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官家放低身段,向自己道歉。
換了其他臣子早就誠惶誠恐了,或者感動得無以複加了。
但王安石卻絲毫不覺,反而非常認真地與官家討論起新法得失言道:“陛下,臣以為隻要新法能夠力行之,不使小人壞法,必無損失錢物的道理!”
官家見王安石沒有半點表示,反而更喜他忠直言道:“朕非無的放矢,朕聽聞青苗法不便,便派都知張若水,押班藍元振清查府界青苗,他們回稟青苗行之方便,朕才明白實是錯怪了相公。”
王安石聽了這二人的名字,似有些印象。
平日王雱,呂惠卿與他們二人似有些往來。
難道?
“至於司馬光下詔的事,卿不必往心底去。司馬光,範鎮誠為忠臣,卿亦為忠臣,朕還望你們同心同德輔助於朕。”
王安石道:“臣聽聞陛下欲拜司馬光為樞密副使,然而他卻言欲廢除臣新法方可為之,如此又如何能同心同德,不過是陛下一廂情願而已。”
說到這裏,王安石數落官家道:“司馬光九辭樞密副使,反使他異幟鮮明,名聲更壯!陛下錯矣。”
官家還能說什麽?
一般官職很多人辭的,但樞密副使卻很少辭的。
從翰林學士至樞密副使之職,可稱為由地升天。
這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司馬光接到詔書卻道什麽,他說自古以來被這般官爵壞了名節的讀書人不知多少。
得知司馬光辭去樞密副使此事,文彥博稱讚司馬光的品德,今人不可及,須求之古人。
而與司馬光互為政敵的韓琦也稱讚司馬光,說他的大忠大義,充塞天下,橫貫古今,我韓琦願意親自給你執鞭趕車。
要知道當初因濮議之事,司馬光,呂誨與韓琦,歐陽修鬥個你死我活的。
如今韓琦居然如此向司馬光示好,二人一內一外一旦聯合起來,別說王安石,連官家也得退讓。
但司馬光確實很有節操,對韓琦的示好置之不理。反正司馬光一心要作孤臣,反而令反對新法的人都聚集到他的身旁。
官家也是一頭包,言道:“司馬光不任樞弼,多因青苗法。如今有相公主持大局,朕足以心安,前些日子,朕令呂惠卿,章越改青苗法為常平新法,相公可曾看過?”
王安石道:“臣在告時已看過。常平新法更勝於臣當初所擬,可以行!”
官家道:“朕與幾位宰相也是這般議的,按戶等散青苗錢,確實良法,官府無刻薄民之憂,百姓亦無被盤剝之苦。”
“至於剩錢配坊郭亦是一舉二得。”
官家談及常平新法仍覺得讚不絕口。
“此法大多由呂惠卿起草,此人著實才幹橫溢,能他人之所不能。可惜司馬光,呂公著多指他是小人,實在是識人不明。”
王安石言道:“陛下,新法實行之初,舊時官員不肯向前,因此用一切有才力者。侯法行已成,即逐之,卻用老成之輩守之。所謂智者行之,仁者守之便是這個道理。”
官家聞言大悅道:“唯才是舉,呂惠卿之才甚矣,朕已打算用呂惠卿為待製,讓他更多參與新法之事,不知卿意下如何?”
王安石聽官家要用呂惠卿言道:“陛下,此常平新法非呂惠卿起草,而是章越起草,此事呂惠卿已稟予臣,臣今日稟予陛下!”
官家一愣問道:“這是何故?”
王安石道:“陛下自問章越便是。”
官家不由奇怪,此法竟是章越所創,但他為何不與當堂直言,而是將功勞讓給了呂惠卿?
難道是章越抑己從人,不欲與他人爭功。官家想到這裏對章越又是喜歡又是愧疚。
官家頓了頓看向王安石問道:“卿以為章越如何?”
王安石道:“此人法與臣不合,但又不同於蘇軾,蘇轍!”
官家道:“不過改革太學以及常平新法他都辦得很好,那麽依卿方才所言,章越是智者,還是仁者?”
王安石道:“無論智者,還是仁者,臣以為都不如有擔當!”
官家一時不清楚王安石對章越,呂惠卿的態度,好像又說可以用,又說不可以用。
於是官家近一步道:“卿看用章越為知製誥如何?”
王安石道:“不可……章越沒有在地方任官的經驗,臣以為當先讓章越出外,再回朝授官,這才是朝廷用人之製!否則官員都會貪慕留京,畏難懼險不至地方。”
“這。”官家沉吟,王安石說得無不道理。
過去狀元都是外放兩年,然後調還回京授予館職,而授予待製前,一般都要委任官員先出使一趟契丹。
章越既沒有外放,又沒有出使過契丹,若再升為製誥,躋身兩製大臣,確實不是正常用人秩序。
官家道:“如此也罷了。”
王安石又道:“若陛下真欲賞章越,應速速讓他至地方曆練,不可一賞再賞,一升再升,這不是朝廷磨礪人才之意。至於這議立常平新法之功,臣以為倒可以賞權三司使吳充讓他出任樞密副使以取代司馬光。”
吳充屢次站隊王安石,這一次所有人都反對青苗法。但吳充身為三司使,朝廷最高的財政長官對青苗法沒有批評一句話。
官家對吳充印象也不錯,於是點點頭:“吳卿確實忠貞可用。”
王安石又道:“臣之前駁韓琦之文,乃崇政殿說書曾布草擬,此人亦可大用。”
官家道:“朕曉得了。”
官家又道:“幸有卿複出視事,國家就托付給卿!”
王安石當即道:“臣必盡力!”
……
王安石回朝後,重新啟用新青苗法。
司馬光即辭樞密副使不受,王安石便將任命的司馬光敕誥給作廢了。
得知又行青苗法,韓琦上疏請辭河北安撫使,王安石毫不猶豫答允了,讓韓琦僅判大名府。
陳留縣知縣薑潛反對散青苗法,陰阻其事,王安石得知後,派官員力查,薑潛稱疾而去。
王安石回朝後即以大魄力推行青苗法,官員畏懼不敢不遵從,而常平新法確實一改原先弊端,在數州縣行之百姓稱便。
至於蘇轍,黃履任命為國子監直講,王安石皆是同意。
蘇軾一直在攻訐王安石,但王安石卻肯升用其弟,眾人都大為訝異。
知道的人明白是章越在其中出力。
到了三月時。
朝廷召開省試。
1秒記住網:
換了其他臣子早就誠惶誠恐了,或者感動得無以複加了。
但王安石卻絲毫不覺,反而非常認真地與官家討論起新法得失言道:“陛下,臣以為隻要新法能夠力行之,不使小人壞法,必無損失錢物的道理!”
官家見王安石沒有半點表示,反而更喜他忠直言道:“朕非無的放矢,朕聽聞青苗法不便,便派都知張若水,押班藍元振清查府界青苗,他們回稟青苗行之方便,朕才明白實是錯怪了相公。”
王安石聽了這二人的名字,似有些印象。
平日王雱,呂惠卿與他們二人似有些往來。
難道?
“至於司馬光下詔的事,卿不必往心底去。司馬光,範鎮誠為忠臣,卿亦為忠臣,朕還望你們同心同德輔助於朕。”
王安石道:“臣聽聞陛下欲拜司馬光為樞密副使,然而他卻言欲廢除臣新法方可為之,如此又如何能同心同德,不過是陛下一廂情願而已。”
說到這裏,王安石數落官家道:“司馬光九辭樞密副使,反使他異幟鮮明,名聲更壯!陛下錯矣。”
官家還能說什麽?
一般官職很多人辭的,但樞密副使卻很少辭的。
從翰林學士至樞密副使之職,可稱為由地升天。
這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司馬光接到詔書卻道什麽,他說自古以來被這般官爵壞了名節的讀書人不知多少。
得知司馬光辭去樞密副使此事,文彥博稱讚司馬光的品德,今人不可及,須求之古人。
而與司馬光互為政敵的韓琦也稱讚司馬光,說他的大忠大義,充塞天下,橫貫古今,我韓琦願意親自給你執鞭趕車。
要知道當初因濮議之事,司馬光,呂誨與韓琦,歐陽修鬥個你死我活的。
如今韓琦居然如此向司馬光示好,二人一內一外一旦聯合起來,別說王安石,連官家也得退讓。
但司馬光確實很有節操,對韓琦的示好置之不理。反正司馬光一心要作孤臣,反而令反對新法的人都聚集到他的身旁。
官家也是一頭包,言道:“司馬光不任樞弼,多因青苗法。如今有相公主持大局,朕足以心安,前些日子,朕令呂惠卿,章越改青苗法為常平新法,相公可曾看過?”
王安石道:“臣在告時已看過。常平新法更勝於臣當初所擬,可以行!”
官家道:“朕與幾位宰相也是這般議的,按戶等散青苗錢,確實良法,官府無刻薄民之憂,百姓亦無被盤剝之苦。”
“至於剩錢配坊郭亦是一舉二得。”
官家談及常平新法仍覺得讚不絕口。
“此法大多由呂惠卿起草,此人著實才幹橫溢,能他人之所不能。可惜司馬光,呂公著多指他是小人,實在是識人不明。”
王安石言道:“陛下,新法實行之初,舊時官員不肯向前,因此用一切有才力者。侯法行已成,即逐之,卻用老成之輩守之。所謂智者行之,仁者守之便是這個道理。”
官家聞言大悅道:“唯才是舉,呂惠卿之才甚矣,朕已打算用呂惠卿為待製,讓他更多參與新法之事,不知卿意下如何?”
王安石聽官家要用呂惠卿言道:“陛下,此常平新法非呂惠卿起草,而是章越起草,此事呂惠卿已稟予臣,臣今日稟予陛下!”
官家一愣問道:“這是何故?”
王安石道:“陛下自問章越便是。”
官家不由奇怪,此法竟是章越所創,但他為何不與當堂直言,而是將功勞讓給了呂惠卿?
難道是章越抑己從人,不欲與他人爭功。官家想到這裏對章越又是喜歡又是愧疚。
官家頓了頓看向王安石問道:“卿以為章越如何?”
王安石道:“此人法與臣不合,但又不同於蘇軾,蘇轍!”
官家道:“不過改革太學以及常平新法他都辦得很好,那麽依卿方才所言,章越是智者,還是仁者?”
王安石道:“無論智者,還是仁者,臣以為都不如有擔當!”
官家一時不清楚王安石對章越,呂惠卿的態度,好像又說可以用,又說不可以用。
於是官家近一步道:“卿看用章越為知製誥如何?”
王安石道:“不可……章越沒有在地方任官的經驗,臣以為當先讓章越出外,再回朝授官,這才是朝廷用人之製!否則官員都會貪慕留京,畏難懼險不至地方。”
“這。”官家沉吟,王安石說得無不道理。
過去狀元都是外放兩年,然後調還回京授予館職,而授予待製前,一般都要委任官員先出使一趟契丹。
章越既沒有外放,又沒有出使過契丹,若再升為製誥,躋身兩製大臣,確實不是正常用人秩序。
官家道:“如此也罷了。”
王安石又道:“若陛下真欲賞章越,應速速讓他至地方曆練,不可一賞再賞,一升再升,這不是朝廷磨礪人才之意。至於這議立常平新法之功,臣以為倒可以賞權三司使吳充讓他出任樞密副使以取代司馬光。”
吳充屢次站隊王安石,這一次所有人都反對青苗法。但吳充身為三司使,朝廷最高的財政長官對青苗法沒有批評一句話。
官家對吳充印象也不錯,於是點點頭:“吳卿確實忠貞可用。”
王安石又道:“臣之前駁韓琦之文,乃崇政殿說書曾布草擬,此人亦可大用。”
官家道:“朕曉得了。”
官家又道:“幸有卿複出視事,國家就托付給卿!”
王安石當即道:“臣必盡力!”
……
王安石回朝後,重新啟用新青苗法。
司馬光即辭樞密副使不受,王安石便將任命的司馬光敕誥給作廢了。
得知又行青苗法,韓琦上疏請辭河北安撫使,王安石毫不猶豫答允了,讓韓琦僅判大名府。
陳留縣知縣薑潛反對散青苗法,陰阻其事,王安石得知後,派官員力查,薑潛稱疾而去。
王安石回朝後即以大魄力推行青苗法,官員畏懼不敢不遵從,而常平新法確實一改原先弊端,在數州縣行之百姓稱便。
至於蘇轍,黃履任命為國子監直講,王安石皆是同意。
蘇軾一直在攻訐王安石,但王安石卻肯升用其弟,眾人都大為訝異。
知道的人明白是章越在其中出力。
到了三月時。
朝廷召開省試。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