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當皇帝不過才兩年多時間,就對宮牆內的生活充滿了厭倦。


    當有人提醒他,前麵那位皇帝便下了江南,這讓朱四似乎找到了一條既可以排遣鬱悶,又可以彰顯君威的途徑,那就是自己也出巡一趟,哪怕不去江南,到京城周邊走走,也好過於一直留在深宮內苑,每天機械性跟那些大臣開會。


    朱四借助張左之口,將他要出巡的意思婉轉表達給朱浩知曉。


    “……陛下不想去西北,去江南也遠了些,若是可以在北直隸各處走走,不用鋪張浪費,以訪查民間疾苦出遊,就是最好的由頭。”


    張左說此話時,也感覺到底氣不足。


    朱厚照在位,什麽最為天下人詬病?


    自然是出巡,甚至以此被定了個不學無術的昏君的名頭。


    現在新皇登基沒多久,居然就想重蹈覆轍,張左隻是苦於沒辦法規勸,隻能眼巴巴望著朱浩,希望朱浩能挺身而出,勸諫一番。


    朱浩道:“陛下要出巡,怎麽也要等來年局勢穩定後,今年的重點,不是放在如何把大禮議最後一步走完嗎?”


    “是,是。”


    張左一邊應承,一邊卻在想,你跟陛下說這話,陛下能聽進去?


    “至於陛下最近在皇宮中無聊,倒是可以理解,陛下多在京城內走動並無不可,京城繁華,出了京師恐怕也沒什麽樂趣可言,倒不如讓陛下在京城內四處走一走,要查訪民情,微服出巡便可,何至於要大張旗鼓呢?”


    朱浩說著,從桌桉上拿起一支筆,隨便在紙上寫了幾個字,“至於陛下想看新說本、新戲本,我有時間便會寫一些,回頭勞煩張公公送到宮去。”


    張左一看,朱浩不光是嘴上說說,還以實際行動來排遣君王鬱悶,自然無比高興:“這自然是極好的。”


    朱浩道:“戲班子不方便入宮,要避忌朝臣議論,那就讓陛下時常出來走走,唐先生最近在京城無所事事,隨時都可以讓他作陪,京城中有關玩樂之事,唐先生比較擅長,總要給他找點事做做。”


    張左有些擔心道:“讓陛下於民間行走,會不會……太過冒險?”


    朱浩笑道:“提前把路探好,出不了大事,出發後采取點對點的行進方式,從戲樓到書場,暗地裏多派人手保護,有危險預先排除掉便可……不過,這樣就得東廠和錦衣衛全力以赴多加運籌了。”


    “哎呀,要是陛下流連於京城市井之樂,未必是什麽好事。”張左道。


    朱浩心說,不是好事你還跟我說?


    難道讓皇帝出京巡遊就是好事了?


    朱浩道:“不讓陛下沉迷其中,但偶爾讓陛下出宮調節一下心情,還是有必要的,分寸就得張公公多拿捏了。”


    張左一怔,神色間帶著些許費解,好似在問,難道這分寸不是由你來把控?


    不過看朱浩神色,大概猜到這次君王微服出宮遊玩,朱浩多半不作陪,不然朱浩為什麽提議讓唐寅陪同?


    但唐寅到底是公眾人物……這分寸,怎麽拿又怎麽捏?


    頭痛啊!


    ……


    ……


    簡單一番運作後,朱四便出宮。


    不是第一次出宮,算得上是輕車熟路,沒有驚動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衙門,隻有錦衣衛暗中相護,出宮便直奔戲院,當天戲院直接包場,不接待外來的賓客,看完戲先享用美食,再去城裏的園子看歌舞表演……


    一天行程算是安排得滿滿當當。


    唐寅隻負責在戲樓招呼,無論唐寅還是朱四,都不會在人前露麵,按照規劃要在入夜前,把朱四送回宮。


    當天朱浩沒有接待朱四,而是去招呼一個遠道而來的客人。


    乃回鄉成婚歸來的徐階。


    徐階回到京城,仍舊是翰林編修,而朱浩是翰林修撰,兩人勉強算是上下級關係。朱浩對徐階挺重視,知道徐階在京城沒什麽鐵哥們,這次沒他出來迎接,徐階估計到京城後全都要靠自己安頓。


    二人相見,徐階讓下人先把自家馬車往客棧安頓好。


    “怎麽,還住客棧?”


    朱浩笑道。


    徐階歎息:“實在沒辦法,內子與我同行,到京城後暫且無地方落腳,隻能看看是否在翰林院周邊尋個院子住下。”


    朱浩道:“孫部堂先前不是說要給你安排住處?”


    “這怎麽好意思?孫老對我照顧很多,不能得寸進尺,回翰林院後我多努力,爭取幾年之內小有成就……”


    徐階是大登科後小登科,看起來榮光煥發,隻是這種光鮮的表麵後帶著些許滄桑,大概也是因為官職不高,手頭拮據所致。


    請徐階到茶樓,賓主分別坐下後,朱浩熱情招呼:“不如我給你找個地方住吧?”


    “這……不妥吧?”徐階印象裏朱浩家底雄厚,但其實他對朱浩的家境到底是什麽樣子,幾乎是一頭霧水。


    朱浩道:“正好翰林院那邊有個閑置的院子,你可以先住進去,租金什麽的就免了,以後與你談論學問方便,正好能找到你人。”


    “那……那……”


    徐階是那種要麵子的人,不太想承朱浩太多的恩情。


    朱浩笑道:“沒事,回頭帶你去看看,恐怕你會喜歡那地方……忘了跟你說一聲,我現在也回翰林院了,仍舊是修撰,咱倆一樣,出去兜個圈子回來還是老位置,但我跟你不同,到現在我都沒回去述職,仍舊先在外漂著。”


    “那是……為何?”


    徐階很不理解。


    在朝當官,還有像朱浩這樣有官位卻不履職的?


    這算什麽套路?


    “唉!過去這兩年,我一直都在東奔西跑,沒人把我當回事,我也就懶得再回去受氣。你回到翰林院後記得凡事別出頭,別人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這是我唯一能勸你的地方。”朱浩的話帶著些許歧義。


    朱浩沒打算讓徐階成為議禮派的一員,以其身份和地位來說,徐階還不夠格。


    朱浩對徐階的勸諫,就是讓徐階隨大流就好,關鍵時候朱浩可以拉徐階一把,也算是相識一場的仁至義盡。


    ……


    ……


    朱浩跟徐階下了茶樓,正要帶徐階去看看他給徐階安排的住處。


    這邊有人過來,湊到朱浩身邊,附耳小聲說了幾句。


    朱浩麵帶歉意:“這樣吧,我先派人帶你過去,我這邊有點私事要辦,等處理完再去見你。”


    “那……怎麽好意思?”


    徐階不知道朱浩要做什麽,但想想,接受朱浩的恩情還要朱浩親自送他去,本來就有些尷尬,朱浩不去正好讓他心裏沒那麽別扭。


    朱浩道:“跟你說說也無妨,乃我本家人,從南京過來,名義上是家中長輩,需要去見見。”


    徐階歎道:“要的,要的,等在下安頓好後,翰林院見。”


    “別!”


    朱浩擺擺手道,“最近一段時間我都不會在翰林院露麵,所以你別指望在那兒見到我,還是到你住的地方談……先告辭了。”


    ……


    ……


    跟徐階作別,朱浩去見過朱萬宏。


    這個大伯,借著從南京到京城辦差的空隙,一定要來求見朱浩,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巴結朱浩,讓朱浩調他回京。


    朱浩便在朱家老宅巷口,見到立在那兒頗有英氣的朱萬宏。


    與以往每次見到朱萬宏,其身上都要體現出一種頹喪不同,這次的朱萬宏看上去銳氣十足,大概是想跟朱浩表現一下,就算他上了年歲,也可以“老當益壯”,仍舊可以為朱浩或是皇帝辦事,精神麵貌完全不輸年輕人。


    “見過朱大人,聽說朱大人馬上要位列宰輔,可喜可賀。”


    朱萬宏抱拳行禮,沒有下跪,言語中卻多了一些正式,少了油嘴滑舌。


    朱浩皺了皺眉,問道:“這裏是說話的地方嗎?”


    朱萬宏看了看朱浩身後跟隨的一大票人,其中有不少他認識,正是錦衣衛中人,中間甚至還有兩個百戶,由此可見朱浩權勢之重。


    朱萬宏搖頭輕歎:“這裏才是最適合談事的地方,換作別處,反而容易被人偷聽……想朱大人和卑職出身同宗,市井相見交談幾句,有何不可?朱大人在京城有何煩心事,不方便出麵,隻需給卑職遞個話,卑職定能給您辦得妥妥當當。”


    朱浩聞言皺眉。


    聽這口吻,還是要幫他當殺手,感情朱萬宏去南京這麽久,還是搞那套見不得人的肮髒手段?


    朱浩道:“大伯,祖父、祖母最近身體可好?”


    “嗯?”


    朱萬宏等著被委派任務,聽了這話,先是一怔,隨後才陪笑,“老樣子,沒什麽好壞。”


    “不過我聽說二伯他日子過得不咋地啊,他就沒寫信求你?”朱浩麵色陰冷。


    朱萬宏道:“他那是咎由自取。”


    朱浩聳聳肩:“朱家呢,我覺得留在南京挺好的,為什麽硬要往京城這邊擠呢?還是大伯你不甘心在南京做事?”


    朱萬宏終於又換上那股“頹廢”的神色,哭喪著臉道:“誰不想往高處走?京城可是好地方,卑職做夢都想回來。


    “聽說最近朱指揮使就要退下去了,錦衣衛高層整個要換一圈,還有人說……連朱家錦衣衛千戶的職位,都要旁落,不到京城運作一下,實在是不行啊。


    “大伯我也不求高位,隻求把家產兌出去換個京城千戶的職位,守在北鎮撫司便可,平時有何大桉要桉也不求衝鋒陷陣在前,隻求個安穩……同是朱家人,賢侄你就提供個便利,讓我回京來吧,以後朱家您說一不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錦衣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