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次靈氣潮汐即將到來之際,各地風雲變動,有識之士都想在大世之中搶占先機。
北方蠻人部落再度入侵雲州,這次不像之前搶了就跑,而是在戎部落的帶領下,攻城掠地。
他們穩紮穩打,一步步推進,一幅要在雲州安家的架勢。
事實就是如此,蠻人部落拖家帶口,男女老少全遷了過來,粗略估計有百萬之眾。
這個消息可把北方幾個外州嚇得不輕,或是向朝廷求援,或是全州動員,一幅寸土必爭的架勢。
可之前幾千上萬蠻人入侵都能將打到州郡腹地,更何況這次全麵入侵。
僅僅一月,雲州、鄲州、平州、漠州相繼淪陷,戎部首領戈隨即宣布以四州之地建國,國號為戎。
這下可不隻有外州緊張了,消息傳到鎬京,大虞朝廷也慌得不行。
因為這四處外州一丟,擋在關中西北的就隻有沙甘二州了,而且這兩州是最早被征服的兩個外州,夏人占據多數,與內九州其實相差無幾。
沙甘二州丟了,等同於丟掉九州中一州, 更何況誰有還有信心擋住蠻人大軍。
縱使關中乃是千裏金城,四方鎖鑰, 也無法承擔蠻人入侵的後果, 不可能再遷一次都了。
最後逼急了, 鎬京甚至想號召天下勤王,許各地鄉紳組建團練, 北上抗擊蠻人。
當然作出這個決定的後果就是葬送大虞最後的國運,但亡國與亡天下之間,九卿大臣們還是分得很清的。
曆史上曾經有過兩次異族君臨天下, 那可謂是夏人永遠無法忘卻的痛,沒人願意再來一次。
索性戎國國主黃戈止住了兵鋒,並且主動遣使與鎬京朝廷修好,聲明蠻人隻是想要一塊地盤修養生息。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戈為了更好統治四州, 融入夏地文化,他給自己加了一個姓,荒的諧音黃。
當妖魔亂蠻荒的消息被查實後,鎬京朝廷最終還是接受了戎國的修好,默認了戎國的存在。
回的國書也是稱呼戎國國主,而不是戎國皇帝, 顯然雙方都對此有默契。
不稱皇帝就沒關係了?此舉不是啪啪打鎬京的臉?
但沒辦法,其他地方發生的事已經讓鎬京顧不過來了,外州占了也就占了吧,畢竟也不隻有北方外州出事。
海島十二州也有噩耗傳來, 最早隻是海陵島總督報告大虞朝廷海賊猖狂,時有襲擾之事發生。
後麵不足半月,緊接著來的是連續數島的求援信息,有不明身份的海賊登島發動叛亂,現在已經丟失沿島海防。
可朝廷能怎麽辦,如今的國力難不成還能從中央調禁軍去海外支援?
最後討論來討論去,隻能下發詔旨嚴令各島總督守住核心要地, 並催促沿海各州調動水軍支援。
說實話海島十二州會有動蕩, 這是很多人都可以預見的事, 甚至大虞中央也早就知道海外不穩了。
隻是萬萬沒想到, 動蕩的導火索居然來自一群海賊,區區海賊何德何能同時發起對數島的襲擊。
要知道海島十二州雖然都是島嶼, 但它們其中大多海島的麵積可一點也不小於內陸諸州。
除了人口要少一點,該有的都有, 行政建製完全照搬內陸。
當然由於各島距離中央比較遠, 懸於海外,所以海島十二州的自主性很強,掌控全島權力的官員不叫州牧,而叫總督。
總督一般都是皇室宗親或者深受朝廷信任的大臣,開國前一百年還是十年一換,後麵就慢慢沒有那麽強的控製力了。
到了最近三十年已經沒換過總督了,就算總督身死,中央朝廷為了穩定也會敕封死去總督的後代為繼任總督。
雖然諸位總督對大虞朝廷還保有一定的尊敬,甚至會上繳賦稅,但在在事實上海島十二州已經成了獨立王國。
所以在這種地方,總督私軍一般都遠遠超出了規模,往往全島的經製之兵加起來還沒有總督私兵的一半。
你說一群海賊能打上海島諸州這誰信,隻是背後的貓膩無人知曉。
被推上前台的是大海寇孫恩,這個名字很早就有些名氣了,因為他曾經是陸上大寇,嚴令通緝之下才被逼出海當了海賊。
這次他率領一眾部下直接打下了海陵島,自稱海陵王,其名風傳海內外。
不僅如此,孫恩還下令他那龐大的船隊隔絕海島十二州與大虞陸地的聯係,但凡想要過船都得經過他的允許。
由於海陵島是海島十二州距離陸地最近的一座島,他還真就做到了這點。
一時間,很多在海上利益受損的大家族紛紛托關係上報鎬京朝廷,然而朝廷如今都已經被逼遷都了,根本就製裁不了孫恩。
自此海內外消息斷絕,海島十二州真正成了孤島,有的隻是小道消息滿天飛。
有風聞說,孫恩的背後有仙人,不然不可能以海賊之身獨霸一島州。
大虞三十六州,內九州不用說, 乃是古夏文明的發源地,元衍界的文明核心。
其餘二十七州都是後續中央王朝開疆擴土所得, 所以又稱為外州,無論是人口還是文明發展程度都沒有內九州要高。
其中除了海島十二州以外, 西北東北共有八個外州,南方有七個外州。
北方有妖魔,而南方十萬大山也有妖族,不同於妖魔是外來入侵者,妖族從有元衍界人類文明開始就存在於這個世界。
早在遠古時期妖族還是這個世界的霸主,後來人道逐漸發展壯大,人族第一個王朝夏王朝強勢崛起。
夏王朝曆代君主都是雄主,與妖族王庭展開連番大戰皆獲勝,最後甚至將妖皇血脈斬盡殺絕。
被逼無奈之下,妖族大部隻能退居十萬大山,而且由於沒有各方承認的妖族共主,隻能是一盤散沙。
自此,人道王朝一直都將十萬大山牢牢地看住,沒有讓妖族有出世之機。
當然,十萬大山之外一樣有妖,隻是他們沒有係統的傳承,完全憑借自身的本能修行,沒有成大氣候的妖。
很多妖物還沒修煉到化形,就被四處遊曆的修士斬殺或者抓回去看洞府。
無數妖族早已絕望,因為妖皇血脈斷絕,沒有妖能將一盤散沙的十萬大山整合。
本以為十萬大山會一直安靜下去,但一直以來積累的妖族大運終於在這場大世之前爆發了。
一個剛剛誕生的普通小妖血脈返祖,出現了純血的妖皇血脈,成了如今妖族公認的未來妖皇。
要不是實力還達不到,這位未來妖皇早就正式稱皇了,畢竟血脈擺在那,他生而知之,自己取名為帝涿。
就算實力未到,十萬大山中的各類妖族也都團結到了帝涿身邊,並且動作不斷。
如趁著大虞無暇南顧之時,親自帶領妖族北出十萬大山,攻占了浦光州還有南黎州兩大外州。
這兩州與十萬大山相鄰,以前一直是大虞重兵駐守之地,隻是大虞內亂不斷,這些邊兵早被調回內九州了。
妖族也不像妖魔那般肆虐殘暴,雖然在剛剛攻占兩外州時,經常有妖族偷吃人類之時發生,但帝涿馬上就禁止了這樣的行為。
除非人類冒犯妖族,不然不許濫殺無辜,更不許以人類為血食。
當然這不代表帝涿對人類就很好了,兩州人類全數被貶為奴隸,為妖族幹活服務。
除了少部分含有妖族血脈的半妖,其他人類都將從事最為低賤的工作。
浦光州和南黎州的曆史非常複雜,曾經妖族於此地進行了長久的抵抗,期間自然發生了人妖“戀”。
在退入十萬大山之前,又驅逐半妖,不認為這些半妖是純正的妖族。
對於人類來說,這些半妖的父母中有人族,不能隨意打殺,也就讓他們在這裏繼續生活了下來。
但畢竟不是完整的人類了,半妖經常會遭到其他人的歧視,直到這麽多年下來,半妖的妖族特征漸漸消失,這才好過一點。
帝涿為了未來大計,選擇對半妖釋放善意,很快就得到了熟知人類文化的諸多半妖效忠。
有半妖建議,暫時按兵不動,先以人類軍隊的戰法練兵,等待時機再繼北進。
於是南方也才稍微安定片刻。
……
不管是誰要搞事,隻要不是內九州出事,朝廷現在都不想去管,而且現在內九州出事的地方還少嗎?
那個逼得朝廷遷都的乞活王周良,正在中州大地肆虐,就連洛都都被他占據了。
此事關乎朝廷最後的顏麵,當鎬京喘過氣來後,拿出關中積存的底蘊,招募禁軍平叛。
關中兒郎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是絕佳的兵源之處。
一時間朝廷軍隊打得周良節節後退,連繁華的洛都也不敢待了,丟下大部流民隻帶核心精銳瘋狂逃遁。
最後被追得沒辦法,周良隻能向鎬京朝廷乞降,請求招安。
本來周良最開始掀起叛亂的想法就是求招安,但他沒料到朝廷這般脆弱,打都不打就遷都跑了。
後麵等一路打進洛都,在各種阿諛奉承之人的吹捧下,周良的心思發生了轉變。
或者說他生出了錯覺,那就是他周良是不是也能坐一坐龍椅,當一回九五至尊。
畢竟三百年來,還沒人能如此踐踏大虞的威嚴,沒人能占據這座古老的洛都。
就差一點,周良就要衝進皇宮坐上龍椅了,還好家有賢妻勸住了他。
凡事多想想後果,洛都被他糟蹋成什麽樣子都沒關係,可要是坐上那個位置,一切就不可逆轉了,隻能是大虞的死敵。
這一念之間就給周良留了一條活路,當周良請求招安的消息傳回鎬京時,鎬京朝廷馬上就答應了下來。
沒稱帝,做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一切都還可以商量。
沒辦法鎬京朝廷的底蘊就這麽點,派到豫州鎮壓叛亂的新募禁軍都要供不起了,再不快點結束戰爭,真要破產了。
反正朝廷的顏麵保住了就行,叛亂也鎮壓了,反賊周良心慕王化而乞降,朝廷接受了誰又能說什麽。
周良也沒建官立製,也沒自己稱王,隻是繼承的那個草頭王名頭有些膈應。
鎬京朝廷也以此為由,駁回了周良的公侯之請,隻是敕封周良為穀陽節度使,下轄穀陽一郡。
穀陽郡與徐州相鄰,是豫州最東邊的一郡,遭受的天災人禍不算多,尚屬一個中上大郡。
沒能封公封侯,周良有些失望,但可以保留自己的核心老營,有一郡之地養兵已經讓他很有安全感了。
在接到聖旨的當天,周良就拔營前往穀陽郡,至於跟隨他一路闖蕩的流民還有雜兵他懶得管,朝廷愛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
畢竟以後穀陽郡就歸他自己管了,吃喝全得他來供著,自己的地盤可不能像之前那樣糟蹋,養那麽多廢物怎麽養得活。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為何朝廷要給他穀陽郡作為鎮守之地,徐州州牧楊敬是如今內九州反意最明顯的州牧,完全聽調不聽宣,就連賦稅也是象征性的上繳一點。
有密報稱,楊敬私底下服黃,甚至出入鹵簿,簡直大逆不道。
現在的局勢不能隨意懲罰這等大權在握的地方大員,否則容易逼反。
但也不能不管,把周良丟到穀陽郡就是讓他們互相撕咬,朝廷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陳堯得知這個消息時,隻是一笑而過,看來那個燕國公應鴻羽已經徹底掌握了朝廷,不然不會下這麽一招。
換之前在朝廷正統還深入人心時,應鴻羽一點會想辦法讓那些野心家做大,最後撕下朝廷的臉皮,讓世人都看看朝廷的虛弱。
現在洛都都能被一流民頭子所占,說實話朝廷正統在兵強馬壯之輩的人看來已經不算什麽了。
這時應鴻羽就不能一味掀翻棋盤,而是要給自己留點時間,不然自己故意弄亂天下,結果給別人做了嫁衣那又有何意。
應鴻羽自崛起以來就忠奸難辨,很多時候明明表現得像個大忠臣,結果最後往往不是朝廷受益。
本來誰也不知道這家夥在想什麽,直到他一手把持朝政,力主遷都後,很多人就看明白了,此人就是大虞王朝的掘墓者。
各大勢力你方登罷,我登場,忽然間在第三次靈潮前夕又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安靜。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各方動作
北方蠻人部落再度入侵雲州,這次不像之前搶了就跑,而是在戎部落的帶領下,攻城掠地。
他們穩紮穩打,一步步推進,一幅要在雲州安家的架勢。
事實就是如此,蠻人部落拖家帶口,男女老少全遷了過來,粗略估計有百萬之眾。
這個消息可把北方幾個外州嚇得不輕,或是向朝廷求援,或是全州動員,一幅寸土必爭的架勢。
可之前幾千上萬蠻人入侵都能將打到州郡腹地,更何況這次全麵入侵。
僅僅一月,雲州、鄲州、平州、漠州相繼淪陷,戎部首領戈隨即宣布以四州之地建國,國號為戎。
這下可不隻有外州緊張了,消息傳到鎬京,大虞朝廷也慌得不行。
因為這四處外州一丟,擋在關中西北的就隻有沙甘二州了,而且這兩州是最早被征服的兩個外州,夏人占據多數,與內九州其實相差無幾。
沙甘二州丟了,等同於丟掉九州中一州, 更何況誰有還有信心擋住蠻人大軍。
縱使關中乃是千裏金城,四方鎖鑰, 也無法承擔蠻人入侵的後果, 不可能再遷一次都了。
最後逼急了, 鎬京甚至想號召天下勤王,許各地鄉紳組建團練, 北上抗擊蠻人。
當然作出這個決定的後果就是葬送大虞最後的國運,但亡國與亡天下之間,九卿大臣們還是分得很清的。
曆史上曾經有過兩次異族君臨天下, 那可謂是夏人永遠無法忘卻的痛,沒人願意再來一次。
索性戎國國主黃戈止住了兵鋒,並且主動遣使與鎬京朝廷修好,聲明蠻人隻是想要一塊地盤修養生息。
<a id="wzsy" href="https://www.yawenba.net">yawenba.net</a>
戈為了更好統治四州, 融入夏地文化,他給自己加了一個姓,荒的諧音黃。
當妖魔亂蠻荒的消息被查實後,鎬京朝廷最終還是接受了戎國的修好,默認了戎國的存在。
回的國書也是稱呼戎國國主,而不是戎國皇帝, 顯然雙方都對此有默契。
不稱皇帝就沒關係了?此舉不是啪啪打鎬京的臉?
但沒辦法,其他地方發生的事已經讓鎬京顧不過來了,外州占了也就占了吧,畢竟也不隻有北方外州出事。
海島十二州也有噩耗傳來, 最早隻是海陵島總督報告大虞朝廷海賊猖狂,時有襲擾之事發生。
後麵不足半月,緊接著來的是連續數島的求援信息,有不明身份的海賊登島發動叛亂,現在已經丟失沿島海防。
可朝廷能怎麽辦,如今的國力難不成還能從中央調禁軍去海外支援?
最後討論來討論去,隻能下發詔旨嚴令各島總督守住核心要地, 並催促沿海各州調動水軍支援。
說實話海島十二州會有動蕩, 這是很多人都可以預見的事, 甚至大虞中央也早就知道海外不穩了。
隻是萬萬沒想到, 動蕩的導火索居然來自一群海賊,區區海賊何德何能同時發起對數島的襲擊。
要知道海島十二州雖然都是島嶼, 但它們其中大多海島的麵積可一點也不小於內陸諸州。
除了人口要少一點,該有的都有, 行政建製完全照搬內陸。
當然由於各島距離中央比較遠, 懸於海外,所以海島十二州的自主性很強,掌控全島權力的官員不叫州牧,而叫總督。
總督一般都是皇室宗親或者深受朝廷信任的大臣,開國前一百年還是十年一換,後麵就慢慢沒有那麽強的控製力了。
到了最近三十年已經沒換過總督了,就算總督身死,中央朝廷為了穩定也會敕封死去總督的後代為繼任總督。
雖然諸位總督對大虞朝廷還保有一定的尊敬,甚至會上繳賦稅,但在在事實上海島十二州已經成了獨立王國。
所以在這種地方,總督私軍一般都遠遠超出了規模,往往全島的經製之兵加起來還沒有總督私兵的一半。
你說一群海賊能打上海島諸州這誰信,隻是背後的貓膩無人知曉。
被推上前台的是大海寇孫恩,這個名字很早就有些名氣了,因為他曾經是陸上大寇,嚴令通緝之下才被逼出海當了海賊。
這次他率領一眾部下直接打下了海陵島,自稱海陵王,其名風傳海內外。
不僅如此,孫恩還下令他那龐大的船隊隔絕海島十二州與大虞陸地的聯係,但凡想要過船都得經過他的允許。
由於海陵島是海島十二州距離陸地最近的一座島,他還真就做到了這點。
一時間,很多在海上利益受損的大家族紛紛托關係上報鎬京朝廷,然而朝廷如今都已經被逼遷都了,根本就製裁不了孫恩。
自此海內外消息斷絕,海島十二州真正成了孤島,有的隻是小道消息滿天飛。
有風聞說,孫恩的背後有仙人,不然不可能以海賊之身獨霸一島州。
大虞三十六州,內九州不用說, 乃是古夏文明的發源地,元衍界的文明核心。
其餘二十七州都是後續中央王朝開疆擴土所得, 所以又稱為外州,無論是人口還是文明發展程度都沒有內九州要高。
其中除了海島十二州以外, 西北東北共有八個外州,南方有七個外州。
北方有妖魔,而南方十萬大山也有妖族,不同於妖魔是外來入侵者,妖族從有元衍界人類文明開始就存在於這個世界。
早在遠古時期妖族還是這個世界的霸主,後來人道逐漸發展壯大,人族第一個王朝夏王朝強勢崛起。
夏王朝曆代君主都是雄主,與妖族王庭展開連番大戰皆獲勝,最後甚至將妖皇血脈斬盡殺絕。
被逼無奈之下,妖族大部隻能退居十萬大山,而且由於沒有各方承認的妖族共主,隻能是一盤散沙。
自此,人道王朝一直都將十萬大山牢牢地看住,沒有讓妖族有出世之機。
當然,十萬大山之外一樣有妖,隻是他們沒有係統的傳承,完全憑借自身的本能修行,沒有成大氣候的妖。
很多妖物還沒修煉到化形,就被四處遊曆的修士斬殺或者抓回去看洞府。
無數妖族早已絕望,因為妖皇血脈斷絕,沒有妖能將一盤散沙的十萬大山整合。
本以為十萬大山會一直安靜下去,但一直以來積累的妖族大運終於在這場大世之前爆發了。
一個剛剛誕生的普通小妖血脈返祖,出現了純血的妖皇血脈,成了如今妖族公認的未來妖皇。
要不是實力還達不到,這位未來妖皇早就正式稱皇了,畢竟血脈擺在那,他生而知之,自己取名為帝涿。
就算實力未到,十萬大山中的各類妖族也都團結到了帝涿身邊,並且動作不斷。
如趁著大虞無暇南顧之時,親自帶領妖族北出十萬大山,攻占了浦光州還有南黎州兩大外州。
這兩州與十萬大山相鄰,以前一直是大虞重兵駐守之地,隻是大虞內亂不斷,這些邊兵早被調回內九州了。
妖族也不像妖魔那般肆虐殘暴,雖然在剛剛攻占兩外州時,經常有妖族偷吃人類之時發生,但帝涿馬上就禁止了這樣的行為。
除非人類冒犯妖族,不然不許濫殺無辜,更不許以人類為血食。
當然這不代表帝涿對人類就很好了,兩州人類全數被貶為奴隸,為妖族幹活服務。
除了少部分含有妖族血脈的半妖,其他人類都將從事最為低賤的工作。
浦光州和南黎州的曆史非常複雜,曾經妖族於此地進行了長久的抵抗,期間自然發生了人妖“戀”。
在退入十萬大山之前,又驅逐半妖,不認為這些半妖是純正的妖族。
對於人類來說,這些半妖的父母中有人族,不能隨意打殺,也就讓他們在這裏繼續生活了下來。
但畢竟不是完整的人類了,半妖經常會遭到其他人的歧視,直到這麽多年下來,半妖的妖族特征漸漸消失,這才好過一點。
帝涿為了未來大計,選擇對半妖釋放善意,很快就得到了熟知人類文化的諸多半妖效忠。
有半妖建議,暫時按兵不動,先以人類軍隊的戰法練兵,等待時機再繼北進。
於是南方也才稍微安定片刻。
……
不管是誰要搞事,隻要不是內九州出事,朝廷現在都不想去管,而且現在內九州出事的地方還少嗎?
那個逼得朝廷遷都的乞活王周良,正在中州大地肆虐,就連洛都都被他占據了。
此事關乎朝廷最後的顏麵,當鎬京喘過氣來後,拿出關中積存的底蘊,招募禁軍平叛。
關中兒郎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是絕佳的兵源之處。
一時間朝廷軍隊打得周良節節後退,連繁華的洛都也不敢待了,丟下大部流民隻帶核心精銳瘋狂逃遁。
最後被追得沒辦法,周良隻能向鎬京朝廷乞降,請求招安。
本來周良最開始掀起叛亂的想法就是求招安,但他沒料到朝廷這般脆弱,打都不打就遷都跑了。
後麵等一路打進洛都,在各種阿諛奉承之人的吹捧下,周良的心思發生了轉變。
或者說他生出了錯覺,那就是他周良是不是也能坐一坐龍椅,當一回九五至尊。
畢竟三百年來,還沒人能如此踐踏大虞的威嚴,沒人能占據這座古老的洛都。
就差一點,周良就要衝進皇宮坐上龍椅了,還好家有賢妻勸住了他。
凡事多想想後果,洛都被他糟蹋成什麽樣子都沒關係,可要是坐上那個位置,一切就不可逆轉了,隻能是大虞的死敵。
這一念之間就給周良留了一條活路,當周良請求招安的消息傳回鎬京時,鎬京朝廷馬上就答應了下來。
沒稱帝,做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一切都還可以商量。
沒辦法鎬京朝廷的底蘊就這麽點,派到豫州鎮壓叛亂的新募禁軍都要供不起了,再不快點結束戰爭,真要破產了。
反正朝廷的顏麵保住了就行,叛亂也鎮壓了,反賊周良心慕王化而乞降,朝廷接受了誰又能說什麽。
周良也沒建官立製,也沒自己稱王,隻是繼承的那個草頭王名頭有些膈應。
鎬京朝廷也以此為由,駁回了周良的公侯之請,隻是敕封周良為穀陽節度使,下轄穀陽一郡。
穀陽郡與徐州相鄰,是豫州最東邊的一郡,遭受的天災人禍不算多,尚屬一個中上大郡。
沒能封公封侯,周良有些失望,但可以保留自己的核心老營,有一郡之地養兵已經讓他很有安全感了。
在接到聖旨的當天,周良就拔營前往穀陽郡,至於跟隨他一路闖蕩的流民還有雜兵他懶得管,朝廷愛怎麽處理就怎麽處理。
畢竟以後穀陽郡就歸他自己管了,吃喝全得他來供著,自己的地盤可不能像之前那樣糟蹋,養那麽多廢物怎麽養得活。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為何朝廷要給他穀陽郡作為鎮守之地,徐州州牧楊敬是如今內九州反意最明顯的州牧,完全聽調不聽宣,就連賦稅也是象征性的上繳一點。
有密報稱,楊敬私底下服黃,甚至出入鹵簿,簡直大逆不道。
現在的局勢不能隨意懲罰這等大權在握的地方大員,否則容易逼反。
但也不能不管,把周良丟到穀陽郡就是讓他們互相撕咬,朝廷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陳堯得知這個消息時,隻是一笑而過,看來那個燕國公應鴻羽已經徹底掌握了朝廷,不然不會下這麽一招。
換之前在朝廷正統還深入人心時,應鴻羽一點會想辦法讓那些野心家做大,最後撕下朝廷的臉皮,讓世人都看看朝廷的虛弱。
現在洛都都能被一流民頭子所占,說實話朝廷正統在兵強馬壯之輩的人看來已經不算什麽了。
這時應鴻羽就不能一味掀翻棋盤,而是要給自己留點時間,不然自己故意弄亂天下,結果給別人做了嫁衣那又有何意。
應鴻羽自崛起以來就忠奸難辨,很多時候明明表現得像個大忠臣,結果最後往往不是朝廷受益。
本來誰也不知道這家夥在想什麽,直到他一手把持朝政,力主遷都後,很多人就看明白了,此人就是大虞王朝的掘墓者。
各大勢力你方登罷,我登場,忽然間在第三次靈潮前夕又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安靜。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各方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