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其實是個平庸的人。


    至少在從前,他的表現和數不清耀眼的將星們相比,不值一提。


    他年紀不過四旬。


    籍籍無名。


    甚至在軍中,也沒有什麽名號。


    他這輩子的功績,幾乎是乏善可陳。


    乃至於此前在右衛率中,這右衛率本是太子的親衛,也不過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軍官。


    甚至連太子,都不知道有這麽一個人物。


    某種程度而言,王玄策的這一輩子,大抵也隻能這麽平庸的度過,依舊還是不大不小的武官,按部就班的在年老之前,混一個校尉,日子過的不好也不壞。


    可陳正泰突然的一紙調令,卻令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改變。


    其實即便是從右衛率調到大食商行,王玄策的身份也沒有改變太多,畢竟保安隊並不算正式的軍職。


    除了俸祿比軍中高那麽一些些之外,王玄策算是吃了虧的,因為一旦決定去大食商行,他的武官身份也就沒了。


    可王玄策依舊還是很吃驚,因為這一份調令,乃是涼王殿下親自簽署的。


    涼王竟知世上有王玄策?


    這令王玄策心感意外,又備受鼓舞。


    一個失意的人,突然得知有一個身處高位之人關切自己,這是王玄策怎麽也沒有想到的。


    於是他毫不猶豫的辭去了軍職,進入了保安隊,幫助大食商行操練新丁。


    此後,他便成為了前往天竺的使者。


    此時的大唐,依舊還盛行著建功立業的風氣。


    有才能的人不是憑借著科舉謀求自己的官職,而是希望能夠像李靖這些人一般,憑借著軍功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遭遇了天竺人襲擊之後,王玄策敏銳的感覺到,關係到自己命運的時候到了。


    若是忍氣吞聲,如喪家之犬一般的回到波斯,如何對得起涼王殿下的信重呢?日後,他更沒臉麵再見涼王殿下!


    於是,王玄策決定拚一拚。


    蔣師仁和他一樣,都是從右衛率中出來的人,所以王玄策對蔣師仁自是信任有加,二人一商議,自己手中的數百保安隊,固然戰鬥力還算不錯,可要直取天竺,人數還是有些少了,不妨前去借兵,二人一拍即合。


    當日便帶著軍馬,一路風塵地往泥婆羅國而去。


    在半個月之後。


    一支臨時拚湊的軍馬便算是組成了。


    不隻有六千的泥婆羅國軍馬,還有兩千駐於山南的吐蕃人,再加上數百保安隊!


    王玄策立即便對天竺發起了攻擊。


    泥婆羅國之所以肯借兵,其實並不指望這一次王玄策能夠勝利。


    而是因為,泥婆羅麵對的乃是強大的天竺國!


    泥婆羅這彈丸小國,哪怕是驍勇善戰,卻也一直被天竺壓製。


    此時大唐的人願意對天竺開戰,他們自是求之不得,哪怕是輸了,可大唐天朝的顏麵有所損傷,勢必會引發更多的唐軍進行報複!


    如此一來,泥婆羅國便可得到大唐的支持,而後坐山觀虎鬥了。


    至於吐蕃人,純粹是聽說能去天竺搶一把,竟是毫不猶豫,立即臨時拚湊了一些軍隊,願意跟著去打個秋風。


    當然,他們原來以為王玄策帶著他們是去襲擊一下天竺的邊境,隻是為了出一出氣而已。


    突然襲擊一下天竺的城鎮,這是一個很輕鬆的差事。


    打得過便打,打不過便立即退回泥婆羅,橫豎不吃虧嘛!


    可很快……


    隨來的泥婆羅和吐蕃將軍們,都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太對味了。


    王玄策居然帶著他們,避開了天竺人的防線。


    這就有點不對路了。


    準確的來說,這一路,不像奔著對方的城鎮去的啊!


    進入天竺境內,這天竺的地勢,便是一馬平川。


    人口眾多的城鎮尤其多,而王玄策的目的隻有一個,便是曲女城。


    好家夥……竟然是曲女城……


    此時,吐蕃人和泥婆羅人終於知道了王玄策真正打的主意,顯然都有些懵了。


    這曲女城乃是戒日王朝的國都啊!


    據聞人口有數十萬之眾,守備森嚴,雖然天竺人愛吹噓,動輒就是自己有幾千萬的士兵,可那曲女城,作為戒日王朝的王都,沿途不知有著多少的重兵把守。


    而且曲女城還在天竺的腹地,這等於是說,大家跟著這王玄策,要奔襲數百裏,丟下所有的輜重,並且孤軍深入,而後……去攻打這天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這時候,吐蕃和泥婆羅人軍心亂了。


    王玄策卻是將他們召集了來,鎮定自若地對他們道:“我曾遭遇過天竺人的襲擊,天竺人固然人多勢眾,可是他們的軍將,毫無駕馭士兵的能力,而士兵,卻大多懶散,和農夫沒有任何的分別!若是我們襲擊他們的邊鎮,他們一定有所防備,若是四麵八方合圍我們,我們就算可以勝利一百次,可隻要失敗一次,便要陷入窮途末路。”


    “為今之計,隻有一路奔襲,速戰速決,直襲他們的都城,方才可以成功。那曲女城,固然乃是都城,可此時必無防備。你們若是擔心,大可以原路返回,隻是,來都來了,大丈夫何不拚死一搏?”


    吐蕃和泥婆羅的軍將們都有些猶豫。


    其實此時大唐風氣尚武,這些唐人的凶悍,他們都是略有耳聞的。


    隻是遇到王玄策這樣狠的人,卻是前所未有。


    王玄策自是看出他們的心思,便隨即又道:“你們放心,你們隻需扈從我們作為向導即可。到了戰時,我自身先士卒,帶著我的保安隊為前鋒,你們自後掩殺即可。我聽聞泥婆羅和吐蕃雖地處偏僻之地,卻都以勇悍著稱,何以迄今猶豫不定,扭扭捏捏,如婦人一般。”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其實就已經把天聊死了。


    這時候若是溜了,實在麵子擱不下啊!


    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


    來都來了,難不成要做宿頭烏龜?


    於是王玄策當日,直接帶隊急行,一路奔襲。


    …………


    而出兵之前,一封書信,卻已讓人加急地送去了波斯。


    陳正泰得了書信後,一時不禁感慨:“果然,王玄策就是王玄策啊,就是這麽衝動,他不但還活著,竟還想將天竺人一鍋端了。”


    “什麽?”李承乾大感意外道:“王玄策是誰?”


    說完這話,李承乾才有了印象。


    這人不就是這些日子,被陳正泰派去了天竺的使者嗎?


    看了看陳正泰的神色後,李承乾便道:“怎麽,又出了什麽事?”


    “要動兵了。”陳正泰凝視著李承乾。


    李承乾皺眉道:“對天竺?”


    “正是!”


    “兵呢?”李承乾的眸光一下子亮了,忍不住道:“莫非父皇禦駕親征?倘若如此,那可夠貴的。”


    真的很貴啊,若是出動數十萬大軍,幾乎是萬裏奔襲,隻怕這麽一場仗的花費,必比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的錢糧損耗還要多得多。


    陳正泰高深莫測地道:“不需陛下出手,有王玄策就足以了。而眼下的當務之急,是繼續為進入天竺做準備。太子殿下,天竺乃是大食商行最重要的一環,隻有奪取了天竺的市場,與天竺通商,這大食商行,方才會有數不盡的暴利!”


    說到這裏,陳正泰似乎想到了什麽,認真地看著李承乾道:我請太子殿下督造艦船,組織人力,可都準備好了嗎?還有那陳正雷,他的情報局,得讓他加緊搜羅消息。”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道:“孤是來監督你們幹活的,不是來幹活的。”


    雖是他很倔強的這樣說了一些氣話,可過了沒一會,卻還是道:“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隻是……花費這麽多的人力物力,就為了一個天竺?這天竺……”


    陳正泰臉上透出幾分神秘的意味,自信地道:“完成這些就好。其他的事,殿下不必管,等著看便是。”


    “噢。”李承乾倒沒有再多問,而是話鋒一轉,道:“還有一事,那便是波斯人的態度,似乎沒有從前那般的恭敬了,便是大食人,現在也多有抱怨。我聽那陳正雷說,不少的大食和波斯貴族,暗中都在說我們大食商行在盤剝榨取他們的好處呢。”


    關於這一點,陳正泰其實早就是有心理準備的。


    要知道,當初願意通商,說是雙贏也不為過,隻不過,這所謂的雙贏,是大食商行贏了兩次而已。


    可現在很顯然,那些波斯人和大食人開始回過味來了,覺得自己吃了虧。再加上天竺的強硬態度,似乎讓他們也有些起心動念了。


    人性就是如此,有了刺頭,難免就讓原本鐵板一塊的內部開始離心離德。


    這些大食和波斯貴族,看著商行蒸蒸日上,心懷不滿和抱怨,也是理所當然。


    陳正泰卻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道:“由著他們去便是啦,不必去理會,用不了多久,他們便要老實了!我現在最需要做的,還是趕緊上一封奏疏,免得陛下焦慮和不安。”


    李承乾劍眉一張,連忙道:“記得提一提我,最好說孤在此廢寢忘食,日理萬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貴公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唐朝貴公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