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7 十億
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作者:眉師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晨從湖畔美術館回到動感地帶,他把小昭叫過來,把姚芬和趙欣從拍賣會帶回來的消息告訴了她,小昭也嚇了一跳,她問,我們那個美術館,現在值這麽多錢?
張晨說對,高興嗎?
小昭笑道:“當然高興了,親愛的,我和你說,你剛開始做這個的時候,說實話,我心裏不是很支持的。”
“你覺得我是在浪費錢?”張晨問。
“不是,和錢無關。”小昭搖了搖頭,她說:“我是覺得它分散了你的精力,有一段時間,你把太多時間花在美術館上,有點,有點不務正業,後來想想,你也沒有其他的什麽愛好,就不反對了。”
張晨大笑,他說:“怎麽沒有,我也抽煙,我也喝酒。”
“不是這個。”小昭說,“有很多人,還喜歡打高爾夫球,喜歡去卡拉OK什麽的,這些你都不喜歡,那就搞一個美術館吧。”
張晨說:“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就是純粹出於愛好,就覺得自己喜歡油畫,又沒有太多時間畫了,就是看看,也是好的,再看到那麽多優秀的作品,要是就那麽散落在外麵,覺得太可惜,很可能就會損壞了,會沒有了,自己有這個能力,就把它們收集起來,保護起來。”
小昭“嗯嗯”地點著頭,張晨繼續說:
“等到美術館真的做起來了,就覺得不再是愛好那麽簡單了,而是一種責任,要把它認認真真,當作一項事業來做,不僅要保護好以前的作品,也要發掘人才,所有我們才會每年,去資助那麽多年輕的畫家。
“藏品價值的提升,是我沒有想到的事,但也不意外,全世界有名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如果按價值來說,一點也不亞於銀行,而且,它增值保值的能力,還要大於銀行,因為錢是可以年年印的,但每一件藝術品,都是不可複製的,而且,時間越久,就越珍貴。
“所以今天這樣,意外也不意外,隻要國內的藝術品市場起來,中國油畫的價值被大家發現和認可,我們油畫館的館藏,肯定每年都會迅速增值,不吹牛地說,我們館藏的油畫,現在是全國最全麵,最有文獻價值的。”
張晨眉飛色舞地說著,小昭在一邊,微笑著聽他說,張晨隻要一說起這些話題,就興致勃勃,小昭對油畫雖然不是很懂,但喜歡聽他這麽說。
小昭問:“我在北京的時候,紅梅帶我去中國美術館看過,那裏也有很多的油畫,親愛的,你是說,他們那裏的館藏油畫,也沒有我們全嗎?”
“沒有,他們是占了中間,兩頭很欠缺,如果從文獻的角度,他們沒有我們這麽有價值。”張晨自信地說。
“為什麽?”
“他們是國家美術館,正因為是國家美術館,這是他們的優勢,也是他們的劣勢,和他們相比,我們更專業,和我們相比,他們更權威,很多時候,他們不肯放下身段,比如,我們有意識地去收集了那麽多國立藝專那批畫家的作品,這一塊,他們隻有很少的一部分。”
“這個又是為什麽,親愛的?”小昭問。
“他們沒有收購的經費,也沒有這個意願去收集,在那裏上班的那些人,說難聽一點,他們隻是把那當作一份工作,哪裏會像我們這樣,當作一份事業。
“我們是像獵犬一樣在找作品,國內國外,到處找,嗅到一點信息,就直接跑到人家家裏,談好了價格就付錢,他們是官老爺,就坐在那裏等著人家捐獻,人家就是來捐獻,他們因為不專業,還發現不了其中的價值。
“包括有一些作品,他們就是想買,那也要先打報告申請經費,層層上報,層層討論,等他們的錢下來,黃花菜都涼了,哪裏有我們這麽快?
“這個就是我說的,他前麵那一頭的欠缺,就是對以前那些畫家作品的收集和購買,很不夠,等到這批人的價值被發現,他們再想去補充這一塊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連找都找不到那批人的作品。
“還有後麵一頭的欠缺,那就是他們太正經了,板著臉,覺得所有要能進他們美術館的,一定要達到一定的身份,這個身份,不是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而是之外的一些東西,比如你的社會知名度,是不是獲過什麽獎,是不是什麽級別的教授等等。
“這樣,就造成了他們後一段,也就是青年畫家這塊作品的欠缺,絕大多數青年畫家,根本不在他們的視線裏,但就畫家本身來說,大多數畫家,他的優秀作品,都是在成名之前創作的,成名之後,人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不斷重複自己,不敢突破自己。
“你的目光不著眼於青年畫家,這本身就是不符合藝術規律的,這就造成了你館藏作品的欠缺。
“我們呢,幾乎所有重要的油畫家,都在他還沒有什麽名氣的時候,就進入我們的視野了,我們就開始買他們的畫了,在這一點上,中國美術館和我們又不能比的。
“但因為他是國家級的美術館,他的優勢是在中間這頭,那就是建國後,每次參加全國美展的重要作品,都被他們收藏了,那時的畫家,也沒有什麽市場意識,隻要聽到自己的作品,能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就高興壞了,幾乎都是白送給他們的。
“像羅中立的《父親》,程叢林的《一九六八年X月X日雪》,還有我很喜歡的胡善餘的很多風景畫,都在那裏,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約定俗成,也成為了國內畫家藝術成就的象征,後來評職稱什麽的,都能用到,他們在這一塊,是其他美術館不能比的。
“但如果你要寫一部中國油畫史的話,他們那裏,最多隻有半部,而我們這裏,可以說是從郎世寧開始,到現在這些青年畫家,幾乎所有重要油畫家的作品,我們都有,所以我說,我們油畫館的文獻意義,比他們更大,這個,我敢吹這個牛。”
“哎呀,親愛的,我也是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我們的油畫館,原來有這麽重要。”小昭說。
“那當然,你以為你老公在做什麽,真的不務正業?”張晨笑道,“這個也是正業。”
“好好好,我都有點崇拜你了,夠了吧?”小昭嗔道。
“不夠,我還是覺得有些遺憾。”張晨說。
小昭看著張晨問:“你遺憾什麽?”
“遺憾我們那個張向北,他怎麽對這個就一點興趣都沒有,讓他去美術館待著,就好像要殺了他一樣,我像他這麽大的時候,都自己開始畫油畫了。”
張晨撓了撓後脖頸,頗為失落地說,小昭大笑。
“不過,小樹可以,小樹的癡迷程度,可以和我當年媲美。”張晨說。
小昭也笑了,她說:“我也是怎麽也沒想到,我們家還會出一個畫家,小時候,他對槍可比對畫筆感興趣。”
張晨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那是因為有這麽個姐夫,讓他迷途知返了。”
小昭笑道,好吧,你就吹吧,她看看門外,湊過來在張晨臉上,“啪”地親了一下,和他說,不過,你吹的時候還蠻可愛的,看上去特別,特別的……神采飛揚。
張晨大笑。
劉立杆和譚淑珍回來了,兩個人走進來,劉立杆看了看他們,問:
“你們小倆口,在這裏幹嘛,赤裸地秀恩愛,連門都不關。”
“我在聽張老師上課。”小昭說。
“哎吆,張老師,那你也給我們上上。”劉立杆說。
張晨把姚芬和趙欣帶回來的消息,也和劉立杆和譚淑珍說了,劉立杆和譚淑珍也興奮了起來,劉立杆叫道:
“不會吧,張晨,你那個美術館,現在這麽值錢了?”
張晨說對,以後會越來越值錢。
“還有沒有天理,我們這麽辛辛苦苦地造房子賣,我還以為,這房價已經漲得夠厲害了,結果和你一比,零頭都沒有,這才幾年的功夫,你當初才投入多少錢,現在就漲這麽多了?”劉立杆問。
張晨罵道:“我投入的光是錢嗎,我這些年,在美術館上麵,花了多少心血?怎麽,隻許你的房子能漲,我油畫館的館藏,就不能漲?”
<a id="wzsy" href="http://www.ahzww.org">ahzww.org</a>
“不是,你這漲得也太厲害了吧,我都追不上了。”劉立杆說。
張晨得意地笑道:“再過十年,你恐怕更追不上,等到我的館藏,一幅畫抵你一幢樓的時候,你就哭吧。”
“一幅畫抵我一幢樓?真到了那天,我去買塊豆腐撞死算了。”劉立杆說。
“喂,喂,你們兩個闊佬,能不能先想想晚上吃什麽?”譚淑珍叫道。
“我吃醋。”劉立杆說。
“要麽去下沙吃麻辣魚,然後看看餘暉中的半畝田工地?”張晨建議。
“好好,大家都坐你車去。”劉立杆馬上讚同。
“好啊!”譚淑珍和小昭叫道,他們也覺得那麻辣魚,吃起來確實有點過癮。
更過癮的,是四個嗜辣如命的人在一起吃飯。
張晨說對,高興嗎?
小昭笑道:“當然高興了,親愛的,我和你說,你剛開始做這個的時候,說實話,我心裏不是很支持的。”
“你覺得我是在浪費錢?”張晨問。
“不是,和錢無關。”小昭搖了搖頭,她說:“我是覺得它分散了你的精力,有一段時間,你把太多時間花在美術館上,有點,有點不務正業,後來想想,你也沒有其他的什麽愛好,就不反對了。”
張晨大笑,他說:“怎麽沒有,我也抽煙,我也喝酒。”
“不是這個。”小昭說,“有很多人,還喜歡打高爾夫球,喜歡去卡拉OK什麽的,這些你都不喜歡,那就搞一個美術館吧。”
張晨說:“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就是純粹出於愛好,就覺得自己喜歡油畫,又沒有太多時間畫了,就是看看,也是好的,再看到那麽多優秀的作品,要是就那麽散落在外麵,覺得太可惜,很可能就會損壞了,會沒有了,自己有這個能力,就把它們收集起來,保護起來。”
小昭“嗯嗯”地點著頭,張晨繼續說:
“等到美術館真的做起來了,就覺得不再是愛好那麽簡單了,而是一種責任,要把它認認真真,當作一項事業來做,不僅要保護好以前的作品,也要發掘人才,所有我們才會每年,去資助那麽多年輕的畫家。
“藏品價值的提升,是我沒有想到的事,但也不意外,全世界有名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如果按價值來說,一點也不亞於銀行,而且,它增值保值的能力,還要大於銀行,因為錢是可以年年印的,但每一件藝術品,都是不可複製的,而且,時間越久,就越珍貴。
“所以今天這樣,意外也不意外,隻要國內的藝術品市場起來,中國油畫的價值被大家發現和認可,我們油畫館的館藏,肯定每年都會迅速增值,不吹牛地說,我們館藏的油畫,現在是全國最全麵,最有文獻價值的。”
張晨眉飛色舞地說著,小昭在一邊,微笑著聽他說,張晨隻要一說起這些話題,就興致勃勃,小昭對油畫雖然不是很懂,但喜歡聽他這麽說。
小昭問:“我在北京的時候,紅梅帶我去中國美術館看過,那裏也有很多的油畫,親愛的,你是說,他們那裏的館藏油畫,也沒有我們全嗎?”
“沒有,他們是占了中間,兩頭很欠缺,如果從文獻的角度,他們沒有我們這麽有價值。”張晨自信地說。
“為什麽?”
“他們是國家美術館,正因為是國家美術館,這是他們的優勢,也是他們的劣勢,和他們相比,我們更專業,和我們相比,他們更權威,很多時候,他們不肯放下身段,比如,我們有意識地去收集了那麽多國立藝專那批畫家的作品,這一塊,他們隻有很少的一部分。”
“這個又是為什麽,親愛的?”小昭問。
“他們沒有收購的經費,也沒有這個意願去收集,在那裏上班的那些人,說難聽一點,他們隻是把那當作一份工作,哪裏會像我們這樣,當作一份事業。
“我們是像獵犬一樣在找作品,國內國外,到處找,嗅到一點信息,就直接跑到人家家裏,談好了價格就付錢,他們是官老爺,就坐在那裏等著人家捐獻,人家就是來捐獻,他們因為不專業,還發現不了其中的價值。
“包括有一些作品,他們就是想買,那也要先打報告申請經費,層層上報,層層討論,等他們的錢下來,黃花菜都涼了,哪裏有我們這麽快?
“這個就是我說的,他前麵那一頭的欠缺,就是對以前那些畫家作品的收集和購買,很不夠,等到這批人的價值被發現,他們再想去補充這一塊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連找都找不到那批人的作品。
“還有後麵一頭的欠缺,那就是他們太正經了,板著臉,覺得所有要能進他們美術館的,一定要達到一定的身份,這個身份,不是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而是之外的一些東西,比如你的社會知名度,是不是獲過什麽獎,是不是什麽級別的教授等等。
“這樣,就造成了他們後一段,也就是青年畫家這塊作品的欠缺,絕大多數青年畫家,根本不在他們的視線裏,但就畫家本身來說,大多數畫家,他的優秀作品,都是在成名之前創作的,成名之後,人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不斷重複自己,不敢突破自己。
“你的目光不著眼於青年畫家,這本身就是不符合藝術規律的,這就造成了你館藏作品的欠缺。
“我們呢,幾乎所有重要的油畫家,都在他還沒有什麽名氣的時候,就進入我們的視野了,我們就開始買他們的畫了,在這一點上,中國美術館和我們又不能比的。
“但因為他是國家級的美術館,他的優勢是在中間這頭,那就是建國後,每次參加全國美展的重要作品,都被他們收藏了,那時的畫家,也沒有什麽市場意識,隻要聽到自己的作品,能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就高興壞了,幾乎都是白送給他們的。
“像羅中立的《父親》,程叢林的《一九六八年X月X日雪》,還有我很喜歡的胡善餘的很多風景畫,都在那裏,被中國美術館收藏,約定俗成,也成為了國內畫家藝術成就的象征,後來評職稱什麽的,都能用到,他們在這一塊,是其他美術館不能比的。
“但如果你要寫一部中國油畫史的話,他們那裏,最多隻有半部,而我們這裏,可以說是從郎世寧開始,到現在這些青年畫家,幾乎所有重要油畫家的作品,我們都有,所以我說,我們油畫館的文獻意義,比他們更大,這個,我敢吹這個牛。”
“哎呀,親愛的,我也是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我們的油畫館,原來有這麽重要。”小昭說。
“那當然,你以為你老公在做什麽,真的不務正業?”張晨笑道,“這個也是正業。”
“好好好,我都有點崇拜你了,夠了吧?”小昭嗔道。
“不夠,我還是覺得有些遺憾。”張晨說。
小昭看著張晨問:“你遺憾什麽?”
“遺憾我們那個張向北,他怎麽對這個就一點興趣都沒有,讓他去美術館待著,就好像要殺了他一樣,我像他這麽大的時候,都自己開始畫油畫了。”
張晨撓了撓後脖頸,頗為失落地說,小昭大笑。
“不過,小樹可以,小樹的癡迷程度,可以和我當年媲美。”張晨說。
小昭也笑了,她說:“我也是怎麽也沒想到,我們家還會出一個畫家,小時候,他對槍可比對畫筆感興趣。”
張晨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說:“那是因為有這麽個姐夫,讓他迷途知返了。”
小昭笑道,好吧,你就吹吧,她看看門外,湊過來在張晨臉上,“啪”地親了一下,和他說,不過,你吹的時候還蠻可愛的,看上去特別,特別的……神采飛揚。
張晨大笑。
劉立杆和譚淑珍回來了,兩個人走進來,劉立杆看了看他們,問:
“你們小倆口,在這裏幹嘛,赤裸地秀恩愛,連門都不關。”
“我在聽張老師上課。”小昭說。
“哎吆,張老師,那你也給我們上上。”劉立杆說。
張晨把姚芬和趙欣帶回來的消息,也和劉立杆和譚淑珍說了,劉立杆和譚淑珍也興奮了起來,劉立杆叫道:
“不會吧,張晨,你那個美術館,現在這麽值錢了?”
張晨說對,以後會越來越值錢。
“還有沒有天理,我們這麽辛辛苦苦地造房子賣,我還以為,這房價已經漲得夠厲害了,結果和你一比,零頭都沒有,這才幾年的功夫,你當初才投入多少錢,現在就漲這麽多了?”劉立杆問。
張晨罵道:“我投入的光是錢嗎,我這些年,在美術館上麵,花了多少心血?怎麽,隻許你的房子能漲,我油畫館的館藏,就不能漲?”
<a id="wzsy" href="http://www.ahzww.org">ahzww.org</a>
“不是,你這漲得也太厲害了吧,我都追不上了。”劉立杆說。
張晨得意地笑道:“再過十年,你恐怕更追不上,等到我的館藏,一幅畫抵你一幢樓的時候,你就哭吧。”
“一幅畫抵我一幢樓?真到了那天,我去買塊豆腐撞死算了。”劉立杆說。
“喂,喂,你們兩個闊佬,能不能先想想晚上吃什麽?”譚淑珍叫道。
“我吃醋。”劉立杆說。
“要麽去下沙吃麻辣魚,然後看看餘暉中的半畝田工地?”張晨建議。
“好好,大家都坐你車去。”劉立杆馬上讚同。
“好啊!”譚淑珍和小昭叫道,他們也覺得那麻辣魚,吃起來確實有點過癮。
更過癮的,是四個嗜辣如命的人在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