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愕然,忍不住問道:“剛才在宮門外,我不是看到那羅刹人與嶽父大人談事呢嗎?怎麽不問羅刹,反倒問起了蝦夷?”


    一邊說著,一邊引著齊國公進了正堂,翼國公也在場。


    上了茶之後,就屏退了下人。


    雖然南洋策略是朝中機密,翼國公也不管事,但這件事皇帝也沒瞞著他。一來以視信賴,二來田索、劉鈺等人都涉足其中,索性也就說了。


    待坐下後,齊國公品了口茶,這才笑道:“羅刹人的事,有什麽可談的?”


    “《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次攻城。”


    “《六韜》亦言:善戰者,不待張軍;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善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


    “與羅刹一事,伐謀、伐交。羅刹人已經坐不住了,談判的事十拿九穩,還有什麽好問的?”


    “倒是這件事之後,外交部可謂是站穩了。一兵不出、一錢不花,便拿到許多土地。你之前不是說,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得不到嗎?”


    “這話果然沒錯。敵人知道你在戰場上能拿到,談判桌上就能拿到;敵人以為你在戰場上拿不到,談判桌上就拿不到。”


    “但打仗就得花錢。若能根據外交局勢,縱橫捭闔,便可少花錢、少死人。陛下叫我暫管外交部,我倒是不會把一切希望都放在外交上。但這種時候,矯枉過正,自當猛吹外交的作用,淡化軍隊對羅刹的威脅起的作用。”


    劉鈺連連點頭,不想一旁的翼國公忍不住笑道:“老田,你這是去歐羅巴轉了一圈,見多了霸道,竟是心無王道了。”


    “外交到底有沒有用,和土地、財富都無關係,而是關乎義理,關乎天朝還是不是天朝。”


    “羅刹國的事,不就是以夷製夷嗎?換個名字叫外交,禮政府的人卻知道根本就是以夷製夷。”


    “事兒哪有那麽簡單?如果要那麽多的土地,就要放棄天朝的尊號,你覺得朝中是要土地?還是要天朝?”


    “這事兒,以後麻煩著呢。你二人倒是樂觀。”


    劉鈺不以為然地搖搖頭道:“漢也用以夷製夷,宋也用以夷製夷,卻大相徑庭。漢以夷製夷而勝服西域,是有博望、定遠,甚至試圖去通羅馬。這件事本就類似,陛下也準備以博望侯尋大月氏為盟之事,來定外交部的合理。”


    “畢竟,張騫是郎官,學的也不是經學禮儀。”


    翼國公嗬嗬哂笑,說道:“你覺得漢唐雄風好,所以以為拿漢唐做例子便能說服?有人還覺得漢唐不好,皆為反麵殷鑒呢。就像你覺得長得高好,自覺別人都會說你看他為什長得高,便要有學有樣;可要是有人覺得長得矮才是好呢?”


    “平日叫你多讀書,不要總讀那些雜書霸道,你就是不聽。”


    “你讀的書,和別人讀的書就不一樣。同樣的東西,在你們眼裏也就完全不一樣。”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不讀書,隻知己、而不知彼,可不是個好事。正好,你也從威海回來了,過些日子多看看書。就算過些日子下西洋,船上時間也多看看書,多讀讀經、子。”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讀的時候,不要拿你腦子裏想的那一套去琢磨對還是錯。”


    “而是清空你的腦子,把你當成個初生的嬰孩、剛學識字的蒙童,去理解那些書到底是什麽意思,才能理解他們是怎麽想的。”


    教訓了一通,劉鈺也不好說什麽,恭謹稱是。


    心裏卻道,話是這麽說,可我兩世為人,三觀早就定型了,又不是青春期之前,可以靠看書扭轉三觀,這時候怎麽可能做到純淨如嬰孩去理解書中的意思?


    訓完之後,翼國公又道:“罷了,也不知你能否聽得進去。既是你嶽父問你蝦夷的事,就不談這個了。我也不在乎羅刹的事,更在乎蝦夷的事。”


    說完,兩個老人相視一笑,顯然相對於羅刹邊界問題,兩人更在意蝦夷。


    劉鈺見狀,奇道:“看似父親也很在意?”


    “自然在意。朝廷要開發蝦夷地,要效宋元時候‘撲買’製度,包稅租出。若如貿易公司一般,作價撲買出去。如今京城都在討論此事,前些日子你在倭國,並不知曉。如今有錢的,都在觀望,想要知道到底值不值那麽多錢,一個個心底沒底。”


    “再者,朝廷又出了禁令,不準勳貴囤積土地,嚴令退地。你是封爵了,你大哥也能襲爵,家裏總得給你剩下的兄弟們留些產業。像你說的,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裏。如今朝廷要重啟撲買製度,自要慎重選擇。”


    可能是壟斷權的名字不太好聽,畢竟太古典了,得古典到春秋戰國時代。叫榷吧,名聲又不太好。想來想去,翻出來了不太古典、宋元時候的撲買、買撲。


    明初的匠戶製度,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瓦解。


    大順定鼎天下之後,民間資本漸漸積累,又廢除了各色匠籍,這種源於“鹽鐵專營、但官方的行政能力有限沒法全麵監管控製、不得不允許民間資本介入開發”的手段,也就不得不再度複興。


    所謂買撲、撲買,也就是傳說中的“宋朝、元朝的包稅製”。放到如今各國的貿易公司上,也算是一個變種。


    國家規定哪些是隻能官營的,但官營一缺資本、二無管控能力、三則貪腐過多、四則官員根本不足行政成本太高,那就拿出去一些承包出去。


    山海、河川、礦山,理論是都是朝廷的。


    比如蒙元時候的某個水銀礦,承包給個人,每年按照約定的數目給朝廷多少水銀,剩下的歸自己。


    那時候還不是銀本位,很多還是實物稅。


    到了現在,基本算是銀本位了,水銀也好、銅鐵也罷,全都折算成銀兩承包就是。


    鬆江的貿易公司,算是開了個頭。


    理論上就是朝廷把關稅折了個價,包給了貿易公司。到底賺了多少,朝廷也不管,隻要你把每年的壟斷費交齊就好。


    這東西算是個雙刃劍。


    用來管農業、搞農業包稅,那是嫌死的慢了。


    但對於原本就管不了的走私等而言,這又是有效的,可以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的積極性。


    大順在貿易公司上得了經驗,朝廷也賺了便宜,這一次在開發蝦夷、移民鯨海的問題上,也準備試著辦成一個實驗區,嚐試恢複宋時的買撲製度。


    翼國公將劉鈺離開的這段時間關於蝦夷地開發的討論大致一說,劉鈺也就明白了。


    一方麵是受貿易公司成功的影響,另一方麵也是借鑒了日本在蝦夷的那一套辦法,商人承包製。


    於是朝廷也準備將蝦夷的漁業、土地、礦山等承包出去。


    隻要給錢,朝廷基本不管,唯一的條件是隻能雇傭天朝人或者蝦夷,不能雇傭朝鮮人、日本人。


    朝廷的想法也簡單,你花了錢,就得想著賺錢。


    你想賺錢,就得開發。


    你想開發,就得找人手。


    你想找人手,就得從本土移民。


    你想從本土移民,朝鮮橫在那路線固定,最適合的外遷人口就是淮北魯南等地的大量貧民,而那裏因為水患等因素,每年都有一大堆的災民。


    到頭來,朝廷一分錢不用花,鯨海周邊就能有足夠的人口,還能緩解一下淮北地區的人地矛盾。


    這有點像是殖民地模式,而且是很標準的那種英國北美殖民地的模式,承包給殖民公司、授予壟斷權。


    想要複製類似手段,有許多先決條件。


    其中一條就是“賺錢”。


    比如弗吉尼亞公司,就是靠煙草撐起了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塊殖民地;法國則是靠“撲買”毛皮。


    總之,商人和資本不是為貧民服務的,得有利可圖才會去。


    蝦夷這地方的先決條件,就是日本開放、同時日本開放糧食貿易,缺一不可。


    缺一條,那破地方就算白給人,都不會有人去的:想去的窮人去不起;去的起的富人不可能跑到那去當個三十畝地一頭牛的自耕農,來個階層倒退。


    搞成撲買製度後,這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廢除賤籍的疍民等,可以被雇傭去那邊摸魚抓蝦,賣給日本。


    淮北地區的大量貧民和失地百姓,可以從山東東南的港口出海,那是最近的路線。可以被雇傭到那邊開發,緩解人地矛盾。


    可以解決鯨海周邊漢人稀少、將來擔心被人奪回去,以及應對沙俄東擴人口對邊疆地區的蠶食。


    當然,最關鍵的是朝廷不用出一分錢,而且還有的錢賺。


    就像是很多去南洋的移民,是在本地真的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往外麵跑。即便那樣,他們出海也有很多,是“去了之後幹活還船票”,結果就被扔進了甘蔗園,敢跑就威脅告發荷蘭人說沒有居住證。


    指望官方移民,毫不現實。大順要有這樣水平的組織力,能搞上百萬人口的移民大開發的水平,早衝出亞洲了。


    之前劉鈺搞得移民方式,基本是這樣的,隻是之前不過小打小鬧,這一次朝廷是要真正弄點大的。


    而且可喜之處,既是來源於不太遠的傳統“買撲”製,又可以借鑒弗吉尼亞公司的經驗。


    至於是否賺錢,肯定是賺錢的。


    蝦夷的魚蝦等俵物,在日本也是上等貨,單單是這些一年就不少銀子;而日本就算聽信了劉鈺的“四凶”之論,人口也就是保持在千萬級別的水平,糧價也不會太低。


    朝中的改革派又不隻是劉鈺一個人,給了新思路,自然也就有人可以運用運轉。皇帝應該也是考慮把勳貴們的錢都往邊疆扔開發邊疆,同時用利潤代替在國內兼並土地,一舉兩得。


    雖然外麵傳聞的挺好,都覺得大為有利可圖。


    但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到底有沒有利,兩家還是直接問了劉鈺,以做到心裏有數,決定投多少錢。


    劉鈺心裏想的則是,果然,在大順改革,想往前走,隻能打著複古的旗號……好在曆史足夠長遠,總能挖出來一些新東西,打著複古的旗號用。今天能挖出來“買撲”,來解釋殖民公司乃古之故事,明天說不準也能挖出別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順173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舒慕羲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舒慕羲和並收藏新順173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