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商賈,都有很高的敏感度。


    難得碰到了巨大的災禍,此時發財的機會到了。


    這可是百年難一遇的啊。


    雖然這些年來,天下小災小禍不斷,可似這一次整個關中大麵積的大旱,卻是前所未有。


    這就意味著……一場突如其來的土地兼並,以及大量的人口販賣即將要開始了。


    吳文龍很清楚,大糧商們經過某些人撮合,坐在了一起,雖然隻是聽戲,隻是喝茶,彼此微笑,雖然商們都沒有多說什麽,可實際上,默契已經產生。


    接下來要幹的是……抬糧價。


    就算把糧價抬到天上,也在所不惜。


    市麵上開始異動。


    這已不是起初得到消息時的小打小鬧了。


    糧店一家一家的關門,直接掛上了售罄的牌子。


    京城的百姓受到了影響,不得不輾轉許多家糧店,才能勉強買到一些口糧。


    自然,朝廷立即放出倉中的糧食準備賑濟。


    天啟皇帝已是焦頭爛額,他在勤政殿中來回踱步,情勢已經開始危急了。


    可得到的消息,卻是一個比一個可怕。


    “陛下。”魏忠賢匆匆而來,焦急地道:“不好……出事了。”


    天啟皇帝看著魏忠賢:“怎麽?”


    “北通州的中倉、東倉,一查之下……才發現……原本囤積的糧……竟根本對不上數目。”


    “什麽?”天啟皇帝後退一步,滿臉震驚:“怎麽說?”


    “原本北倉和東倉,賬目上有糧二十三萬石,現在要準備向關中輸送糧食,又要在京城賑濟,奴婢命通州鎮守太監去調糧,可那邊傳來了急報,說是兩倉的糧食,隻剩下了七萬石。”


    “怎麽少了這麽多!”天啟皇帝一臉的難以置信。


    其他的糧食呢?


    魏忠賢道:“守倉的人已經拿住,他們辨稱是暴雨的時候,許多糧食被淹了,不過……曆來這兩倉守備森嚴,平日裏養護也很好……”


    天啟皇帝已是氣得發抖,怒氣衝衝地道:“殺,殺,殺,統統殺幹淨。”


    “奴婢……遵旨。”魏忠賢皺眉。


    天啟皇帝咬牙切齒地道:“現在該當如何?消息走漏了嗎?”


    “已經走漏了。”魏忠賢道:“如今京城已無糧可買,糧價已至四兩銀子一石,可依舊是有價無市。”


    天啟皇帝倒吸了一口涼氣,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隻感覺大明朝就是一個漏屋,平時還好,一旦到了雨天,你想堵這個窟窿,那個窟窿又暴露出來。


    天啟皇帝急道:“必須立即平抑糧價,你有什麽辦法?”


    魏忠賢拜下道:“君憂臣辱,奴婢自當盡心竭力,以死報效。便是拚了命,也要將這糧價壓下來。”


    天啟皇帝此時怒不可遏:“不必有所顧忌,倘若出了岔子,朕有什麽麵目去見列祖列宗?魏伴伴,朕將這事托付給你了。”


    魏忠賢心知這個時候,不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自己是無法向陛下交代了:“奴婢遵旨。”


    站在一旁的,乃是孫承宗和黃立極二人。


    作為閣臣,為了此事,他們也是操碎了心。


    並不是任何人,都希望借著這巨大的災難牟利的。


    某些程度而言,還是有一群人,不敢說以天下為己任,卻也希望自己能留個還不錯的名聲。


    當他們聽到通州糧倉數目不對的時候,其實心裏已經很清楚,這可能發生了什麽了。


    什麽損耗啊,什麽賬目不清。


    都是假的,這兩個倉的糧食,朝廷一直都沒有動,哪怕是遼東的軍糧,也不是從這裏調度,這是朝廷專門用來備大災用的。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一下子就想到了,怕是有一些碩鼠,早就將這糧倉掏空了。


    可如今的糧價漲到了這樣的程度,朝廷拿什麽來平抑?


    魏忠賢得了令,便告退而去。


    天啟皇帝已是臉色鐵青,他很是焦躁地來回踱步,忽而想到那些碩鼠,真恨不得親手去宰了。


    可隨即又憂心著大局,關中還沒有開始缺糧,百姓們雖然遭遇了大旱,今年要絕收,不過這災難還隻是開始。


    這才剛開始,就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那麽一旦災難持續,要有多少的餓殍,要死多少的人?


    不敢想象。


    絕不敢想象啊!


    “黃卿,孫師傅,你們有什麽好的應對之策嗎?”


    黃立極和孫承宗對視一眼,隨即,黃立極正色道:“臣與內閣諸公,拿出了一個應對的策略,還請陛下過目。”


    黃立極說著,取出了一份奏疏,畢恭畢敬地送到天啟皇帝的手裏。


    天啟皇帝低頭看這奏疏,顯然,黃立極和孫承宗是花費了不少功夫的。


    可看過之後,天啟皇帝忍不住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方法倒是不錯,這十九條,條條都有道理,可惜,隻可惜了,可惜朝廷沒有錢糧,隻要有足夠的錢糧,倒不失為善策。”


    這笑聲,帶著無力和悲愴。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


    裏頭的策略確實都很有頭腦,絕不是拍腦子就可以辦成的。


    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它要錢,還要糧……


    可朕現在缺的就是錢糧啊,朕沒有錢糧,還賑個什麽災?


    黃立極不禁苦笑,哭喪著臉道:“陛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隻是……臣等……臣等……哎,從今日開始,臣以為,從臣開始,在這饑饉大災之年,俸祿該當減半,也好與朝廷共度時艱。”


    “哎……”天啟皇帝長歎一聲。


    這個時候,他知道怪不得黃立極,於是搖搖頭道:“也隻能如此了,朕的宮中也全數減半吧。”


    除了提倡節儉,確實也沒有辦法了。


    黃立極與孫承宗告退。


    出了西苑,黃立極苦笑著對孫承宗道:“孫公,你看九千歲能解決問題嗎?”


    似乎……也隻能寄托在魏忠賢的身上了。


    孫承宗拿不準,他當然清楚,魏忠賢有生殺奪予之權,又有這麽多的徒子徒孫,隻是……


    想了想,孫承宗道:“老夫也不好說,哎………”


    黃立極無奈的樣子道:“若是解決不了糧價,你我二人,雖為內閣大學士,卻是關中饑民眼裏的罪人啊。”


    孫承宗其實一直是瞧不起黃立極的,他覺得黃立極投靠魏忠賢,是因為和魏忠賢同鄉的關係,才成為首輔。


    不過現在聽了他的一番感慨,倒是對黃立極生出了敬重之心,隨即肅然道:“何止是罪人,到時你我萬死莫恕。”


    “不說啦,老夫現在心裏慌得很,隻怕各部都要生出各種事端來。現在的問題,何止是一個通州糧倉呢?老夫現在就去戶部走一趟,將各清吏司的賬都過一遍,看看哪裏還能擠出點餘糧來。”


    孫承宗想了想,目光看向了遠處,道:“我也想出去走一趟。”


    黃立極好奇道:“往哪裏去?”


    孫承宗道:“去新縣。”


    黃立極不禁一愣,隨即眼神複雜地看了孫承宗一眼。


    不過他也沒說什麽,相互作揖後,便默然地分道揚鑣。


    孫承宗去新縣,當然就是去找張靜一的,去找這家夥,是因為當初清平坊所見所聞,一直都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


    他覺得張靜一這個人是個奇才,這種人並不因循守舊,或許跟這個人談談,能對他有所啟迪。


    冒出這個念頭,其實孫承宗心裏也隻是苦笑,可現在他也沒有可以解決眼下困境的辦法了,不是嗎?


    沿途,轎子經過各坊的時候,到處都是提著籃筐的百姓聚集在街道的米鋪外頭,隻可惜,米鋪已經關門了,百姓們卻也不肯散去。


    途徑天橋坊的時候,天橋坊現在災後秩序已經恢複,到處可見皂衣人,似乎想要對天橋坊進行一些改造。


    到了新縣縣衙,孫承宗落轎,讓人通報之後,張靜一便匆匆出來,忙行禮道:“見過孫公。”


    孫承宗朝他笑了笑,背著手道:“來這新縣,覺得秩序還算井然,總算令老夫舒坦了一些,你就不必多禮啦,你與魏忠賢不是密友嗎?論起來,老夫與魏忠賢也是平輩,這樣說來,你我也算是忘年交了。”


    張靜一訕訕一笑:“孫兄,請裏麵說話。”


    孫承宗:“……”


    本來他隻是客氣客氣,可這家夥……一聽他的話,立即就孫兄的叫上了,這家夥到底是真的莽,還是想占他這老頭子的便宜?


    搖搖頭,倒沒有多計較,談正事要緊。


    孫承宗入內落座,直接就道:“陛下已命魏忠賢平抑糧價,張百戶對此有什麽建言?”


    張靜一想也不想便道:“魏哥的手段,一定落空。”


    “當真?”孫承宗詫異道:“你如何得知?”


    張靜一不客氣地道:“靠殺幾個人,就能平抑市場,若是這樣容易,那這天下的事,也太好辦了。”


    孫承宗聽罷,驟然苦笑:“其實老夫也覺得難有成效,隻是……心裏依舊有一些盼望罷了。哪裏想到,你竟說話如此直接,直接澆了老夫一盆冷水。你說,若是換做是你,你會如何處置?”


    張靜一卻是語出驚人地道:“我會很高興現在這樣的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錦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