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敲打楊士奇!!!
大明:朕讓你監國,大明全瘋了? 作者:喵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傻爹的話,朱瞻基翻了個白眼。
溫棚種糧食,擱後世也沒見過這麽奢侈的。
不說溫棚那造價並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承受的,就算是造的起,拿來種糧食,也完全就是虧本買賣。
畢竟糧食又不像蔬菜,蔬菜采摘了, 存儲的時間有限。
自然的,到了沒有蔬菜的時候,反季節蔬菜就能賣出高價。
但是糧食曬幹後,可以說儲存的好,幾年也是不會出問題的。
賣不出高價不說,虧本都是正常的, 讓老百姓用溫棚種糧食,完全可以說是在害人了。
不過朱瞻基也沒去說這些, 以自家傻爹的智商, 這些東西估計也是一時鑽了牛角尖。
“爹,先去溫棚看看吧!”
朱瞻基說了一聲,轉身就向建溫棚的院子走了去。
這處院子說起來也不算小,原本就有不下十多間閑棄的房屋,再加上室外麵積,大概有十多畝。
被朱瞻基全部弄成溫棚後,算起來差不多也有一百多個棚子。
安排了差不多二十個太監,隨時照看著。
當朱瞻基來到這邊時,就看到自己安排的幾個小太監正在溫棚裏來回的穿梭著。
每棵菜苗間,隻要有稍微冒頭的雜草,就會被立即清理幹淨。
甚至害怕傷到菜苗,這些人也不敢去用工具,全部都是直接動手。
可以說是極為仔細了。
“看模樣要不了多少時日就能吃上綠菜了。”
朱高熾晃著三百斤的身形, 走進溫棚後, 也沒去在意這些太監們, 就蹲在了地上,
繞有興趣的打量著一株剛剛冒出頭的嫩芽,臉上還帶著幾分憨憨的笑容。
“還早呢!”
朱瞻基看了一眼傻爹麵前一塊豎著黃瓜字樣的牌子, 笑了下,也蹲了下來,一邊伸出手指彈了一下,嫩綠嫩綠的苗,一邊笑道:
“這是黃瓜苗,想要開花結果,得七八十天,算算日子,最少也得等到一月份了,才會開花結果!”
“你這孩子,小心些,這些苗寶貴著!”
朱高熾看到朱瞻基伸手就把一顆苗彈的直晃悠,就有些心疼,連忙拉住了朱瞻基的手,不讓他再彈,埋怨了一句後,才有些悻悻道:“七八十天的話,確實有些長了, 不過一月份吃上黃瓜想來也是極好的, 外麵的黃瓜, 現在可是得五兩銀子一根了,這麽一來,以後咱們家也能不花錢就吃上了!”
“您開心就好!”
朱瞻基笑笑。
………
第二天一早,報紙的事情還在發酵,第二期報紙又再次如約而至。
經曆了第一次的報紙轟動,第二次的報紙內容要稍顯平淡。
最主要是時政的板塊,朱瞻基隻讓刊登了幾件關於朝廷賑災之事作為報道。
隨著溫度越來越低,最近大明北方時不時就有雪災的消息傳來。
這事情都是當前的頭等大事,畢竟一但發生雪災,輕則壓壞一些房屋,重則直接連人一起就埋了。
不過好在今年冬天戶部並不缺錢,有紀綱的底子,再加上賣玻璃所得,最近羊毛的生意也開始慢慢盈利。
可以說大明開國以來,戶部今年的冬天應該是最輕鬆的一個冬天了,
所以對於各地的請求賑災的折子,隻要問題不大,朱瞻基都會一律批準。
而且同時,一大批監察禦史也被朱瞻基安排了下去。
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明麵上監督好各地賑災的事宜,避免有人中飽私囊。
而同時,暗地裏,朱高熾這邊的各路記者也基本到位,經過了簡單的培訓後,朱瞻基就讓這些人立即隨著賑災事宜趕赴各地,暗地裏到民間進行調查,確定各地的賑災事宜落實情況。
乾清宮。
朱瞻基正在處理今天的政務。
“太孫殿下,今日來隨著溫棚的建造,應天的難民數量已經大量減少,雖然依舊還有各地的難民趕來,但是問題已經不大。”
楊士奇將一份處理好的折子放到了朱瞻基麵前。
朱瞻基隨意的瀏覽了一遍,想了想對楊士奇問道:“最近各地雪災不斷,朝廷雖然已經派了人前往賑災,監察禦史也派了不下二十位,但是這些監察禦史跟隨的都是賑災款項,未免有人對災情隱瞞不報,我意安排一位欽差大臣,負責統籌,前往各地巡查,你覺得如何?”
楊士奇微微一愣,隨即就點點頭問道:“不知道太孫殿下打算安排何人前往?”
安排欽差巡查天下,這並不是什麽太特殊的事情,基本每年朝廷都會安排一些欽差選擇一些地方去巡查,以確定各地實際情況。
隻是這欽差的人選卻十分重要。
一來首先必須是京官,二來品級也必須在三品以上。
朱瞻基微微沉凝,他心中其實一早就有了一位人選,那就是傻爹上次和他說過的應天府尹顧佐。
這人在傻爹那裏評價不錯,朱瞻基最近也打算提拔一些人作為自己的心腹。
他查了顧佐的各種資料,發現此人也的確可以算是一位可造之材。
隻是有些事情,他也並不清楚,隻是在資料上看到的,並不能作為完全的依據。
所以如果能夠趁著這次欽差各地雪災的事情,對顧佐進行一番考察倒是也不錯的。
再加上他讓自家傻爹暗地裏安排到各地進行暗中調查的記者。
到時候他隻要把顧佐和記者調查到的東西,進行一些對比,就能很容易看出顧佐這個人是否能夠重用了。
想到這,朱瞻基就看了一眼楊士奇,道:“你覺得應天府尹顧佐如何?”
“顧佐……”
楊士奇微微想了下就點點頭道:“顧佐為人清廉,正直,官聲極好,百姓對他的也是十分愛戴,加上他現在的官職,品級都是十分的合適的人選!”
這意思就是沒問題了。
朱瞻基聽到楊士奇的話,也點了點頭,道:“那就安排他去吧,我稍後會寫道折子把這事兒告訴皇上,這次巡查的重點就是此次受災最嚴重的幾個地方,另外一些目前無事的地方也要去看看,避免有人對災情謊報,或者隱瞞不報!”
“是!”
楊士奇先是應了一聲,然後微微遲疑,又拱了拱手道:“太孫殿下,提到顧佐顧府尹,臣這裏倒是有一道顧府尹昨日遞上來的折子!”
楊士奇說著話,轉身很快就從自己的小桌子上找到了一份折子然後遞給了朱瞻基。
等到朱瞻基打開折子後,就解釋道:“此事與最近剛剛出現的報紙也有幾分關係,原本報紙出現,太孫殿下安排的錦衣衛讓應天的治安莫名的好上了幾分,顧佐處於好奇於是上街巡查,隻是路過應天幾個平民區時,卻發現了不少的房屋倒塌。”
朱瞻基聞言皺了皺眉,問道:“倒塌了多少房屋?可有百姓傷亡?”
應天無小事,這畢竟是一國都城,天子腳下,代表的就是皇帝的麵子。
原本出現了大量的難民,已經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朱瞻基好不容易剛剛利用溫棚的事情,處理好這些難民,沒想到又出現了房屋倒塌的事情。
如果是一間兩間也不算什麽,畢竟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總會有那麽些意外。
但是聽楊士奇這口氣顯然不少!
“其中輕微倒塌的有七八十間,大多都是一些院牆,或者是房簷什麽的,年久失修,加上最近應天幾次降雪,以及大風,因此倒塌不少,另外損毀嚴重的則有三十餘間,有人員傷亡不下五十人。”
楊士奇說完微微一頓,然後又道:“不過,據顧府尹調查,平民區內,還有許多類似的房屋,若是再遇上大風,或者大雪,損失怕是會更大!”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朱瞻基聽到楊士奇的話,微微皺眉,他感覺這事情並不是很簡單。
應天府建立的時間算不得短了,其中有不少曆史悠久的房子。
特別是平民居住的地方,這些地方本就不怎麽受到重視。
偶爾有幾次房屋倒塌根本不會有人在意,甚至就算是死了人了,也很多都是草草了事。
畢竟平民區居住的都是窮人,一沒油水,二沒權勢,真正能為這些人做主的官員,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鳳毛麟角一般了。
而且看楊士奇的樣子也知道,就連楊士奇這種的,如果不是朱瞻基突然提到了顧佐,都未必會想到顧佐上了這麽道折子。
畢竟最近應天凍死的難民並不少,再加上各地雪災,房屋倒塌太常見了。
就更不要說其他的官員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向來就是當官的傳統。
想到這兒,朱瞻基便叮囑道:“以後但凡事關百姓生死之事,事無大小,一律先於其他事情上報。”
楊士奇聞言心中一屏,知道朱瞻基這話是對他說的,同時也是在告誡他,於是連忙點頭道:“是,臣遵旨!”
“嗯!”
看到楊士奇的樣子,朱瞻基點了下頭,然後繼續道:“另外,通知顧佐,欽差之事便從應天開始吧!”
“先讓他清查一遍應天類似的房屋數量,以及各個街巷的道路情況,將數據如實記錄,然後寫成折子遞上來。”
看見楊士奇要領命,朱瞻基又補充道:“對了,楊士奇,你親自去把工部左侍郎周忱給我叫來,我有事安排他去辦!”
“是!”
聽到朱瞻基叫自己親自去傳喚周忱,楊士奇心裏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這位太孫殿下敲打人的手段,還真是不顯山不露水的。
什麽叫讓他親自去叫周忱,朱瞻基身邊會缺傳話的人嗎?
至於讓他一位內閣大學士去?
這不正是在敲打他。
讓他幹一次底層人幹的事,告訴他做人不能忘本嘛!
不過仔細想想,此事他也確實有些疏忽了。
想到這些,楊士奇便拱了拱手,躬身一拜道:“臣,楊士奇,謝太孫殿下教誨!”
“嗯,去吧!”
朱瞻基隨意的“嗯”了一聲,話落,繼續埋頭開始處理政務。
溫棚種糧食,擱後世也沒見過這麽奢侈的。
不說溫棚那造價並不是一般老百姓能承受的,就算是造的起,拿來種糧食,也完全就是虧本買賣。
畢竟糧食又不像蔬菜,蔬菜采摘了, 存儲的時間有限。
自然的,到了沒有蔬菜的時候,反季節蔬菜就能賣出高價。
但是糧食曬幹後,可以說儲存的好,幾年也是不會出問題的。
賣不出高價不說,虧本都是正常的, 讓老百姓用溫棚種糧食,完全可以說是在害人了。
不過朱瞻基也沒去說這些, 以自家傻爹的智商, 這些東西估計也是一時鑽了牛角尖。
“爹,先去溫棚看看吧!”
朱瞻基說了一聲,轉身就向建溫棚的院子走了去。
這處院子說起來也不算小,原本就有不下十多間閑棄的房屋,再加上室外麵積,大概有十多畝。
被朱瞻基全部弄成溫棚後,算起來差不多也有一百多個棚子。
安排了差不多二十個太監,隨時照看著。
當朱瞻基來到這邊時,就看到自己安排的幾個小太監正在溫棚裏來回的穿梭著。
每棵菜苗間,隻要有稍微冒頭的雜草,就會被立即清理幹淨。
甚至害怕傷到菜苗,這些人也不敢去用工具,全部都是直接動手。
可以說是極為仔細了。
“看模樣要不了多少時日就能吃上綠菜了。”
朱高熾晃著三百斤的身形, 走進溫棚後, 也沒去在意這些太監們, 就蹲在了地上,
繞有興趣的打量著一株剛剛冒出頭的嫩芽,臉上還帶著幾分憨憨的笑容。
“還早呢!”
朱瞻基看了一眼傻爹麵前一塊豎著黃瓜字樣的牌子, 笑了下,也蹲了下來,一邊伸出手指彈了一下,嫩綠嫩綠的苗,一邊笑道:
“這是黃瓜苗,想要開花結果,得七八十天,算算日子,最少也得等到一月份了,才會開花結果!”
“你這孩子,小心些,這些苗寶貴著!”
朱高熾看到朱瞻基伸手就把一顆苗彈的直晃悠,就有些心疼,連忙拉住了朱瞻基的手,不讓他再彈,埋怨了一句後,才有些悻悻道:“七八十天的話,確實有些長了, 不過一月份吃上黃瓜想來也是極好的, 外麵的黃瓜, 現在可是得五兩銀子一根了,這麽一來,以後咱們家也能不花錢就吃上了!”
“您開心就好!”
朱瞻基笑笑。
………
第二天一早,報紙的事情還在發酵,第二期報紙又再次如約而至。
經曆了第一次的報紙轟動,第二次的報紙內容要稍顯平淡。
最主要是時政的板塊,朱瞻基隻讓刊登了幾件關於朝廷賑災之事作為報道。
隨著溫度越來越低,最近大明北方時不時就有雪災的消息傳來。
這事情都是當前的頭等大事,畢竟一但發生雪災,輕則壓壞一些房屋,重則直接連人一起就埋了。
不過好在今年冬天戶部並不缺錢,有紀綱的底子,再加上賣玻璃所得,最近羊毛的生意也開始慢慢盈利。
可以說大明開國以來,戶部今年的冬天應該是最輕鬆的一個冬天了,
所以對於各地的請求賑災的折子,隻要問題不大,朱瞻基都會一律批準。
而且同時,一大批監察禦史也被朱瞻基安排了下去。
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明麵上監督好各地賑災的事宜,避免有人中飽私囊。
而同時,暗地裏,朱高熾這邊的各路記者也基本到位,經過了簡單的培訓後,朱瞻基就讓這些人立即隨著賑災事宜趕赴各地,暗地裏到民間進行調查,確定各地的賑災事宜落實情況。
乾清宮。
朱瞻基正在處理今天的政務。
“太孫殿下,今日來隨著溫棚的建造,應天的難民數量已經大量減少,雖然依舊還有各地的難民趕來,但是問題已經不大。”
楊士奇將一份處理好的折子放到了朱瞻基麵前。
朱瞻基隨意的瀏覽了一遍,想了想對楊士奇問道:“最近各地雪災不斷,朝廷雖然已經派了人前往賑災,監察禦史也派了不下二十位,但是這些監察禦史跟隨的都是賑災款項,未免有人對災情隱瞞不報,我意安排一位欽差大臣,負責統籌,前往各地巡查,你覺得如何?”
楊士奇微微一愣,隨即就點點頭問道:“不知道太孫殿下打算安排何人前往?”
安排欽差巡查天下,這並不是什麽太特殊的事情,基本每年朝廷都會安排一些欽差選擇一些地方去巡查,以確定各地實際情況。
隻是這欽差的人選卻十分重要。
一來首先必須是京官,二來品級也必須在三品以上。
朱瞻基微微沉凝,他心中其實一早就有了一位人選,那就是傻爹上次和他說過的應天府尹顧佐。
這人在傻爹那裏評價不錯,朱瞻基最近也打算提拔一些人作為自己的心腹。
他查了顧佐的各種資料,發現此人也的確可以算是一位可造之材。
隻是有些事情,他也並不清楚,隻是在資料上看到的,並不能作為完全的依據。
所以如果能夠趁著這次欽差各地雪災的事情,對顧佐進行一番考察倒是也不錯的。
再加上他讓自家傻爹暗地裏安排到各地進行暗中調查的記者。
到時候他隻要把顧佐和記者調查到的東西,進行一些對比,就能很容易看出顧佐這個人是否能夠重用了。
想到這,朱瞻基就看了一眼楊士奇,道:“你覺得應天府尹顧佐如何?”
“顧佐……”
楊士奇微微想了下就點點頭道:“顧佐為人清廉,正直,官聲極好,百姓對他的也是十分愛戴,加上他現在的官職,品級都是十分的合適的人選!”
這意思就是沒問題了。
朱瞻基聽到楊士奇的話,也點了點頭,道:“那就安排他去吧,我稍後會寫道折子把這事兒告訴皇上,這次巡查的重點就是此次受災最嚴重的幾個地方,另外一些目前無事的地方也要去看看,避免有人對災情謊報,或者隱瞞不報!”
“是!”
楊士奇先是應了一聲,然後微微遲疑,又拱了拱手道:“太孫殿下,提到顧佐顧府尹,臣這裏倒是有一道顧府尹昨日遞上來的折子!”
楊士奇說著話,轉身很快就從自己的小桌子上找到了一份折子然後遞給了朱瞻基。
等到朱瞻基打開折子後,就解釋道:“此事與最近剛剛出現的報紙也有幾分關係,原本報紙出現,太孫殿下安排的錦衣衛讓應天的治安莫名的好上了幾分,顧佐處於好奇於是上街巡查,隻是路過應天幾個平民區時,卻發現了不少的房屋倒塌。”
朱瞻基聞言皺了皺眉,問道:“倒塌了多少房屋?可有百姓傷亡?”
應天無小事,這畢竟是一國都城,天子腳下,代表的就是皇帝的麵子。
原本出現了大量的難民,已經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朱瞻基好不容易剛剛利用溫棚的事情,處理好這些難民,沒想到又出現了房屋倒塌的事情。
如果是一間兩間也不算什麽,畢竟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總會有那麽些意外。
但是聽楊士奇這口氣顯然不少!
“其中輕微倒塌的有七八十間,大多都是一些院牆,或者是房簷什麽的,年久失修,加上最近應天幾次降雪,以及大風,因此倒塌不少,另外損毀嚴重的則有三十餘間,有人員傷亡不下五十人。”
楊士奇說完微微一頓,然後又道:“不過,據顧府尹調查,平民區內,還有許多類似的房屋,若是再遇上大風,或者大雪,損失怕是會更大!”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朱瞻基聽到楊士奇的話,微微皺眉,他感覺這事情並不是很簡單。
應天府建立的時間算不得短了,其中有不少曆史悠久的房子。
特別是平民居住的地方,這些地方本就不怎麽受到重視。
偶爾有幾次房屋倒塌根本不會有人在意,甚至就算是死了人了,也很多都是草草了事。
畢竟平民區居住的都是窮人,一沒油水,二沒權勢,真正能為這些人做主的官員,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鳳毛麟角一般了。
而且看楊士奇的樣子也知道,就連楊士奇這種的,如果不是朱瞻基突然提到了顧佐,都未必會想到顧佐上了這麽道折子。
畢竟最近應天凍死的難民並不少,再加上各地雪災,房屋倒塌太常見了。
就更不要說其他的官員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向來就是當官的傳統。
想到這兒,朱瞻基便叮囑道:“以後但凡事關百姓生死之事,事無大小,一律先於其他事情上報。”
楊士奇聞言心中一屏,知道朱瞻基這話是對他說的,同時也是在告誡他,於是連忙點頭道:“是,臣遵旨!”
“嗯!”
看到楊士奇的樣子,朱瞻基點了下頭,然後繼續道:“另外,通知顧佐,欽差之事便從應天開始吧!”
“先讓他清查一遍應天類似的房屋數量,以及各個街巷的道路情況,將數據如實記錄,然後寫成折子遞上來。”
看見楊士奇要領命,朱瞻基又補充道:“對了,楊士奇,你親自去把工部左侍郎周忱給我叫來,我有事安排他去辦!”
“是!”
聽到朱瞻基叫自己親自去傳喚周忱,楊士奇心裏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這位太孫殿下敲打人的手段,還真是不顯山不露水的。
什麽叫讓他親自去叫周忱,朱瞻基身邊會缺傳話的人嗎?
至於讓他一位內閣大學士去?
這不正是在敲打他。
讓他幹一次底層人幹的事,告訴他做人不能忘本嘛!
不過仔細想想,此事他也確實有些疏忽了。
想到這些,楊士奇便拱了拱手,躬身一拜道:“臣,楊士奇,謝太孫殿下教誨!”
“嗯,去吧!”
朱瞻基隨意的“嗯”了一聲,話落,繼續埋頭開始處理政務。