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這種吏員跟夏國曆史上的小吏差不多,都是位卑而權力不小,比如魯連斌就是主管府衙大牢具體事務的典吏,也就是俗稱的牢頭。


    典吏雖然不是官,但也不是仆役丁壯,放到民間百姓頭上那就是官老爺,但在官府之中就是位居雜品小官之下的吏員,歸主管緝盜、刑獄的典史管轄,名義上與六房的書吏等吏員平級,實際上地位比六房書吏還要稍低一點。因為書吏怎麽說也屬於文職,而典吏則是屬於武職。


    所以典吏跟典史不同,後者盡管隻是不入流的雜品官,但也是由吏部銓選,皇帝簽批任命的官員,屬於“朝廷命官”。


    典史在民間俗稱“司爺”,被縣衙裏私底下稱為“四老爺”,意為地位隻在知縣、縣丞、主簿三位之下,在上麵三位不在衙門的時候,是有資格代理審案的官員。


    而在這魔都府衙裏,官更多更大了一些,典史的地位也就不如縣衙裏那麽突出。


    魯連斌當然明白自家上司嘴上說的厲害,實際上是先抑後揚,給自己開脫的機會,另外也是配合知府大人演戲,於是馬上為自家抱屈,將自己的難處和敵人的強大都往上匯報了一遍。


    讓幾位官老爺聽了麵色都十分難看。


    典史已經唱完了白臉兒,自然就輪到知府大人唱紅臉了。


    他們這位知府老爺各方麵能力平庸,唯獨在官場文章方麵似乎點滿了技能樹,媚上欺下和做表麵文章等等能力十分的在行,要不然也不會抓住了當年朝廷繼續擅長洋務的時機,短短幾年便從一介舉人之身一路走到現在的魔都知府加正四品道台銜的地位。


    果然知府一開口就勉勵了魯連斌和獄卒,畢竟這些人也是真正與敵人戰鬥過的,又幾乎各個帶傷,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然後又嗬斥了衙役和民壯,發生劫獄這麽大事,這兩邊的人一個也沒派上用場。


    尤其是民壯的頭目,被訓斥的幾乎狗血淋頭。


    “混賬,你們這些人還敢稱精銳?”


    “被人摸進營房把火槍都給壞了才發現,是不是沒了那洋教官你們就不會打仗了?”


    “真是爛泥扶不上牆,要是再有此等疏忽,就都給老爺我回家土裏刨食去吧!”


    不怪這知府生氣,實在是那一百多杆洋槍可是花大價錢從洋人那裏買來的,一杆就要三十多兩銀子,雖然知道洋人是故意抬價,但是沒奈何幾家洋人串通一氣,根本沒有互相競爭的去壓價,知府老爺也就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好在花的不是他自己的錢,這筆軍火開銷是從本地稅賦和士紳商人的捐獻裏出的。


    如今壞了一百多杆,府衙裏的工匠還不能修,這又要花一大筆錢去找洋人修理。這個錢就需要府衙裏掏腰包了。


    好在府衙這邊隻是駐紮了一百多人,而另外八百多的民壯都駐紮在軍營之中,不然他這個知府老爺得要心疼死了。


    當官的問完了話,那邊站立的寧師爺才關心的對魯連斌問道:


    “魯兄,你這可真是走了黴運、遭了無妄之災啊,那些賊人真的如此強橫嗎?”


    魯連斌看著身後自己這些手下,搖頭說道:


    “單個來說似乎不如你我,但這幫髡匪加上沒露麵的那個擅長法術的術士,人數至少往十個開外,更有一些奇詭手段,便是你我加上伍兄這位名門弟子齊上,估計也是難留下幾個。”


    聽到魯連斌說的如此鄭重,在場的其他人都變了臉色。


    三大高手可是府衙公認的,就連他們都拿不下,那其他人怎麽能行?


    別看這些大人們為百姓做事不行,但關乎自己身家性命的事卻一個個都清楚的很。


    如此悍匪不但人數不少,而且還有會法術的術士妖人,要是屬於長毛白蓮那種鐵杆的叛賊,再在他們魔都地界搞出什麽更大的行動,那可就禍事了!


    到時候朝廷問責下來,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都討不了好去,丟官去職都隻是最好的那種結果。。


    同知老爺憂心忡忡的說道:


    “賊勢囂張,這可如何是好?”


    這個魔都同知原本隻是地方縣官,而且不是科舉考上去的,而是商人出身的父親給他鋪路,先花錢進了國子監買了個監生身份,又運作一番當上縣丞和知縣。


    當初他也是花了一大筆錢才升任到此的,現在擔任這個肥差兩年時間未到,以前話的疏通銀子還沒有回本,要是因為事問罪丟了官兒,這錢可不就是賠了?


    而一旁與草包的同知大人不同的是通判老爺,這位通判一向佛係的很,似乎對眼前局勢還沒有聽明白一般,坐在那裏半睜著眼迷迷糊糊如同一尊泥塑的佛爺,也不知是真傻還是裝傻。


    同知和通判這兩位共同為知府的輔佐官,而能有這樣的佐官,那知府大人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


    倒是身為師爺的寧近生聽了魯連斌的話,也不免心裏對那些人更看重幾分。


    他可是知道這位魯典吏的性子,一向是不屑於誇大其詞的,而且對方也是心不在官場,不然也不會僅僅擔任一介典吏,在知府等人幾次提出提拔都名言拒絕了。


    “如此說來,這幫髡匪倒是了不得的一群人物!”


    聽到自己師爺這般說,那位知府老爺麵露苦色,開口說道:


    “寧先生,想本官自從任職魔都之後兢兢業業,下為安撫黎民,上為報銷朝廷,怎麽會連連遭遇這些磨難,前有洋人威逼朝廷之事未曾解決,現又生了這髡匪的事端,這該如何是好?”


    寧師爺顯然對自家東主的性情十分了解,躬身一禮笑著說:


    “嗬嗬,府尊大人過濾了,其實這事也是好解決,無論是洋人的難題,還是這髡匪的案子,府尊大人您有責任,咱隔壁那位總督大人既是您上司,又身為五口通商大臣,豈非責任更大?”


    知府大人聞言眼前一亮,就知道自家師爺有辦法。


    趕緊說道:“先生是說……”


    寧近生則沒有占據功勞的恭維道:


    “大人果然才思敏捷,這洋人的事情雖然是在我們府衙地界發生,但對朝廷來說,所有洋務總歸不都是他兩江總督府負責嗎?出了事去,即便那位總督大人把罪責都推在府尊的頭上,難道他李合肥就沒了責任嗎?”


    封建官場上除了表字之外,更習慣以出身和別號來稱呼某些大員,那兩江總督老家是合肥人,所以在其勢起之後就被稱為“李合肥”。


    便如當年前明名臣張居正是楚北江陵人,便被稱為“張江陵”一般。


    “府尊大人一力將這魔都縣升格為魔都府,又甘冒矢石幾次打退叛軍逆賊的攻城作亂,結了魔都之圍,如此功勞,即便是兩宮太後與聖上那裏也都是心中有數,如今這與洋人交涉的事務可都是大人您在主辦,那位李合肥可是一心編練他的淮軍,大人您為他的職責出了這麽大的力,如今魔都有難,他兩江總督府要是不出人出力,天下人要如何看待?”


    知府老爺頓時一拍大腿,也不管真假的狠狠誇了自己的功勞一番:


    “沒錯,這魔都可是在我任上由縣城升格為府的!想我五年來曆經三次大戰,親冒矢石率領洋槍隊和民壯擊退兩次天國長毛圍攻,還有那小刀會的叛亂,他李少泉不就是仗著跟著湘軍後麵撿漏才博得些許功勞,建立了所謂的淮軍嗎?我吳三省也是有功於朝廷的大功臣,憑什麽要我給他擔罪責?”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知府老爺越說越得意,仿佛是自己想到這妙計一般。


    “不行,我要馬上給江寧發公函,必須要他李少泉給我派來十個八個的高手助陣才行!還有淮軍的洋槍隊,起碼我要能夠壓製租界那些洋人的數量……”


    作為師爺,寧近生當然筆墨候著,親自給知府大人起草了一份公函,然後就負責安排投遞事宜。


    實際上這位師爺趁著離開知府的視線,無人注意的時候,便從府衙一側翻牆出去,準備偷偷去給某些人通風報信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氣複蘇的旁門祖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Best Ma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Best Man並收藏靈氣複蘇的旁門祖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