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關一戰,三萬蜀軍全軍覆沒,沒有一人投降。而漢軍也戰死一萬五六千人,傷七八千人,可戰者不過兩萬七千人。


    桃園三兄弟被合葬在鹿頭山上,劉協率眾將士祭拜之後,便揮師浩浩蕩蕩的朝成都城殺去。


    成都城上,守軍如雲,五萬禁軍嚴陣以待,箭垛口密密麻麻的布滿了弓箭,蜀漢衛將軍張任手執長槍,昂然而立。


    遠處,塵土漫天,旌旗如林,兩萬多漢軍奔馳而來。


    漢軍奔近城下百步之外,緩緩的停了下來。幾天前的慘烈廝殺,使這隻百戰之軍顯得更為凶悍和戾氣衝天,如同一群隨時噬人的猛獸,令城樓上的蜀漢禁軍望而生畏。


    一人縱騎而出,掌中龍膽亮銀槍,胯下照夜玉獅子,身高九尺,如同天神一般,正是大漢鎮北將軍趙雲。


    “吾奉大漢天子陛下之詔前來取成都,爾等還不速速開門迎接大軍入城!”


    一聲爆喝,如同晴空霹靂,震得城樓之上守軍無不驚心。


    城門大開,先是竄出兩排披甲持槍的蜀漢禁軍士兵,迅速而整齊的排列在城門兩側。


    嗬嗬嗬!


    兩排士兵舉著手中的長槍齊齊刺向空中,發出整齊而響亮的喊聲,顯得極其威武和雄壯。一個中年將領手執長槍,縱馬而出,正是蜀漢衛將軍張任。


    “哈哈哈!子龍師弟。甚是威風!”張任勒馬停在趙雲數十步之外,指著趙雲哈哈大笑。


    “大師兄!”趙雲急忙在馬背上對著張任一揖。


    張任笑道:“成都城高牆厚,不但占據守城之利。而且兵力又是你等的兩倍,更何況據我所知,你等兵糧已盡絕,如何破得此城?我料你等自保都艱難,子龍師弟何來如此威風?”


    趙雲額頭不覺微微淌汗,急忙笑道:“大師兄跟隨師父多年,當知天下大義和大勢。如今天下十三州隻剩此城,師兄忍看漢土分裂。天下連年交戰不休?”


    張任淡淡一笑:“為兄自有計較,不勞師弟費心。,隻是聽聞在陛下之前,子龍師弟是師父最得意的弟子。為兄欲討教幾招,不知師弟肯否賞臉。”


    趙雲急忙道:“弟不敢與兄爭。”


    張任大怒:“你敢輕視我乎?速速拍馬來戰!”


    說完一拍胯下良駒,舞起長槍就奔殺而來,趙雲急忙挺槍相迎。


    砰!


    兩人交馬一槍,錯肩而過,調轉馬頭又要來殺。


    “且慢!”


    一聲響亮的聲音如同天際傳來,兩人心頭一震,齊齊停住馬腳。


    兩萬多漢軍如同劈波斬浪一般裂開,讓出一條寬大的道來。隻見雪衣白馬的劉協在一幹紅衣飛龍衛的簇擁下,緩緩馳來。


    “陛下!”趙雲在馬背上彎腰一拜。


    劉協緩緩的點了點頭,將視線轉向張任:“大師兄。辛苦了!”


    兩萬多將士一陣嘩然,紛紛驚訝的望著張任。


    當啷!


    隻見張任將手中的長槍扔落於馬下,翻身下馬,推金山倒玉柱,迎著劉協跪拜下去。


    “罪臣張任,拜見陛下。願陛下萬年!”


    變故陡生,城上城下一片如死一般的靜寂。


    城門口的張任親兵率先反應過來。齊齊跟在張任身後拜倒:“拜見陛下!”


    接著城樓上的守軍也反應過來了。


    “拜見陛下!”


    上萬禁軍的呼喊聲在成都城樓上震蕩著,響徹雲霄。


    劉協輕輕的飄身下馬,大步向前,緊緊的抓住張任的雙手將他扶了起來:“攻克西蜀,一統天下,卿功不可沒!”


    張任顫聲道:“能為陛下和漢室效力,張任雖死無憾!”


    劉協輕輕的拍了拍張任的肩膀,轉過頭來,翻身上馬,長劍直指城門:“入城!”


    兩萬多漢軍將士浩浩蕩蕩的進入城門,眾將士簇擁著劉協直奔皇宮而去。


    “陛下駕到,行人避讓!”


    隨著飛龍衛們的高呼聲,城東街道兩旁的百姓急忙紛避讓,雖然驚訝和慌亂,卻毫無惶恐之色,隻是紛紛踮著腳尖朝街道正中望去。


    隻見圓圓的車蓋之下,一個白衣青年,麵如冠玉,氣宇軒昂,一身雪衣銀甲,披著一襲雪白的大氅,如同玉樹臨風一般端坐在一匹宛若天馬下凡的神駒之上,風華絕代之姿,令人心折。


    正行走之間,突然前麵蹄聲如雷,一彪人馬如風奔來,背後跟著一杆大旗,上書兩行字“蜀王—劉”。


    來者一行人數百騎,齊齊停在漢軍百步之外,將街道堵塞得水泄不通。


    人群之中一名身著王袍的年長王者縱馬而出,手中鞭杆直指劉協:“偽帝,你逼兄篡位,何以麵對列祖列宗,又安敢入此城!”


    不等劉協答話,卻見龐統自劉協背後竄出,指著劉璋,厲聲喝道:“陛下扶漢室於將傾之際,橫掃叛亂諸侯,不但一統天下,且又開疆拓土,乃千古一帝,心有何愧?你以下臣之身,見天子不拜不跪,阻天子之道,在天子之前大發誑語,該當何罪?”


    劉璋嗤聲一笑:“無名小卒,也敢在本王麵前大聲呼喝。來人,給孤拿下!


    身後部將劉璝應聲而出,提刀直奔龐統。


    漢軍陣中數將齊出,趙雲和典韋馬快,一個迎向劉璝,一個直奔劉璋。


    噗!


    僅僅一個照麵,趙雲手中的龍膽亮銀槍就已透穿劉璝的咽喉。


    接著典韋連連擊殺幾名蜀軍將士,縱馬衝到劉璋麵前,不等劉璋反應過來,早已將劉璋手到擒來。扔在馬下。幾名漢軍一擁而上,將大罵不止的劉璋綁了個結實。


    當啷當啷!


    劉璋身後的騎兵見大勢已去,紛紛扔下兵器。下馬投降。


    ……


    北宮,百官朝會殿。


    劉辯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極為落寞,卻又顯得十分平靜。身旁簇立著何獻等一幹天龍衛,神色淒然而決絕。


    劉辯喟然歎道:“我道劉協如何敢孤軍深入,血戰劉備;楊懷和高沛為何又會不戰而降,任敵軍長驅而入。原來朕最寵信之心腹愛將。卻是最大的間諜,哈哈哈……”


    劉辯一陣慘笑。


    何獻道:“他與偽帝師從同門。其兄曾救過偽帝的性命,其侄女乃偽帝義妹,馬超之妻,今見陛下勢微。豈能不降?臣曾多次提醒陛下,奈何……”


    劉辯搖了搖頭,苦笑道:“時也,命也!”


    何獻突然眼眶一紅:“臣等原誓死守護陛下,但有一口氣在絕不讓偽帝傷害陛下一根毫毛。隻是皇後殿下即將臨盆之際,卻遭此大禍,恐怕……”


    劉辯微微笑道:“朕知那皇弟脾性,必不會惡待朕之後妃及近臣,勿憂……”


    話音未落。一陣整齊而響亮的腳步聲遠遠自殿外傳來,接著傳來一陣高喊聲“陛下駕到!”


    劉辯哈哈笑道:“該來的終於來了,你等全部退出殿外。朕要與劉協單獨談談。”


    何獻急忙帶著一幹天龍衛奔出殿外,紛紛拔劍而出,守在大殿門口。


    典韋和趙雲率著一群漢軍蜂擁而來。


    刷刷刷!


    數百杆長槍齊齊伸出,抵住何獻等人,令其動彈不得。


    劉協在眾飛龍衛的簇擁之下,昂然而來。


    眼看走到大殿門口。何獻高聲喊道:“陛下在殿內單獨召見陳留王,餘者不得入內。陳留王可敢獨身見陛下?”


    身旁的將士正要怒斥,卻被劉協揮手止住。劉協緩緩的走到大殿門口,望了一眼殿內高坐在龍椅之上的劉辯,臉上淡淡一笑,示意飛龍衛在外等候。


    劉協緩緩的踏入大殿之內,一步步的朝劉辯走來,直至走到殿堂之下停住。


    兩人四目相對,相視無語。整個大殿內靜悄悄,霎那間似乎時間都已靜止,


    “協弟,十五年不見,你終於來了,讓皇兄等得好苦。”劉辯率先打破靜寂,朝劉協笑道。


    劉協淡淡一笑:“讓皇兄久等了。”


    哈哈哈!


    兩人百感交集,相視大笑。


    轟隆隆!


    笑聲未歇,劉辯突然一按龍椅上的一個按鈕,大殿門口的地底突然冒出一道鐵門,將殿門堵得嚴嚴實實的,與此同時通往側殿的兩道門也被升起的鐵門堵死。


    “哈哈哈!明年的今日,就是偽帝的忌日,偽帝必死於陛下之劍下!”


    門外傳來何獻得意的狂笑。


    殿外的眾將士原本已大驚失色,嘩然大亂,聽到何獻的狂言之後,反而逐漸平靜了下來。


    趙雲一把向前,揪住他的衣領將他提了起來,冷聲問道:“弘農王要與陛下決鬥?”


    何獻哈哈狂笑:“三千越甲可吞吳,當年越女阿青以一根青竹棒擊敗三千越甲,今陛下已習越女劍法二十年,偽帝在劫難逃也!哈哈……”


    趙雲哼哼一笑,像看白癡一樣的看著他,一把將他扔在地上,對著身後的將士吼道:“取神雷來,轟開此門!”


    大殿之內,兄弟倆拔劍相對,蓄勢待發。


    劉辯彈了彈手中的工布劍刃身,隨著那虎嘯龍吟之聲,哈哈笑道:“此劍與皇弟手中的龍淵劍同出一爐,如今為兄與皇弟同室操戈,倒也相得益彰。”


    劉協臉沉如水,望著他淡淡的說道:“皇兄真的要與朕比劍?”


    劉辯冷然道:“為兄治國不如你,征戰天下不如你,但是為兄練劍二十年,不信劍術也比不過你。朕日夜練劍,等的就是與你一決生死之時!”


    劉協不再說話,擺了個起手式道:“皇兄,請!”


    劍影漫天,金鐵之聲驟起。


    轟轟轟!


    殿外雷聲轟然響起,鐵門紋絲不動。殿內依然劍聲不絕。


    劍光漫天而起,整個殿內都是如煙花般燦爛的劍光,令人避無可避。接著漫天劍光突然消失,化為一道如虹的閃電。


    隨著當啷一聲清脆的寶劍落地之聲,殿內突然劍聲嘎然停住,門外眾將士瞬間心跳如鼓。


    劉辯與劉協相對而立。


    劉辯右手的大拇指處齊根被削斷,怔怔的望著劉協說道:“好瑰麗的一劍……為兄甘拜下風。”


    劉協微微笑道:“此招名’天下歸心’。”


    劉辯喃喃的說道:“天下歸心,天下歸心……朕敗了,是該結束的時候了。”


    劉協神色一變。正要發話,卻聽殿外傳來一名宮女氣喘籲籲的大聲呼喊:“陛下……皇後生了……恭喜陛下喜得龍種……”


    當啷!


    劉辯手中暗藏的淬毒匕首跌落在地。縱身躍上龍椅,急按按鈕。


    轟隆隆!


    大殿門口的鐵門緩緩墜入地麵,劉辯不等鐵門完全下墜,便已疾步衝到門口。縱身而出。


    殿外眾將蜂擁而入,對著端坐在龍椅上的劉協齊齊拜倒在地。


    “恭喜陛下橫掃四海,一統天下,祝陛下萬年!祝大漢基業千秋萬載!”


    ……


    涪城之外,受不住諸葛亮用女人衣物挑逗的馬超,不顧徐晃的勸阻,率著兩萬精騎開門衝殺蜀軍,卻陷入諸葛亮在城外擺列的八陣圖之中,在裏麵團團亂轉不得出。


    困住馬超大軍的諸葛亮。乘勢率近四萬大軍對涪城內徐晃的五千孤軍展開激烈的攻擊,終於在損兵折將過萬的情況下攻破涪城,逼的徐晃率著千餘殘兵敗將突圍逃往江油關。


    攻破涪城的諸葛亮氣勢如虹。率著餘下的三萬大軍拚命的朝綿竹關奔來。


    數騎斥侯飛馬奔來。


    “啟稟太尉,漢軍已攻破綿竹關,丞相和關張兩位將軍戰死,綿竹關三萬將士全部英勇殉國,無一生還……”


    “啊!”諸葛亮如同五雷轟頂,口吐鮮血摔落於馬下。昏死過去。


    許久,他才悠悠醒轉。指著成都方向高聲哭道:“丞相,亮救援來遲,罪該萬死!亮將攻破綿竹關,與成都禁軍合擊偽帝於城下,為丞相及兩位將軍報此血海深仇!”


    他吐盡口中餘血,縱身上馬,厲聲喝道:“全速前進,務必在天黑之前趕到綿竹關,趁夜攻下綿竹關,擊殺偽帝於成都城下,為丞相報仇!”


    眾將士轟然響應,三萬多大軍如同潮水一般朝綿竹關湧去。


    剛剛疾行二十餘裏,又有斥候飛馬來報。


    “衛將軍張任叛節投敵,敵軍不費一兵一卒攻入皇宮,蜀王被擒,陛下投降,我軍已成孤軍……”


    噗!


    一道血箭自諸葛亮口中噴薄而出,如同一朵絢麗的牡丹。


    蜀漢太尉諸葛亮卒,享年三十歲。


    **********


    公元211年,漢帝劉協攻克西蜀,拜劉辯為趙王。至此一統天下,結束了中華大地數十年的戰亂。


    公元212年,西羌國國王徹裏吉猝死,西羌國並入涼州。


    公元218年,海外吳國皇帝孫權猝死,其子孫登稱帝。


    公元220年,匈奴之地正式並入大漢版圖,並入並州。


    公元221年,漢廷培育出高產株水稻,畝產過千斤,並開始舉國栽種,至此天下百姓鮮有餓死現象。


    公元222年,鮮卑之地全境全部並入大漢版圖,稱金州。


    公元225-227年,漢鎮東將軍呂蒙率樓船千艘,水軍十萬,征戰夷洲和儋州兩地,大破吳國,活捉孫登。


    公元228年,漢帝劉協傾三成國力,將儋州土著之民數十萬盡皆遷入內地。途中不服水土而病死者過半,餘下十五萬,又被劉協抽出四萬精壯作為民夫修益州和交州之山路,餘下十一萬老弱病殘遷入交州和荊南等荒涼地帶。至此華夏新增一蠻族,名曰小和族,又稱倭族。


    公元230年,漢朝人口已過三億,百姓豐足,國庫充盈。同年春,漢車騎將軍張頜、衛將軍馬超、征北將軍水禹、鎮西將軍曹彰、平南將軍鄧艾,五路大軍共三十萬士兵誓師北伐,橫征西伯利亞,一直打到愛爾蘭海峽。


    公元270年,亞歐大陸盡歸大漢版圖.


    ……


    公元281年,秋。


    年已過百、鶴發童顏的劉協,牽著雖已老態盡顯但仍然神威凜凜的飛雪,佇立在北氓河邊,望著河水出身,似乎在追憶往事。


    斜陽照在他滿頭銀絲之上,閃耀出祥和的光輝。


    終於,他緩緩的抬起頭來,登蹬上馬,策馬在北氓河邊來回奔馳,迎著夕陽高聲喊道:“我本前世殺手,天下於我何加焉?然則我起於九歲之軀,扶大漢於將傾之際,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使我華夏漢族免於五胡之亂,且一解千年倭寇之患,終不負此生,甚幸!甚幸!”


    ……


    全本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大帝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命虎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命虎哥並收藏三國之大帝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