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泰的話,是有道理的。


    李世民頷首點頭。


    他顯然對此感同身受。


    高句麗數百年來,不斷的壯大,無論是遊牧民族還是中原王朝,不是沒有對它進行過攻擊。


    不知多少雄主,發動過與高句麗的戰爭。


    而這些戰爭,無一不是沒有達到最終的戰略目的,即便在戰術層麵上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可總體而言,都失敗了。


    此次李世民親征,對於這一點,也格外的印象深刻,他終於知道隋煬帝為何失敗了。


    此地遠離中原的核心區域。


    格外的寒冷,氣候很惡劣。


    最無語的卻是,遼東郡倒也還好,可這高句麗的疆土,卻是因為千山山脈,將遼東和高句麗的腹地樂浪郡一分為二,這就導致……它的腹地易守難攻。


    不隻如此,此地因為地處偏僻,民風彪悍,一旦發動戰爭,便可征發無數的將士。


    可怕的是……這地方雖然苦寒,可是地裏卻還是能長出不少的糧食來的,有了糧食,就意味著大量的人口。


    一般情況之下,苦寒之地人口都稀少,無法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不過是一群鬆散的部族。


    天氣惡劣的地方,民風固然彪悍,可往往是一馬平川之地,一旦用兵,可以很快結束戰爭。


    而這地方,偏偏大山縱橫,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於是這就變成了一個無解的問題。


    地方偏僻,對於任何一個王朝而言,對其發動戰爭,就免不得花費巨大,而且補給線過長,可偏偏對方可以借助大山和大河來守,堅壁清野,可以生生將你耗死。


    山多的地方,往往人口稀少,問題是這高句麗的人口還真不少,足以征發數十萬人進行大規模的作戰。


    這就意味著,你遠征的軍隊規模,還得比它更多,這就更讓補給變得困難。


    當初隋朝發動戰爭,第三次征高句麗,居然出動了百萬大軍,當然,這百萬大軍,其中有八成都是用來維持補給的民夫,想想看……這等於是你用十倍的資源來和高句麗進行消耗戰。


    是誰都受不了啊。


    “軍事上無法征服。”李世民笑了笑道:“真是一語中的啊。”


    “所以……”陳正泰接口道:“必須對高句麗進行的乃是經濟戰。”


    “經濟戰?”李世民虎目微微一張,道:“你所謂的經濟戰,便是賣重甲?”


    “當然。”陳正泰頷首:“高句麗的長處就在於防守,對於麵對我大唐,他也隻能防守,利用他們的地裏,利用大唐無法維持千裏長的補給線,他隻要與大唐一城一池的進行拉鋸戰,借助著凜冽的寒冬,便可將我唐軍耗死。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他們的戰略。可是他們的戰略……怎麽可能輕易改變呢?一個人守在城中就可以退敵,那麽為何要出戰?”


    李世民若有所思,攻安市城的時候,李靖就遇到了這麽個問題,對方偏不出戰,你能奈我何,笨蛋,來打我啊。


    陳正泰接著道:“兒臣聽聞過一句話,叫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過這話改過來,就是它的軍隊基礎,其實才是確定對方戰略的根本。若他們多為步族,善於步弓,國中的所有錢糧都花費在了修補城牆,加強防務之上。那麽……一旦唐軍來了,高句麗勢必要堅守。可若是……讓這高句麗人……花費巨大的錢財購買了大量進攻的武器和甲胄呢?倘若讓他們從步兵變成了騎兵呢?”


    李世民頓時意識到了什麽:“對,這是關鍵。”


    陳正泰笑了笑道:“兒臣的重騎,消滅了侯君集的精銳之後,那麽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此戰之後,勢必震撼天下,高句麗人不可能不會派人打探。當他們確定這重甲的防禦,比城牆還要堅固,進可攻退可守的時候,怎麽可能不動心呢?高句麗人對於大唐曆來恐懼,在這巨大的軍事壓力之下,如何不會嚐試,也考慮擁有這樣的百戰精兵呢?正因為如此……兒臣便派人與高句麗人進行接洽。”


    李世民一切都明白了。


    這是抓住了對方的心理。


    李世民此時倒是想到了一個問題,略顯好奇地道:“隻是高句麗為何買了這麽多副重甲?”


    “因為接下來就是利誘了。”陳正泰笑道:“其實起初高句麗人並不想買太多的,不過當兒臣將價格報過去時,他們卻動心了,因為價格實在低廉,就好像……促銷一樣。當你本來準備好了買一萬副甲胄的錢,卻發現這錢可以買三萬副,你會不會想,這麽的便宜,我該多買一些?”


    頓了一下,他又道:“這裏麵嘛……有便宜不占是笨蛋嘛!”


    李世民哭笑不得,他認真的想了想,覺得若是自己的話……還真有可能也是會多買的。


    這倒不是李世民沒有大局觀,而是任何人都可能沒辦法拒絕這麽個誘惑。


    這不是智商問題,而是人性的問題。


    陳正泰接著道:“除此之外……兒臣還進行了折扣的營銷,若是陛下發現這三萬副甲胄的錢,若是在添一點,就可以買五萬副,陛下會怎樣呢?”


    李世民:“……”


    “兒臣為了經略高句麗,實則是在做虧本買賣啊,幾乎是半賣半送的,將這些甲胄……送到了高句麗人的手裏了。而高句麗人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實際上……從物質的價值上來說,他們確實沒有吃虧,畢竟……這些甲胄,用他們的買的價錢,就算是買多少副都沒有吃虧。高句麗雖不缺生鐵,可這樣的好鋼,哪怕是將甲胄直接熔煉了,去打製成農具,也是賺的。這高句麗人,怎麽可能不咬咬牙地將這些甲胄買下來呢?”


    李世民歎了口氣,忍不住道:“隻是……倘若他們當真打製成農具呢?”


    “舍不得。”陳正泰很認真的道:“理論上這個方法行得通,可如此精美的甲胄,沒有人會舍得那樣做。再者說了,大唐進攻高句麗的傳聞,已經越來越多,這高句麗不得不防範。手裏有這樣的甲胄,怎麽可能用在農業生產上?此時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硬著頭皮操練出一支和大唐一樣的重騎,試圖依靠這甲胄來製勝。何況河西之戰已經證明了這樣甲胄的重騎可以縱橫天下。在如此巨大的誘惑之下,高句麗人怎麽可能不嚐試呢?”


    “隻是陛下啊,天策軍的重騎,之所以發揮出十成的戰力,這並不隻是因為擁有了甲胄這樣簡單。而是因為,天策軍建立了一個有效的補給體係。如此沉重的甲胄,需要孔武有力的人來穿戴,而孔武有力的人不是憑空出來的,這就意味著,士兵需要日夜的操練,可日夜操練,也不是殘酷的對待將士,而是需要一個機製來保障將士們能夠隨時攝入豐富的營養!”


    “當初一千重騎,每日在軍中,便要消耗十頭豬,一頭牛和十隻羊,不隻如此,還有大量的糧食、羊奶、雞蛋……這些統統都是錢。人要吃糧,馬也要挑選駿馬,為了挑選可以承載天策軍重騎的駿馬,幾乎這天策軍軍營中的每一匹馬,都是從牧場裏千挑萬選出來的駿馬,要達到這樣標準的馬,本就是百裏挑一。駿馬到了軍中,還需要小心的飼養,給它們供養精飼料,如若不然,沒辦法保持他們的馬力不會衰竭。這上上下下,別看隻有一千重騎,一日的花費,就在千貫以上了。”


    “可高句麗……憑什麽能養得起五萬重騎呢?這就逼迫著他們,在意識到唐軍可能兵臨城下的時候,不得不想方設法地搜刮更多的錢財,於是橫征暴斂,大失人心。”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經濟戰……


    李世民驟然明白了。


    難怪他沿途過來的時候,這些高句麗百姓,個個都對他帶著巨大的好感,而對於高句麗王,視其為暴君。


    一切……此時已是豁然開朗了。


    高句麗人獲得了本不該屬於他們的東西,若是將這些花了大價錢的東西丟到一邊,那麽便是巨大的損失。


    可若是他們決心組建重騎,那麽勢必需要無數的錢糧消耗,若是不進行橫征暴斂,是根本無法締造出重騎的。


    此地本就苦寒,而高句麗朝廷一味督促各郡和各州縣繳納錢糧,地方上的父母官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也勢必要窮凶極惡。


    於是……百姓困苦,已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可換一個角度來說,高句麗朝廷可以選擇放棄嗎?


    顯然……他們已經無法放棄了,他們手頭的資源隻有這麽多,要對抗唐軍,不可能將這些甲胄棄之不顧,他們也沒有多餘的財力,重新去修建城牆,重新去加大各地的衛戍。


    畢竟,他們購買甲胄的成本已經付出了。


    哪怕再吃力,也沒有回頭之路可走了。


    李世民不禁開懷大笑道:“賣給他們甲胄之後,高句麗的人心,便盡都歸我大唐了。”


    “正是。”陳正泰笑了笑道:“當然,還不隻是如此的,這高句麗人……千辛萬苦的建立起了一支重騎兵,可又如何呢?陛下,重騎乃是進攻型的軍馬,而非是防禦型的軍馬啊。高句麗人將一切的資源都堆砌在上頭,難道讓這些將士穿著這笨重的甲胄,在城牆上防守嗎?陛下,若是如此,那麽這高句麗人就是傻瓜了,因為………高句麗人軍隊形態已經改變了,那麽相對應的,他們的戰爭形態也將大大的改變。”


    李世民腦海裏已經開始想象著,一群笨重的士兵,氣喘籲籲的站在城牆上,那滑稽可笑的樣子。


    這樣的重騎,隻能配合戰馬進行作戰,而騎兵……曆來是野戰之王,可將騎兵配置在城中來進行守城,這是恒古未有的事。


    陳正泰接著道:“也正因為如此,兒臣帶著天策軍抵達了仁川之後,便果斷的選擇了以逸待勞,這是因為……那高句麗人一定會對仁川進攻!在高句麗人的預想之中,他們的重騎,在遼東的平原上,一定能發揮巨大的作用。隻是……兒臣的偏師在此,一直威脅著他們王都的安全,為了防範於未然,勢必要先擊潰兒臣的天策軍,而後……再將這些重騎調往遼東,與大唐的主力進行決戰。”


    “兒臣深信他們會進攻,倒不是兒臣神機妙算。而是因為……高句麗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他們的軍隊配屬,已經決定了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李世民讚賞地看著陳正泰,點了點頭,不免感慨道:“確實如此,料敵先機,看上去玄而又玄,可實際上……不過是知己知彼,便能做出準確的判斷而已。隻是……這麽多的重騎,隻怕也很難對付吧。”


    陳正泰則是微笑道:“其實他們的重騎,能發揮出來的戰力,至多兩三成而已。和能發揮出十成戰力的天策軍而言,可謂相差萬裏。而且重騎最厲害之處,就在於刀槍不入。這是重騎最大的優勢,可若是……一旦能夠擊破重騎的甲胄,那麽重騎其實它的優勢,反而就變成了劣勢了。因而兒臣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都在做的工作,都是針對重騎,研發出可以破甲的火槍。這些工作,二皮溝一直都在做,對步槍進行了大量的改進,經過了許多的實驗,最終大量的生產出來。可以說……現在天策軍步兵所裝配的火槍,都是為了對付重騎進行生產的。”


    此時,李世民一切都明白了。


    這叫有備對無備。


    人家陳正泰在打算給高句麗賣重甲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準備好了克製重甲的方法了。


    這一點,想來那高句麗君臣們是一定沒有想到的。


    這說白了,就是一個天坑啊。


    而這些高句麗人還傻傻的歡天喜地的上趕著跳進去!


    其實重甲屬於優勢非常明顯,而且缺點也十分明顯的兵種,可隻要它的優勢在,在戰場上它就是無敵的。


    而一旦這個優勢蕩然無存,那麽無數的缺點也就暴露了出來。比如補給困難,比如笨拙,比如衝刺的速度遠遠不如輕騎。


    一旦能夠破甲,那麽重騎就遠不如輕騎兵,甚至成為了一個個步槍手們的靶子,隨意便可射殺。


    想到這些,李世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道:“環環相扣,原來如此。朕當初竟還以為你為了錢,而做出膽大包天的事,想不到竟是因為如此……”


    陳正泰不由苦笑道:“兒臣真是冤枉啊!兒臣當初向陛下做出許諾之後,這半年來,無一日不在為了破高句麗而絞盡腦汁。隻是有些事,不便為人所知而已。不過……若是能拿下高句麗,即便兒臣被人冤枉,被人所不理解,兒臣也隻好甘之如飴的承受了。”


    見陳正泰一副委屈的樣子,李世民心裏反而有些自責起來了。


    論起來,他的確不是沒有懷疑過,倘若當時……他當真聽信了那些陳正泰裏通外國的話,下了什麽無法挽回的旨意,隻怕要後悔終身了。


    李世民便道:“你曆來忠心,這一點朕豈有不知?朕自不會疑你,你盡管放心。不過這此後……天策軍迅速破了國內城,又是什麽緣故?”


    陳正泰道:“這重騎兵,乃是高句麗花費了無數的錢糧打造的,因而十萬高句麗精銳一旦被天策軍擊潰,高句麗定然大為震驚。這個時候,兒臣便迅速讓天策軍隨水師的海船北上,在國內城百裏之外的港口登陸,先用火炮,一日之內,夷平了國內城作為門戶的一處軍鎮。而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兵臨國內城城下。”


    “這個時候……其實國內城內外,已是慌亂成一團了,隻需要兒臣臨門一腳,他們自是乖乖乞降。當時兒臣預料的是……這一切的行動都必須快速,決不可讓國內城心理上接受這一場大敗,也不可讓他們重新組織抵抗,隻有迅疾如風,方才令他們徹底喪失頑抗之心。”


    “這國內城一降,兒臣入城之後,就立即開倉放糧,解散當地征募來的壯丁,而後……分發他們錢糧,讓他們安心回家生產。又勒令天策軍秋毫無犯,這人心隻要穩定下來,王都也易手了,那麽這高句麗……便再翻不出什麽浪來了。”


    李世民聽著目光發亮,不斷點著頭道:“朕本以為你隻是一支偏師,還想著由李靖為遼東總管,朕禦駕親征,令你負責騷擾和牽製高句麗軍馬。朕當初還預想朕與李靖,能一路勢如破竹,而後滅亡高句麗。可哪裏知道……你這偏師,反而立下了這滅國之功。使我大唐自此……再無外患。朕這懸著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就算現在故去,也不失千秋彪炳,文治武功了。”


    說到這裏,李世民深深地看著陳正泰,眼中不無欣慰,笑著道:“你立下如此大功告,你來說說看,朕該如何賞賜你?”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貴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唐朝貴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