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防盜章節,晚點換成正式章節,這個點不會影響大家閱讀的
不是接受不接受的事情?
這個回答讓孔祭酒都皺眉了。
寧辰咳嗽了一聲,看了看頭頂,晴空萬裏,這才放心的說道:”孔師,儒聖啥時候這麽客氣了。
儒聖不都是直接看啥好,直接就在文山書海裏麵,給你立一個文山表揚的嗎?
這咋跟我還客氣上了呢,搞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徐牧之:(﹁﹁)~→
孔祭酒:(﹁﹁)~→
徐牧之等寧辰說完之後,也抬頭看了看天。
敢說這話,的確得抬頭看看天,萬一被雷劈了就不好了。
孔祭酒解釋道:“文山書海當中的文山。
都是對儒聖對儒道經典做解釋,所留下的。
你這兵道並不屬於儒道。
聖道之間,不管是路寬還是路窄,都是一樣的。
每一條聖道,都是值得平等的。”
“那我寫下的弟子規,非要說不算儒道,好像也可以。
它也不僅僅可以給儒道啟蒙。”
寧辰小聲的嘀咕著。
“弟子規是你想要通過文山書海考驗之時留下的,所以這理論上還是屬於儒道。”
孔祭酒這麽說,寧辰就懂了。
這是自己在人家網站寫的書,文山書海給你訂閱錢了,所以版權歸人家所有。
現在兵道是在外麵寫的,現在網站得跟你商量才行。
“孔師那也不對啊,我這興百家不也是得到儒聖首肯的嗎?”寧辰繼續問道。
孔祭酒說道:“這是兩個概念。
你要興百家,這同樣屬於一條成聖之路。
儒聖開口隻是告訴你,這條路可以走的通。
並不代表,這條路屬於儒道。
我之前就與你說過,百家當中可能很多人都會擁有浩然正氣。
但是擁有浩然正氣,不代表都是儒道。”
孔祭酒說過這個嗎?
寧辰不記得孔祭酒這麽說過,不過就當說過吧。
但是孔祭酒的解釋寧辰倒是聽明白了。
之前儒聖開口,可以理解為,儒聖站在了聖道山頂之上,看到寧辰選了一條成聖的路。
寧辰在下麵看不清這條路是否可以登頂,但是儒聖站在上麵,看到了這條路走得通。
同時儒聖還大度的提前告訴你了,這條路可以走。
既然儒聖都這麽大度了,那寧辰當然不會小氣了。
何況孔祭酒也說了,這事對人族有好處。
寧辰雖然給自己定位是一個忠佞之臣。
但是係統也說清楚了,得武朝存在,人族存在,才有聲望點,聲望點才有用。
何況自己現在手上有立命石,可以遮掩天機,完全不用擔心這事暴露,被人窺探。
就算自己是百家興道者,但是在遮蓋天機之下,誰也不能確定,這兵道就是自己開的不是。
接受了文山書海的邀請,寧辰直接把自己的《寧子兵法》第一篇,送到了文山書海當中。
“當!”
“當!”
“……”
文山書海當中,連響九聲鍾聲。
這是儒家最高之禮儀。
接著一道寫了一個‘兵’字的山峰,就直接衝天而起。
這【兵】字山峰,很高、很高。
直接刺穿了文山書海當中的雲層,仿佛要刺穿文山書海一樣。
山基落下,文山書海當中浩然正氣直接沸騰了起來。
無數的浩然正氣,被從文山書海當中擠壓了出來。
仿佛這些本來就是沉澱在下麵的浩然正氣,被砸了出來一樣。
不過可惜的是,這【兵】峰雖然很高,但是隻有山腳是實的,上麵是虛的。
當然這【兵】峰虛實,外人是看不到的。
因為【兵】峰完全被雲霧遮掩,隻有那【兵】字的金戈之氣透出,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座【兵】峰。
如果全部都是實的,必然會擠壓出更多的浩然正氣。
饒是如此,這也再次引起了正氣長城的沸騰。
正氣長城當中,憑空多了無數浩然正氣。
這些浩然正氣,直接修補了正氣長城上麵無數,因為歲月流逝而出現的缺口。
一些試圖通過正氣長城之上缺口偷渡過來的黑色霧氣,在瞬間就被憑空多出來的浩然正氣給絞殺了。
隨著正氣長城的沸騰,長城那一側的黑色霧氣,都被震的後退了十幾裏出去。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很快這些黑色霧氣就再次蔓延了過來,重新開始嚐試腐蝕和衝擊正氣長城。
隻是被修補過的正氣長城,無疑比之前堅韌了太多。
漏洞也少了太多,這些黑色霧氣想要衝破正氣長城,比之前可是難了太多了。
站在望樓之上的定國侯,看著再次暴動起來的正氣長城。
目光深邃的看著眼前的正氣長城。
如果此刻有人站在定國侯的對麵,就能夠看到,正氣長城在定國侯的眼中,正在不斷的分解。
過了許久,定國侯才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而後語氣玩味的說道:“竟然有人立了兵道。”
“究竟是誰立了兵道呢?”
“牧之的半部兵書是不錯,如果完成的話,說不定有資格去嚐試立一下兵道。
不過現在隻有半部,好像是差點。”
“而且那立下的兵道,明顯也隻有一部分。”
“可惜了天機遮蔽,無法窺探究竟是誰。”
思索了良久,定國侯忽然想到了一個人:
“難道是那個要立誌興百家的寧辰?”
“這世間能遮蔽聖道天機的東西可不多。”
“他之前好像是在文山書海當中,為他老師拿出了一塊立命石。”
“立命石應當可以遮蔽這種不完整的聖道天機的。”
綜合了所有的消息之後,定國侯覺得是寧辰的概率很大。
“如果要真的是那個小家夥,那看來我這一家,也要早點立出來才行了。
要是被那個小家夥搶了先,我這以後,天天見他可就尷尬了。”
一念及此。
定國侯的袖子當中,飛出了一卷竹簡。
竹簡打開,前麵已經洋洋灑灑寫了很多。
但是最後的幾塊竹簡,卻是空白的。
以武道勁氣為筆鋒,定國侯在最後的竹簡上寫到:
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此曰為法!
當最後一個法字落定。
竹簡直接放出了萬道光芒。
光芒當中,一尊法鼎赫然出現在光芒當中。
法鼎出現,直接一路橫衝,直接撞開了重重的聖道迷霧。
最終法鼎落在了聖門之前才堪堪停下,法鼎之內法條沸騰,讓聖門發出了陣陣鏗鏘之聲。
法家成,法鼎現,法路通!
這就是定國侯心中之道,
定國侯心中之法,
定國侯心中所要之公平!
世人皆以【軍神】稱定國侯。
可是誰又知道,定國侯心中想要的不過就是一個公平而已。
當年如此,現在亦是如此!
無論是在軍中、民中、朝堂,定國侯要的就是一個【法】。
隨著這一條路形成,定國侯直接成功躍武道龍門,成功踏足武道二品。
這一刻恐怖的武道威壓,彌漫四海。
人族當中所有武者,皆感覺到了體內的勁氣沸騰。
一尊無敵的武道之意,從正氣長城而出,直奔南邊邊疆而下。
定國侯的武意並沒有靠近南邊的邊疆,就被另外一道帶著皇者霸氣的武意給擋下了。
兩者一觸及分,定國侯的武意在雲端變成了定國侯的形象。
而那霸道的皇家武意,也變成了一個頭戴金冠的王者形象。
“靖王你覺得儒家不可縛皇權,那靖王覺得我這法家,是否能夠把皇權關在籠子裏麵呢?”定國侯微笑著看著靖王說道。
靖王看著定國侯:“今日你要幹什麽,本王心中清楚,念在你為人族,本王不與你一般見識。
但是你如果繼續挑戰本王的話,本王不介意讓你知道,你的法家是否可以把皇權關在籠子裏麵?”
定國侯拱拱手說道:“本侯替萬兆黎民謝過靖王了。”
靖王冷哼一聲道:“這萬民也是武朝的萬兆黎民,本王用不著你謝。”
“你還不走,你弄出這麽大動靜,我人族之敵,都不會再視若無睹了。
正氣長城恐怕也會暴動,如若正氣長城有失,你就是萬兆黎民的罪人!”
定國侯聽了靖王的話,道:“那我就等過些時日,再來領教靖王高招。”
說完定國侯的身影,直接化成了無匹武意。
接著那無匹的武意,如同潮水一樣,退後到了望樓之內。
站在望樓上,看著正氣長城另外一邊,暴動的黑霧。
定國侯身上,迸發出了比之與靖王交鋒,更加恐怖的武意。
武意融合到正氣長城當中,正氣長城當中的八道金龍。
融合了定國侯的武意,直接發出了聲聲龍吟。
八條金龍,從正氣長城當中衝出,所過之處,黑霧崩碎。
金龍衝出八百裏,直接形成了一片真空地帶。
那真空地帶之下,有著累累的人族忠骨。
“傳我軍令,全軍出擊八百裏,接人族忠骨回家。”
定國侯的聲音傳遍正氣長城內外,接著一道道黑騎出擊,開始收集地麵上的人族骨頭。
“這是我之法,賞不遺匹夫。你們說沒有證據,那這皚皚白骨,就是證據!”
定國侯喃喃說道。
就在此時,一道蹬蹬蹬上樓聲傳來。
接著那盔甲大漢,就再次出現在了望樓之上。
“侯爺,你晉二品了!恭喜侯爺!”
定國侯回頭看著盔甲大漢娟姐說道:“沒錯我晉二品了。”
盔甲大漢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記下了這個事情。
“你覺得本侯耗費這樣大的功夫,隻是為接這些人族忠骨回家可對否?”定國侯對盔甲大漢問道。
提到這事,盔甲大漢神色肅穆的說道:“我覺得侯爺做的對。”
“那你既然覺得我做的對,你還在這兒站著幹什麽?”
“末將告辭!”
盔甲大漢答應一聲,而後連忙下樓。
一邊下樓,盔甲大漢一邊用特殊的傳信符寫道:
王爺末將已經探到,定國侯以憑借法家晉升二品了。
定國侯晉升二品之後,以武意催動三皇五帝遺留之神器,滌蕩侵魔之地八百裏。
隻為……
寫到這裏,盔甲大漢又把隻為兩個字劃掉了,而後改成:
末將也不知道定國侯此舉何為。末將覺得,此事我們可以好好利用。
定國侯走法家之事,我們都不知道。
尤其是徐牧之一直以為定國侯走的是兵家之路。
經過這事他們之間一定會有間隙,末將會想辦法拉攏徐牧之。
請侯爺放心,末將沒有暴露。
經過末將努力,他們現在對小白是王爺臥底,深信不疑。
寫完之後,盔甲大漢就把傳信符籙捏碎了。
離開望樓之後,盔甲大漢直接騎上了戰馬,對左右說道:“隨本將出征,迎接人族忠骨!”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此刻的豐京國子監當中。
剛剛經曆過,定國侯晉二品那一波誇張的波動。。
寧辰還有點不太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
寧辰本來以為,自己剛剛一波,已經算是強的了。
可是剛剛定國侯那一波,好像也不弱。
再看看徐牧之那糾結、憤怒、無奈的複雜神色,寧辰更迷茫了。
“孔師,剛剛那人是誰?”
孔祭酒對於定國侯晉二品這事,倒是沒有太多感觸:“他就是那個草根侯爺。”
說完之後,孔祭酒又補充了一句:“我倒是沒有想到,他竟然是走的法家之路,一直以為他走的是兵家之路。”
寧辰再看看徐牧之複雜的表情,一下子就懂了。
顯然徐牧之也以為,定國侯是走的兵家之路。
如果他們都走的是兵家之路,那定國侯跟他就是一樣的了,都屬於跟在寧辰後麵混吃的人。
徐牧之也能感覺好一點,畢竟可以跟定國侯一起撿吃的,這不算是一件難看的事情。
可是現在呢?
說好一起撲成狗,你卻悄悄熬出頭。
說好大家都是兵家的,你卻走的是法家。
這徐牧之心態就崩了啊。
沒理會心理遭受重創的徐牧之,寧辰對孔祭酒問道:“孔師如果我把《寧子兵法》補全的話,能不能也直接二品?”
孔祭酒看了一眼寧辰道:“他本來就是武道三品,現在隻不過往前走了一步,踏出了自己的聖道而已。”
“至於你寫完《寧子兵法》,那也不過是把路鋪好了,
不是接受不接受的事情?
這個回答讓孔祭酒都皺眉了。
寧辰咳嗽了一聲,看了看頭頂,晴空萬裏,這才放心的說道:”孔師,儒聖啥時候這麽客氣了。
儒聖不都是直接看啥好,直接就在文山書海裏麵,給你立一個文山表揚的嗎?
這咋跟我還客氣上了呢,搞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徐牧之:(﹁﹁)~→
孔祭酒:(﹁﹁)~→
徐牧之等寧辰說完之後,也抬頭看了看天。
敢說這話,的確得抬頭看看天,萬一被雷劈了就不好了。
孔祭酒解釋道:“文山書海當中的文山。
都是對儒聖對儒道經典做解釋,所留下的。
你這兵道並不屬於儒道。
聖道之間,不管是路寬還是路窄,都是一樣的。
每一條聖道,都是值得平等的。”
“那我寫下的弟子規,非要說不算儒道,好像也可以。
它也不僅僅可以給儒道啟蒙。”
寧辰小聲的嘀咕著。
“弟子規是你想要通過文山書海考驗之時留下的,所以這理論上還是屬於儒道。”
孔祭酒這麽說,寧辰就懂了。
這是自己在人家網站寫的書,文山書海給你訂閱錢了,所以版權歸人家所有。
現在兵道是在外麵寫的,現在網站得跟你商量才行。
“孔師那也不對啊,我這興百家不也是得到儒聖首肯的嗎?”寧辰繼續問道。
孔祭酒說道:“這是兩個概念。
你要興百家,這同樣屬於一條成聖之路。
儒聖開口隻是告訴你,這條路可以走的通。
並不代表,這條路屬於儒道。
我之前就與你說過,百家當中可能很多人都會擁有浩然正氣。
但是擁有浩然正氣,不代表都是儒道。”
孔祭酒說過這個嗎?
寧辰不記得孔祭酒這麽說過,不過就當說過吧。
但是孔祭酒的解釋寧辰倒是聽明白了。
之前儒聖開口,可以理解為,儒聖站在了聖道山頂之上,看到寧辰選了一條成聖的路。
寧辰在下麵看不清這條路是否可以登頂,但是儒聖站在上麵,看到了這條路走得通。
同時儒聖還大度的提前告訴你了,這條路可以走。
既然儒聖都這麽大度了,那寧辰當然不會小氣了。
何況孔祭酒也說了,這事對人族有好處。
寧辰雖然給自己定位是一個忠佞之臣。
但是係統也說清楚了,得武朝存在,人族存在,才有聲望點,聲望點才有用。
何況自己現在手上有立命石,可以遮掩天機,完全不用擔心這事暴露,被人窺探。
就算自己是百家興道者,但是在遮蓋天機之下,誰也不能確定,這兵道就是自己開的不是。
接受了文山書海的邀請,寧辰直接把自己的《寧子兵法》第一篇,送到了文山書海當中。
“當!”
“當!”
“……”
文山書海當中,連響九聲鍾聲。
這是儒家最高之禮儀。
接著一道寫了一個‘兵’字的山峰,就直接衝天而起。
這【兵】字山峰,很高、很高。
直接刺穿了文山書海當中的雲層,仿佛要刺穿文山書海一樣。
山基落下,文山書海當中浩然正氣直接沸騰了起來。
無數的浩然正氣,被從文山書海當中擠壓了出來。
仿佛這些本來就是沉澱在下麵的浩然正氣,被砸了出來一樣。
不過可惜的是,這【兵】峰雖然很高,但是隻有山腳是實的,上麵是虛的。
當然這【兵】峰虛實,外人是看不到的。
因為【兵】峰完全被雲霧遮掩,隻有那【兵】字的金戈之氣透出,讓大家知道這是一座【兵】峰。
如果全部都是實的,必然會擠壓出更多的浩然正氣。
饒是如此,這也再次引起了正氣長城的沸騰。
正氣長城當中,憑空多了無數浩然正氣。
這些浩然正氣,直接修補了正氣長城上麵無數,因為歲月流逝而出現的缺口。
一些試圖通過正氣長城之上缺口偷渡過來的黑色霧氣,在瞬間就被憑空多出來的浩然正氣給絞殺了。
隨著正氣長城的沸騰,長城那一側的黑色霧氣,都被震的後退了十幾裏出去。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很快這些黑色霧氣就再次蔓延了過來,重新開始嚐試腐蝕和衝擊正氣長城。
隻是被修補過的正氣長城,無疑比之前堅韌了太多。
漏洞也少了太多,這些黑色霧氣想要衝破正氣長城,比之前可是難了太多了。
站在望樓之上的定國侯,看著再次暴動起來的正氣長城。
目光深邃的看著眼前的正氣長城。
如果此刻有人站在定國侯的對麵,就能夠看到,正氣長城在定國侯的眼中,正在不斷的分解。
過了許久,定國侯才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而後語氣玩味的說道:“竟然有人立了兵道。”
“究竟是誰立了兵道呢?”
“牧之的半部兵書是不錯,如果完成的話,說不定有資格去嚐試立一下兵道。
不過現在隻有半部,好像是差點。”
“而且那立下的兵道,明顯也隻有一部分。”
“可惜了天機遮蔽,無法窺探究竟是誰。”
思索了良久,定國侯忽然想到了一個人:
“難道是那個要立誌興百家的寧辰?”
“這世間能遮蔽聖道天機的東西可不多。”
“他之前好像是在文山書海當中,為他老師拿出了一塊立命石。”
“立命石應當可以遮蔽這種不完整的聖道天機的。”
綜合了所有的消息之後,定國侯覺得是寧辰的概率很大。
“如果要真的是那個小家夥,那看來我這一家,也要早點立出來才行了。
要是被那個小家夥搶了先,我這以後,天天見他可就尷尬了。”
一念及此。
定國侯的袖子當中,飛出了一卷竹簡。
竹簡打開,前麵已經洋洋灑灑寫了很多。
但是最後的幾塊竹簡,卻是空白的。
以武道勁氣為筆鋒,定國侯在最後的竹簡上寫到:
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此曰為法!
當最後一個法字落定。
竹簡直接放出了萬道光芒。
光芒當中,一尊法鼎赫然出現在光芒當中。
法鼎出現,直接一路橫衝,直接撞開了重重的聖道迷霧。
最終法鼎落在了聖門之前才堪堪停下,法鼎之內法條沸騰,讓聖門發出了陣陣鏗鏘之聲。
法家成,法鼎現,法路通!
這就是定國侯心中之道,
定國侯心中之法,
定國侯心中所要之公平!
世人皆以【軍神】稱定國侯。
可是誰又知道,定國侯心中想要的不過就是一個公平而已。
當年如此,現在亦是如此!
無論是在軍中、民中、朝堂,定國侯要的就是一個【法】。
隨著這一條路形成,定國侯直接成功躍武道龍門,成功踏足武道二品。
這一刻恐怖的武道威壓,彌漫四海。
人族當中所有武者,皆感覺到了體內的勁氣沸騰。
一尊無敵的武道之意,從正氣長城而出,直奔南邊邊疆而下。
定國侯的武意並沒有靠近南邊的邊疆,就被另外一道帶著皇者霸氣的武意給擋下了。
兩者一觸及分,定國侯的武意在雲端變成了定國侯的形象。
而那霸道的皇家武意,也變成了一個頭戴金冠的王者形象。
“靖王你覺得儒家不可縛皇權,那靖王覺得我這法家,是否能夠把皇權關在籠子裏麵呢?”定國侯微笑著看著靖王說道。
靖王看著定國侯:“今日你要幹什麽,本王心中清楚,念在你為人族,本王不與你一般見識。
但是你如果繼續挑戰本王的話,本王不介意讓你知道,你的法家是否可以把皇權關在籠子裏麵?”
定國侯拱拱手說道:“本侯替萬兆黎民謝過靖王了。”
靖王冷哼一聲道:“這萬民也是武朝的萬兆黎民,本王用不著你謝。”
“你還不走,你弄出這麽大動靜,我人族之敵,都不會再視若無睹了。
正氣長城恐怕也會暴動,如若正氣長城有失,你就是萬兆黎民的罪人!”
定國侯聽了靖王的話,道:“那我就等過些時日,再來領教靖王高招。”
說完定國侯的身影,直接化成了無匹武意。
接著那無匹的武意,如同潮水一樣,退後到了望樓之內。
站在望樓上,看著正氣長城另外一邊,暴動的黑霧。
定國侯身上,迸發出了比之與靖王交鋒,更加恐怖的武意。
武意融合到正氣長城當中,正氣長城當中的八道金龍。
融合了定國侯的武意,直接發出了聲聲龍吟。
八條金龍,從正氣長城當中衝出,所過之處,黑霧崩碎。
金龍衝出八百裏,直接形成了一片真空地帶。
那真空地帶之下,有著累累的人族忠骨。
“傳我軍令,全軍出擊八百裏,接人族忠骨回家。”
定國侯的聲音傳遍正氣長城內外,接著一道道黑騎出擊,開始收集地麵上的人族骨頭。
“這是我之法,賞不遺匹夫。你們說沒有證據,那這皚皚白骨,就是證據!”
定國侯喃喃說道。
就在此時,一道蹬蹬蹬上樓聲傳來。
接著那盔甲大漢,就再次出現在了望樓之上。
“侯爺,你晉二品了!恭喜侯爺!”
定國侯回頭看著盔甲大漢娟姐說道:“沒錯我晉二品了。”
盔甲大漢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記下了這個事情。
“你覺得本侯耗費這樣大的功夫,隻是為接這些人族忠骨回家可對否?”定國侯對盔甲大漢問道。
提到這事,盔甲大漢神色肅穆的說道:“我覺得侯爺做的對。”
“那你既然覺得我做的對,你還在這兒站著幹什麽?”
“末將告辭!”
盔甲大漢答應一聲,而後連忙下樓。
一邊下樓,盔甲大漢一邊用特殊的傳信符寫道:
王爺末將已經探到,定國侯以憑借法家晉升二品了。
定國侯晉升二品之後,以武意催動三皇五帝遺留之神器,滌蕩侵魔之地八百裏。
隻為……
寫到這裏,盔甲大漢又把隻為兩個字劃掉了,而後改成:
末將也不知道定國侯此舉何為。末將覺得,此事我們可以好好利用。
定國侯走法家之事,我們都不知道。
尤其是徐牧之一直以為定國侯走的是兵家之路。
經過這事他們之間一定會有間隙,末將會想辦法拉攏徐牧之。
請侯爺放心,末將沒有暴露。
經過末將努力,他們現在對小白是王爺臥底,深信不疑。
寫完之後,盔甲大漢就把傳信符籙捏碎了。
離開望樓之後,盔甲大漢直接騎上了戰馬,對左右說道:“隨本將出征,迎接人族忠骨!”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此刻的豐京國子監當中。
剛剛經曆過,定國侯晉二品那一波誇張的波動。。
寧辰還有點不太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
寧辰本來以為,自己剛剛一波,已經算是強的了。
可是剛剛定國侯那一波,好像也不弱。
再看看徐牧之那糾結、憤怒、無奈的複雜神色,寧辰更迷茫了。
“孔師,剛剛那人是誰?”
孔祭酒對於定國侯晉二品這事,倒是沒有太多感觸:“他就是那個草根侯爺。”
說完之後,孔祭酒又補充了一句:“我倒是沒有想到,他竟然是走的法家之路,一直以為他走的是兵家之路。”
寧辰再看看徐牧之複雜的表情,一下子就懂了。
顯然徐牧之也以為,定國侯是走的兵家之路。
如果他們都走的是兵家之路,那定國侯跟他就是一樣的了,都屬於跟在寧辰後麵混吃的人。
徐牧之也能感覺好一點,畢竟可以跟定國侯一起撿吃的,這不算是一件難看的事情。
可是現在呢?
說好一起撲成狗,你卻悄悄熬出頭。
說好大家都是兵家的,你卻走的是法家。
這徐牧之心態就崩了啊。
沒理會心理遭受重創的徐牧之,寧辰對孔祭酒問道:“孔師如果我把《寧子兵法》補全的話,能不能也直接二品?”
孔祭酒看了一眼寧辰道:“他本來就是武道三品,現在隻不過往前走了一步,踏出了自己的聖道而已。”
“至於你寫完《寧子兵法》,那也不過是把路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