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曄突然說道:“請神僧救蕭前輩一命!”
蕭氏父子有些奇怪的看著薑曄,在他們的感知裏這裏哪裏有人。(.好看的小說)隻是出乎他們所料,果真走出了一名老僧,隻是稀稀疏疏的幾根長須已然全白,行動遲緩,有氣沒力,眼光茫然,全無精神,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樣。
但是蕭氏父子一點都不敢小看,單單這名僧人再次他們一點都沒有察覺,就是有古怪。
薑曄道:“在下請教大師,在藏經閣已經多少年?”那老僧慢慢抬起頭來,說道:“施主問我在這裏有多久了?”薑曄道:“不錯,我問你來到此處,有多久了?”
無名僧人屈指計算,過了好一會兒,搖了搖頭,臉上現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記不清楚啦,不知是四十二年,還是四十三年。”
薑曄道:“這些年來,不斷有人進閣看經,請大師給蕭前輩說說聽聽。”無名僧人睜眼看了薑曄一眼,眼神閃耀出一道光亮,複又回複常態,道:“一是這位蕭老居士三十餘年前,開始偷地此地看經。後來慕容老居士也來了。前幾年,天竺僧波羅星進來盜經。唉,你來我去,將閣中的經書翻得亂七八糟,也不知為了什麽。”
蕭遠山神色一閃,想到薑曄也知道自己前去盜秘籍,道:“為何閣中看護弟子未曾發現,你卻知道?”
無名僧人道:“有時是曾經看見。有時是從腳步聲聽見,有時是看到閣下藏書紛亂,知道他們來過。”蕭遠山冷笑道道:“為何你不去告知少林寺中的長老,而且我從來沒見過你?”
無名僧人道:“居士全副精神貫注在武學典籍之上,心無旁鶩,自然瞧不見老僧。記得居士第一晚來閣中借閱的,是一本‘無相劫指譜’,唉!從那晚起,居士便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蕭遠山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經閣,找到一本‘無相劫指譜’,知道這是少林派七十二絕技之一,當時喜不自勝,此事除了自己之外,更無第二人知曉,其餘之人從自己少林絕學中知道自己來藏經閣盜取秘籍並不奇怪,隻是這僧人怎麽這麽清楚,難道這個無名僧人當時確是在旁親眼目睹?一時之間隻道:“你……你……你……”
老僧又道:“居士第二次來借閣的,是一本‘般若掌法’。[看小說上]()--當時老僧暗暗漢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隱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慣常取書之處,放了一部‘法華經’一部‘雜阿含經’,隻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讀參悟。不料居士沉迷於武功,於正宗佛法卻置之不理,將這兩部經書撇在一旁,找到一冊‘伏魔杖法’,卻歡喜鼓舞而去。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能回頭?”
蕭遠山聽他隨口道來,將三十年前自己在藏經閣中夤夜的作為說得絲豪不錯,漸漸由驚而懼,由懼而怖,背上冷汗一陣陣冒將出來,一顆心幾乎也停了跳動。
無名僧人繼續說道:“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來,唯有達摩祖師一人身兼諸門絕技,此後更無一位高僧能並通諸般武功,卻是何故?七十二絕技的典籍一身在此閣中,向來不禁門人弟子翻閱,蕭施主可知其理安在?”
蕭遠山苦笑道:“這是少林寶刹的內部事務,我是一個外人,如何得知?”
無名僧人繼續道:“少林派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淩厲狠辣,大幹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並非人人皆知,隻是一人練到四五項絕技之後,在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的會受到障礙。在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學障’,與別宗別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須知佛法為求渡世,武功卻為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製衡。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才能練得越多,但修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各種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無名僧人又道:“本寺七十二絕技,均分‘體’、‘用’兩道,‘體’為內力本體,‘內’為運用法門。蕭居士本身早具上乘內功,來本寺所習的,隻不過七十二絕技的運用法門,準有損害,卻一時不顯。”
無名僧人歎了口氣,向蕭遠山道:“這位施主所說的都是正確的。”
蕭遠山是契丹英雄,年紀雖老,不減獷悍之氣,聽無名講完,朗聲道:“蕭某已過六旬,有子成人,縱然頃刻便死,亦複何憾?”無名搖頭道:“老衲自會醫治老施主。隻是老施主之傷,乃因練少林派武功而起,欲覓化解之道,便須從佛法中去尋。”
無名僧人立起身來,走到蕭遠山麵前,微微一笑,說道:“佛由心生,佛即是覺。旁人隻能指點,卻不能代勞。我問蕭老施主一句話:倘若你有治傷的能耐,你肯不肯為仇人醫治?”
蕭遠山一征,道:“我替仇人治傷?”蕭遠山少年時豪氣幹雲,學成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一心一意為國效勞,樹立功名,做一個名標青史的人物。他與妻子自幼便青梅竹馬,兩情相悅,成婚後不久誕下一個麟兒,更是襟懷爽朗,意氣風發,但覺天地間無事不可為。不料雁門關外,奇變陡生,墮穀未死,人物全非,什麽金錢功名,皆如塵土。他本是個豪邁誠樸、無所縈懷的塞外大漢,心中充滿仇恨,性子越來越乖戾。
當他知道了當年的真相之時,想到他們二十餘年對於蕭峰的照顧便不再對玄慈等人下殺手,隻是隻要想到幕後黑手,蕭遠山便不由的怒氣衝天,因此他尋思一會,道:“若是慕容博這廝,我決計不救。”
無名僧人說道:“慕容博作惡多端,惡有惡報。你在世上之事,都已無牽無掛。若此時慕容博身死,問一下蕭施主,你何去何從。”
蕭遠山聞言,幻想恨之切齒的大仇人―慕容博身死之後,按理說該當十分快意,但內心中卻實是說不出的寂寞淒涼,隻覺得這世間再也沒什麽事情可幹,活著也是白活。頃刻之間,心下一片蕭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報了。我卻到哪裏去?回大遼嗎?去幹什麽?到雁門關外去隱居麽?去幹什麽?帶著峰兒浪跡天涯、四海飄流麽?為了什麽?”
無名僧人道:“蕭老施主,你要去哪裏,這就請便。”蕭遠山搖頭道:“我……我卻到哪裏去?我無處可去。”無名僧人道:“怨怨相報,何時方了?”說著踏上一步,提起手掌,往蕭遠山頭拍將下去。
蕭峰大驚,大聲喝道:“住手!”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當胸猛擊過去。他對那老僧本來十分敬仰,但這時為了相救父親,隻有全力奮擊。那老僧伸出左掌,將蕭峰雙掌推來之力一擋,右掌卻仍是拍向蕭遠山頭頂。
蕭遠山全沒想到抵禦,老僧的右掌正碰到他腦門,蕭遠山應聲身死。薑曄站在一旁仔細的看著無名老僧,他體內的功力確實比自己還是要磅礴不少。
蕭峰一呆之下,過去扶住父親,但見他呼吸停閉,心不再跳,已然氣絕身亡,一時悲痛填膺,渾沒了主意。
此時無名僧人抓起蕭遠山的後領,將他提起,邁開大步,在室內走了數十圈。
蕭峰見此大驚,待要出手阻止,薑曄連忙道:“這是大師在救治蕭前輩,他的內傷太重,須得先令他們作龜息之眠,再圖解救。”蕭峰心下一凜:“難道我爹爹沒死?他……他是在給爹爹治傷?天下哪有先將人打死再給他治傷之法?”
無名僧人繞著蕭遠山緩緩行走,不住伸掌拍擊,有時在“大椎穴”上拍一記,有時在“玉枕穴”上打一下,隻見蕭遠山頭頂白氣越來越濃。過了盞茶時分,蕭遠山的身子微微顫動,滿臉紅光,慢慢睜開眼來,向無名僧人看了一眼,隨即閉住。
蕭峰驚喜交集,叫道:“爹爹!”
漸漸聽得蕭遠山呼吸由低而響,愈來愈是粗重,跟著蕭遠山臉色漸紅,到後來便如要滴出血來,蕭峰已知,爹爹是陽氣過旺,虛火上衝,隻是不知如何醫治。
無名僧人喚薑曄過來,道:“你練就北冥神功,陰氣甚重,可吸納蕭老施主身上的陽氣,再給他些陰氣,既可提高你修為,又可醫治他的內傷。”薑曄待聽聞無名僧人報出自己的內功,大是大吃一驚。心下按乃住走過來,盤膝坐在蕭遠山前麵,伸出雙手,與其雙手相接,閉目運功。突然間隻聽得無名喝道:“咄!四手互握,內息相應,以陰濟陽,以陽化陰。血海深恨,消於無形!”
蕭遠山和薑曄四手交互握住,聽無名一喝,兩人體內的內息往對方湧了過去,融會貫通,蕭遠山臉色漸漸消紅退青,變得蒼白,再變成常色。而薑曄臉色卻變得血紅。又過一會,兩人同時睜開眼來,相對一笑。薑曄感覺到自己對於與內力的掌控不止提高了一星半點。
蕭遠山站起在無名僧人麵前跪下。無名僧人道:“你由生到死、由死到生走了一遍,心中可還有什麽放不下?倘若適才就此死了,還有報複妻仇的念頭?”
蕭遠山道:“弟子空在少林寺做了三十年和尚,那全是假的,沒半點佛門弟子的慈心,懇請師父收錄。”那老僧道:“你的殺妻之仇,不想報了?”蕭遠山道:“弟子生平殺人,無慮百數,倘若被我所殺之人的眷屬皆來向我複仇索命,弟子雖死百次,亦自不足。”
蕭遠山道:“求師父收為弟子,更加開導。”
無名僧人道:“你既然徹悟佛理,從我為徒,法號了塵。”蕭遠山拜伏於地,無名為其撫頂,隻見頭發應手而落。
蕭氏父子有些奇怪的看著薑曄,在他們的感知裏這裏哪裏有人。(.好看的小說)隻是出乎他們所料,果真走出了一名老僧,隻是稀稀疏疏的幾根長須已然全白,行動遲緩,有氣沒力,眼光茫然,全無精神,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樣。
但是蕭氏父子一點都不敢小看,單單這名僧人再次他們一點都沒有察覺,就是有古怪。
薑曄道:“在下請教大師,在藏經閣已經多少年?”那老僧慢慢抬起頭來,說道:“施主問我在這裏有多久了?”薑曄道:“不錯,我問你來到此處,有多久了?”
無名僧人屈指計算,過了好一會兒,搖了搖頭,臉上現出歉然之色,道:“我……我記不清楚啦,不知是四十二年,還是四十三年。”
薑曄道:“這些年來,不斷有人進閣看經,請大師給蕭前輩說說聽聽。”無名僧人睜眼看了薑曄一眼,眼神閃耀出一道光亮,複又回複常態,道:“一是這位蕭老居士三十餘年前,開始偷地此地看經。後來慕容老居士也來了。前幾年,天竺僧波羅星進來盜經。唉,你來我去,將閣中的經書翻得亂七八糟,也不知為了什麽。”
蕭遠山神色一閃,想到薑曄也知道自己前去盜秘籍,道:“為何閣中看護弟子未曾發現,你卻知道?”
無名僧人道:“有時是曾經看見。有時是從腳步聲聽見,有時是看到閣下藏書紛亂,知道他們來過。”蕭遠山冷笑道道:“為何你不去告知少林寺中的長老,而且我從來沒見過你?”
無名僧人道:“居士全副精神貫注在武學典籍之上,心無旁鶩,自然瞧不見老僧。記得居士第一晚來閣中借閱的,是一本‘無相劫指譜’,唉!從那晚起,居士便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蕭遠山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經閣,找到一本‘無相劫指譜’,知道這是少林派七十二絕技之一,當時喜不自勝,此事除了自己之外,更無第二人知曉,其餘之人從自己少林絕學中知道自己來藏經閣盜取秘籍並不奇怪,隻是這僧人怎麽這麽清楚,難道這個無名僧人當時確是在旁親眼目睹?一時之間隻道:“你……你……你……”
老僧又道:“居士第二次來借閣的,是一本‘般若掌法’。[看小說上]()--當時老僧暗暗漢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隱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慣常取書之處,放了一部‘法華經’一部‘雜阿含經’,隻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讀參悟。不料居士沉迷於武功,於正宗佛法卻置之不理,將這兩部經書撇在一旁,找到一冊‘伏魔杖法’,卻歡喜鼓舞而去。唉,沉迷苦海,不知何日方能回頭?”
蕭遠山聽他隨口道來,將三十年前自己在藏經閣中夤夜的作為說得絲豪不錯,漸漸由驚而懼,由懼而怖,背上冷汗一陣陣冒將出來,一顆心幾乎也停了跳動。
無名僧人繼續說道:“少林寺建刹千年,古往今來,唯有達摩祖師一人身兼諸門絕技,此後更無一位高僧能並通諸般武功,卻是何故?七十二絕技的典籍一身在此閣中,向來不禁門人弟子翻閱,蕭施主可知其理安在?”
蕭遠山苦笑道:“這是少林寶刹的內部事務,我是一個外人,如何得知?”
無名僧人繼續道:“少林派七十二絕技,每一項功夫都能傷人要害、取人性命,淩厲狠辣,大幹天和,是以每一項絕技,均須有相應的慈悲佛法為之化解。這道理本寺僧人倒也並非人人皆知,隻是一人練到四五項絕技之後,在禪理上的領悟,自然而然的會受到障礙。在少林派,那便叫做‘武學障’,與別宗別派的‘知見障’道理相同。()--須知佛法為求渡世,武功卻為殺生,兩者背道而馳,相互製衡。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絕技才能練得越多,但修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卻又不屑去多學各種厲害的殺人法門了。”
無名僧人又道:“本寺七十二絕技,均分‘體’、‘用’兩道,‘體’為內力本體,‘內’為運用法門。蕭居士本身早具上乘內功,來本寺所習的,隻不過七十二絕技的運用法門,準有損害,卻一時不顯。”
無名僧人歎了口氣,向蕭遠山道:“這位施主所說的都是正確的。”
蕭遠山是契丹英雄,年紀雖老,不減獷悍之氣,聽無名講完,朗聲道:“蕭某已過六旬,有子成人,縱然頃刻便死,亦複何憾?”無名搖頭道:“老衲自會醫治老施主。隻是老施主之傷,乃因練少林派武功而起,欲覓化解之道,便須從佛法中去尋。”
無名僧人立起身來,走到蕭遠山麵前,微微一笑,說道:“佛由心生,佛即是覺。旁人隻能指點,卻不能代勞。我問蕭老施主一句話:倘若你有治傷的能耐,你肯不肯為仇人醫治?”
蕭遠山一征,道:“我替仇人治傷?”蕭遠山少年時豪氣幹雲,學成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一心一意為國效勞,樹立功名,做一個名標青史的人物。他與妻子自幼便青梅竹馬,兩情相悅,成婚後不久誕下一個麟兒,更是襟懷爽朗,意氣風發,但覺天地間無事不可為。不料雁門關外,奇變陡生,墮穀未死,人物全非,什麽金錢功名,皆如塵土。他本是個豪邁誠樸、無所縈懷的塞外大漢,心中充滿仇恨,性子越來越乖戾。
當他知道了當年的真相之時,想到他們二十餘年對於蕭峰的照顧便不再對玄慈等人下殺手,隻是隻要想到幕後黑手,蕭遠山便不由的怒氣衝天,因此他尋思一會,道:“若是慕容博這廝,我決計不救。”
無名僧人說道:“慕容博作惡多端,惡有惡報。你在世上之事,都已無牽無掛。若此時慕容博身死,問一下蕭施主,你何去何從。”
蕭遠山聞言,幻想恨之切齒的大仇人―慕容博身死之後,按理說該當十分快意,但內心中卻實是說不出的寂寞淒涼,隻覺得這世間再也沒什麽事情可幹,活著也是白活。頃刻之間,心下一片蕭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報了。我卻到哪裏去?回大遼嗎?去幹什麽?到雁門關外去隱居麽?去幹什麽?帶著峰兒浪跡天涯、四海飄流麽?為了什麽?”
無名僧人道:“蕭老施主,你要去哪裏,這就請便。”蕭遠山搖頭道:“我……我卻到哪裏去?我無處可去。”無名僧人道:“怨怨相報,何時方了?”說著踏上一步,提起手掌,往蕭遠山頭拍將下去。
蕭峰大驚,大聲喝道:“住手!”雙掌齊出,向那老僧當胸猛擊過去。他對那老僧本來十分敬仰,但這時為了相救父親,隻有全力奮擊。那老僧伸出左掌,將蕭峰雙掌推來之力一擋,右掌卻仍是拍向蕭遠山頭頂。
蕭遠山全沒想到抵禦,老僧的右掌正碰到他腦門,蕭遠山應聲身死。薑曄站在一旁仔細的看著無名老僧,他體內的功力確實比自己還是要磅礴不少。
蕭峰一呆之下,過去扶住父親,但見他呼吸停閉,心不再跳,已然氣絕身亡,一時悲痛填膺,渾沒了主意。
此時無名僧人抓起蕭遠山的後領,將他提起,邁開大步,在室內走了數十圈。
蕭峰見此大驚,待要出手阻止,薑曄連忙道:“這是大師在救治蕭前輩,他的內傷太重,須得先令他們作龜息之眠,再圖解救。”蕭峰心下一凜:“難道我爹爹沒死?他……他是在給爹爹治傷?天下哪有先將人打死再給他治傷之法?”
無名僧人繞著蕭遠山緩緩行走,不住伸掌拍擊,有時在“大椎穴”上拍一記,有時在“玉枕穴”上打一下,隻見蕭遠山頭頂白氣越來越濃。過了盞茶時分,蕭遠山的身子微微顫動,滿臉紅光,慢慢睜開眼來,向無名僧人看了一眼,隨即閉住。
蕭峰驚喜交集,叫道:“爹爹!”
漸漸聽得蕭遠山呼吸由低而響,愈來愈是粗重,跟著蕭遠山臉色漸紅,到後來便如要滴出血來,蕭峰已知,爹爹是陽氣過旺,虛火上衝,隻是不知如何醫治。
無名僧人喚薑曄過來,道:“你練就北冥神功,陰氣甚重,可吸納蕭老施主身上的陽氣,再給他些陰氣,既可提高你修為,又可醫治他的內傷。”薑曄待聽聞無名僧人報出自己的內功,大是大吃一驚。心下按乃住走過來,盤膝坐在蕭遠山前麵,伸出雙手,與其雙手相接,閉目運功。突然間隻聽得無名喝道:“咄!四手互握,內息相應,以陰濟陽,以陽化陰。血海深恨,消於無形!”
蕭遠山和薑曄四手交互握住,聽無名一喝,兩人體內的內息往對方湧了過去,融會貫通,蕭遠山臉色漸漸消紅退青,變得蒼白,再變成常色。而薑曄臉色卻變得血紅。又過一會,兩人同時睜開眼來,相對一笑。薑曄感覺到自己對於與內力的掌控不止提高了一星半點。
蕭遠山站起在無名僧人麵前跪下。無名僧人道:“你由生到死、由死到生走了一遍,心中可還有什麽放不下?倘若適才就此死了,還有報複妻仇的念頭?”
蕭遠山道:“弟子空在少林寺做了三十年和尚,那全是假的,沒半點佛門弟子的慈心,懇請師父收錄。”那老僧道:“你的殺妻之仇,不想報了?”蕭遠山道:“弟子生平殺人,無慮百數,倘若被我所殺之人的眷屬皆來向我複仇索命,弟子雖死百次,亦自不足。”
蕭遠山道:“求師父收為弟子,更加開導。”
無名僧人道:“你既然徹悟佛理,從我為徒,法號了塵。”蕭遠山拜伏於地,無名為其撫頂,隻見頭發應手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