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無解的難題
京師,黑暗中的皇城如同僵臥的巨獸,昏暗的燈火在陳舊的宮牆之間隱約。
又是一個難眠之夜,案上的奏本,都是一些壞消息。勾著腰的朱由檢,很仔細的看完了一本又一本的奏折,等他批閱一本之後,抬頭看看麵前還有一堆,表情苦澀的搖搖頭。大明多事之秋,已經很久沒看見好消息了。曹文昭戰死,艾萬年戰死,流賊東進,廬州告急,中都告急,滁州告急。哎,朱由檢又拿起一本奏折。
這一摞子奏折,都是盧象升寫的,打開一本看了看,登州營三個字,讓朱由檢陡然直起腰來了,仔細的對著燈火看了一遍。“這個陳思華,倒是賣力氣。”說話間轉頭問王承恩:“大伴,大明官兵一日行軍,正常為多少裏?”
王承恩雖然不懂軍事,但對這些倒是很了解的,當即道:“回萬歲爺,尋常官兵日行三十裏,日行五十裏可為精銳。關寧軍的騎兵,倒是可以日行八十裏,算是精銳中的精銳。不過,此舉不可持久,尋常時節,也就是日行六十裏。”
朱由檢把盧象升的奏本遞給他道:“如此說來,登州營才是大明第一精銳,日行百裏,連續三日。稍事休整,繼續作戰。”這個奏本,王承恩作為內相是看過的,不過他裝著沒注意看過,仔細的閱讀一番才道:“奴婢倒是沒在意這個,看看是盧督師的奏本,便送來了。”
朱由檢搖頭歎息道:“流賊肆虐中原,盧建鬥兵微將寡,迫不得已調用登州營,朕就怕陳思華懷恨在心。不肯用命。現在看來,倒是朕多慮了。”
王承恩道:“萬歲爺,奴婢心裏總覺得。陳思華或許行徑乖張,但總是忠於大明。忠於萬歲爺的。要不然,也不能隻要有用著他的時候,總是義無反顧的出兵。行動迅捷,戰則必勝,攻則必克。古往今來的名將,也不過如此吧?”
“朕是知道他的心思的,就怕有人不知道,逼著他下跪磕頭。惹的他發了性子。”朱由檢自言自語,內心有一個潛意識在告訴他,陳燮是忠於皇帝的。
周皇後送來夜宵,看看案上的奏折如山,歎息道:“王承恩,皇上的身子要緊,你也不勸一勸。”朱由檢笑道:“多謝皇後關心,朕這就休息。說來也怪了,看到陳思華出兵的消息,朕這一直揪著的心。突然就放下了。”
周皇後聞言也驚訝道:“是麽?陳思華出兵中都?真的如此,妾身一點淺見也是這麽想的,皇上大可以安心的等待奏捷文書了。”
一句話把朱由檢說的很開心。起身道:“好,承皇後吉言,朕安心的等待奏捷文書吧。今夜,便睡在皇後處。”老夫老妻的,兩人倒是沒那麽的客氣。大概是因為奏折上看見的消息,朱由檢狀態神勇,折騰到半夜才睡下,難得的早晨起來有點晚了。
這一覺睡的有點沉,迷迷糊糊的聽到有人說話。朱由檢也沒睜眼,繼續睡他的覺。周皇後倒是早早起來了。在門口跟前來送消息的王承恩說話。
一大早就接到來自盧象升的奏折,內閣那邊轉來的奏捷文書。溫體仁帶著一幹閣臣送來的。看到闖賊高迎祥被擒,正在押解進京的文字,王承恩激動的當場嚎啕大哭。好不容易停下來,眼淚都顧不上擦幹,跌跌撞撞的跑到皇後這裏報信。
周皇後聽到動靜出來,看見滿臉淚水的王承恩,心裏先是一驚,再看他是在笑,立刻知道是好消息,急忙問:“大伴,可是前方傳來的好消息?”王承恩舉著手裏的奏捷文書道:“回皇後娘娘,確實是來自滁州的奏捷文書,盧象升、楊廷麟、李覺斯、劉大鞏四位大人聯名上奏,陳思華率登州營擊破流賊四十萬,生擒闖賊高迎祥,一血中都被毀之前恥。”
王承恩激動的跪地,哆哆嗦嗦的說話。周皇後也跟被施了定身法似得,身子一僵,好一會才搖搖晃晃的沒站穩,身邊宮女撫著坐下,這才垂淚抽泣道:“好,好,好,好一個陳思華。本宮就知道,本宮就是知道,他是個大大的忠臣。一個登州營才多少人,對陣幾十萬的流賊,他敢打,還打的贏,抓了賊首高迎祥。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說完這個,周皇後渾身來了力氣,快步往臥室走去,一邊走一邊嘟囔:“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宮女在一邊連聲道:“娘娘,慢些走,當心叫囂。”
年幼的長平公主,在一邊看著這一幕,好奇的問身邊的宮女道:“這是怎麽了?”
宮女一番解釋,長平公主兩眼放光道:“這個陳什麽?是個大英雄麽?”
宮女笑道:“公主說他是,他就是。”
朱由檢被吵醒了,迷迷糊糊的坐起睜眼,很不爽的怒道:“誰在喧嘩?朕就不能睡個安穩覺麽?”一陣風似得周皇後進來了,跪下大聲道:“皇上,大捷,大捷啊。”
朱由檢一下就醒了,跳下床來,鞋都沒穿就往外跑。周皇後跟在後麵追,宮女連忙那衣服追上去。門口王承恩見了,連忙膝行上前,雙手舉著奏折道:“恭喜萬歲爺,賀喜萬歲爺。滁州大捷,逆賊高迎祥被擒。”
朱由檢飛快的伸手搶過奏本,激動的兩手哆嗦,一個字一個字的看過去。周皇後出來,先給他披上大氅,蹲在地上給他穿鞋子,朱由檢都沒有察覺到這些,麻木的接受。總算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完了,再看一遍,還是不過癮,反複的看了十幾遍,才算是心滿意足。
“天佑大明啊!”右手緊緊的捏著奏折,朱由檢仰麵朝天,這一刻忍不住的淚流滿麵。
總算是平靜下來的朱由檢,獲悉大臣在等著,立刻讓人梳洗,穿戴完畢。出來之後,皇極殿上,溫體仁率諸位大臣整齊拱手道:“臣等恭賀陛下,賊首就擒,中原逆賊不日可平。大明中興有望,陛下當祭告太廟,告慰列祖列宗。”
多日來困擾朱由檢的中原亂局,在這一刻一掃而空。朱由檢開懷大笑道:“不錯,朕確實要祭告太廟。不過要先等闖賊押解到京師,以其首級為祭品,告慰列祖列宗。”
溫體仁又道:“陛下洪福齊天,臣等遵旨。”一幹大臣紛紛附和,朱由檢落座之後立刻道:“奏本上說了,這一次又是陳思華。日行百裏啊,三日急行軍,趕赴中都。流賊圍攻滁州,還是率領本部人馬為前驅,一戰而打破群賊。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各位愛卿,你們說,該怎麽賞賜他才好?”
這句話一出,大家都閉嘴了。真是太難了,沒什麽好賞給陳燮的。一個武將,他已經沒多少餘地可以繼續升官了,再升就是頂了。一個武將這麽能打,還不要朝廷出銀子,這真不是什麽好事。關鍵這個時候,朱由檢的心情太好,大家不敢說什麽壞心情的話。
一看大臣都閉嘴了,朱由檢心裏也是一沉,對啊,沒啥可賞的。不能又跟上次一樣吧?琢磨來琢磨去,朱由檢發現除非封爵,再無可賞的餘地。這真是啊,讓皇帝太為難了。
“陛下,臣以為,唯有封爵,方可相襯陳思華之功。”站出來說話的是候徇,這戶部尚書大人,可是很欣賞陳燮。為啥這麽說呢,登州的稅賦來的最及時,從不拖欠。要是天下的稅賦都這麽幹脆,他這個戶部尚書好做多了。
朱由檢猶豫了一下,溫體仁見狀立刻道:“陛下,不可。自英宗一來,武將封爵,慎之又慎。功高如戚少保者,未有封爵之事。”
是啊,戚繼光的功勞也夠大的,就是沒有封爵。這是典型的被文人壓的死死的武將典範。戚繼光給張居正寫信,落款是“門下走狗”。溫體仁也是首輔,你讓陳燮這麽自稱看看?沒等你提要求,陳燮拎著刀上門剁死你丫的。
這句話,讓朱由檢冷靜下來了。曆代聖君,無不是刻薄寡恩之輩,朱由檢也是以聖君來要求自己的。想到戚繼光,心裏便猶豫了。首倡給陳燮封爵的候徇,見狀隻能心裏暗暗歎息一聲。功高不賞,這可不是什麽好事,一次兩次就算了,次次如此,要出大事情的。
看到朱由檢的目光過來,候徇苦笑著鞠躬拱手:“陛下,戶部沒銀子,京官欠薪都沒發。”說這話的時候,候徇心說還指著登州的稅賦發京官的俸祿呢。
“既然如此,那就照舊吧,在現有官職之上,給陳燮再升一級便是。”朱由檢隻能這麽對付了,按說武將打勝仗,上銀子是最常見的手段,這不是朝廷沒銀子麽?武將封爵,你得有老李那個本事,把文官喂飽咯,都替你說話才行。陳燮不是這樣,文臣都反對,這事很難辦。這一點,朱由檢心裏很清楚,同時他放心陳燮離開,也是因為這一點。文武勾結,才是最可怕的。(未完待續)
京師,黑暗中的皇城如同僵臥的巨獸,昏暗的燈火在陳舊的宮牆之間隱約。
又是一個難眠之夜,案上的奏本,都是一些壞消息。勾著腰的朱由檢,很仔細的看完了一本又一本的奏折,等他批閱一本之後,抬頭看看麵前還有一堆,表情苦澀的搖搖頭。大明多事之秋,已經很久沒看見好消息了。曹文昭戰死,艾萬年戰死,流賊東進,廬州告急,中都告急,滁州告急。哎,朱由檢又拿起一本奏折。
這一摞子奏折,都是盧象升寫的,打開一本看了看,登州營三個字,讓朱由檢陡然直起腰來了,仔細的對著燈火看了一遍。“這個陳思華,倒是賣力氣。”說話間轉頭問王承恩:“大伴,大明官兵一日行軍,正常為多少裏?”
王承恩雖然不懂軍事,但對這些倒是很了解的,當即道:“回萬歲爺,尋常官兵日行三十裏,日行五十裏可為精銳。關寧軍的騎兵,倒是可以日行八十裏,算是精銳中的精銳。不過,此舉不可持久,尋常時節,也就是日行六十裏。”
朱由檢把盧象升的奏本遞給他道:“如此說來,登州營才是大明第一精銳,日行百裏,連續三日。稍事休整,繼續作戰。”這個奏本,王承恩作為內相是看過的,不過他裝著沒注意看過,仔細的閱讀一番才道:“奴婢倒是沒在意這個,看看是盧督師的奏本,便送來了。”
朱由檢搖頭歎息道:“流賊肆虐中原,盧建鬥兵微將寡,迫不得已調用登州營,朕就怕陳思華懷恨在心。不肯用命。現在看來,倒是朕多慮了。”
王承恩道:“萬歲爺,奴婢心裏總覺得。陳思華或許行徑乖張,但總是忠於大明。忠於萬歲爺的。要不然,也不能隻要有用著他的時候,總是義無反顧的出兵。行動迅捷,戰則必勝,攻則必克。古往今來的名將,也不過如此吧?”
“朕是知道他的心思的,就怕有人不知道,逼著他下跪磕頭。惹的他發了性子。”朱由檢自言自語,內心有一個潛意識在告訴他,陳燮是忠於皇帝的。
周皇後送來夜宵,看看案上的奏折如山,歎息道:“王承恩,皇上的身子要緊,你也不勸一勸。”朱由檢笑道:“多謝皇後關心,朕這就休息。說來也怪了,看到陳思華出兵的消息,朕這一直揪著的心。突然就放下了。”
周皇後聞言也驚訝道:“是麽?陳思華出兵中都?真的如此,妾身一點淺見也是這麽想的,皇上大可以安心的等待奏捷文書了。”
一句話把朱由檢說的很開心。起身道:“好,承皇後吉言,朕安心的等待奏捷文書吧。今夜,便睡在皇後處。”老夫老妻的,兩人倒是沒那麽的客氣。大概是因為奏折上看見的消息,朱由檢狀態神勇,折騰到半夜才睡下,難得的早晨起來有點晚了。
這一覺睡的有點沉,迷迷糊糊的聽到有人說話。朱由檢也沒睜眼,繼續睡他的覺。周皇後倒是早早起來了。在門口跟前來送消息的王承恩說話。
一大早就接到來自盧象升的奏折,內閣那邊轉來的奏捷文書。溫體仁帶著一幹閣臣送來的。看到闖賊高迎祥被擒,正在押解進京的文字,王承恩激動的當場嚎啕大哭。好不容易停下來,眼淚都顧不上擦幹,跌跌撞撞的跑到皇後這裏報信。
周皇後聽到動靜出來,看見滿臉淚水的王承恩,心裏先是一驚,再看他是在笑,立刻知道是好消息,急忙問:“大伴,可是前方傳來的好消息?”王承恩舉著手裏的奏捷文書道:“回皇後娘娘,確實是來自滁州的奏捷文書,盧象升、楊廷麟、李覺斯、劉大鞏四位大人聯名上奏,陳思華率登州營擊破流賊四十萬,生擒闖賊高迎祥,一血中都被毀之前恥。”
王承恩激動的跪地,哆哆嗦嗦的說話。周皇後也跟被施了定身法似得,身子一僵,好一會才搖搖晃晃的沒站穩,身邊宮女撫著坐下,這才垂淚抽泣道:“好,好,好,好一個陳思華。本宮就知道,本宮就是知道,他是個大大的忠臣。一個登州營才多少人,對陣幾十萬的流賊,他敢打,還打的贏,抓了賊首高迎祥。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說完這個,周皇後渾身來了力氣,快步往臥室走去,一邊走一邊嘟囔:“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宮女在一邊連聲道:“娘娘,慢些走,當心叫囂。”
年幼的長平公主,在一邊看著這一幕,好奇的問身邊的宮女道:“這是怎麽了?”
宮女一番解釋,長平公主兩眼放光道:“這個陳什麽?是個大英雄麽?”
宮女笑道:“公主說他是,他就是。”
朱由檢被吵醒了,迷迷糊糊的坐起睜眼,很不爽的怒道:“誰在喧嘩?朕就不能睡個安穩覺麽?”一陣風似得周皇後進來了,跪下大聲道:“皇上,大捷,大捷啊。”
朱由檢一下就醒了,跳下床來,鞋都沒穿就往外跑。周皇後跟在後麵追,宮女連忙那衣服追上去。門口王承恩見了,連忙膝行上前,雙手舉著奏折道:“恭喜萬歲爺,賀喜萬歲爺。滁州大捷,逆賊高迎祥被擒。”
朱由檢飛快的伸手搶過奏本,激動的兩手哆嗦,一個字一個字的看過去。周皇後出來,先給他披上大氅,蹲在地上給他穿鞋子,朱由檢都沒有察覺到這些,麻木的接受。總算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完了,再看一遍,還是不過癮,反複的看了十幾遍,才算是心滿意足。
“天佑大明啊!”右手緊緊的捏著奏折,朱由檢仰麵朝天,這一刻忍不住的淚流滿麵。
總算是平靜下來的朱由檢,獲悉大臣在等著,立刻讓人梳洗,穿戴完畢。出來之後,皇極殿上,溫體仁率諸位大臣整齊拱手道:“臣等恭賀陛下,賊首就擒,中原逆賊不日可平。大明中興有望,陛下當祭告太廟,告慰列祖列宗。”
多日來困擾朱由檢的中原亂局,在這一刻一掃而空。朱由檢開懷大笑道:“不錯,朕確實要祭告太廟。不過要先等闖賊押解到京師,以其首級為祭品,告慰列祖列宗。”
溫體仁又道:“陛下洪福齊天,臣等遵旨。”一幹大臣紛紛附和,朱由檢落座之後立刻道:“奏本上說了,這一次又是陳思華。日行百裏啊,三日急行軍,趕赴中都。流賊圍攻滁州,還是率領本部人馬為前驅,一戰而打破群賊。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各位愛卿,你們說,該怎麽賞賜他才好?”
這句話一出,大家都閉嘴了。真是太難了,沒什麽好賞給陳燮的。一個武將,他已經沒多少餘地可以繼續升官了,再升就是頂了。一個武將這麽能打,還不要朝廷出銀子,這真不是什麽好事。關鍵這個時候,朱由檢的心情太好,大家不敢說什麽壞心情的話。
一看大臣都閉嘴了,朱由檢心裏也是一沉,對啊,沒啥可賞的。不能又跟上次一樣吧?琢磨來琢磨去,朱由檢發現除非封爵,再無可賞的餘地。這真是啊,讓皇帝太為難了。
“陛下,臣以為,唯有封爵,方可相襯陳思華之功。”站出來說話的是候徇,這戶部尚書大人,可是很欣賞陳燮。為啥這麽說呢,登州的稅賦來的最及時,從不拖欠。要是天下的稅賦都這麽幹脆,他這個戶部尚書好做多了。
朱由檢猶豫了一下,溫體仁見狀立刻道:“陛下,不可。自英宗一來,武將封爵,慎之又慎。功高如戚少保者,未有封爵之事。”
是啊,戚繼光的功勞也夠大的,就是沒有封爵。這是典型的被文人壓的死死的武將典範。戚繼光給張居正寫信,落款是“門下走狗”。溫體仁也是首輔,你讓陳燮這麽自稱看看?沒等你提要求,陳燮拎著刀上門剁死你丫的。
這句話,讓朱由檢冷靜下來了。曆代聖君,無不是刻薄寡恩之輩,朱由檢也是以聖君來要求自己的。想到戚繼光,心裏便猶豫了。首倡給陳燮封爵的候徇,見狀隻能心裏暗暗歎息一聲。功高不賞,這可不是什麽好事,一次兩次就算了,次次如此,要出大事情的。
看到朱由檢的目光過來,候徇苦笑著鞠躬拱手:“陛下,戶部沒銀子,京官欠薪都沒發。”說這話的時候,候徇心說還指著登州的稅賦發京官的俸祿呢。
“既然如此,那就照舊吧,在現有官職之上,給陳燮再升一級便是。”朱由檢隻能這麽對付了,按說武將打勝仗,上銀子是最常見的手段,這不是朝廷沒銀子麽?武將封爵,你得有老李那個本事,把文官喂飽咯,都替你說話才行。陳燮不是這樣,文臣都反對,這事很難辦。這一點,朱由檢心裏很清楚,同時他放心陳燮離開,也是因為這一點。文武勾結,才是最可怕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