。不少商首心底有疑問但也一時間趕不過來,所以簽定的數量暫時還不夠。”


    “不過屬下相信用不了多久,定能找到足夠的商隊運送木料。”


    “很好。”任寧十分滿意,“繼續努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兵活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色星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色星輪並收藏小兵活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