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見劉鈺是笑眯眯的,陳青海卻從這句話裏聽出了別樣滋味,跟著劉鈺混了這麽久,耳濡目染之下,對大順的政治結構還是有所了解的。


    大順允許甚至鼓勵儒林結社議政,這是太宗遺訓,而並沒有如女官製一般不久即遭廢棄的原因,是因為大順皇帝手裏有一支不可能結黨結社的良家子。


    良家子若能結社結黨,皇帝肯定會第一時間滅掉苗頭,儒林結社那無所謂,他們嘴再厲害,也沒有槍杆子。


    可槍杆子若是自己結社結黨,皇帝必然不允。


    他哪能不知深淺?趕忙道:“大人,並不是的,隻是大人在土佐的時候,我們在海上飄著,閑著無事討論了一下而已。”


    “其實主要還是想著,若有四十萬可以分封的戰功,南洋印度,唾手可得。海軍分走十萬、陸軍分走三十萬,這也足夠了吧?”


    “大人以為如何?”


    劉鈺不置可否,哈哈笑道:“此事……哎,青海啊青海……”


    笑著搖了搖頭,這件事他需要仔細考慮。


    這麽搞,將來非要搞出來一支幾十萬有槍杆子的、最保守的階層,沒有之一。


    本來他對良家子和府兵的定位就是保守,這一點他很清醒:當整個天下比保守還反動的時候,保守就是進步;但當天下開始變革的時候,保守就是反動。


    隻不過軍事貴族,相對於禮教教士化的士紳貴族,也就是兩堆垃圾中選一個不那麽惡臭的而已。


    所以他才放著基礎極好的良家子們不用,非要花大價錢辦實學,培養平民子弟,逐漸取締良家子充斥的軍官生。


    但陳青海的這個想法更狠,對劉鈺的計劃簡直算是釜底抽薪:既然靖海宮中的平民子弟逐漸增多,那就直接把他們也拉入到小軍事貴族的行列之中,大家變成一家人,不就沒有分歧了嗎?


    原先位子就那麽多,大家分歧很大,現在天下之大,廣闊天地,去外麵自己給自己找位子不就好了?大家都是拿槍的,倭國又是現成的分封製,這不白送的四十萬戰功位子嗎?


    平民子弟將來會選擇為多數人的幸福提著腦袋反不公?還是直接加入到國力上升期的軍官生新貴族行列?


    這選擇是不需要深入考慮的。


    打下蒙古,對軍官生而言,並沒什麽好處。百姓或可去墾荒,軍官生總不能去那邊當放羊的農奴主。


    打下西域,對軍官生而言,也沒什麽好處。反倒是要蹲在蚊子如雲的地方墾荒,戍邊,駐守。


    <a id="wzsy" href="http://m.yqxsw.org">言情小說網</a>


    打下南洋,對軍官生而言,還是沒什麽好處。多半是一群信綠教的,而且還是原始村社製,分封到那,疾病叢生,分封到那活下來的概率也就五成。再說那是貿易公司的利益,就算有股,相對於土地實封的誘惑還是小了些。


    唯獨日本,大為不同。


    分封製深入人心,百姓對貢米製也習以為常,鄉間寺子屋還不多,識字人口極少,統治階層的武士都是士兵,又都住在城下町,在鄉間幾無勢力。


    武士皆為兵,一掃而空,勢力即可真空。


    這對渴望當小地主、小貴族的軍官生而言,簡直是天賜之地。


    五公五民,居然還如此穩固,那至少改五公五民為十一稅甚至五一稅,那不是輕易便為仁政?豈非輕易便坐得穩?


    按劉鈺的設想,是培養一大批儒學科舉之外的邊緣人的新識字階層,將來要麽改科舉、要麽天下大亂。


    但陳青海的意思則是,國內的蛋糕我們這群儒學外的識字階層不要了,我們去外麵搶蛋糕。國內愛怎麽科舉就怎麽科舉,保持不變就是,學實學的都去當兵,去外麵當地主不就好了?


    雖然他可能沒這麽想,甚至可能想法真的就是很簡單的“效周公分封而化中原兩千年基本盤”的想法,但這件事一旦開始做的後果,怕是有些難以控製。


    劉鈺怕就怕在軍改後的新軍中、海軍中,中下層軍官生普遍懷有這種想法,甚至結社,那可就有意思了……


    陳青海仰頭看著在那失笑支吾的劉鈺,自覺自己這個想法很好,大家都很支持,而且將來打仗開疆擴土也更有幹勁。加之鷹娑伯向來與朝中文官們不和,怎麽看都覺得劉鈺應該支持他的想法才是。


    半晌,劉鈺隻覺得這件事需得仔細考慮,衡量利弊,這時候還是不要輕易表態的好,遂先找了個理由道:“青海啊,朝中自來就有‘漢以強亡,皆因軍功封爵’之故的說法。你這時候說這些話,是在朝堂火上澆油啊。到時候,必有人站出來說,若這麽做,定然使得人人思戰,則與暴秦無二,窮兵黷武,助長軍功,恐有禍。”


    “此事,我看再議。先打完這一仗再說。反正倭國就在這裏,跑不掉。這一仗打完,日後便如一塊發糕,今日切一塊、明日切一塊,隨時可以。這個不急。”


    陳青海長長地歎了口氣,他常聽劉鈺說起朝中的事,對這個話題再熟悉不過了。


    握緊了拳頭,狠狠地砸在了船舷防護板上,仰天長歎道:“昔日明末時候,東虜不過十數萬人,差點陸沉神州。我等如今以獅子搏兔之勢,放著倭國這等天生封建、農兵分離的天賜好地,緣何我們便做不得‘八旗’取而代之?今日也以強亡、明日也以強亡,窩在家裏就不亡了?”


    “軍人們打死打生,不過求個封妻蔭子,為子孫留些基業。實封在外,又不搶士大夫的地,更不搶國內百姓的地,便去外麵,有何不可?”


    “倭人鄉間,寺子屋尚不多,百姓多不識字。天朝文化滲透已深,識字的武士見一個殺一個,不過四十萬而已。若行此法,百年之後,倭人百姓皆與天朝無二。這不是信綠教的南洋,也不是隻能放牧的草原啊……”


    憤懣之情,化為一拳拳砸在船舷上的咚咚聲,劉鈺拍拍他的肩膀寬慰道:“此事再議。”


    陳青海哎了一聲,掃了一眼四周,唉聲道:“大人,我覺得,在國內做事太難了。文登的變革,要想推廣全國,猴年馬月。我說句難聽的話,大人還請見諒。”


    “說。”


    “大人一直想做事,可大人的事,未必做得成。國家按地攤派,明稅雖低,可地租實高。加之小戶攤派最多,以至一些土地不過二三兩銀子一畝。”


    “小戶買,攤派、畝稅、天災,稍有不慎便會血本無歸,故而一畝地一年或可產一兩銀子,但地價卻也就二三兩、三五兩。”


    “大戶買,既能避稅、又能抵禦天災,又可不用攤派。”


    說到這,陳青海直接問出了一個一直縈繞在劉鈺心間的問題:“大人的買賣、作坊、貿易……有幾樣可以確保回報率比買地更高?假設地三兩銀子,大戶買之,五成地租,三年即可回本。大人真有那麽多的本事,可以保證年金分紅率,都在三成以上?低於此,大家會買地還是會投資呢?”


    “還有大人整日給我們講的,西洋人銀行國債的事,大人覺得,朝廷給得出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利息?給不出這些利息,憑什麽募集國債?大戶將銀子買地不好嗎?那可比大人口中的國債賺的多,更保值,還不用擔心朝廷賴賬。”


    “我大順自有國情在此,很多良策,怕是不能學來用的。”


    “英國地租低,且永佃,故而迫使驅民而並田,為求得利。本朝地租,動輒五成,何必並田而求利?”


    “文登減租、永佃,大人真有本事推廣於全國嗎?大人敢這麽幹,那就是死。國內的事,大人幹不成,真的幹不成。”


    “大人也說,國朝七八億畝土地,不說三十稅一,便是二十稅一,國朝歲入不過三千萬,若算起來,二十稅一足以。大人真的見過哪裏二十稅一嗎?”


    “既如此,何不實封於外?外地不可買賣,則實封的收入,或是消費拉動大人的貿易和作坊;或是不能買地隻能投資於股份之中而求生錢。如此,難道不是好事嗎?”


    “皆為軍功者,又投資於貿易、軍火、戰艦、布匹、玻璃、煤鐵、冶礦……必全心對外開戰,奪取大人所言的市場。既求戰功增封,又求投資多利,兩全其美。到時候,實封之軍官生,皆願開疆拓土,取西洋之地而賣貨。”


    劉鈺被陳青海的這番話驚住了,心道這是個啥?容克?財閥?對內興建產業投資壓榨、對外擴軍開戰擴大市場?


    從一開始,不管是軍改新軍還是海軍,劉鈺都是以此時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建立的,也沒有太多的不符合時代的思想教育。


    軍中思想,就是一片荒地,他也不種糧食,而是任由雜草生長。但他實在沒想到居然在內部自發演化出了這種想法,頗有些意料之外。


    劉鈺愣了半天,歪頭問道:“在你看來,修修補補,自上而下,縱荊公複生、太嶽再世,也變不了了?”


    陳青海心道這可不是我想的,而是平日裏聽你說過一些隻言片語,大人你倒是沒明說,可我自己思來想去,隻覺得沒戲。


    再說王荊公、張太嶽,別說複生了,活著的時候也沒幹成啊。


    他想了想,麵色很鄭重。


    “大人,我非是米子明,自幼與大人相識,心意相通,盡得所學;亦非杜鋒,與大人在鬆花江初遇,一心求功名,名揚後世求封侯伯。我平日少言,多思。”


    “米子明本為大人家僮,十餘年為仆而一朝為人,有些言語,恕我不能認同;杜鋒一心為功名、封伯求侯,出武德宮而轉學靖海之學為此、每日苦學法語拉丁幾何亦為此。”


    “我當初不過是為了生活,不想做教書先生,為謀個出路。可跟隨大人久了,學的多了,有時候我也會自己想一些事,悶在心裏。”


    “米子明求公平,不願再有奴仆,更不想天下再有賣兒鬻女之苦,願求人皆平等,此心可嘉,然純屬做夢;杜鋒求功名,為己之功名可以對自己狠,一點不喜歡幾何卻從不放棄,虧他生於此世,若在明末,亦未可知;我惟願漢旗高揚,實封倭國而求周公分封同化之智、下南洋求漢民壟斷商貿之利。”


    “我知大人素來對地主不喜、更厭實封食利之輩,然而那又怎麽樣呢?”


    “天朝之內,佃農多苦,若能變,則變。若不能,為何非要管?朝中做事太難,大人何必非要求做事於內?何不留種於海外?西洋人可殖民而布種天下,我等為何不可?我等便實封倭地,敲骨吸髓,坐而食利,隻要能把錢投入到貿易、工商之中,那又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順173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舒慕羲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舒慕羲和並收藏新順173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