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丞相府。


    劉備臉色陰沉,麵前案幾上放著諸葛亮的急信。


    他喃喃的自語:“居然是他回來了,居然是他回來了……”


    他在屋中踱了幾圈,又自語道:“國不可一日無主,他三年不回,難道朝中就三年不立新主?我做得有錯嗎?他當初衝動任性,一意孤行,才落得如此境地,又能怪誰?如今新主已立,他還回來幹什麽?”


    他憤憤不平的轉了兩圈,又苦笑道:“帝位之爭,需要理由嗎?經過此次曆練,他必然已心如鐵石,不會再有所顧忌,必欲除我而後快。”


    他走來又走去,走了許久才安慰自己的說道:“我沒有做錯,我問心無愧。天下諸侯稱我為漢賊,不過是為自己叛亂找借口而已,我一直忠於漢室。我原本就是漢室之胄,不忠於漢室又忠於誰?”


    隻是他又捫心自問,難道自己真的沒有私心嗎?如果沒有私心,為何要獨攬大權,掌控京師,令劉辯對自己懷恨在心?如果沒有私心,為何會控製劉辯的飲食,令其一直無所出。


    他自嘲的笑道:“值此亂世,連袁氏兄弟這樣的外姓之人都心懷異心,圖謀天下,我堂堂的漢室宗親,為何不能?”


    一個三十出頭的中年文士悄悄的走了進來,低聲喊道:“丞相。”


    劉備抬起頭來,眼中精光一閃,問道:“公佑查出來否?”


    這文士正是孫乾,恭聲對劉備道:“已查得明白。此三年之間,王允和盧太尉一直在暗中資助‘隱龍’,錢財過千萬。而‘隱龍’正是當年刺殺孫堅的秘碟組織,效力於衝武皇帝。”


    劉備眼中光芒大盛,怒道:“將他兩人全給我抓起來。投入大牢,抄沒其家產。”


    孫乾答應了一聲,欲言又止。


    劉備疑惑的望著他道:“還有何事?”


    孫乾這才硬著頭皮道:“還有一個壞消息。開封的徐晃已投降衝武帝,殺死了簡雍。所率一萬部眾,全部歸降。如今敵軍已達三萬餘人,直奔虎牢關而來。”


    劉備驚得臉上煞白,方寸大亂,許久才神情黯然道:“孔明的信來晚了,徐晃終究還是叛了。想不到徐晃跟他隻有數麵之緣,居然就如此偏向他。我終究還是失算了。”


    孫乾低聲道:“衝武帝昔日在軍中根基甚深,恐怕欲投誠者。不止徐晃和胡車兒。”


    劉備歎氣道:“潼關的華雄,弘農的楊奉,皆有嫌疑,隻是如今無暇顧及。張遼必然遲早會反,你派人趁夜包圍前將軍府,將張遼一並抓起,投入大牢。”


    孫乾驚道:“若抓張遼,恐怕陛下會不悅。”


    劉備驀地激動起來了,怒道:“他和我等是一條繩上的蚱蜢,還能鬧什麽動靜。如今他的弟弟要回來奪他的帝位。張遼和他的弟弟什麽關係,他還不清楚?難道等著張遼帶軍闖進皇宮,將他抓起來或就地格殺嗎?他屢次防範我。殊不知沒有我,他現在還被關在永安宮中,不識好歹的昏君。”


    孫乾連聲稱是。


    劉備平息了一下激動的情緒,又蹙眉問道:“如今虎牢關告急,孔明和翼德尚在潁川不及撤回,雲長又須在京中掌控京師之兵,何人可守虎牢關?”


    孫乾想了一會,眼前一亮:“屬下薦舉一人,必可守住虎牢關。”


    劉備問道:“何人?”


    孫乾得意的說道:“中郎將郝昭。”


    “郝昭?”


    孫乾信心滿滿的說道:“此人文武全才。近年在征討袁術之戰中屢立戰功,威名赫赫。而且此人自從西涼之軍投降以來。一直在三將軍之麾下效力,屢受三將軍重用。與衝武帝並無過從,其必感於三將軍的恩德,不敢有二心。此次隻因身體偶感風寒,未能與三將軍隨行,如今身體已愈,當可出戰。”


    劉備思索了一會道:“好,就依你所見。”


    ****************************************************************


    滿天的槍雨紛飛,虎虎生風。


    一個年輕的將領手持長槍在後院中迅疾舞動,悍勇異常。


    背後一陣掌聲響起:“好槍法!郝將軍果然不愧為大漢之猛將。”


    郝昭收槍而立,見是孫乾,急忙恭聲道:“不知廷尉大人到來,有失遠迎。”


    孫乾笑道:“郝將軍的槍法,在京中除了三將軍,再無人可比。”


    郝昭尷尬的笑道:“此套槍法就是得三將軍的指點才長進不少,隻是不料大病一場,剛剛得愈,槍法生疏了不少。”


    孫乾笑道:“將軍真是雙喜臨門啊。剛剛病愈,就得升遷。”


    郝昭驚疑的望著他:“郝昭並無功勞,為何會得升遷?”


    孫乾低聲道:“丞相已請奏陛下,遷郝將軍為折衝將軍,即日起奔赴虎牢關鎮守,抵禦來犯之敵。”


    郝昭大驚:“難道袁術竟然如此厲害,居然殺到虎牢關來了?”


    孫乾哼聲道:“袁術小兒哪有這個本事,是那陰魂不散的衝武帝。”


    郝昭瞬間懵住了,許久才問道:“衝……武帝?衝武帝不是已經駕崩?”


    孫乾冷笑道:“反正城下的敵軍打的是衝武帝的旗號,胡車兒和徐晃已經投敵,不知是真是假,也許就是幽州敵軍故弄玄虛。”


    郝昭心中如驚濤駭浪般翻騰起來:連徐晃和胡車兒都投敵了,顯然不會是假的。


    孫乾見郝昭不語,寒聲道:“將軍一直在三將軍帳下聽用,素來受三將軍提拔和重用,而三將軍與丞相乃生死兄弟,將軍應該不會忘恩負義,學那徐晃和胡車兒兩個逆賊,也投了敵吧?”


    郝昭神色一凜,厲聲道:“廷尉大人不必多言,郝昭自有分寸。”


    孫乾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道:“如此甚好。天下之主已定三年,若是再換來換去,豈不成了兒戲?況且當今陛下乃先帝之嫡長子,名正言順,豈能廢之而壞了綱常。”


    說完道別而去。


    郝昭望著孫乾離去的背影,手中的長槍一抖,幾朵槍花閃起,隨即槍影便如狂風暴雨般傾瀉而出。


    郝昭一邊迅疾的舞著長槍一邊自語道:“天下殘破,民不聊生,唯一能救天下者隻有一人耳,郝昭豈能不知天下之大義!”


    虎牢關,雄關如鐵,此關是雒陽的東麵門戶。


    三萬多大軍整齊的排列在關下,旌旗招展,槍戟如林,殺氣騰騰。


    劉協在眾將士的簇擁下,望著關上嚴陣以待的敵軍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五年多前,這裏曾發生一次大戰,那一戰令那三位草根英名遠揚,那一戰他們是為擁護自己而來;五年後,這裏又要發生一次大戰,這一戰的發起者卻是他自己,要戰的卻是那三位英傑。


    世事無常,昔日的親密戰友,今日卻變成了仇敵。想起那西征時為自己浴血奮戰的關、張兩人,尤其是在嘉陵江邊尋找了自己整整一個月的三爺,他不知道將如何去麵對。


    徐晃縱馬奔到關下,高聲喊道:“城樓上的將士聽著,大漢天子陛下已到關下,速速打開關門迎接。”


    城樓上一陣騷動。這徐晃十數日之前還率兵從虎牢關而出,去征戰敵軍,沒想再回頭來已成了前來攻城的敵將。更令他們震驚的是,徐晃居然聲稱天子就在城下。


    城樓上的敵軍突然紛紛讓開,一人持槍而來,昂然站在城樓正中,俯視城下。


    “伯道!”徐晃喊道。


    郝昭冷笑道:“公明,數日不見,想不到你我便成了敵手,真是世事無常啊。”


    徐晃高聲喊道:“郝將軍,徐某素知你忠義,今天子在此,請將軍速速開關門,迎接陛下入關。”


    郝昭厲聲喝道:“天子何在?”


    劉協縱馬而出,直奔關下,仰頭高聲喊道:“郝愛卿,別來無恙!”


    郝昭細細的打量著城下的劉協,臉色陰晴不定,沉默不語。


    許久,他才緩緩的說道:“陛下,三年之前你不聽郝昭之忠言,一意孤行終被李儒所算計,以至流落江湖。如今朝中已立新主,陛下回來又能如何?難道要為了帝位再掀起一場腥風血雨,令原本就殘破的天下再添幾分創傷?”


    劉協眼中光芒大盛,厲聲喝道:“朕離開三年,此三年之間諸侯並起,連年攻伐,屍橫遍野,流血千裏,數百萬無辜生靈喪失性命。朕若不回來,誰能收拾這殘破江山?朕非為帝位而來,朕是為大漢天下而回!”


    他氣運丹田,聲音慷慨激昂,擲地有聲,令城上城下一片震動,雅雀無聲。


    劉協轉過頭來,對身後的將士高聲喝道:“將士們,你們告訴郝將軍,你們為何而戰?”


    身後傳來氣壯山河的聲音。


    “為漢室江山而戰!為天下黎民而戰!”


    “為漢室江山而戰!為天下黎民而戰!”


    ……


    喊聲持續了許久才停歇下來。


    郝昭望著城下的劉協,目光帶淚,長槍一揮:“打開關門,迎接陛下入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大帝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命虎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命虎哥並收藏三國之大帝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