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狗,你是第一批跟妖道李長青交戰的士兵?
還在妖道李長青手底下成功逃生三次?”
一名清軍綠營的遊擊將軍,目光狐疑的看著李二狗,質問道。
李二狗昂首挺胸,麵色肅然,還真有一番百戰老兵的樣子,大聲回道:“回稟大人,最後一次廣州城之戰,不是我要逃,而是我上麵的大人們,手底下的士卒全都跑了,我孤掌難鳴,無法對抗妖道李長青的大軍。
所以,我隻能保留有用之身,為了在未來繼續對抗妖道李長青,保衛大清江山。
隻要我李二狗不死,我就會為大清一直戰鬥下去!”
遊擊將軍聽完後,目光中的狐疑頓時變成了詫異。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李二狗的思想覺悟竟然這麽高!
要知道,不少當官的都沒有這麽‘深刻的領悟’。
遊擊將軍心想道:“現在潰兵眾多,甚至出現了綠營武官跑路的情況,最重要的是穩定人心,這個李二狗跟妖道李長青戰鬥的經驗足夠豐富,還有膽量跟妖道李長青對抗,剛好可以填補武官的空缺。”
“不錯, 你跟著我吧,你隻要能把我交給你的潰兵梳理好, 我就給你個千總的實缺。”
李二狗原本有個把總的職位, 雖然那個把總是尚可喜用來當炮灰的隊伍裏臨時提拔上來的。
但現在廣東省境內的清軍都是互相比誰更爛的環境, 連尚可喜的世子尚之信都帶著幾萬清軍跑路了,誰還會在意李二狗的把總水分有多高?
當然,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些從各地匯聚而來的清軍很多都殘缺不全,急需用人。
如今廣東省的清軍普遍換上了‘恐妖症’, 敢跟妖道李長青對線的武官屈指可數,連丟官而逃的人都出現了,清軍中急需有膽子跟妖道李二狗對抗的人。
單憑李二狗的說辭或許沒什麽,喊口號誰不會?
但李二狗的說辭再加上他那豐富的‘戰鬥履曆’,說服力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個被妖道李長青各種暴打僥幸活下來的清軍基層, 竟然還有膽量跟妖道李長青對線, 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至於李二狗屢戰屢敗的履曆, 在如今的廣東省清軍中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沒人打敗過妖道李長青……
大家都是妖道李長青的手下敗將, 誰也別笑話誰!
回歸清軍後的李二狗,感覺自己跟做夢一般,他竟然真的升官了!
從把總直接晉升為千總!
綠營千總手底下可是有幾百號人呢!
李二狗在遭遇妖道李長青之前, 對話過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千總級別。
至於那位遊擊將軍交給他的任務,對李二狗而言根本不算事。
李二狗一路敗下來,在清軍裏的地位越來越高,手底下也屬實管過不少人, 早就摸清楚經驗了。
至少, 思想教育方麵沒問題, 粗淺的喊口號還是能做到的。
而且由於李二狗出身底層綠營大頭兵,跟那些普通綠營士兵更有共同話題, 很容易贏得普通士兵的好感。
李二狗這種重新匯聚到尚可喜賬下的兵可不是少數。
很多清軍士卒因為手上沾染了太多廣東百姓的鮮血,或者是異鄉人,不敢投靠吃人的妖道李長青,隻能硬著頭皮回到尚可喜旗下。
當然, 更多的則是廣東省各地駐守的清軍。
逃跑的清軍武官, 大部分是從這些駐守清軍中誕生的。
清軍武官們在得知尚可喜身邊的數萬大軍被妖道李長青隔空打敗, 還打出來一個逆子尚之信後,對清軍能打贏妖道李長青的期望已經落空。
既然清軍打不過妖道李長青,他們自然不願意繼續在清軍這棵樹上等死。
再加上尚可喜要召集大家匯聚, 不少清軍武官以為尚可喜發瘋要驅使他們跟妖道李長青拚命,所以逃跑者眾多,尤其是中下層清軍武官!
逃跑的清軍武官幾乎都是綠營裏的。
不少武官還是漢軍旗出身,連旗人身份都不要了!
由此可見,此時妖道李長青在廣東省清軍眼裏有多麽恐怖。
不過經過半個多月的聚兵後,尚可喜仍然聚集了超過4萬清軍,並且大半匯聚過來的清軍都是自帶糧草軍械(從駐防地搜刮的),並沒有給尚可喜帶來太多的後勤壓力。
當然,由於人數眾多,以及廣東省境內大半州府的後勤供應體係都陷入癱瘓中,尚可喜是不可能長時間供養這四萬多大軍的。
尚可喜在聚兵期間,一直等待江西和湖廣那麵的消息。
因為此時康熙帝已經從京師派遣了兩位大將軍。
一位是愛新覺羅.嶽樂,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之孫,饒餘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
安親王,被康熙帝任命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總督湖廣所有軍政大權,平定廣東省反賊。
另一位是愛新覺羅·勒爾錦,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
禮親王代善曾孫,穎親王薩哈璘孫,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第四子。
順承郡王,靖寇大將軍!
勒爾錦總督江西全省軍政大權,協助嶽樂平定廣東省反賊。
算是嶽樂的副手。
同時,康熙帝還勒令福建省的耿精忠,廣西省的廣西將軍孫延陵,廣東省的尚可喜,聽從嶽樂的調度命令。
所以,這段時日尚可喜一邊聚兵一邊等待嶽樂的消息。
廣東省周圍省份的清軍,不管是就藩的漢軍還是駐防綠營, 乃至直屬於清廷的漢軍八旗, 都已經被調動起來。
地方鄉紳更是或主動或被迫的供應清軍後勤。
隻可惜,這個時代的軍隊調度節奏太慢,李長青那麵建國稱帝的檄文都傳遍廣東省了, 清軍圍剿的大軍仍然遲遲未到。
當然,也可能跟清軍還沒想好該怎麽麵對妖道李長青有關。
大清死忠尚可喜可是將自己知道的關於妖道李長青的所有情報,都一五一十的匯報上去。
清廷針對妖道李長青的刺殺又再次失敗,甚至還傳出妖道李長青能控製高品武者心神的消息,清廷怎能不懼?
如果不是妖道李長青稱帝建國,已經跟清廷不死不休,清廷還真想坐下來跟妖道李長青好好談一談。
隻要能和平相處,就算把廣東省割讓給妖道李長青又如何?
至於平南王尚可喜失去就藩封地,剛好可以作為對平南王尚可喜屢戰屢敗的懲罰。
然而,妖道李長青建國稱帝的舉措和四處分發的檄文,已經被清廷看到,他們根本沒有和平的可能性。
妖道李長青對清廷太過敵視。
偏偏妖道李長青又是一個隨心所欲,從來不顧忌大局的狂人,這種人才是最難說服的。
就好比一個大國總統,動不動就拿核按鈕威脅對手,大家也拿他沒辦法。
尚可喜得到嶽樂的命令後,整個人變得更加沮喪。
嶽樂的命令很簡單,保持在廣東省的軍事存在,並控製住沒有被偽唐軍隊占領的州府。
這道命令讓尚可喜明白,連嶽樂都不敢跟妖道李長青對陣,甚至他都不敢帶兵進入廣東省。
隻因為妖道李長青投放戰傀的距離已經拉伸到眾人不敢想象,又不得不麵對的程度。
連嶽樂都這麽‘謹小慎微’,就不難理解廣東省境內見識過妖道李長青厲害的清軍官兵,為何會患上‘恐妖症’了。
在尚可喜憂心忡忡,整日裏用女人和美酒來排泄苦惱的時候,在廣州城的李長青驚訝的收到尚之信秘密派人送來的投降信。
尚之信在‘馴服’手中的清軍後,立刻跟麾下自己提拔起來的清軍中高層武官談了一次心。
讓他們明白妖道李長青並不是真正吃人的怪物,並探討了大家所處的局勢,以及投靠大唐帝國後的光輝未來後,尚之信終於讓整隻軍隊跟自己站在一起。
於是,一封投降信被送到廣州城。
理所當然的,這數萬大軍的投誠,李長青自然要召集自己的‘小內閣’過來商討一下。
內閣就是李長青對大唐權力核心的稱呼。
“陛下,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隻要我們接受了尚之信的公開投誠,廣東省境內乃至周邊行省的清軍,對陛下的造謠立馬不攻自破。
隻要清軍中不再流傳那可笑的謠言,今後清軍麵對陛下的戰傀投放,必然會快速瓦解,清廷的統治將會如同沙灘上的堡壘一般,被一記浪花拍滅。”
郝忠誠興奮的提議道。
畢竟,接納尚之信投誠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這可是數萬清軍啊!
另一邊的張劍飛反駁道:“尚之信和他麾下帶領的清軍,在廣東省境內不得人心,如果我們接納了他們,恐怕很難再得到廣東省民眾的支持了。”
“哈哈!
張劍飛,你如今都進入內閣了,怎麽還保留著這種可笑的‘小民思想’?”
張浩毫不留情的譏笑道。
“這天下從來不是那些升鬥小民能決定的,隻要廣東省境內的豪紳宗族支持我們,普通百姓的意見根本不會影響到帝國對廣東省的統治。
而讓那些宗族豪紳投靠我們很簡單,隻要亮出帝國的肌肉,他們就會乖乖臣服。
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擴張太快,恐怕民政官員的缺口會很大,政務部此時的架構管理一座廣州城和周邊地區沒問題,要是擴大幾個州府,政務部就忙不過來了。
以陛下的能力,擺在我們麵前的問題不是該如何擊敗清軍,而是如何治理越來越大的領土。”
李長青感覺自己手底下這些被心靈控製的人思想進步很快,現在所想到的問題,已經跟自己的想法越來越接近。
李長青召開這次內閣會議的目地就在這裏。
他該如何管理越來越大的地盤和越來越多的人口?
這可是改變大唐帝國窮困財政的良機!
李長青其實是傾向於采用包稅製度的。
就是分封那些宗族豪紳自治,然後通過他們收取稅賦。
這種製度必然會帶來巨大的隱患,因為那些宗族豪紳將可以利用自治收稅的權限,大肆擴張自己的武裝力量。
而手裏有槍有糧的宗族豪紳,自然會嚐試著吞並那些小的宗族豪紳,擴大自己的地盤。
到最後,廣東省境內將會野蠻生長出一個個堪比邱輝那個級別的頂級豪紳,甚至還會比現在的邱輝更強。
這不就是唐末的節度使翻版麽?
李長青摩挲著下巴想道:“如果我統治的地區遍布擁兵自立的節度使,是不是就可以一直刷叛軍……哦不,刷節度使玩了?
想一想都刺激啊!
如此一來,我就不用擔心清廷垮掉後,我會失去對手的尷尬。
而且,我統治的地方遍地都是擁有武裝的自立小團體,隻要我把係統敵軍投放的遠一點,係統敵軍就很難打到我眼前。
嗯,如果那些擁兵的地頭蛇們很聽話,我就可以直接讓他們出兵,甚至不需要我出一粒糧食。
平日裏我還可以通過包稅製度,從他們手裏收取稅賦。
誰敢不交稅,我就朝誰的頭上投放戰傀。
完美!”
其實,在場的‘內閣大臣們’也想到了應急的方式,隻是這種分封隱患很大,他們摸不準李長青的心思。
“我認為邱輝的榜樣就很好。
我們能維持住在廣州城的統治,多虧了邱輝不斷給我們轉運物資。”
李長青看到下麵人都不說話,幹脆直接拋出自己的決定。
反正內閣開會,本就是用來落實和傳達李長青政策的。
“陛下英明,邱輝對大唐忠心耿耿,勤勤懇懇,朝廷可以給邱輝加封更多的領地,為那些地方宗族豪紳立下一個好的榜樣。”
下麵人得知李長青心向分封後,立刻開始暢所欲言。
反正都是分封,即便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分封,早晚也會合並起來。
不如大方一些,把邱輝這個好榜樣樹立起來,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廣東省境內的宗族豪紳投誠。
<a href="https://m.yawenba.net" id="wzsy">yawenba.net</a>
此時各地州府的清軍駐防主力不是散夥就是被尚可喜抽調走,榜樣樹立好了,大唐完全可以傳檄而定!
“很好,接下來我們議一議,尚之信帶來三萬多軍隊投誠,我們該給他什麽位置。”
145 榜樣
還在妖道李長青手底下成功逃生三次?”
一名清軍綠營的遊擊將軍,目光狐疑的看著李二狗,質問道。
李二狗昂首挺胸,麵色肅然,還真有一番百戰老兵的樣子,大聲回道:“回稟大人,最後一次廣州城之戰,不是我要逃,而是我上麵的大人們,手底下的士卒全都跑了,我孤掌難鳴,無法對抗妖道李長青的大軍。
所以,我隻能保留有用之身,為了在未來繼續對抗妖道李長青,保衛大清江山。
隻要我李二狗不死,我就會為大清一直戰鬥下去!”
遊擊將軍聽完後,目光中的狐疑頓時變成了詫異。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李二狗的思想覺悟竟然這麽高!
要知道,不少當官的都沒有這麽‘深刻的領悟’。
遊擊將軍心想道:“現在潰兵眾多,甚至出現了綠營武官跑路的情況,最重要的是穩定人心,這個李二狗跟妖道李長青戰鬥的經驗足夠豐富,還有膽量跟妖道李長青對抗,剛好可以填補武官的空缺。”
“不錯, 你跟著我吧,你隻要能把我交給你的潰兵梳理好, 我就給你個千總的實缺。”
李二狗原本有個把總的職位, 雖然那個把總是尚可喜用來當炮灰的隊伍裏臨時提拔上來的。
但現在廣東省境內的清軍都是互相比誰更爛的環境, 連尚可喜的世子尚之信都帶著幾萬清軍跑路了,誰還會在意李二狗的把總水分有多高?
當然,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些從各地匯聚而來的清軍很多都殘缺不全,急需用人。
如今廣東省的清軍普遍換上了‘恐妖症’, 敢跟妖道李長青對線的武官屈指可數,連丟官而逃的人都出現了,清軍中急需有膽子跟妖道李二狗對抗的人。
單憑李二狗的說辭或許沒什麽,喊口號誰不會?
但李二狗的說辭再加上他那豐富的‘戰鬥履曆’,說服力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個被妖道李長青各種暴打僥幸活下來的清軍基層, 竟然還有膽量跟妖道李長青對線, 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至於李二狗屢戰屢敗的履曆, 在如今的廣東省清軍中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沒人打敗過妖道李長青……
大家都是妖道李長青的手下敗將, 誰也別笑話誰!
回歸清軍後的李二狗,感覺自己跟做夢一般,他竟然真的升官了!
從把總直接晉升為千總!
綠營千總手底下可是有幾百號人呢!
李二狗在遭遇妖道李長青之前, 對話過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千總級別。
至於那位遊擊將軍交給他的任務,對李二狗而言根本不算事。
李二狗一路敗下來,在清軍裏的地位越來越高,手底下也屬實管過不少人, 早就摸清楚經驗了。
至少, 思想教育方麵沒問題, 粗淺的喊口號還是能做到的。
而且由於李二狗出身底層綠營大頭兵,跟那些普通綠營士兵更有共同話題, 很容易贏得普通士兵的好感。
李二狗這種重新匯聚到尚可喜賬下的兵可不是少數。
很多清軍士卒因為手上沾染了太多廣東百姓的鮮血,或者是異鄉人,不敢投靠吃人的妖道李長青,隻能硬著頭皮回到尚可喜旗下。
當然, 更多的則是廣東省各地駐守的清軍。
逃跑的清軍武官, 大部分是從這些駐守清軍中誕生的。
清軍武官們在得知尚可喜身邊的數萬大軍被妖道李長青隔空打敗, 還打出來一個逆子尚之信後,對清軍能打贏妖道李長青的期望已經落空。
既然清軍打不過妖道李長青,他們自然不願意繼續在清軍這棵樹上等死。
再加上尚可喜要召集大家匯聚, 不少清軍武官以為尚可喜發瘋要驅使他們跟妖道李長青拚命,所以逃跑者眾多,尤其是中下層清軍武官!
逃跑的清軍武官幾乎都是綠營裏的。
不少武官還是漢軍旗出身,連旗人身份都不要了!
由此可見,此時妖道李長青在廣東省清軍眼裏有多麽恐怖。
不過經過半個多月的聚兵後,尚可喜仍然聚集了超過4萬清軍,並且大半匯聚過來的清軍都是自帶糧草軍械(從駐防地搜刮的),並沒有給尚可喜帶來太多的後勤壓力。
當然,由於人數眾多,以及廣東省境內大半州府的後勤供應體係都陷入癱瘓中,尚可喜是不可能長時間供養這四萬多大軍的。
尚可喜在聚兵期間,一直等待江西和湖廣那麵的消息。
因為此時康熙帝已經從京師派遣了兩位大將軍。
一位是愛新覺羅.嶽樂,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之孫,饒餘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
安親王,被康熙帝任命為定遠平寇大將軍,總督湖廣所有軍政大權,平定廣東省反賊。
另一位是愛新覺羅·勒爾錦,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宗室。
禮親王代善曾孫,穎親王薩哈璘孫,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第四子。
順承郡王,靖寇大將軍!
勒爾錦總督江西全省軍政大權,協助嶽樂平定廣東省反賊。
算是嶽樂的副手。
同時,康熙帝還勒令福建省的耿精忠,廣西省的廣西將軍孫延陵,廣東省的尚可喜,聽從嶽樂的調度命令。
所以,這段時日尚可喜一邊聚兵一邊等待嶽樂的消息。
廣東省周圍省份的清軍,不管是就藩的漢軍還是駐防綠營, 乃至直屬於清廷的漢軍八旗, 都已經被調動起來。
地方鄉紳更是或主動或被迫的供應清軍後勤。
隻可惜,這個時代的軍隊調度節奏太慢,李長青那麵建國稱帝的檄文都傳遍廣東省了, 清軍圍剿的大軍仍然遲遲未到。
當然,也可能跟清軍還沒想好該怎麽麵對妖道李長青有關。
大清死忠尚可喜可是將自己知道的關於妖道李長青的所有情報,都一五一十的匯報上去。
清廷針對妖道李長青的刺殺又再次失敗,甚至還傳出妖道李長青能控製高品武者心神的消息,清廷怎能不懼?
如果不是妖道李長青稱帝建國,已經跟清廷不死不休,清廷還真想坐下來跟妖道李長青好好談一談。
隻要能和平相處,就算把廣東省割讓給妖道李長青又如何?
至於平南王尚可喜失去就藩封地,剛好可以作為對平南王尚可喜屢戰屢敗的懲罰。
然而,妖道李長青建國稱帝的舉措和四處分發的檄文,已經被清廷看到,他們根本沒有和平的可能性。
妖道李長青對清廷太過敵視。
偏偏妖道李長青又是一個隨心所欲,從來不顧忌大局的狂人,這種人才是最難說服的。
就好比一個大國總統,動不動就拿核按鈕威脅對手,大家也拿他沒辦法。
尚可喜得到嶽樂的命令後,整個人變得更加沮喪。
嶽樂的命令很簡單,保持在廣東省的軍事存在,並控製住沒有被偽唐軍隊占領的州府。
這道命令讓尚可喜明白,連嶽樂都不敢跟妖道李長青對陣,甚至他都不敢帶兵進入廣東省。
隻因為妖道李長青投放戰傀的距離已經拉伸到眾人不敢想象,又不得不麵對的程度。
連嶽樂都這麽‘謹小慎微’,就不難理解廣東省境內見識過妖道李長青厲害的清軍官兵,為何會患上‘恐妖症’了。
在尚可喜憂心忡忡,整日裏用女人和美酒來排泄苦惱的時候,在廣州城的李長青驚訝的收到尚之信秘密派人送來的投降信。
尚之信在‘馴服’手中的清軍後,立刻跟麾下自己提拔起來的清軍中高層武官談了一次心。
讓他們明白妖道李長青並不是真正吃人的怪物,並探討了大家所處的局勢,以及投靠大唐帝國後的光輝未來後,尚之信終於讓整隻軍隊跟自己站在一起。
於是,一封投降信被送到廣州城。
理所當然的,這數萬大軍的投誠,李長青自然要召集自己的‘小內閣’過來商討一下。
內閣就是李長青對大唐權力核心的稱呼。
“陛下,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隻要我們接受了尚之信的公開投誠,廣東省境內乃至周邊行省的清軍,對陛下的造謠立馬不攻自破。
隻要清軍中不再流傳那可笑的謠言,今後清軍麵對陛下的戰傀投放,必然會快速瓦解,清廷的統治將會如同沙灘上的堡壘一般,被一記浪花拍滅。”
郝忠誠興奮的提議道。
畢竟,接納尚之信投誠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這可是數萬清軍啊!
另一邊的張劍飛反駁道:“尚之信和他麾下帶領的清軍,在廣東省境內不得人心,如果我們接納了他們,恐怕很難再得到廣東省民眾的支持了。”
“哈哈!
張劍飛,你如今都進入內閣了,怎麽還保留著這種可笑的‘小民思想’?”
張浩毫不留情的譏笑道。
“這天下從來不是那些升鬥小民能決定的,隻要廣東省境內的豪紳宗族支持我們,普通百姓的意見根本不會影響到帝國對廣東省的統治。
而讓那些宗族豪紳投靠我們很簡單,隻要亮出帝國的肌肉,他們就會乖乖臣服。
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擴張太快,恐怕民政官員的缺口會很大,政務部此時的架構管理一座廣州城和周邊地區沒問題,要是擴大幾個州府,政務部就忙不過來了。
以陛下的能力,擺在我們麵前的問題不是該如何擊敗清軍,而是如何治理越來越大的領土。”
李長青感覺自己手底下這些被心靈控製的人思想進步很快,現在所想到的問題,已經跟自己的想法越來越接近。
李長青召開這次內閣會議的目地就在這裏。
他該如何管理越來越大的地盤和越來越多的人口?
這可是改變大唐帝國窮困財政的良機!
李長青其實是傾向於采用包稅製度的。
就是分封那些宗族豪紳自治,然後通過他們收取稅賦。
這種製度必然會帶來巨大的隱患,因為那些宗族豪紳將可以利用自治收稅的權限,大肆擴張自己的武裝力量。
而手裏有槍有糧的宗族豪紳,自然會嚐試著吞並那些小的宗族豪紳,擴大自己的地盤。
到最後,廣東省境內將會野蠻生長出一個個堪比邱輝那個級別的頂級豪紳,甚至還會比現在的邱輝更強。
這不就是唐末的節度使翻版麽?
李長青摩挲著下巴想道:“如果我統治的地區遍布擁兵自立的節度使,是不是就可以一直刷叛軍……哦不,刷節度使玩了?
想一想都刺激啊!
如此一來,我就不用擔心清廷垮掉後,我會失去對手的尷尬。
而且,我統治的地方遍地都是擁有武裝的自立小團體,隻要我把係統敵軍投放的遠一點,係統敵軍就很難打到我眼前。
嗯,如果那些擁兵的地頭蛇們很聽話,我就可以直接讓他們出兵,甚至不需要我出一粒糧食。
平日裏我還可以通過包稅製度,從他們手裏收取稅賦。
誰敢不交稅,我就朝誰的頭上投放戰傀。
完美!”
其實,在場的‘內閣大臣們’也想到了應急的方式,隻是這種分封隱患很大,他們摸不準李長青的心思。
“我認為邱輝的榜樣就很好。
我們能維持住在廣州城的統治,多虧了邱輝不斷給我們轉運物資。”
李長青看到下麵人都不說話,幹脆直接拋出自己的決定。
反正內閣開會,本就是用來落實和傳達李長青政策的。
“陛下英明,邱輝對大唐忠心耿耿,勤勤懇懇,朝廷可以給邱輝加封更多的領地,為那些地方宗族豪紳立下一個好的榜樣。”
下麵人得知李長青心向分封後,立刻開始暢所欲言。
反正都是分封,即便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分封,早晚也會合並起來。
不如大方一些,把邱輝這個好榜樣樹立起來,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廣東省境內的宗族豪紳投誠。
<a href="https://m.yawenba.net" id="wzsy">yawenba.net</a>
此時各地州府的清軍駐防主力不是散夥就是被尚可喜抽調走,榜樣樹立好了,大唐完全可以傳檄而定!
“很好,接下來我們議一議,尚之信帶來三萬多軍隊投誠,我們該給他什麽位置。”
145 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