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海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天啟皇帝聽罷,也隻是冷笑。


    說實話……天啟皇帝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統統都是廢物。


    莫說是他殺了來,便是真有流寇殺來,天啟皇帝完全可以預想到,指望這些人,必然是指望不上的。


    天啟皇帝道:“將這狗東西吊起來,掛一個牌子,上書:朕來此!”


    說著,天啟皇帝便不再去理會梁正海。


    某種意義而言,見過了那些心黑的贓官汙吏,天啟皇帝並不覺得這個梁正海如何罪大惡極。


    說難聽一些,宰殺這樣的人,都覺得沒什麽意思。


    此時,天啟皇帝誌得意滿地對張靜一道:“這樣看來……我們是幹對了,這江南諸衛腐朽不堪,不過是空架子,朕隻需臨門一腳,便可令它應聲倒下。”


    他眼裏閃著光,信心滿滿的樣子。


    張靜一卻是皺眉,道:“陛下切莫大意。”


    “怎麽?”天啟皇帝不解道:“你沒見這些人的戰力是如何的低劣嗎?”


    張靜一搖搖頭,卻是道:“這不一樣的,這些人的戰鬥力之所以如此低下,在於他們是為公而戰!為公而戰,一旦接觸,便毫無壓力地逃之夭夭了。可一旦當有人知道,陛下此番進逼南京城,要一戰而擒拿這些亂臣賊子的,那麽勢必……這些人便自知絕無生路,要誓死抵抗,寧願玉碎,也不願為瓦全,他們……他們自會掏空自己的家丁,整合自己的心腹死士,拚死頑抗到底。”


    天啟皇帝聽罷,卻是露出了惆悵之色,忍不住道:“為他們自己而戰,則願拚至一兵一卒嗎?”


    可細細思來,何嚐不是如此呢?在公戰的時,若是大家人人肯勠力同心,又何至於遼東的局勢在當時糜爛到那般的地步?甚至是當初倭寇肆虐的時候,又何至區區倭寇,竟可讓東南糜爛?


    天啟皇帝道:“這些人……真是可笑。”


    張靜一卻一點也不覺得可笑。


    大軍繼續進發,又行了兩日,此時已深入了江南腹地,過了江蘇府,便是丹徒。


    <a id="wzsy" href="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此時大軍過境,依舊迅疾如風。


    這江南美景,固然是美不勝收。


    不過沿途卻也有不少破屋瓦舍,多是一些衣不蔽體之人,麵帶著菜色,瞅著大軍過境。


    甚至有人聽聞大軍來了,以為是流寇。竟有不少赤足的年輕人歡天喜地,相約著要來投流寇。


    生員們本想拿人,反而天啟皇帝勸住,道:“不必理會,你們若在此,和他們一樣,難道不想從賊嗎?不要說什麽忠義之類的鬼話,這些都是那些讀書人用來糊弄朕的,世上固然也有忠義,可這忠義……是建立於朕能讓這天下人填飽肚子,讓他們安居樂業的基礎上的。”


    顯然,此時的天啟皇帝變了。


    他的思維開始變得更有深處。


    事實上……他變得開始越發的理解太祖高皇帝!太祖高皇帝是從王朝末年走出來的人,他對人心看的過於透徹,畢竟在王朝末年,連最後一丁點的道德外衣也都蕩然無存。


    而今日的天啟皇帝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現在的情景,難道比元朝末年的亂局能好多少嗎?


    此時的他,早已見慣了種種,方才知道,想要延續社稷,自己該怎麽去做。


    大軍繼續進發,再過一日……大軍終於直逼小湯山。


    而就在此時,南直隸震動。


    整個南京城,已是回過味來了。


    那遊蕩在秦淮河裏的畫舫,已不再歡歌笑語,把酒暢聊。


    隻有……死一般的沉寂。


    畫舫上的人,個個都愁眉不展。


    因為在座的人,誰也沒有料到,陛下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於是……在死寂之後。


    終於有人道:“陛下實在是糊塗了。”


    眾人便抬頭,紛紛朝著首位上的人看去。


    卻見坐在首位上的人,麵帶微笑,一副智珠在握之狀,似乎完全沒有受到當下情勢的影響。


    他這一次沒有喝酒,而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水。


    而後……淡淡地道:“這昏君有五敗。”


    眾人鴉雀無聲,依舊靜聽。


    這人徐徐道:“其一:突然進兵,有失天時。其二:北人至江南,而失地利。其三:江南上下,都肯與我等同仇敵愾,人人談及這昏君,便談虎色變,這有失人和。再有:他貿然進兵,一路疾行,實為強弩之末,聽聞他們火速至了小湯山……到了現在……早已筋疲力盡,如此……卻如那陷入垓下之圍的項羽,空有勇武,實則深入我江南腹地,四麵楚歌。這其五,南京城四周擺布了堡壘,有精兵強將,又有大量軍堡,他們想要再進一步,隻怕難如登天!”


    “有此五敗,焉有勝理?昏君啊昏君,老夫真沒想到,他竟真敢找上門來,看來是皇帝做久了,身邊盡為閹賊,每日溜須拍馬,以至他糊塗到了這般的境地。”


    隨即,他站起來,目光帶著錐入囊中的銳氣,口裏則是接著道:“我等已是勝券在握,為何還愁眉不展呢?今日索性就將錯就錯,誅殺昏君,又有何不可呢?”


    一聽誅殺昏君四字。


    許多人的心裏便猛地咯噔了一下。


    其實人就是如此,山高皇帝遠,那皇帝是什麽狗屁東西,我等在此,才是土皇帝。


    至少平時,他們是這樣的心理。


    所以當初說要將欽差周應秋幹了,大家卻絲毫負擔都沒有,一方麵,這是大家夥兒的主意,人家都不怕,我有什麽好怕的?


    另一方麵,自己這些人,紮根江南,根深蒂固,朝廷當真願意反目嗎?


    可是……


    真要弑君……卻又是另一個心思了。


    好半響,眾人依舊踟躇不語。


    這人便又道:“怎麽?諸公事到如今,莫非還有其他的主意?我實話說了吧,那昏君率軍而來,長途奔襲,你瞧瞧,這才幾日功夫,眼看著……就要兵臨城下了,這才幾日啊……為何那昏君如此急迫?你們當真以為,這是昏君要南巡嗎?實話告訴你們,他就是奔著你們來的,這昏君殘暴不仁,一旦到了南京城,追究起刺殺欽差一事,老夫便來問問你們,你們這妻兒老小,都在江南,誰可幸免?要知道,那昏君抄家可是好手,到時……爾等少不得要死無葬身之地,誰可以幸免呢?”


    說到這裏,這人獰笑起來,又繼續道:“為今之計,便是有銀子的出銀子,有力的出力。老夫先開個頭,老夫這裏,有五百家丁,銀三萬兩,糧五千石,願供應軍需。”


    “既然陛下已至小湯山,那麽……要破石頭城,就少不得要拿下孝陵衛所衛戍的軍陣!這孝陵衛……不甚可靠,不妨就以南京兵部的名義,抽調到他處,再選精銳人馬,死守此處,若是那昏君表明了身份,我等便隻說他們是流寇,這是流寇想要騙城……孝陵衛的軍鎮,兩百多年來,最受朝廷的重視,兩百多年來,修葺了多達三十多次,城牆極高,這城牆的過道可以走馬,又有甕城,更布置了大量的藏兵洞,我等隻要集齊精銳,死守這裏,守個十天半個月,他們自然不戰自潰。老夫隻最後問一問……爾等到底是想要去死,還是想要求活?”


    話說到了這個地步,大家自然一切都明白了。


    終於有人附和道:“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何不鏟除昏君,還我清平天下!”


    眾人想明白了自己的利益,倒也果決起來。


    這等事,一但涉及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別看平日這些人文弱,可狠勁出來,也就個個不同了。


    有人冷笑道:“這孝陵衛,不啻是南京城的虎牢關,不錯,昏君不占天時地利人和,糧草也必定不足,此時如強弩之末,有孝陵衛的軍鎮,便可讓他們不得寸進半步!”


    “昏君想讓我等死,我等便教他死無葬身之地,我大好江南,無數百姓安居樂業,數不清的河山,如何還能再遭這昏君荼毒,昏君敗亡,隻在今日!”


    眾人聽了鼓動,似乎也覺得此番勝算極大,優勢在我,於是眉開眼笑;“我願出家丁兩百人……”


    “我……”


    …………


    當天啟皇帝看到了孝陵的軍鎮時……裹了裹身上的披風,忍不住熱淚盈眶。


    當初太祖高皇帝選擇自己的陵墓的時候,便是想要效仿漢高祖,在修建陵寢時,特意選擇了最是易守難攻的所在,同時設立軍鎮,表麵上是護陵,其實也是保護南京城,是要為自己的後世子孫們,多一重屏障。


    此地的地形,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不為過,在這裏之後,則是南京城。


    而此時……這一座座的角樓,還有厚重的城牆矗立在了自己麵前,卻是阻攔了天啟皇帝的道路。


    天啟皇帝萬萬沒有想到,現在阻攔自己的,居然是太祖高皇帝當初的布局。


    而此時……東林軍終於停了下來。


    張靜一已開始布置,設置炮兵陣地。


    八十門新式火炮……正在緊張地裝配。


    …………


    睡了一白天,病情好了,所以……明天恢複更新,待會兒老虎還會更新,不過會比較晚,大家不用等,明天起床就可以看了,感謝這幾天大家的包容和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額並收藏錦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