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鄢乃是大虞皇族,說出來的話可信度本就高,加上帝後同時被太監宮女所殺此事未免太過可笑。


    所以天下人都相信了衣帶血詔,大虞皇帝沒了,但留下最後一道命令,誅賊詔。


    消息傳到荊南,處處都能見到披麻戴孝的士子以及普通百姓, 畢竟大虞三百年天下,正統深入人心。


    而這時,李隆最後的阻礙也沒了,民間不是說大虞正統不願意出現個自立的楚國嗎?


    現在卻無人會再阻止李隆稱候,荊南百姓需要一個國家,需要一個官府。


    尋常人不知道,應鴻羽鬧出來的這攤子事對李隆有什麽影響, 但陳堯卻有些感歎這小子運氣真好。


    也許是趕走黃虎,割據荊南給他帶來的氣運加持,讓他稱候時正應天命和民心。


    更多許多略懂氣運之理,明晰天下大勢的有才之士,猜測李隆是不是這個時代的真主。


    不然怎麽剛好欠缺名義之時,大虞最後的正統顏麵被應鴻羽給撕破了,此謂為真主開道。


    三十六州散落的很多大虞屬國,始終是秉承大虞之命而立,或多或少有些羈絆牽扯,遠遠沒有李隆的楚國來得幹淨。


    這些屬國體製依舊臃腫不堪,充斥著前朝貴族元老,想要重獲新生,國主還得花費一番力氣調理內務。


    至於沒有接受鎬京朝廷聖旨,大虞未滅之前而自立的那些國家,又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氣運之基不牢固,國運有衰敗風險,一切還得看後續能否打出一片天地。


    隻有奉行“緩稱王”之策的李隆,於此時立國, 合乎天命。


    神器無主,大虞失鹿!


    興平帝已死, 但天下還未有主人,絕大多數國家勢力,依舊沿用舊時年號,李隆也不例外。


    興平八年四月初一,整個潭州城張燈結彩,城內的子民或多或少都帶著喜色。


    多少年了,他們又要成為國都子民,生活在“天子”腳下。


    大虞初年太祖曾封一子於潭州,為第一代楚王,還為楚王在潭州城內修建了豪華的親王宮殿楚王宮。


    但沒想到楚王卷入後續的奪嫡之爭,由此被廢,後麵楚王這一名號就彷佛犯了大虞皇帝的忌諱,一直未曾封宗子為楚王。


    楚王宮多年無主,久未維修打理,顯得十分破敗荒涼。


    李隆入主潭州城後,這片曾經恢弘廣袤的宮殿群就在加急搶修,但直到四月初一的吉日到來也未能全部修繕。


    所幸湘郡曆代官府征用了幾座宮殿作為辦公, 和地方大員的休閑娛樂之所, 這幾座宮殿還算精美完善。


    因此李隆的稱候之禮總算有地方可以辦, 沒失了國君體麵, 也有繼承楚國基業之意。


    這天一大早,李隆就在侍妾的輕聲呼喚下暈暈醒來,睜眼一看床邊乃至屋內站滿了伺候更衣的宮女太監。


    “我說,有必要弄這麽大陣仗麽。”李隆打了哈欠無語道。


    旁邊嬌柔美麗的小妾嗔怪道:“君候~,還稱我呢?該改口了!”


    這小妾是城內一郡望大族送來的次女,叫尹娣,長得貌美身姿婀娜,甚得李隆歡心。


    <a href="http://m.fqxsw.org" id="wzsy">fqxsw.org</a>


    “對對,應該是孤,來人,服孤起身更衣。”李隆一拍頭,昨天睡晚了,差點忘記今天是大日子。


    今天過後,他就是一國之主,該稱孤道寡了。


    不怪屋內這麽多等著的宮女太監,實在是伺候他今天穿衣,就需要這麽多人。


    一套合乎規製的大禮服,穿起來十分麻煩,前兩天練習時讓李隆很是頭疼。


    還好手下人不知道從來弄來的老太監和嫁到民間的宮女,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這些新入宮的太監宮女才算有了個樣子。


    “唉,輕點輕點,梳個頭發這麽用力幹嘛?”正想著呢,腦後的一陣絞痛,讓李隆無奈地叫停。


    “奴婢該死,奴婢該死……”小宮女嚇得不輕,連忙跪地討饒。


    “我來吧,你下去,自己去尋女官受罰。”這時一雙輕柔的小手接替了宮女的梳發,力道十分合適。


    正是已經穿著完畢的尹娣,她總歸還是跟了李隆一段時間,很多喜好都心中有數。


    得到尹娣的命令,宮女忙不慌的退了下去,似乎鬆了一口氣。


    李隆沒有說什麽,知道尹娣有為宮女求情的意思,他隻是覺得自己平時難道太嚴厲了?


    對於太監宮女這等“陋習”製度,他並沒有廢除,而是順應時勢,存在於這個時代即是合理。


    起碼就桂陽和湘郡之間的地帶,不知道有多少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就算李隆全力救助安撫,也不可能短短幾天幾月就能做到天下太平。


    招募宮內人時,還是有數不清的人要來報名,他們都知道進了宮不會餓死在荒郊野外,起碼能在這個亂世有一席容身之地。


    穿衣洗漱的時間花了很久,直到有太監說前朝禮官來催,李隆這才珊珊出門。


    此時李隆一身大禮服,也就是冕服,顯得異常尊貴,威嚴而不可直視之。


    冕服,在這個世界出現於古夏。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構成。


    最開始是王朝天子舉行重大儀式所穿戴的禮服,後麵分封諸侯,諸侯也能穿次一等的冕服,根據爵位高低冕服也有不同。


    這裏的諸侯可以下延至大夫,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凡吉禮皆戴冕,而服飾隨事而異。


    放在如今,也就是從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著冕服。


    那這麽看起來,能著冕服的人還有不少,起碼不是一人一姓,如何區分地位高低呢?


    帝王在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場合下,穿十二章紋的冕服,因此十二章紋為最貴。


    十二章紋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此十二章紋具在的冕服隻有天子才夠資格穿。


    天子依照禮節的輕重,冕服及其章紋有所遞減,王公貴胃、文武百官的冕服及其章紋也是依次遞減的。


    王的冕服由山而下用九章,侯、伯冕服章紋由華蟲以下用七章,子、男冕服由藻以下用五章,卿大夫冕服由粉米以下用三章。


    除了冕服由大裘冕依次遞減為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之外,繡在冕服下裳上的章紋也是遞減的。


    這光是一個冕服的禮製就把李隆弄得暈頭轉向,但他還不能不研究,必須要穿合乎禮製的冕服。


    不然他這個楚候穿個九章王之冕服出去,隻會徒然惹人恥笑,不僅下屬離心,百姓也不會將你視為正統國君。


    這就是禮製在王朝世界的核心地位,它明辨禮儀尊卑,是統治者稱孤道寡的利器。


    所以他出門展現給世人看的,正是七章冕服,有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七章紋。


    同樣根據禮製,他頭頂的冕冠也是侯爵規製的七旒,整個人的穿著就是標準的七旒冕冠七章服。


    稱候大儀首先自然要告祭天地,告訴天地我李隆要稱候開國,請您老人家見證承認。


    祭壇在郊外,穿著這麽厚重冕服自然不方便步行,所以駕車而往。


    李隆剛下宮殿階梯,五匹白馬組成的馬車已經候著他了,在太監的攙扶下李隆方才極為不便地坐上馬車。


    拉車的馬匹,禮製也有嚴格的規定。


    “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李隆乘五馬之駕外出,方合乎禮製,不會被其他鄰國觀禮使者挑出毛病。


    由於李隆是正兒八經的以半州之地稱候開國,還是白手起家沒有繼承大虞爵位,所以引來了不少鄰國前來觀禮。


    當然由於時間過於倉促,也就來了揚州的幾家小國,還有荊北黨奉,以及益州派駐江陵的使者。


    交州聽到消息本來也有土國想派人來,但眼下黃虎的兵鋒已經伸入交州,這些土人的國家忙於應對黃虎去了。


    本來白馬也不能隨便用,隻是李隆白馬單騎入城的事跡太過震人,就沒人敢嚼舌根。


    在老太監尖銳犀利的高喏聲中,李隆車駕緩緩出發,及至宮外,跟上文武百官。


    道路兩旁森嚴軍卒齊齊行禮,沿途百姓山呼楚候,為他們的新國君獻上自己的熱情,這也讓被繁瑣禮製搞煩的李隆心裏舒坦了不少。


    入主湘郡後,他連連下發了不少惠民之策,包括減免今年賦稅、劃撥賑濟款項等百姓的大喜事。


    作為國都的潭州,對這些政策自然是第一個享受的城市,所以百姓們的熱情多少帶一些真情實感。


    新國君似乎是個明主,多久沒有感受到官府的善政了。


    過了許久,外麵的歡呼聲開始減少,四周開始能聽到蟲鳴鳥叫。


    “君候,郊祭地點到了。”隨侍車駕之外的太監低聲道。


    李隆正好也感覺到馬車停了,拉開帷簾,緩步踏下馬車。


    這裏是綿延數裏的荒野,剛好能看清天地之廣袤。


    在離李隆不遠處,矗立著圜丘方澤,周邊站滿了文武百官及數千軍將,他們寂靜無聲,雙手垂立等候著祭典的主人。


    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


    同理,方澤祭壇就是象征著大地的方形祭壇。


    以圜丘方澤之祭壇,告祭蒼天大地,達成最為正統之禮製。


    伴隨著禮官的唱喏,禮樂之聲響起,圜丘方澤祭壇正南台階下東西兩側,陳設著編磬、編鍾、鎛鍾等十六種樂器組成的中和韶樂,排列整齊,肅穆壯觀。


    一項項流程在禮官的口中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最後總算到了李隆上場。


    鍾聲止,鼓樂聲起,李隆走上細碎黃土鋪成的祭路,一步步登上圜丘。


    圜丘祭壇,神位前擺列著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


    中間圓心石南側設祝桉,李隆的拜位設於平台的正南方。


    伴隨著一柱大香的點燃,在神位之前,李隆朝天開始行三跪九拜之禮。


    然而他心中卻是祈禱默念的昊天神君,此名為李隆夢中所得,陳堯告訴他,圜丘祭禮時向昊天神君祈禱。


    大禮完成,禮樂之聲變換,李隆又登上方澤祭壇,同樣三跪九拜之禮。


    同樣,李隆心中祈禱默念的是城皇神君,他不明白為什麽,但他相信城皇爺。


    李隆其實也好奇為什麽這個世界沒神,以前在藍星告祭天地都是告祭皇天後土,他們代表天地神祇。


    這個世界的祭祀居然單指天地,並沒有神靈的意向,這點很奇怪。


    但城皇爺讓他別張揚,他也隻能默默祭奠,不敢表露在明麵上。


    最後是望燎,李隆作為楚國之君觀看焚燒祭品,奏佑平禮樂,起駕返宮,大典結束。


    祭祀大典順利結束,代表天地承認了楚國立國,但這並不代表稱候之禮結束了。


    天地知道了,還得三十六州天下知道。


    一眾身心俱憊的文武百官回到潭州城,唯一一座能拿出來上朝的宮殿中,眾臣雲集。


    這是宣布楚國開國,以及李隆稱候的大朝,幾乎在國都的官員都來了,品級低的甚至排到了殿外石階。


    然而沒人有不耐之色,有得隻是翹首以待,一個初建的國家,必將有他們大展宏圖的機會。


    等李隆稍加梳洗整理,他就來到了前朝,端坐於國君主位,掃視下麵的臣子。


    在李隆的示意下,禮曹主事黃承站了出來,往台階上走了幾步,站在高處攤開手中的華貴卷軸。


    “大虞失德,天下分崩離析,又有逆賊應鴻羽毒害幼帝,神器無主。大虞三十六州北有蠻人入侵,南有妖人無道,海內外無有百姓存身之所,此為古夏中國未有之亂世。今永山節度使李隆,合上天卷顧,賴祖宗威靈,仰城皇福佑,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定鼎荊南四郡,四方勘定,民安田裏。


    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孤為侯,以主黔黎。


    勉循眾請,於興平八年四月初一告祭天地,即侯位於潭州南郊。定國曰大楚,立大楚國都於潭州。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來此界開神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南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南遊並收藏我來此界開神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