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太孫殿下一口咬定要一年完工,都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就算是建個不大的院子那也得兩三個月吧,打地基,燒製磚瓦,砌牆,上梁,然後蓋瓦, 這還不帶其他一些細節上的工程,一套流程下來,兩三個月那都是快的了。


    如果慢一點的說不定還得再加上數月甚至數年的功夫。


    有的大院子,更是幾代人的努力,方才建造完成。


    更何況是一座差不多六千多畝地的學院,幾乎相當於一座小一些的城池了。


    一年時間怎麽可能?


    朱瞻基沒理會劉柘的話, 他既然開口了,自然就有一定的把握。


    按照這個時代的施工速度,想要建成一座占地六千畝的學院,確實要花費不少時間。


    不過剛剛他聽劉柘的說法,也猜到了這些時間具體花費到了哪裏。


    建造房屋工程並不會用太多的時間,主要是前期的各種材料。


    單單是取材就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還有像石柱這種太過巨大而且還沉重的東西,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是需要特殊的情況下才能搬運。


    畢竟不是後世,各種大型工程機械完全超乎想像,能把建造玩出花樣來。


    這個時代,可以說完全依靠的都是這個時代人們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智慧結晶,但是根本上還是沒有擺脫人力。


    每一個震撼世人的建築,其背後付出的絕對都是後人無法想象的時間。


    不過對朱瞻基來說,他卻擁有著比這個時代的人更多的選擇, 既然選材麻煩, 那麽何不換上一種材質!


    比如……水泥?


    作為後世建築行業最主要,同時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水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穿越者,在遇到這種建築性問題時,自然的就會第一時間想到這個東西。


    畢竟水泥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基建的關鍵材料了。


    水泥成本低廉,采用的材料也是十分常見的材料,比如鐵礦石,石灰石,黏土,煤炭等等。


    有了水泥,不管以後是修路,建橋,還是搞什麽的,簡直不要太方便。


    而且水泥的技術還並不難,製作過程也不複雜,完全可以說是有手就能弄出來的東西。


    所以聽到劉柘的話後,朱瞻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水泥。


    想到水泥,朱瞻基也就沒了興致在這裏多看,對一旁的劉柘就道:“讓工部安排鑿石柱的工人全部停下來,不用石柱了。”


    “不用石柱了……”


    聽到朱瞻基的話,劉柘有些懵,這位太孫殿下這是不打算按照原本的想法建造學院大門了嗎?


    他對朱瞻基設計的那個大門,心裏其實是極為期待的,如果將來能在他手裏督造出來,對他來說無疑也是一筆政治資本。


    如果不建了,對他而言,自然也是一種損失,因此聽到這話,難免還是有些失望的。


    “你跟我來!”


    朱瞻基沒解釋什麽,讓劉柘跟著自己來到了另一邊,然後問道:


    “附近可有什麽燒製磚瓦的地方?”


    劉柘聽到朱瞻基問,雖然不明白朱瞻基要幹什麽,還是恭敬道:“南邊不遠有一處前些天剛剛搭建起來的磚窯,太孫殿下是想去看看嗎?”


    朱瞻基聞言點了點頭,磚窯的煆燒溫度和水泥的煆燒溫度相差不大,正好可以使用。


    想了想,便對劉柘吩咐道:


    “你通知一下,先讓人準備一些鐵礦石,石灰石,石膏,還有煤碳,以及黏土這些東西,全部送到磚窯處,然後讓人把這些東西全部磨碎。”


    聽到朱瞻基說的這些東西,劉柘有些不明所以,


    黏土,石灰他還能理解,黏土是用來燒製磚石的主要原料,石灰很早以前也被用來使用在建築上。


    但是鐵礦石,還有煤炭,特別是石膏,這確定不是做豆腐的東西嗎?


    不過畢竟是朱瞻基的吩咐,他還是點了點頭,就立即讓人去準備這些東西了。


    對於工部來說,準備一些石灰石,石膏,還有鐵礦石,黏土,煤炭這些東西,並不麻煩。


    加上工部尚書黃福不怎麽管事,下麵的人對於朱瞻基的命令更是不敢輕視。


    朱瞻基這邊命令下達,沒到一個小時,這些東西就已經全部準備齊全了。


    當他隨著劉柘來到這邊的磚窯時,磚窯的工棚裏早就擺滿了各種朱瞻基需要的材料。


    石灰石,煤炭,鐵礦石,石膏,黏土這些東西一樣不少。


    不僅如此,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如何做到的,朱瞻基看了下,各種材料數量都還不少,而且已經全部按照他的要求磨成了細小的顆粒。


    大冬天的,磚窯這裏靠近窯爐,溫度並不低。


    火熱的工棚中,一些工匠正在製作泥胚,每個人的都劃分出了一片區域,一些製作好的泥胚上,都會留下各自工匠獨屬的標記。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這也算是一種追責的方式。


    據朱瞻基知道的,自家那位皇爺爺現在修建的順天府,據說每塊地磚,都是能夠清楚的追查到製作的工匠。


    這種方式雖然說對於這些地位低下的工匠而言,並不是什麽友善的事情,但是也不得不說勉強也能算是這個時代的另一種形式的工匠精神了。


    這邊的負責人看到劉柘陪著朱瞻基過來,身邊還跟著一大群錦衣衛,頓時有些誠惶誠恐的跑了出來。


    朱瞻基對這個負責人沒什麽興趣,等他行完禮,就隨口將其打發了。


    劉柘見朱瞻基目光在那些泥胚上停留,就在旁邊笑著道:“太孫殿下,這處磚窯燒製成的磚石,將來都會運送到書院那邊,作為地基之用,而真正用來修建房屋的磚石,則會在更好的磚窯燒製,會有專人負責挑選,隻有合格的磚石,才會被運送過來。”


    聽到劉柘的話,朱瞻基點了點頭,不過他對磚石的興趣更多的則是來自這個時代各種製度問題。


    聽著劉柘說了幾句後,便不再多做關注。


    而是直接走到了已經研磨好的幾種用來燒製水泥的材料前。


    隨手拿起一旁一塊應該是用來磨平泥胚的木板,然後將幾種材料分別搗鼓出來了一些,就對一旁的劉柘道:


    “安排幾個工匠,大致按照我剛剛弄出來的這個量,每樣材料全部選取出來一些,然後讓人把這些材料混合起來,全部送進磚窯內進行燒製,燒到差不多快融化後,就立即熄火,等到溫度降低,再加入一些石膏進去,再次研磨成粉!”


    “太孫殿下的意思是?”


    劉柘有些懵,不明白朱瞻基這是要幹什麽?


    如果是燒製磚瓦什麽的他也能理解,但是聽朱瞻基的意思明顯是要弄一種什麽粉末。


    又是鐵礦石,又是石灰石,煤炭,還有黏土的,甚至連石膏都用上了。


    難不成這位太孫殿下最近碰上了什麽會煉丹的術士了?


    想到這裏劉柘的臉色頓時有些發苦,雖然他對於術士了解不多,但也是知道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騙人的把戲。


    這位太孫殿下年紀輕輕的如果就喜歡上了這種事情,對於他們這些從太子府走出來的屬官,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朱瞻基看了一眼劉柘,懶得解釋那麽多,畢竟水泥這東西,沒有實物,就是讓他解釋個三天三夜,他也未必能解釋出來一個所以然,還不如等弄出了實物後再說。


    所以想了想,朱瞻基就道:“隻管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便是,燒製的時間應該不短,等弄好了實物,你直接把這些東西送到太子府來,我有大用。”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a.net">燃文</a>


    “是!”


    聽到朱瞻基這話,劉柘也不敢再問,點頭就應了一聲。


    朱瞻基說完,頓了一下又道:“對了,你另外再找幾個工匠研究一下,看看有沒有辦法,在燒製成的地磚表麵加上一層光滑的陶瓷,另外這種地磚可以製作的薄一些,到時候製作成功了一並送到太子府來。”


    劉柘正在想著術士的事情,聽到朱瞻基又說了一種新的東西,想了想就點點頭道:


    “陶瓷和磚石結合,想來應該不難,臣這便讓人去嚐試製作!”


    朱瞻基點頭,安排完這些東西他也沒在這裏多待。


    水泥的事情算不得複雜,工藝也簡單,隻要按照他的吩咐來,要不了多久,肯定能弄出來。


    他隻要等到劉柘這邊把東西燒製出來後,再實驗一下水泥的強度,然後就可以決定是否使用了。


    到時候再讓人專門建造一個用來燒製水泥的廠區,便可以立即開始大量生產起來。


    而至於最後一樣瓷磚,這玩意兒朱瞻基也是臨時起意。


    畢竟水泥這東西好是好,但是不得不說,在美觀方麵卻是差了不少。


    既然決定建造這個大明的世界第一門,至少外觀上也不能差了。


    朱瞻基自然不可能隻是單純的使用水泥。


    而瓷磚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對象了。


    這玩意兒雖然因為審美關係,最早是由意大利發明的。


    但是對於大明來說,想要提前把這東西弄出來,也是十分簡單的事情。


    畢竟大明的瓷器工藝,比起這些西方人,不知道超越了幾個層麵。


    朱瞻基甚至都已經想好了,到時候等工部這邊研究出了瓷磚,皇家學院的那五十六根石柱,他就全部讓人特別燒製一批出來,然後貼上去。


    把大明的各種人文以及曆史全部印畫在上麵,如此一來,雖然沒有了石柱,但是以陶瓷的規格,也絕對不會掉了檔次。


    即使千百年以後,隻要沒有人為破壞,以瓷器的強度,也是絕對可以將這些東西保存下來的。


    說不定到時候還會成為一件美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朕讓你監國,大明全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覺並收藏大明:朕讓你監國,大明全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