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彎的月牙悄悄從西邊落下,東邊的朝陽也順著月亮的落下而緩緩升上來。


    早期忙碌的人們已經老早的打開店鋪,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就算現在天下大亂,到處義軍四起,但是普通老百姓依舊每天過著為衣食和溫飽而忙碌的日子,他們的要求很簡單,隻要你能保證他們最簡單的吃飽穿暖,他們就會把你像神仙一般供著,每天祈求上蒼保佑。


    盡管昨夜李憐花睡得較晚,但是他天才微亮就已起來,在床上打坐了一會兒,才叫小二端上簡單的吃食隨意過了早,才悠閑地來到石青璿的房門前,伸手小心地敲了一下,道:


    “青璿姑娘,你過完早了嗎?我們可以出發了!”


    “李公子起得可真早啊,你叫等一下,我馬上就出來。”


    悅耳的聲音永遠都聽不厭,永遠都是那麽令人舒爽莫名。


    很快,石青璿便打開了房門,今天的她依舊是一身樸素的白衣打扮,臉上依舊蒙著白色的麵紗,給人一種清爽淡雅又不失神秘的感覺。


    李憐花對她這種打扮都是抱以欣賞的態度,看到她出來,微微一笑,說道:


    “姑娘,吃過早飯沒有,要不我們等會兒再出發?”


    “公子等不及了嗎?”


    “嗬嗬,在下就是想欣賞一下像姑娘這種淡雅素然的仙子居住的地方到底是如何優美之地。”


    “嗬嗬,公子就會說笑,小女子的蝸居恐怕難登大雅之堂,希望公子看了之後不要嘲笑才是。既然公子等不急了,我們這就出發吧!”


    “難道姑娘不吃點東西嗎?”


    “早就吃過了,嗬嗬~!”


    說完,一陣香風吹過,石青璿已經繞過李憐花朝客棧之外走去,李憐花趕緊緊跟而上!


    途上不時遇上了荒廢的村落,滿目瘡痍,瞧得他們黯然神傷!遂專找荒僻無人的山野走,翻山越嶺,在他們腳下,窮山絕穀如履平地般方便。沿途他們飲用的是山泉的水,餓了打點野獸,摘點野果子果腹,幸好李憐花的燒烤手藝不錯,野味倒也不錯。歇下來時他們便探討樂理知識,李憐花雖然對樂理方麵沒有石青璿精通,但是至少也比石青璿多了那麽一兩千年的知識,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令石青璿對他刮目相看。


    際此盛夏時節,處處鮮花盛放,風光綺麗。謙之這一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不同種類的樹木組成大片樹林,覆蓋-山坡草原。梅花鹿、金絲猴、各種雀鳥等棲息繁衍,充滿自然的野趣和生氣,使他渾忘人世間的淒風慘雨。


    這天正午,二人越過一座高山,抵達長江北岸物產富饒的大平原,舉目碩果盈枝,鮮花不敗,心情大佳,走到一個小丘之頂,極目四望。


    南方不遠處有座奇山,岩色赤如朱砂,奇峰怪崖,層出不窮,極盡幽奇。半山處隱見廟宇,石青璿突然說道:


    “公子,我的蝸居快到了,請加緊腳步。”


    說完,便朝這座奇山馳去。


    不片晌,他們來到山腳處,一道河澗蜿蜒流過,竟有橋跨河,連接盤山而上的幽徑。


    李憐花心生好奇,想不到在這種人跡全無的荒山野嶺,竟有如此勝境。


    李憐花正讚歎不已時,石青璿已經率先登山,李憐花緊跟其後。


    不片晌抵達半山,奇鬆-枝橫撐下,有座八角小亭,靠山一邊有道小泉,清流涓涓,另一麵是崖緣,可西瞰落日蒼莽虛茫、變幻多端的美景。


    石青璿沒有理這個亭子,一直往上,李憐花見她沒有停留的意思,當然一直跟了上去,一會兒後,窄路忽地開闊,在斜陽夕照下,一彎山溪在密密層層、挺拔粗壯的楠樹林中蜿蜒而來,潺潺流動。最動人處是林木間有三條小巧又造型各異的小木橋,互為對襯,各倚一角,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小橋組合空間,罩在通往寺廟的唯一林間通路處。


    穿過林路小橋,山路再一轉,前方赫然出現另一小亭,建於危崖邊緣處,麵對著山外廣闊無盡的空間和落日雄壯的美景,教人胸襟懷抱從幽深擴展至似與宇宙並行不悖的境界。


    劇烈的變化,令李憐花震撼不已,呆立好一會後,才始收拾心情,繼續跟隨石青璿登山。


    他們一路穿過一片小樹林,來到林邊的小溪旁。


    溪水清澈異常,陽光斜照在水麵上,望著這清澈的溪水,李憐花感覺自己喉嚨有些渴,於是蹲跪溪旁,掏水連喝數口,順手清洗塵汙,那種清涼入心的痛快感覺,一洗因一路風塵帶來的勞累。


    石青璿來到他旁,漫不經意的踢掉鞋子,露出晶瑩如玉的一對纖足,自由寫意地浸到冰涼的溪水裏去,把竹簫置於身側草地上,凝望水麵,輕輕道:


    “李公子,一路辛苦了吧!”


    “沒事,我可不是那種軟弱無用的書生,這點小路還難不倒我。”


    “我差點忘了,公子是武林中的高人,對這點小小的困難當然看不上眼。”


    “姑娘,你居住的地方到底在哪裏啊,是不是還要穿過這座山頭?”


    走了那麽久還沒到,李憐花不免問道。


    “嗬嗬,離這兒不遠。再往東南走十多裏就到!”


    二人休息好以後,朝著東南走了十多裏,進入到一座小峽穀內,峽穀內有一座小石屋,這座峽穀內的小石屋背靠飛瀑小湖,屋前果樹婆娑,景致極美。


    石青璿推開石屋的木門,別過俏臉來微笑道:


    “公子請進!”


    李憐花怔了半晌,才跨過門檻,步入屋內,屋子以竹廉分作前後兩進,麻雀雖小,卻是五髒俱全,家具雜物等一應家庭的必須品,無不齊備,窗明幾淨,清幽怡人。


    石青璿淡淡道:


    “這就是青璿的蝸居。”


    李憐花訝道:


    “果然是清幽怡人,不愧是小姐居住的地方,不過在下好像聽說小姐是隱居於巴蜀的,怎麽會跑到這裏來了?”


    “咦?!公子怎麽知道我隱居於巴蜀呢?我記得好像沒有告訴過你吧!”


    石青璿有些疑惑的問道。


    “呃~這個,嗬嗬~是在下以前聽一個朋友提起的,至於他叫什麽,請恕在下不便告知。”


    李憐花不可能告訴她是自己從老黃的原書中知曉的,隻能對她敷衍過去。


    石青璿眼神怪異地看了他一眼,似乎不太相信他的話語,不過她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女子,便不再為難李憐花,反而客氣地請他在靠窗的椅子坐下,自己則揭廉步入內進去,邊道:


    “這間小屋並非青璿所建,原主人在五年前過世之後,青璿於是借來落腳。”


    透過竹廉望進去,隱約見到這獨特的女子在內進盡端榻旁的小幾坐下,背對著他麵對一麵掛牆的圓形銅鏡,蒙蒙朧朧間,一切都被廉隔淨化,更強調出她曼妙的體形和姿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李飛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李歎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李歎花並收藏小李飛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