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個層麵的技術上講,其實理論上有兩種思路。</p>
一種,是移民,利用美洲和澳洲的六七十億畝土地,緩解碾碎的痛苦。</p>
另一種,是均田、並且保證很長一段時間內,土地無法擁有金融資產屬性。</p>
但,看似這是兩種思路。</p>
實際上,卻是一回事。</p>
能做到均田的,才有能力一年移民大幾百萬,而移少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p>
反過來,一年移民大幾百萬,所需的財力、物力、基層控製力,又隻能依靠均田獲得。</p>
現在,現實就擺在這。</p>
北美,還有六七十億畝的土地。</p>
但是,太平洋如此遼闊,去一趟至少六個月,中途吃喝拉撒、補給後勤、開墾等待收回、水手海員、帆布木料……這些東西,成本就是每個人至少100兩白銀,至少的至少。</p>
照著一年大幾百萬人的大規模移民緩解壓力,也就是一年在移民一項上的支出就在大幾億兩白銀。</p>
不均田,去掉地主這個中間商賺差價,去哪弄這大幾億兩白銀?</p>
所以,在這個現實下,這兩個思路,其實就是一回事。</p>
而大順的工業化問題,還是那句話,現在這情況,最大的難點,不是資本、不是貨幣、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勞動力人口、不是原材料,這些都有。</p>
最大的難點,還是第一種私有製的理想社會和執念,以及不想被碾碎的小農經濟的掙紮反抗。</p>
這就是為什麽劉玉說,大順的資產階級想要成事,至少得有這樣的本事:來十萬、殺十萬;來一百萬、殺一百萬;來一千萬、殺一千萬。</p>
顯然,這是不現實的。</p>
這和傳教士在大明時代,嗶嗶說兩萬西班牙正規軍即可滅明,是一樣的“所謂理論上正確的屁話”——你在風帆艦時代都能支持兩萬人的跨大西洋、太平洋遠征了,你直接上月球得了,來大明幹雞兒啥?</p>
既然這是屁話,那麽就必須得換一種思路。</p>
也即劉玉說的,給個窩窩頭,餓不死、別起義,扛到一百桌菜全擺滿的時候。</p>
表麵上看,皇帝也是這個思路。</p>
但實際上,以劉玉對皇帝的了解,以及大順一開始建立的那種相互製衡的體係,乃至於這些年改革過程中皇帝的“內外有別”的平衡思路……</p>
如果皇帝不是有意在試探什麽,而是算是人之將死其言也真心的話。</p>
那麽,劉玉大致是能猜出來皇帝的思路的。</p>
這和思路的前提,就是“均田”、“限田”在大順,或者說在一部分士大夫的理想社會構想中,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正確。</p>
也即,在“大義”上,朝廷是有“均田”這個行為的大義的。</p>
有大義。</p>
可做成事。</p>
這兩個的區別,可是大了去了。</p>
現在,皇帝確信,在能力上,做不到均田。</p>
做的話,搞不好就是王莽改製,天下大亂。而且,很可能徹底崩了,直接暴死。</p>
所以,在劉玉所謂的“一人發個窩窩頭,撐到百桌菜做完”的思路下,皇帝的想法也就大概可知了。</p>
前朝撐了二百多年。</p>
皇帝覺得,按照這個周期,如果一切不變、照舊統治,加上諸多改革、沿海工商稅收等,大順在內部延續舊的統治方式,也撐個276年,似也可能。</p>
現在大順從西安開始算起,也已經百餘年了。</p>
理論上,舊的那一套,還能再撐個百餘年。</p>
也就是說,如果從一開始就不折騰,那麽就算大順也能撐276年,那麽現在至少還有個百餘年的國祚。</p>
而皇帝認為的鴆酒,是說,已經開始了折騰,工商業的發展太快,資金聚集的速度太快,在貨幣改革後兼並的速度也會飛升。</p>
如果不解決,那麽這百餘年的國祚,可能也就剩下幾十年了——按照傳統的兼並、輪回思路。</p>
而現在,依舊還是內外有別的思路延伸、或者說從大順開國就開始的那種製衡思路兩種選官體係的變種延伸,封閉內部。</p>
內部也就還是按照舊體係運轉,理論上,一切照舊,再加上現在先發地區提供的布匹糧食白銀軍官團等,那不也能撐到276年?</p>
既然說,在劉玉看來,皇帝腦子裏裝的,就是變形的洋務運動思維,是技術派。</p>
那麽,皇帝所謂的解藥,就是皇帝說的“王謝燕”。</p>
也就是他在西苑的這片親耕田裏用的肥料、蒸汽抽水機等。</p>
那麽,假使大順內部延續舊思路,也能撐到276年,那麽還有百餘年的時間,這解藥能不能研究出來?</p>
在“解藥”研究出來之前——至少,在皇帝的純粹技術角度的思路,這東西就是解藥——先發地區的發展,又可以提供稅收、金銀、物資、軍隊,既方麵賑濟、也方便鎮壓。</p>
如果能的話,這裏麵還涉及到一個問題。</p>
即,在“大義”上,傳統朝廷是有“均田”這個行為的大義的。</p>
哪怕是滿清,乾小四時候,有人上限田、均田的奏疏,也隻是不辦,嘴上還得說這“合乎正道”,而不是直接以“通匪”的罪名抓起來槍決。</p>
辦不辦,是一回事。</p>
這件事有沒有“大義”、是不是“政治正確”,是另一回事。</p>
想辦,但辦不成,又是另一回事。</p>
將來,如果說,解藥研究出來了。</p>
也即皇帝認為的,化肥批量製造、鐵器便宜的家家弄得起、抽水機可以快速普及到每一處河流、黃河改道工程徹底完工等。</p>
屆時,內部按照固有的周期,也差不多該到了輪回的時候了。</p>
到時候,朝廷是否可以自己舉起“均田”的大義,在內部搞均田、限田、或者贖買的改革,達成儒家複古派的“惟農有田”的狀態,再續276年?</p>
同時,在完成均田後,反手一波,借助小農的力量,完成先發地區產業的官營,複《周禮》的理想化社會模型?</p>
現在搞均田之類的改革,皇帝看來,力量不足,容易暴死。</p>
而且,就算不暴死,將來怎麽辦?</p>
唐代的土地製度,也沒撐幾年,就瓦解了。隻怕到時候新的問題又產生了。</p>
所以,現在搞均田、限田、或者贖買的改革,就算能完成,那麽對大順王朝而言,也沒有太大的意義。</p>
而等到內部實在撐不住的時候、周期輪回基本要到的時候,改一波,最起碼,還能續一陣。</p>
大唐均田製,不也撐到了唐玄宗時候嗎?</p>
同樣的。</p>
就先改,基本就是暴死的結局。</p>
而將來,先發地區繼續發展。</p>
到時候,憑借先發地區的資金、稅收、物資、糧食、布匹、軍火,以及實學新人的人才儲備,理論上是有完成均田限田改革的力量的。</p>
均田限田一旦完成,再改革科舉製,而不是廢除科舉製——保留科舉製,但改革科舉的內容,增加實學作為考試項目。</p>
先借助先發地區,完成內部的均田。</p>
再借助均田的人心所向,反手壓住先發地區的商人階層。一旦內部穩定,反手就把先發地區的產業收歸官營。</p>
到時候,畝產不說八百斤,就算畝產五百斤;又有鐵器便宜;又有交通便利;又有蒸汽抽水灌既而保水旱……</p>
大順,是不是也有漢興四百、周存八百之運數?</p>
對皇帝而言,二三百年的周期,他還是知道的,也沒指望千秋萬代。</p>
對皇帝而言,隻要還沒咽氣,那就要死死抓住權力。</p>
但咽氣之後的事,他還是希望王朝延續、子孫延續的。</p>
現在,皇帝牢牢地抓著權力。</p>
而且,如果不折騰,基本上大順也就是二百來年的國運,甚至可能更低,因為人口爆炸的太快。</p>
那麽,既然如此,借助那些過去的經驗、像是夢魔纏繞一樣的傳統,皇帝生出這樣的想法,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p>
雖然說,這也算是一種“我死之後、洪水滔天”的思路。</p>
反正我隻要不死,我就要牢牢抓住皇權。</p>
而若我死了,可能這麽折騰會炸、但也可能這麽折騰能有漢四百、周八百之運數。</p>
那麽,何不折騰?</p>
粗聽起來,理論上可行。</p>
但這個可行的基礎,或者內核,依舊是舊時代的思維。</p>
仍舊是小農經濟占有統治地位下的思維方式。</p>
甚至可以說,依舊是標準的封建王朝的思維方式。</p>
無非就是:</p>
水利工程、滾車灌既,在皇帝的腦子裏,換成了他見識到了的蒸汽抽水機。</p>
大運河、漕運船,在皇帝的腦子裏,換成了他見識到了的鐵路、海運。</p>
官營的織造局,在皇帝的腦子裏,換成了他幻想的化肥廠、鋼鐵廠。</p>
科舉製,八股文,在皇帝的腦子裏,換成了帶有實學學問的科目舉試。</p>
皇帝沒見過新時代。</p>
皇帝隻是見到了鐵路、蒸汽機、硝石肥,這些在新時代的一些產品。</p>
但這不代表他就能見識到新時代的模樣。</p>
最起碼,在皇帝的腦子裏,是沒有“工人”這個概念,並且也完全不可能理解,將來有朝一日,工,才是主導時代變革的力量。</p>
皇帝再以舊的一切,配上“洋務技術”,幻想他腦子裏的新時代。</p>
本質上,這和太空歌劇、未來世界幻想的冷兵器機器人、生產力極度發展都飛出太陽係了居然私有製和家庭還存在、人類都他媽銀河作戰了居然還有帝製之類的玩意,差毬不多。</p>
隻是在現有的社會關係、社會意識上,增加了一些幻想的技術而已。</p>
所以,皇帝覺得可行。</p>
而劉玉,不隻是見識過化肥、蒸汽機這些技術。更見識過未來的時代。</p>
所以,劉玉確定,不可行。</p>
因為,皇帝忘了考慮一件事:新的生產力,會帶來新的生產關係、社會意識、以及新的矛盾、新的階級。</p>
</p>
皇帝隻是在大順這個封建王朝的原始邏輯上,為大順加了點技術幻想。</p>
浪漫點說,老皇帝的想法,算是大順特色的蒸汽朋克、太空歌劇。</p>
隻不過,技術,是作為維多利亞蒸汽朋克裏的“魔法”而存在的——一種超脫生產力、生產關係、階級等範疇的,抽象的力量。</p>
在這個幻想裏,魔法隻是魔法,不會導致意識形態、社會關係、生產關係的變革。</p>
和太空歌劇裏的先進技術,一樣,隻是抽象的、超脫於社會的一種力量,不會導致意識形態、社會關係、生產關係的變革。</p>
彷佛,時代被靜止於現在,隻有技術的進步,而無關於人,亦即這個人的一切社會關係總和中的社會關係的變化。</p>
其實,也即一種特殊的“洋務運動”的思路。</p>
一種,是移民,利用美洲和澳洲的六七十億畝土地,緩解碾碎的痛苦。</p>
另一種,是均田、並且保證很長一段時間內,土地無法擁有金融資產屬性。</p>
但,看似這是兩種思路。</p>
實際上,卻是一回事。</p>
能做到均田的,才有能力一年移民大幾百萬,而移少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p>
反過來,一年移民大幾百萬,所需的財力、物力、基層控製力,又隻能依靠均田獲得。</p>
現在,現實就擺在這。</p>
北美,還有六七十億畝的土地。</p>
但是,太平洋如此遼闊,去一趟至少六個月,中途吃喝拉撒、補給後勤、開墾等待收回、水手海員、帆布木料……這些東西,成本就是每個人至少100兩白銀,至少的至少。</p>
照著一年大幾百萬人的大規模移民緩解壓力,也就是一年在移民一項上的支出就在大幾億兩白銀。</p>
不均田,去掉地主這個中間商賺差價,去哪弄這大幾億兩白銀?</p>
所以,在這個現實下,這兩個思路,其實就是一回事。</p>
而大順的工業化問題,還是那句話,現在這情況,最大的難點,不是資本、不是貨幣、不是市場、不是技術,不是勞動力人口、不是原材料,這些都有。</p>
最大的難點,還是第一種私有製的理想社會和執念,以及不想被碾碎的小農經濟的掙紮反抗。</p>
這就是為什麽劉玉說,大順的資產階級想要成事,至少得有這樣的本事:來十萬、殺十萬;來一百萬、殺一百萬;來一千萬、殺一千萬。</p>
顯然,這是不現實的。</p>
這和傳教士在大明時代,嗶嗶說兩萬西班牙正規軍即可滅明,是一樣的“所謂理論上正確的屁話”——你在風帆艦時代都能支持兩萬人的跨大西洋、太平洋遠征了,你直接上月球得了,來大明幹雞兒啥?</p>
既然這是屁話,那麽就必須得換一種思路。</p>
也即劉玉說的,給個窩窩頭,餓不死、別起義,扛到一百桌菜全擺滿的時候。</p>
表麵上看,皇帝也是這個思路。</p>
但實際上,以劉玉對皇帝的了解,以及大順一開始建立的那種相互製衡的體係,乃至於這些年改革過程中皇帝的“內外有別”的平衡思路……</p>
如果皇帝不是有意在試探什麽,而是算是人之將死其言也真心的話。</p>
那麽,劉玉大致是能猜出來皇帝的思路的。</p>
這和思路的前提,就是“均田”、“限田”在大順,或者說在一部分士大夫的理想社會構想中,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正確。</p>
也即,在“大義”上,朝廷是有“均田”這個行為的大義的。</p>
有大義。</p>
可做成事。</p>
這兩個的區別,可是大了去了。</p>
現在,皇帝確信,在能力上,做不到均田。</p>
做的話,搞不好就是王莽改製,天下大亂。而且,很可能徹底崩了,直接暴死。</p>
所以,在劉玉所謂的“一人發個窩窩頭,撐到百桌菜做完”的思路下,皇帝的想法也就大概可知了。</p>
前朝撐了二百多年。</p>
皇帝覺得,按照這個周期,如果一切不變、照舊統治,加上諸多改革、沿海工商稅收等,大順在內部延續舊的統治方式,也撐個276年,似也可能。</p>
現在大順從西安開始算起,也已經百餘年了。</p>
理論上,舊的那一套,還能再撐個百餘年。</p>
也就是說,如果從一開始就不折騰,那麽就算大順也能撐276年,那麽現在至少還有個百餘年的國祚。</p>
而皇帝認為的鴆酒,是說,已經開始了折騰,工商業的發展太快,資金聚集的速度太快,在貨幣改革後兼並的速度也會飛升。</p>
如果不解決,那麽這百餘年的國祚,可能也就剩下幾十年了——按照傳統的兼並、輪回思路。</p>
而現在,依舊還是內外有別的思路延伸、或者說從大順開國就開始的那種製衡思路兩種選官體係的變種延伸,封閉內部。</p>
內部也就還是按照舊體係運轉,理論上,一切照舊,再加上現在先發地區提供的布匹糧食白銀軍官團等,那不也能撐到276年?</p>
既然說,在劉玉看來,皇帝腦子裏裝的,就是變形的洋務運動思維,是技術派。</p>
那麽,皇帝所謂的解藥,就是皇帝說的“王謝燕”。</p>
也就是他在西苑的這片親耕田裏用的肥料、蒸汽抽水機等。</p>
那麽,假使大順內部延續舊思路,也能撐到276年,那麽還有百餘年的時間,這解藥能不能研究出來?</p>
在“解藥”研究出來之前——至少,在皇帝的純粹技術角度的思路,這東西就是解藥——先發地區的發展,又可以提供稅收、金銀、物資、軍隊,既方麵賑濟、也方便鎮壓。</p>
如果能的話,這裏麵還涉及到一個問題。</p>
即,在“大義”上,傳統朝廷是有“均田”這個行為的大義的。</p>
哪怕是滿清,乾小四時候,有人上限田、均田的奏疏,也隻是不辦,嘴上還得說這“合乎正道”,而不是直接以“通匪”的罪名抓起來槍決。</p>
辦不辦,是一回事。</p>
這件事有沒有“大義”、是不是“政治正確”,是另一回事。</p>
想辦,但辦不成,又是另一回事。</p>
將來,如果說,解藥研究出來了。</p>
也即皇帝認為的,化肥批量製造、鐵器便宜的家家弄得起、抽水機可以快速普及到每一處河流、黃河改道工程徹底完工等。</p>
屆時,內部按照固有的周期,也差不多該到了輪回的時候了。</p>
到時候,朝廷是否可以自己舉起“均田”的大義,在內部搞均田、限田、或者贖買的改革,達成儒家複古派的“惟農有田”的狀態,再續276年?</p>
同時,在完成均田後,反手一波,借助小農的力量,完成先發地區產業的官營,複《周禮》的理想化社會模型?</p>
現在搞均田之類的改革,皇帝看來,力量不足,容易暴死。</p>
而且,就算不暴死,將來怎麽辦?</p>
唐代的土地製度,也沒撐幾年,就瓦解了。隻怕到時候新的問題又產生了。</p>
所以,現在搞均田、限田、或者贖買的改革,就算能完成,那麽對大順王朝而言,也沒有太大的意義。</p>
而等到內部實在撐不住的時候、周期輪回基本要到的時候,改一波,最起碼,還能續一陣。</p>
大唐均田製,不也撐到了唐玄宗時候嗎?</p>
同樣的。</p>
就先改,基本就是暴死的結局。</p>
而將來,先發地區繼續發展。</p>
到時候,憑借先發地區的資金、稅收、物資、糧食、布匹、軍火,以及實學新人的人才儲備,理論上是有完成均田限田改革的力量的。</p>
均田限田一旦完成,再改革科舉製,而不是廢除科舉製——保留科舉製,但改革科舉的內容,增加實學作為考試項目。</p>
先借助先發地區,完成內部的均田。</p>
再借助均田的人心所向,反手壓住先發地區的商人階層。一旦內部穩定,反手就把先發地區的產業收歸官營。</p>
到時候,畝產不說八百斤,就算畝產五百斤;又有鐵器便宜;又有交通便利;又有蒸汽抽水灌既而保水旱……</p>
大順,是不是也有漢興四百、周存八百之運數?</p>
對皇帝而言,二三百年的周期,他還是知道的,也沒指望千秋萬代。</p>
對皇帝而言,隻要還沒咽氣,那就要死死抓住權力。</p>
但咽氣之後的事,他還是希望王朝延續、子孫延續的。</p>
現在,皇帝牢牢地抓著權力。</p>
而且,如果不折騰,基本上大順也就是二百來年的國運,甚至可能更低,因為人口爆炸的太快。</p>
那麽,既然如此,借助那些過去的經驗、像是夢魔纏繞一樣的傳統,皇帝生出這樣的想法,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p>
雖然說,這也算是一種“我死之後、洪水滔天”的思路。</p>
反正我隻要不死,我就要牢牢抓住皇權。</p>
而若我死了,可能這麽折騰會炸、但也可能這麽折騰能有漢四百、周八百之運數。</p>
那麽,何不折騰?</p>
粗聽起來,理論上可行。</p>
但這個可行的基礎,或者內核,依舊是舊時代的思維。</p>
仍舊是小農經濟占有統治地位下的思維方式。</p>
甚至可以說,依舊是標準的封建王朝的思維方式。</p>
無非就是:</p>
水利工程、滾車灌既,在皇帝的腦子裏,換成了他見識到了的蒸汽抽水機。</p>
大運河、漕運船,在皇帝的腦子裏,換成了他見識到了的鐵路、海運。</p>
官營的織造局,在皇帝的腦子裏,換成了他幻想的化肥廠、鋼鐵廠。</p>
科舉製,八股文,在皇帝的腦子裏,換成了帶有實學學問的科目舉試。</p>
皇帝沒見過新時代。</p>
皇帝隻是見到了鐵路、蒸汽機、硝石肥,這些在新時代的一些產品。</p>
但這不代表他就能見識到新時代的模樣。</p>
最起碼,在皇帝的腦子裏,是沒有“工人”這個概念,並且也完全不可能理解,將來有朝一日,工,才是主導時代變革的力量。</p>
皇帝再以舊的一切,配上“洋務技術”,幻想他腦子裏的新時代。</p>
本質上,這和太空歌劇、未來世界幻想的冷兵器機器人、生產力極度發展都飛出太陽係了居然私有製和家庭還存在、人類都他媽銀河作戰了居然還有帝製之類的玩意,差毬不多。</p>
隻是在現有的社會關係、社會意識上,增加了一些幻想的技術而已。</p>
所以,皇帝覺得可行。</p>
而劉玉,不隻是見識過化肥、蒸汽機這些技術。更見識過未來的時代。</p>
所以,劉玉確定,不可行。</p>
因為,皇帝忘了考慮一件事:新的生產力,會帶來新的生產關係、社會意識、以及新的矛盾、新的階級。</p>
</p>
皇帝隻是在大順這個封建王朝的原始邏輯上,為大順加了點技術幻想。</p>
浪漫點說,老皇帝的想法,算是大順特色的蒸汽朋克、太空歌劇。</p>
隻不過,技術,是作為維多利亞蒸汽朋克裏的“魔法”而存在的——一種超脫生產力、生產關係、階級等範疇的,抽象的力量。</p>
在這個幻想裏,魔法隻是魔法,不會導致意識形態、社會關係、生產關係的變革。</p>
和太空歌劇裏的先進技術,一樣,隻是抽象的、超脫於社會的一種力量,不會導致意識形態、社會關係、生產關係的變革。</p>
彷佛,時代被靜止於現在,隻有技術的進步,而無關於人,亦即這個人的一切社會關係總和中的社會關係的變化。</p>
其實,也即一種特殊的“洋務運動”的思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