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1則直,窪則盈,敝2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3為天下式4。不自見5,故明6;不自是,故彰,不自伐7,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麽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注釋]
1、枉:屈、彎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為守道。
4、式:法式,範式。
5、見:音xian,同現。
6、明:彰明。
7、伐:誇。
[引語]
這一章,老子從生活經驗的角度,進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闡釋的辯證法思想。第二章重點講的是矛盾的轉化。本章一開頭,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語,講述事物由正麵向反麵變化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滿和盈溢、陳舊和新生、缺少和獲得、貪多和迷惑。他用辯證法思想作用觀察和處理社會生活的原則,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不爭”。
[評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隻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采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後再采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苟免於咎’。”這裏說的“曲全”,便是“苟免於咎”。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係中產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麵去透視負麵的狀況,對於負麵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麵的內涵。事實上,正麵與負麵,並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常儲存的關係。普通人隻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穀,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幹,其結果隻能適得其反。
在“曲”裏存在首“全”的道理,在“枉”裏存在著“直”的道理,在“窪”裏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裏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1則直,窪則盈,敝2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3為天下式4。不自見5,故明6;不自是,故彰,不自伐7,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麽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注釋]
1、枉:屈、彎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為守道。
4、式:法式,範式。
5、見:音xian,同現。
6、明:彰明。
7、伐:誇。
[引語]
這一章,老子從生活經驗的角度,進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闡釋的辯證法思想。第二章重點講的是矛盾的轉化。本章一開頭,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語,講述事物由正麵向反麵變化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滿和盈溢、陳舊和新生、缺少和獲得、貪多和迷惑。他用辯證法思想作用觀察和處理社會生活的原則,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不爭”。
[評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隻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采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後再采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苟免於咎’。”這裏說的“曲全”,便是“苟免於咎”。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係中產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麵去透視負麵的狀況,對於負麵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麵的內涵。事實上,正麵與負麵,並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常儲存的關係。普通人隻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穀,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幹,其結果隻能適得其反。
在“曲”裏存在首“全”的道理,在“枉”裏存在著“直”的道理,在“窪”裏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裏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未完待續。)
[原文]
曲則全,枉1則直,窪則盈,敝2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3為天下式4。不自見5,故明6;不自是,故彰,不自伐7,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麽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注釋]
1、枉:屈、彎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為守道。
4、式:法式,範式。
5、見:音xian,同現。
6、明:彰明。
7、伐:誇。
[引語]
這一章,老子從生活經驗的角度,進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闡釋的辯證法思想。第二章重點講的是矛盾的轉化。本章一開頭,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語,講述事物由正麵向反麵變化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滿和盈溢、陳舊和新生、缺少和獲得、貪多和迷惑。他用辯證法思想作用觀察和處理社會生活的原則,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不爭”。
[評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隻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采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後再采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苟免於咎’。”這裏說的“曲全”,便是“苟免於咎”。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係中產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麵去透視負麵的狀況,對於負麵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麵的內涵。事實上,正麵與負麵,並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常儲存的關係。普通人隻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穀,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幹,其結果隻能適得其反。
在“曲”裏存在首“全”的道理,在“枉”裏存在著“直”的道理,在“窪”裏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裏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則全,枉1則直,窪則盈,敝2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3為天下式4。不自見5,故明6;不自是,故彰,不自伐7,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堅守這一原則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遍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便會保全”的話,怎麽會是空話呢?它實實在在能夠達到。
[注釋]
1、枉:屈、彎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為守道。
4、式:法式,範式。
5、見:音xian,同現。
6、明:彰明。
7、伐:誇。
[引語]
這一章,老子從生活經驗的角度,進一步深化了第二章所闡釋的辯證法思想。第二章重點講的是矛盾的轉化。本章一開頭,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語,講述事物由正麵向反麵變化所包含的辯證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滿和盈溢、陳舊和新生、缺少和獲得、貪多和迷惑。他用辯證法思想作用觀察和處理社會生活的原則,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不爭”。
[評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隻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實質。老子從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中總結出帶有智慧的思想,給人們以深深的啟迪。生活在現實社會的人們,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風順,極有可能遇到各種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老子告訴人們,可以先采取退讓的辦法,等待,靜觀以待變,然後再采取行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在《莊子·天下》篇中,莊子說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獨曲全。曰,‘苟免於咎’。”這裏說的“曲全”,便是“苟免於咎”。老子認為,事物常在對立的關係中產生,人們對事物的兩端都應當觀察,從正麵去透視負麵的狀況,對於負麵的把握,更能顯現出正麵的內涵。事實上,正麵與負麵,並非截然不同的東西,而是經常儲存的關係。普通人隻知道貪圖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誡人們,要開闊視野,要虛懷若穀,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但是如果不考慮客觀情況,一味蠻幹,其結果隻能適得其反。
在“曲”裏存在首“全”的道理,在“枉”裏存在著“直”的道理,在“窪”裏存在著“盈”的道理,在“敝”裏存在著“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奧秘,就可以做到“不爭”。事實當然並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爭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爭就不能取得成功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