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聰要離開翰林院了。


    調任南京戶部主事,即刻前去上任。


    當得知調令後,楊維聰異常震驚,想去找楊家人說理,找遍常去的地方卻見不到楊慎和楊惇二人,隻見到餘承勳。


    餘承勳表示對此他也不知情,一直到離開翰林院當天,楊慎才與朱浩、餘承勳等人一起到翰林院為其送行。


    “達甫,你去南京曆練幾年,累積資曆,這對你將來為官很有幫助,到南京後要多做事給朝廷看。”


    楊慎出言安慰。


    楊維聰死瞪著朱浩,以往他才是楊慎身邊最值得信賴之人,而現在,這個位置隱隱已被朱浩頂替。


    等翰林院的同僚回去,楊維聰當麵質問:“為何被調去南京的人不是他?”


    說著手指指向朱浩。


    朱浩一臉莫名其妙。


    楊慎看了眼朱浩,搖頭歎息:“你有出任戶部主事的經驗,此番讓你去,乃是為了讓你更好謀求仕途上的發展……”


    “少來這套!”


    楊維聰徹底怒了,“當初到戶部為主事,是楊閣老調我去的吧?我去了後,兢兢業業沒有任何懈怠,你們讓我賣地,我就賣地,本來賣地之事都已落實,卻被你們突然叫停!我何錯之有?”


    楊慎一聽也來氣了。


    還何錯之有?


    你這是裝什麽大頭蒜?


    你要是不加入皇帝那一邊,何至於淪落到現在的下場?背叛了我們父子還在這裏裝模作樣,真以為別人都是傻子?


    餘承勳忍不住道:“達甫,且問你,你上疏陛下之事怎麽解釋?”


    “嗯?”


    楊維聰一怔。


    上疏?


    這跟今日我被調去南京有何關聯?


    楊慎明顯不想跟楊維聰多廢話,擺擺手道:“達甫,有些事你做了,就要承擔後果,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若是你連這淺顯的道理都不懂的話,那你以後如何為官?去南京好好鍛煉吧。”


    楊維聰仍舊很迷惑,但他有點不甘心地指著朱浩:“這小子,明明就是興王府的人,為何能得到你們的信任?”


    朱浩攤攤手:“楊兄,這與我出身何處,有何幹係?”


    楊維聰本以為此事提出來,楊慎和餘承勳應該很驚訝,會露出一種……原來我們身邊有個臥底的憤怒情緒。


    結果他說出此事,楊慎和餘承勳麵色如常,全無波瀾。


    好似在說,你才知道啊?


    消息也太滯後了!


    楊維聰急道:“難道他出身興王府也無關給你們做事?就不怕他跟新皇通風報信?以我所知,他跟興王府內很多人都認識,當初在京師時,他的一個舉人弟子與我們的人起了衝突,他還帶了興王府的人前去討要,連聖母太後的弟弟都跟他走在一起……”


    楊維聰以為自己終於拿到了朱浩的命門。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失勢的,或者說隱約知道,你們把我當成新皇的人,我百口莫辯,但我臨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楊慎看著朱浩道:“朱狀元,真有這件事嗎?”


    “有啊。”


    朱浩道,“當時的情況……等等,楊公子,你現在說這些是什麽意思?你既然知道我跟興王府的人有來往,為何早些時候不說呢?”


    “我……”


    楊思聰頓時語塞。


    楊慎和餘承勳本想好好質問一下朱浩,現在朱浩連解釋都不用,好像其嫌疑就被洗清了。


    楊慎冷笑望著楊維聰,因為朱浩的問題讓他猛地反應過來,楊維聰這是要拉墊背的啊。


    你知道,為啥不早說?


    要是說什麽你不好意思,我們隻能認為,你不說是因為你是新皇陣營的人,不想透露內部的情報給我們知曉。


    朱浩道:“楊公子,有些事我會單獨跟用修兄解釋,至於你這邊,還是安心去南京赴任,山水有相逢。告辭了!”


    說完朱浩好似生氣了,也不等幾人商議完畢,仿佛根本就不擔心楊維聰再舉報他什麽,轉身回翰林院了。


    楊維聰都快氣瘋了。


    自己明明是楊廷和父子最堅實的擁護者,怎麽就落得如此下場?


    楊閣老這麽沒有容人之量嗎?還是說楊家二公子楊惇因為之前陸湛卿的事報複我?覺得我沒把事做好?


    ……


    ……


    楊維聰在無可奈何中,踏上了往南京赴任之路。


    楊慎和餘承勳回來後,問及當日跟楊維聰所起衝突。


    朱浩直話直說。


    尤其提到,自己想叫興王府的人出麵幫忙把孫孺給搶回來,最好打一場架的事。


    全是大實話。


    楊慎聽完後,點頭道:“當時你是想讓興王府的人,跟京師士子產生衝突吧?難怪先前你在達甫麵前不多做解釋,怕他知道你的目的?”


    朱浩趕緊擺擺手:“可沒有此等意思。”


    說謊的最高境界,就是我明明說的每句都是大實話,可你們就是不相信,非要認為我有什麽陰謀。


    我就是沒這意思,故意裝出來的。


    餘承勳笑道:“看來朱公子你當初就居心叵測啊……不過興王府的人對你挺好的,難道他們就沒有防備嗎?”


    朱浩道:“我在王府中,雖然跟王府上層,諸如袁長史和張長史、張奉正他們接觸不多,但跟時自稱陸先生的唐伯虎,以及蔣姑爺之間,多少有些來往,當初他們在王府也不是很得誌,老興王過世後不得不陪同世子來京師當人質。而我適逢其會,正好在京師考會試。”


    “嗯。”


    楊慎認同了朱浩的說法。


    都是以情理來推測。


    朱浩當時不過是個半大的孩子,在王府中能有什麽地位可言?


    說朱浩在王府裏得到器重,連在安陸長居,跟朱右杬有著頻繁書信來往的孫交都不相信。


    楊慎會對此懷疑?


    楊維聰的錯誤不在於他說了謊話,而是他說的實話令人“匪夷所思”,你說一個半大的孩子帶著興王府的人去壯聲威,這能讓人理解,可你說他有權力調動唐寅和蔣輪帶著興王府儀衛司的人跟人打架……這就超出我們的認知了。


    就算朱浩當時真的這麽說過,那也是扇風點火,挑撥興王府跟朝廷的關係,否則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隻是為了把他一個在教坊司找茬的弟子給搶回去?


    這陣仗未免太大了一點吧?


    餘承勳問道:“朱浩,你到京師後,與興王府的人還有來往嗎?”


    朱浩笑道:“有是有,但多是一些禮數上的會麵,本來蔣姑爺和唐先生他們對我還算客氣,但最近……卻愈發生分了。”


    楊慎道:“那是因為他們已不將你當成自己人,或者他們知道興王府的秘辛比以往更多了。”


    言外之意,當初他們還不知道你朱家參與謀殺新皇大哥之事,現在他們可能已經知曉,自然不會再把你當自己人。


    亦或者人家現在也知道你跟文官集團走得近,還有你帶頭聯名上奏議大禮之事違背了新皇的意願,人家怎麽信任你?


    所以你就安心投靠我們,好好辦事就行。


    ……


    ……


    楊慎和餘承勳出了修撰房。


    路上餘承勳側頭問道:“這個朱浩,可信嗎?”


    楊慎道:“你此話什麽意思?”


    “總覺得……有哪裏不對,我們有那麽多人可以用,為何偏偏要去信任一個從興王府出來的狀元郎?會不會……不好說,不好說……”


    就算朱浩的謊話編得再縝密,始終能考進翰林院的人不是傻子,他們自然也會有懷疑的地方。


    楊慎笑了笑:“不信他,信誰?達甫嗎?此番進翰苑的一甲三人,除了他還有誰?”


    餘承勳一想,除了楊維聰就是費懋中,而費懋中是費宏的侄子,人家怎可能甘心聽你楊慎的調遣?


    若說去相信那些庶吉士……


    庶吉士過三年後是否能通過考核留館還兩說呢,就算留館也是從翰林院編修開始幹起,比朱浩等於說少了三年的官場資曆。


    “也就是說,達甫被調去南京,對朱浩是最有利的嘍?”


    餘承勳又提出個新觀點。


    之所以餘承勳對朱浩的懷疑增多,是因為楊維聰走後,下一個跟朱浩直麵競爭楊家信任之人,就他餘承勳了。


    朱浩馬上要成競爭對手,雖然他是楊家的女婿,但女婿畢竟不是兒,父子還隔一條心呢,而且他餘承勳在正妻外還納了小妾,這點素為楊家不喜。


    在政治鬥爭中,無論自己跟“主公”是什麽關係,有人出來跟自己形成競爭關係,就必須要防止其跳到自己頭上。


    楊慎搖頭道:“朱浩不過是個沒啥背景的少年郎,出賣我們,對他一點好處都沒有,何況我們還有下一步計劃……若是他娶了戶部孫部堂的女兒,你覺得他還有被陛下重新啟用的可能性嗎?”


    “這……他會同意?”


    餘承勳瞪大了眼,覺得這招有點損。


    明知道蔣太後想跟孫交聯姻,還讓朱浩去娶孫交的女兒?先不論孫交的態度如何,朱浩會如此鐵腦殼聽命往前衝?


    跟皇帝搶女人,那是找死啊!


    楊慎笑道:“這個時候可由不得他來做主,父親會出麵說和,此為破壞陛下跟大臣聯姻之舉,規正大明選妃製度,而非針對他朱浩一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錦衣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