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任何一次關於大禮議的論戰,黃瓚都沒有出麵或是表達主觀意願。


    等於說,在大禮議這件事上,黃瓚在朝中屬於徹徹底底的透明人,沒人會管他的意見怎樣,本來一個南京戶部尚書的禮教觀點,並不在朝廷正統輿論的關注範圍內。


    黃瓚對於大禮議本來沒什麽興趣,但現在事關他是否能當翰林學士,以及未來入閣之事,那他就要充分重視起來。


    沒什麽觀點,就需要別人給他觀點。


    朱浩作了一篇完整的策論,書稿加起來足足有一本書那麽厚,讓黃瓚抽空研究一下。


    至於具體說辭,可能涉及到的爭論等,朱浩還會給黃瓚整理出來……對黃瓚參與大禮議這件事,朱浩可說準備周全,好像保姆一般,給黃瓚安排好了一切。


    “那老朽就先進書房,好好參詳,不送朱翰林了。延邦,你幫老朽送客。”黃瓚做事屬於務實那種人。


    既然知道到京城來的目的,就是為大禮議,跟朱浩結交之事,完全可以等大禮議結束後再說。


    連送客都讓蘇熙貴代勞。


    ……


    ……


    蘇熙貴送朱浩出門,一路上畢恭畢敬,又提到要給朱浩送禮。


    朱浩笑著拒絕:“蘇東主,你送的東西夠多了,我這邊用都用不完,送禮之事就不要再提了。”


    “要的要的。”


    蘇熙貴道,“此番黃公入京,多虧您從中斡旋,有陛下的禦旨,即便吏部那邊問詢,也能應對自如。如此好的機會,先做翰林學士,再入閣,對黃公來說,係畢生所求。”


    朱浩笑了笑。


    你這小舅子真是直接,你也知道你姐夫是以升官為畢生追求目標是吧?


    知道就行了,幹嘛在我一個年輕人麵前說?


    不給你姐夫留麵子的麽?


    蘇熙貴道:“有關黃公議禮之事,還要朱小當家多多提點……此番畢竟是與朝中多數文臣作對,黃公來京的路上,屢屢跟鄙人提及,想要讓人留意他的觀點可不容易。”


    朱浩點點頭道:“這麽說吧,隻要黃公願意,那在正式出麵前,陛下就會有一道詔書下達,以黃公為翰林學士。”


    “是……之前?”


    蘇熙貴眼前一亮。


    本來以為,要替皇帝做過事後,才能得到翰林學士的殊榮,但現在聽朱浩話裏的意思,隻要黃瓚同意堅定地站在皇帝一邊,舌戰群儒時就已頭頂翰林學士的名頭了。


    這就是先付款還是後付款的問題。


    “是之前。”


    朱浩言辭篤定,“明日黃公可能就要麵聖一次,地點在思賢居,你知道在哪兒,事關機密,不能提前透露,到時黃公要先去等候,接受陛下問話……算是一次正式辯論前的預演吧。”


    “好,好。鄙人定會如實轉告。”


    蘇熙貴更高興了。


    這說明朱浩在大禮議這件事上,有著充足的準備,不是說給黃瓚一個樣稿,讓黃瓚自由發揮。


    而是為黃瓚全麵謀劃,如此既能體現出皇帝和朱浩的重視,也能讓黃瓚減少很多顧慮。


    當然,蘇熙貴也明白,讓黃瓚提前拜見皇帝,也是讓他姐夫當著皇帝的麵表露心跡,不能你說什麽就是什麽,你說會替皇帝出頭,給你個翰林學士,結果卻臨陣反水?


    隻有在皇帝麵前做出保證,絕對不會欺君,如此皇帝才能更加信任和器重。


    ……


    ……


    蘇熙貴本來的任務,隻是把朱浩送走,再給朱浩送點“土特產”什麽的。


    但朱浩給黃瓚安排得太過周到,蘇熙貴感覺自己非要盡一下地主之誼不可,特地邀請朱浩去看他剛買的園子。


    “……地方不大,占地隻有兩三畝,位置卻極佳,毗鄰國子監,滿是書香氣,在下知曉朱小當家不缺院子住,但留下充作外宅,將來送人或是用以金屋藏嬌,都是好的。”


    蘇熙貴很直接。


    既然送銀子你不要,那就給你送宅子。


    朱浩道:“蘇東主,咱倆是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你我都有錢賺,不是挺好嗎?屢屢承你厚贈,弄得好像我很缺錢的樣子,多不好意思啊……”


    蘇熙貴笑道:“合作歸合作,交情歸交情,利益捆綁再嚴實,哪有真情實意交往來得重要?聽說唐大家一直都有心願,說是要回姑蘇開辟個桃花園,此番鄙人特地去看了下,選了幾個不錯的園子,供唐大家挑選……這不,詳細圖紙都帶來了。”


    不但要給朱浩送禮,還要給唐寅送。


    朱浩心說,你這家夥果然是個腐化人心的高手。


    完完全全的對症下藥,知道唐寅喜好什麽就給他送什麽,可問題是……唐寅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回姑蘇種桃花都另當別論呢。


    朱浩笑道:“唐先生最近怕是沒可能回姑蘇,陛下不會同意他離開京城!”


    “那也無妨,北方桃花雖然開得晚一些,但一樣鮮豔,京師左近就有好園子……”


    蘇熙貴掰扯起送禮的訣竅,讓朱浩咋舌不已。


    簡直是行家裏手。


    難怪黃瓚走到哪兒都要帶上小舅子。


    以前總覺得蘇熙貴掉進錢眼兒裏去了,現在才發現,這貨既愛錢,也知道怎麽用錢,論花錢的本事在大明無出其右者。


    “對了朱當家,先前您提過,讓黃公往京師的路上,拜會一下鎮江的楊部堂,黃公去了,二人徹夜詳談,提到了當今朝局,楊部堂的意思,暫且沒有入京的打算,但也未給黃公留下信函,大概意思是讓黃公跟陛下透露,說是其有意回朝,但不是現在……”


    這涉及到另外一件事。


    朱浩的設想中,楊一清、謝遷二人回朝入閣,可以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了。


    謝遷回京後或不起眼,但楊一清作為楊廷和一直以來潛在的政敵,回京定會掀起一場巨大的波瀾,政治輿論帶動起來的效應非常大。


    而且楊一清並不迂腐古板,說話很直接。


    要我入朝是可以的,但不是現在,大概意思就是……


    現在楊廷和餘黨還把持著朝政,我還不具備回朝後就發起正本清源行動的資格,這就需要有人預作鋪墊。


    朱浩問道:“那……黃公可有跟那位楊部堂提過,他入京是作何的?”


    “嗯。”


    蘇熙貴點頭,“自然提了,以後都是同僚,黃公要以誠心換真心,如此才讓楊部堂真誠以待。不過黃公也表明了態度,隻要楊部堂入朝,做了閣老,他自會退下,不會給楊部堂形成什麽障礙。”


    黃瓚雖然是官迷,但大概隻想入閣當閣老,成功給自己鍍一層金後便引退,沒有野心說要當首輔大學士。


    或者說,黃瓚也知道自己不夠格。


    但楊一清則有如此實力和威望。


    可畢竟楊一清年近七十,如果回朝,最好是直接當首輔,不然讓其在內閣熬幾年資曆,怕是首輔沒輪上,人就先入了黃土。


    黃瓚既然告訴楊一清他進京是準備入閣的,那就會跟楊一清說明白,他這個閣老隻是人生目標,當過就算,不會對楊一清做首輔形成什麽阻礙。


    朱浩笑道:“格局打開了,以後內閣無論有誰,黃公都能應付自如。”


    蘇熙貴陪笑道:“話是如此,但眼下內閣靠前那兩位……怕是不好應付。”


    黃瓚自然能看清楚朝堂形勢。


    蔣冕和毛紀是楊廷和的政治遺產,黃瓚怕的不是跟費宏、劉春等人打交道,而是跟蔣冕和毛紀溝通,從情理上來講,此二人既不會支持黃瓚入閣,甚至連黃瓚入翰林院也會百般阻撓。


    “靠前的兩位?嗬嗬,現在隻有一位了。很快,連這一位都沒了。”朱浩道,“好了,時候不早,蘇東主趕緊去跟黃公說,明日將要麵聖,送禮和請客什麽的全都免了,唐先生那邊也不用著急,有時間見麵再談。告辭!”


    “恭送,恭送。”


    蘇熙貴眼見朱浩可能還有旁的事,隻能是趕緊行禮送客。


    ……


    ……


    黃瓚入京,雖然事情很機密,但還是有風聲傳出來。


    最先得知這件事的卻是剛從禮部左侍郎調吏部左侍郎的賈詠,而他獲悉此事的渠道,竟是從南京翰林院那邊探聽得到,而涉及到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南翰林院侍讀嚴嵩。


    賈詠將此事先告知吏部尚書喬宇,喬宇急忙去見蔣冕。


    因為尚不確定黃瓚是入京還是調往旁處,就算知曉黃瓚的目的地是京城,也不確定他回京的具體目的。


    喬宇見了蔣冕,將事一說,蔣冕也很意外。


    “……這跟南戶部,有何關聯?”蔣冕很納悶。


    從一開始,蔣冕就沒把黃瓚當成嚴格意義上的政敵,甚至有時候還當成盟友來看待。


    就在於,雖然黃瓚正德時期與皇帝走得近,跟江彬、錢寧之流也有往來,但始終黃瓚南戶部尚書的職位,是楊廷和幫忙運作的,怎麽說黃瓚也該領楊廷和這個人情吧?


    喬宇道:“以鳴和之意,他入京,或與禮數之事有關,跟南翰林院有所牽扯,因而懷疑,陛下有意以其為大禮議傳聲。”


    蔣冕點點頭:“如此說來,前些日子,陛下召見翰林院兩位學士,也就有跡可循了。”


    到底是頂級政客,雖然開始時不理解黃瓚入京這件事跟大禮議有什麽牽扯,但聯想到皇帝跟石珤、豐熙二人提及新增入閣及翰林學士人選,一切就能對應上。


    二人便明白,這次大禮議要麵對的“敵人”,好像就是來者不善的黃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錦衣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