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虎丘,花間派。


    花間創派近兩百年,初代掌門為李庭芳,乃當時皇帝胞弟。因癡迷武學與琴棋書畫,李庭芳放棄高官權位隱居在蘇州西北郊的虎丘上,不少江湖上文人雅士慕名而來,在虎丘上比武對酒吟詩撫琴。


    後在眾人提議之下,李庭芳創了虎丘花間派。百餘年來,花間派內文墨琴韻風氣未斷,花間派的弟子們各個精通詩詞書畫,無不是氣質絕然的俊男美女。


    搭乘李作樂的馬車,王風吟終抵達虎丘山門口,他跳下車,大致看了一眼後,不禁歎道:“果真如師父所說,虎丘山最高也不過十餘丈!”


    “虎丘山雖不高,卻有‘江左丘壑之表’之風範,絕岩聳壑,氣象萬千。”


    王風吟身後李作樂道,隨後他走至王風吟身旁,手指向遠方高處道:“王少俠請看,那高塔便是雲岩寺塔。”


    王風吟抬頭仰望,隻見一座八角木塔高聳入雲,他想到《易行記》書中所敘:當年為了獲花間派女弟子芳心,江南各地名門世家的公子們齊聚雲岩寺塔前演武獻技。後因彼此不快,這些公子們大打出手。為了安撫眾人,時任花間派唐婉邀請江南名門前來花間派賞花比武,比武大會上前四家名門並稱江南四大名門。


    不僅如此,《易行記》書中另有記載道:十九年前,在江南名門賞花比武會前夕,人稱隱俠的夜恒曾躍至雲岩寺塔頂,在天下眾英雄麵前投擲暗器殺死洛陽謝家謝公子。(.好看的小說)


    這時,一身綠裳,氣質淡雅的女子走到二人麵前,恭恭敬敬道:“在下乃花間派弟子燕琉璃,不知兩位高姓大名?”


    李作樂行禮道:“在下李園李作樂,燕姑娘有禮了。”


    王風吟說道:“高姓不敢當,在下王風吟,燕姑娘你好。”


    燕琉璃驚喜,笑靨如花,道:“王風吟?敢問閣下是否就是奚祖師叔的閉門弟子,王風吟師叔?”


    被年齡相仿女子喊作師叔,王風吟哭笑不得,道:“正是在下,你好你好。”


    燕琉璃喜不自勝道:“太好了,師叔這邊請。”


    燕琉璃突然記起還有一位貴客,麵帶愧意,對著李作樂躬身道:“適才一時忘形失態,還請李莊主見諒。久仰李莊主仁俠之名,今日能得一見實乃三生有幸。”


    李作樂嗬嗬一笑,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道:“難得貴派叔侄團聚,在下來訪不合時宜,實在是心中有愧。”


    燕琉璃道:“李莊主見外了,這邊請。”


    在燕琉璃指引下,王風吟和李作樂二人步入虎丘。


    花間派的入口不設牌坊,隻是在上山的石梯處放了一塊大石,那大石長約半丈寬有二尺,刻有上了朱紅色的“花間”兩字。看著那塊大石,王風吟登時覺得相較於其他大門大派,花間一派顯得別具一格,樸素淡雅。


    此時寒冬時節,虎丘山上一片蕭瑟,除了幾棵耐寒的古樹,大多樹隻剩下光禿禿的枝幹,也讓環繞在虎丘周圍的山塘河也顯得死氣沉沉。上山百步後,除了能看見雲岩寺塔外,還能見得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雕像。


    寶曆元年,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史,對虎丘情有獨鍾的他有感於此,便領導蘇州百姓自閶門至虎丘開挖河道與運河貫通,沿河修築塘路直達山前,又栽種桃李數千株,加以美化,並繞山開渠引水,形成環山溪。花間弟子立白居易雕像於此處,便是為了紀念他的功績。


    走到雲岩寺塔前時,一陣琴簫和鳴之聲傳入王風吟耳中,他四處張望,卻尋不到奏樂之人蹤影。


    王風吟不禁問道:“燕姑娘,這琴簫和鳴聲是從何處傳來?”


    燕琉璃走到他身邊,指向雲岩寺塔西北處的石山堆,道:“師叔,那石林中有一個聽風樓閣,我派弟子們喜歡到聽風樓閣中奏樂。”


    “聽風樓閣?”


    燕琉璃笑了笑,解釋道:“風中有語,耳難尋覓,唯目傾聽。”


    王風吟一臉驚奇,歎道:“用眼睛聽風語?”


    燕琉璃點點頭,道:“聽風樓閣被四周石山所圍,鮮少有風能進入其中。然而這石山外圍盡是參天大樹,但凡有風吹過,樹葉就會晃動,花也會飄散,如此便是風語。”


    聽完燕琉璃解釋,王風吟和李作樂麵麵相覷,不禁苦笑。


    燕琉璃麵露尷尬,道:“師叔和李莊主莫要見笑,我派中人平日裏閑來無事,喜愛尋樂玩鬧罷了。”


    李作樂微笑道:“燕姑娘謙虛了,如此怎能說是玩鬧。貴派上下皆是出凡入聖之輩,我等附庸風雅之輩望塵莫及。”


    繞過雲岩寺塔,三人來到千人石,燕琉璃解說道:“王師叔,當年創派掌門李庭芳便是在這千人石上與遠道而來的文人雅士撫琴對詩,揮墨作畫。”


    從千人石處朝北望去,“虎丘劍池”四個大字引入眼簾,四字乃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每個字的筆畫都有三尺來長,筆力遒勁。


    走到劍池旁,王風吟頓覺寒氣逼來,他抬頭舉目,隻見兩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鎖住了一池綠水。池形狹長,南稍寬而北微窄,模樣頗像一口平放著的寶劍,陽光斜射在水麵,給人以寒光閃閃的感覺。


    王風吟不禁問道:“這劍池底下是否真為吳王墓?”


    燕琉璃笑道:“相傳秦始皇帝和漢末吳國孫權曾派人來劍池探墓,若真是吳王墓,想必此中寶物早被盜盡。”


    順著劍池東去拾級而上,三人來到可中亭,請示王風吟和李作樂入座後,燕琉璃道:“煩請王師叔和李莊主稍等片刻,琉璃這就去向林掌門稟報。”


    燕琉璃離開後,王風吟道:“一路上隻聽到有人琴簫和鳴,還未見到一個花間弟子身影。”


    李作樂笑道:“江湖上無人不知貴派弟子寄情於山水,喜愛雲遊四方,自然是不易見到。”


    隨後,李作樂話鋒一轉,問道:“不知王少俠可有讀過《易行記》一書?”王風吟點點頭。


    李作樂目光看向王風吟身後的草地,接著道:“此書中有‘三君子一醉功成花間之顛’一說,當年貴派創派掌門李庭芳座下三弟子第五韶華、孟懷秋和曹塤,便是在王少俠身後的草地上飲酒,酒興大發後創了醉琴曲、落花劍法和形意筆三大武功絕學。”


    王風吟怔怔地看著那塊平地,想象著百餘年之前的場景。


    如今,琴曲與落花不再,百年之風雅仍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行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蟲下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蟲下清並收藏易行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